自家讲坛:梦红楼,金陵十二钗(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49:31

自家讲坛:梦红楼,金陵十二钗(11)

(2010-06-06 13:08:08)转载 标签:

杂谈

                                 自家讲坛】

梦红楼,金陵十二钗(11)

 


我眼中的王熙凤(中)

 

                                    自信、大胆、刚毅,是个“脂粉英雄”

      王熙凤身上,集聚着很多属于女人的优点,也有男人所不及的性格。难怪曹大师在王熙凤还没有出场之前,就借冷子兴之言,说到王熙凤是“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女子。

      只要你细心看过《红楼梦》,你会发现在整个红楼中,的的确确没有一个男人能超过王熙凤的才干及处事魄力的。
      前面说过,王熙凤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氏大家族,她“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没怎么读书认字,这样的家教背景使她行动粗野,缺少了古代女子的含蓄修养,贞静文雅。但就是这样的环境,在她女儿身上铸就了男儿的性格——自信、大胆、刚毅。

      王熙凤自信、刚强,作风“男派”,堪比男人。先看看她是如何在自己男人面前“男人”的:“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看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第七十二回)虽说娘家厚底能给一个人撑上脊梁骨,但骨头软些,那也是硬撑。可她不同,贾府上上下下也得畏惧她三分!不是硬人,哪能说出硬汉子的话来?作品中随处可寻这样的硬话——“他是哪吒,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去,给你一顿好嘴巴子。”(第七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府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第十五回)“你要实说了,我还饶你;再有一字虚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什么糊涂忘八崽子!叫他自己打!”(第六十七回)如果是一个弱女子,哪里有这样的威风凛凛?
王熙凤才干超群,敢打敢作,胜似男人。王熙凤嫁给贾琏,做“琏二奶奶“。要知道,贾琏可是孙字辈,自然“琏二奶奶”便是孙少奶奶了。除开贾府那一群窝囊男人,在她上头至少还有大奶奶邢夫人、二奶奶王夫人了,和她同辈份的就更不用说了。可偏巧让她坐上贾府的"女总理"的宝座。但要管好"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的贾府,又谈何容易!一摊子的事,事无巨细,均要考虑。比如,府内穷奢极侈的生活、挥金如土的耗费、豪奴悍仆的差遣约束、外面皇亲国戚的贺吊应酬、亲朋故旧的婚丧嫁娶喜庆寿诞、侯门府第的送往迎来繁文缛节等等等等……

      论贾府当时的派头场面,要主政这一切,至少也应该相当于现在一个部委级的“部长”、“主任”什么的。在处理这些事情上,她头脑冷静,观察细致,分析深刻,敢于拍板定案;事情一旦决断立马施行,绝不拖泥带水。

      且看第十三回中王熙凤是怎样协理宁国府的。在宁国府理事,王熙凤又只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从省城到地区去“挂职领导”,权力可不是那么好集中的。但她却理得有头有绪,针对宁国府五大“疑难杂症”(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她都能一一对症下“药”。其方针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杀鸡敬猴,典型惩人;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以身作则,威信服人”。如此纷繁复杂,却在短时间内能料理得顺顺当当,实在不是一般女子所能的。

      怪不得秦氏早就给了王熙凤定论:“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也怪不得当今许多“红迷”纷纷称赞王熙凤是个有卓越领导才干和管理能力的女人,引来诸多现代女子的青睐!的确,她能这样八面玲珑、叱咤风云,也绝非一般男子所能及!
今天,我是抱着欣赏一个人的态度来评价王熙凤的,可能与一些“红迷”朋友们的意见相左。

      是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熙凤也有许多的缺点,甚至还有她贪婪、狠毒与残忍的一面。但在我看来,王熙凤的这些瑕疵,更证明她是一个现实活生生的形象,更加艺术化,也更加生活化。正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不是反面人物一样,王熙凤也毕竟不是反面人物,作者并未把她写作一个纯粹的坏人。

      我觉得,看《三国演义》,有人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却想曹操。读《红楼梦》,有人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我说,如果说曹操是“乱世枭雄”的话,那王熙凤就是一个既招人爱,又惹人恨的“脂粉英雄”!

      说她招人爱,是她对宝玉及众姊妹并不伤害,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还及时凑趣,为他们的“文艺活动”出钱撑势;当刘姥姥这位乡下老太婆来告帮时,她表现出少有的慷慨大方;贾赦──她的公公要讨鸳鸯做妾时,她态度很明确地反对;抄检大观园,她的立场很分明,反对抄检。最后虽无奈参加,也只是消极应付。

      她为什么要反对抄检呢?原因之一是她知道:抄检大观园,骨子里是针对林黛玉的。凤姐同宝玉的关系很好,有什么事互相找。凤姐是宝玉的物质利益的实际维护者,而黛玉则是宝玉的精神支柱,这三个人是一个“共同体”。有的读者,也有的红学专家,总认为王熙凤玩“掉包计”,破坏了宝黛的爱情。

      我不这么认为。贾母、凤姐都是站在宝黛这边的。曹雪芹的原意也是这样的,多数人不过受了高鄂后四十回的歪曲的影响罢了。像宝黛这样的表兄妹从小在一起,亲密无间,发生感情,终于婚配,在当时的社会并不少见,举不胜举。他们的家长,并不是个个同自己的心爱的子女过意不去,一定要害他们的。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凤姐因自己的婚姻的不美满,还会再破坏情投意合的宝黛两个人吗?

      说她惹人恨,是许多人说她是一个贪婪、狠毒、残忍的女人,几乎是政治的化身,她包揽、囊举,整个身心与苟且营生都表现为权欲、权谋、权力、权威、权势和权利的渴求、奋斗与实现中。尤其罪不可赦的是“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诱害尤二姐”,“逼死鲍二家的”,这四条人命案,都直接或间接地算到了她的身上。有许多女性朋友认为:这种算账法是有失公平的,最起码“毒设相思局”,“诱害尤二姐”,“逼死鲍二家的”这三条人命案,于凤姐来说只是间接的,说到底还是那些“臭男人”的咎由自取。我赞同这种评价。

      因此说,她不是反面人物,曹大师并没有把她写成一个纯粹的坏人。

      如果说要探寻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她文化水平太低,不懂得一般闺阁中琴棋诗画的消遣,一味地成了追逐权力的俘虏。她每天除了衣食享受、权利争夺之外,没有一点自己的精神生活可言。长此以往,导致她没有了女性的温柔,没有了爱情,没有了真正的朋友。更为重要的是,在她身上没有了女人的气息,没有了女人的秉性,没有了女人的情怀。

      为什么这样说?请待下篇《我眼中的王熙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