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教育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8:03
“半成品”教学法初探
--沈阳市教师优秀论文系列展示
时间:2010-6-24 来源:本站  文:沈阳二中 杨 坤 浏览:51次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本页:打 印
摘  要:本文中所涉及的“半成品”教学策略,其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方案演示和操作的具体环境,为学生预设的一种问题“软件”情景。笔者在信息加工教学模块中,尝试运用了“半成品”的教学策略,发现其诸多很不错的功效:为特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促进了“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顺利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缓解了教学资源匮乏的状况。
关键词:“半成品”  半成品教学   教学三阶段   任务驱动
第一章         引言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全册教材大都以方法、过程为主线,意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非零起点”为基础,超越具体技术,超越基本任务。从而使得方法凌驾于技术之上,技术降为铺垫与辅助,需要具体支持的技术再涉及具体技术的讲授;技术的讲授不具系统性,零散且跳越性比较大,所以对于具体技术的讲授其实例的选取显得很重要。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复杂的学生水平,教师们都普遍感觉难以完成课堂教学计划,技术力量支持不足,操作训练简单化,教多于学;学生也容易出现思路混乱和上手生疏的问题,普遍感觉具体技术很难学习、掌握,方法和技巧自然也不能很好的落实了。这个情况在《信息技术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开始的部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获取”等章节里表现得还不是特别明显。因为这些内容还属于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多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等到了“信息加工”(文本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等部分)教学内容时就日益显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理论知识模糊、操作技能难以熟练运用的问题了。为了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完成基础教学目标,我尝试在“信息加工”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半成品”的教学策略,体会了其诸多的优越性。
第二章        “半成品”教学法实施
2.1 “半成品”教学法概述
何谓“半成品”?
半成品是由原料进行加工后产生的但还不能交给客户的物料,它还需要再加工。
何谓“成品”?
成品通常是交付客户的物料,不需要再加工。
那何谓“半成品”教学呢?
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关于工具软件的学习中,教师经常要用到很多实例让学生练习,而其中那些没有完成为“成品”的交给学生自行创作的实例其实就是一种教学中的半成品。
教师利用没有完全完成的实例,交给学生让其根据自己所学进行进一步的创作,这样的教学方法我 们称之为“半成品”教学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关于学习工具软件时所用到的练习实例的选取非常重要,练习量要合适,难度要适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被实例的内容吸引,让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这个实例中学到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工具软件的教学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贯穿始终。   Photoshop软件的工具和命令多至浩繁,但多数对于我们业余爱好作图的爱好者来说很少用到。对于刚刚接触这个软件的学生,应该以简短的,精巧的小实例作为引导,让他们一步步的熟悉一些常用工具,在实例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学习了解Photoshop常用工具的使用原理等。
刚进入Photoshop学习时的实例练习是以教师的精细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中断练习进行对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全班的讲解;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完全讲解讲授式的教学,学生已经部分熟悉了软件的常用工具后,在接下来的实例练习时,教师可以将实例只演示一部分,而且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和实例做成一样,要进行改编式的创作,一定要加进自己的创意。这样就把通常的任务驱动式实例教学自然、合理的过渡到了“半成品”教学阶段。
学习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三步:临摹、改编和创作。(好像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作文的学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常的途径,三者缺一不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也应如此,诸如信息技术课中一些应用软件的学习,挑选一些比较经典的实例让学生练习,熟悉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及原理;在初步掌握了一些工具使用技巧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半成品”的实例练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最后就可以进入给题目进行完全个人的创作的阶段了。这三个步骤的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所谓的“半成品”教学。
2.2  “半成品”教学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在能力的学习和掌握。然而“过程与方法”本身,并不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目标或者是终极目标。例如,在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章节的教学中,教材主要是针对信息获取方法、规划等一般过程进行讲述,到了具体实施时却寥寥数笔完成多项技术,技术间缺少清楚的说明,甚至效果也缺少技术的提示,学生较难使用复杂的技术完成教材所要求的这个“点”。丰富的资源繁杂且具有零散性,学生在查找利用时眼花缭乱,无从着手,最终成为摆设,技术也只好重新借助其他的主题,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选择学习。所以,针对方法的技术缺憾、越来越多的课程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而利用“半成品”教学法,其核心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在这里的半成品,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成品)的一种技术“留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教与学,从而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以信息需求为线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课程标准以“非零起点”为基础,但是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基础和跳跃性大的技术要求,“半成品”为教与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以第四章表格信息的加工为例,教材中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以表格数据的处理为前提,但是在学生的自主练习中由于个性差异,时间有限,前面的技术没有掌握,数据处理没有完成,数据图形化也无法完成,由此形成学生技术操作盲区,恶性循环。为此,我使用“半成品”教学策略,在每个技术操作点前为学生提供表格数据加工的半成品,学生针对“半成品”技术“留白”进行补充,掌握技术要点,即使个别学生基础差,前面的内容没有消化,也不会对本知识点的教与学形成障碍。
2.3 “半成品”教学法的实施应用
在Photoshop工具软件讲解的课程中,第一阶段以教师对实例的精细讲解结合学生练习为主,时间大概进行了一个半月左右(6次课左右),经过教师对每一个用到的工具的详细解释和对学生问题的及时解答,多数学生基本能熟练运用一部分常用工具并可以说出部分工具的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教师对课堂教学实例的介绍基本点到为止,常用工具命令一语带过,不常用的简短介绍,新工具会多说几句,但也是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新工具的各种参数和功能等,在和学生共同分析实例时要尽量让学生说出操作步骤,用到的工具和命令。当然这个阶段的实例选择更为重要,一个半成品的实例,还要让学生对这个实例产生兴趣,并且还要求这个实例有继续进行再加工的可用空间。
这个阶段的学习和第一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要求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实例,甚至可以要求学生除了大部分工具的作用练习到以外,必须在最后的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创意!
通常的模仿过程是对已经学习过的工具和命令的加强记忆而已,而当创意被作为一项要求提出时,学生才会想到要将自己的个性标记在作品中,除了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作品问世,也要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在经过“半成品”教学阶段的练习后,相信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给题目要求,完全自由发挥创作的阶段,学生会更快适应一个人从创意到实施的过程!
2.4 “半成品”教学法实施小结
对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归根到底就是看其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就是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增量,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以及时间的利用率这三个“有效教学”的外显指标。要使每一堂课都有一定的达成度,就要注意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半成品”在“半成品”的制作和“留白”两方面都针对教学目标和技术点进行科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的“达成性目标”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新课程中“信息加工”模块涉及的技术含量高、跳跃度大,以“非零起点”为基础,然而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却深刻体会到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技术操作薄弱,影响课堂进程。如果课堂不依赖于学生的进程,而是教师提供数个类似半成品,比如Excel表格、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班级主页等多媒体作品,抽掉了其中需要插入、修改的部分媒体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操作实践。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某些技术环节没有掌握,而浪费大量课堂时间,使得后继练习无法完成;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的进程而影响教学任务,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第三章  教学后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听到作品中必须有自己的创意后普遍发出了感兴趣的声音。具体用到的实例有:“番茄卡通人物”、“Photoshop书籍封面”、“寿筵请帖”、及“来自大山里的报道”等。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多数学生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让作品有自己的标签,当然所谓个性的符号还略显稚嫩,不过我相信,假以时日,给题目进行创作对题目来讲也不会是难事!
第四章              结论
总之,“半成品”教学法是从真实的一线课堂及机房教学工作过程中提炼而来,在“信息技术基础”等部分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了其优势和教学成效。应用此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提高课堂讲授、概念理解和实践练习的效率,优化学习情景与训练环境,缓解了教学资源贫瘠的现状。
作为刚刚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借鉴老教师们的成功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所谓的教学探索也可能只是前人留下的结果而已,不过我相信,在一个领导十分支持教学改革的学校大环境下,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得到高中阶段的人生教育!“不抛弃,不放弃”,我会继续持之以恒的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不辜负领导和老师的信任,争取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让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在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