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像古人那样造桥(新京报 2007-8-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0:17
像古人那样造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8-17 0:29:15 · 来源: 新京报

湖南凤凰凤大公路上的在建石拱桥垮塌,伤亡惨重。
联想到安徽凤阳修缮明朝中都城墙,修好不久就垮塌,而原来的古迹却承受了六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屹立,我以为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建筑中如何仿古?笔者认为,建筑仿古必须从头学到尾,而不是学其皮毛。
明朝建长城、故宫的砖石从烧制到搬运、砌垒,每一个环节都把责任分解到人,粘合剂用石灰和糯米浆制成。我去江西赣州参观宋城时,看到城墙的砖块上刻有姓名,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烧制砖块的窑工名字,哪一块出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人。而且那时候修桥和城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大工程,一座小石桥修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工程一丝不苟到近乎苛刻的程度。如此修建的桥梁和城墙相当牢固,明朝南京的城墙至今还在,当年太平天国据此为都城,湘军攻城时,挖地道用炸药才能炸毁其一小段城墙。
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匠作”文化,这种文化核心就是认真负责。鄙乡明清时属宝庆府管辖,该地多石匠。我从报道中知道,建凤大公路上石桥的民工多来自原属宝庆府的新化县。笔者的祖父和曾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石匠,他们多年在湘西和黔东一带做工,那里许多的石桥、堤岸洒下过他们的汗水。祖父在世时曾给我们讲过石匠从学艺到做工的种种规矩,用我们当地话来形容:“要过得细才能过得旧。”过得旧便是说能经时间的考验。三年学徒期,跟着师傅一锤一凿地学选石头、采石头、凿石头、打磨石头,出师后还不能单飞,要跟着在湘西、黔东一带有名望的工匠干活。我老家至今还有许多清朝和民国时代修建的石拱桥在使用。在农耕社会,工匠的声望不是靠政府给颁发某种资质证书,而是靠实打实的真功夫口口相传,名工匠也更爱惜羽毛。今天我们常说日本、德国工匠有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其实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先从修骊山的秦始皇陵开始,到清朝末年,一直就具备,可惜而今在很多地方湮没难寻了。
具体到这种垮塌的石拱桥,工程中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是:要用今天的速度和员工加古代的工艺去造一座石拱桥。这桥搁在古代,可能要聚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从大山里选来石头,一锤一凿打磨成一样大的平整石块,耗费十来年的时间建造。
从断桥照片观察,倒塌石桥的石块大小不一,这犯了建石桥的大忌。因为石桥建好是一个整体,有一块石头受力不均可能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招募来的民工很难是当年三载寒暑才出师的石匠,有没有经过相关技能培训很难说。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又要用传统的石材和工艺建石拱桥,却没有了传统工艺的精髓,而且为了献礼赶工期,就等于把古今建筑的长处都舍弃掉了,是两头不靠。不仅仅在建筑方面,今天我们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是否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犯这样的错误?现代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没有学好或者不去学,好的传统却又丢弃了。
□十年砍柴(北京作家)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8-17/021@002915.htm
仿古不可舍其精髓学其皮毛
2007-08-18 09:46:2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虚拟@现实 之十年砍柴专栏
湖南凤凰凤大公路上的在建石拱桥垮塌后,伤亡惨重。对伤者的救治和事故的调查,中央政府领导人已迅速作出批示。这个工程在发包、转包中是否有腐败行为,具体的建设工程中是否有偷工减料问题暂且不论,笔者相信联合调查组会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结论。联想到安徽凤阳修缮明朝中都城墙,修好不久就垮塌,而原来的古迹承受了六百年的风风雨雨却一直巍然屹立,我以为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建筑中如何仿古?仿古必须从头学到尾,而不是学其皮毛。
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考虑到新建筑和当地古建筑的风格协调问题,不建现代风格的斜拉桥而建石拱桥,不能说没一点道理,而且当地石材多,建石拱桥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从垮塌的照片来看,该桥全部用石块和水泥建成,没有用钢筋,网上已有人认为如此做便是偷工减料,也有人解释说,传统的石拱桥就是不用钢筋。中国古人建石拱桥,包括赵州桥,因为当时没有钢筋,甚至连水泥也没有,用石灰浆和石块建成,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要知道古人用原始的材料,是如何将桥梁、城墙建成的。
明朝建长城、故宫的砖、石从烧制到搬运、砌垒,每一个环节都把责任分解到人,黏合剂用石灰和糯米浆制成。我去江西赣州参观宋城时,看到城墙的砖块上刻有姓名,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烧制砖块的窑工名字,哪一块出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人。而且那时候修桥和城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大工程,一座小石桥修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工程一丝不苟到近乎苛刻的程度。如此修建的桥梁和城墙相当牢固,明朝南京的城墙至今还在,当年太平天国据此为都城,湘军攻城时,挖地道用炸药才能炸毁其一小段城墙。
中国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形成一种“匠作”文化,这种文化核心就是认真负责。鄙乡明清时属宝庆府管辖,该地多石匠。从报道中知道,建凤大公路上石桥的民工多来自原属宝庆府的新化县。笔者的祖父和曾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石匠,他们多年在湘西和黔东一带做工,在那里许多的石桥、堤岸洒下过他们的汗水。祖父在世时曾给我们讲过石匠从学艺到做工的种种规矩,用我们当地话来形容:“要过得细才能过得旧。”过得旧便是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年学徒期,跟着师傅一锤一凿地学选石头、采石头、凿石头、打磨石头,出师后还不能单飞,跟着在湘西、黔东一带有名望的工匠干活。我老家至今还有许多清朝和民国时代修建的石拱桥在使用。在农耕社会,工匠的声望不是靠政府给颁发某种资质证书,而是靠口口相传,往往更真实,名工匠也更爱惜羽毛。今天我们常说日本、德国工匠有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其实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先从修骊山的秦始皇陵开始,到清朝末年,一直就具备,可惜而今湮没难寻了。
具体到这种垮塌的石拱桥,工程中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是:他们用今天的速度和员工加古代的工艺去造一座石拱桥。这桥搁在古代,可能要聚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从大山里选来石头,一锤一凿打磨成一样大的平整石块,耗费十来年的时间建造。从断桥照片观察,建桥的石块大小不一,这犯了建石桥的大忌。因为石桥建好是一个整体,有一块石头受力不均可能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招募来的民工很难是当年三载寒暑才出师的石匠,可能是毫无职业培训的农民。
既不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又要用传统的石材和工艺建石拱桥,但没有了传统工艺的精髓,而且为了献礼赶工期,就等于把古今建筑的长处都舍弃掉了,是两头不靠。不仅仅在建筑方面,今天我们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是否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犯这样的错误?现代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没有学会或者不去学,好的传统却又丢弃了。 (作者系知名网友)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zy/200708180253.asp
十年砍柴:像古人那样造桥(新京报 2007-8-17) 十年砍柴:警车闯红灯:可怕的“炫耀性违法”(新京报 2007-11-17) 十年砍柴:执法者不能突破法律当道德判官(新京报 2007-9-6) 曹林:像监管个税那样监管官员申报子女从业(新京报 2007-1-24) 十年砍柴:押公民游街:官员霸道的底气哪来的?(新京报 2007-6-29) 十年砍柴:押公民游街:官员霸道的底气哪来的?(新京报 2007-6-29) 新京报:当“卖身救母”成为公共事件(十年砍柴 2005-10-26) 新京报:警察卖肾救病妻,不能承受身份之重(十年砍柴 2005-11-30) 十年砍柴:32.86平方米人均住宅能说明什么(新京报 2006-7-5) 十年砍柴:不可轻视“山那边的邻居”(新京报 2008-1-15) 十年砍柴:警方理应与保安公司解除“收养”关系(新京报 2008-2-28) 十年砍柴:奢而不俭岂是孔子所愿(新京报 2008-3-12) 十年砍柴:让网络更好助推民主(新京报 2008-3-19) 十年砍柴:建县2222年庆典:“伪文化病”又一症状(新京报 2008-4-7) 十年砍柴:是谁给打记者的人通风报信?(新京报 2008-4-16) 十年砍柴:阜阳官员这四年改正了什么?(新京报 2008-4-29) 新京报:像惩治贪污腐败那样治理损失浪费(2005-12-29) 十年砍柴:解剖“分众”,看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新京报 2008-3-21) 十年砍柴 [个论]十年砍柴专栏:揭示官场潜规则的人不必那样悲壮 [综合] [个论]十年砍柴专栏:揭示官场潜规则的人不必那样悲壮 [综合] 5.6%7月CPI创十年新高(新京报 2007-8-14) 十年砍柴:历史真相不等同于政治评价(南方都市报 2007-8-5) 十年砍柴:靠生命促安全的困局亟待破解(南方都市报 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