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调:最受欢迎的十月革命历史人物是沙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46:50
俄罗斯民调:最受欢迎的十月革命历史人物是沙皇 2010年08月23日 09:29 看世界 【 】 【打印共有评论45

核心提示:俄罗斯媒体的一份调查可以看出陈永苗所讲的“群体差异”。这份由全俄舆论研究中心网站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十月革命期间的历史人物是尼古拉二世(44%)、列宁(42%),最反感的是斯大林(48%)。调查显示,对列宁和斯大林有好感的人数在逐年下降,对尼古拉二世有好感的人数却在逐年上升。年轻人中有47%喜欢尼古拉二世,35%喜欢列宁;60岁以上的老人则对列宁最有好感。

这个调查结果几乎起到了改写历史的作用,因为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尼古拉二世属于被推翻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封建沙皇,属于罪有应得,列宁则是领导十月革命的英雄,但在俄罗斯人自己心目中,他们已经偏爱沙皇多一些了。

对于列宁墓是否会迁出红场的问题,吴学兰对本刊记者说,其实俄罗斯国内大多数人都同意将列宁墓迁出红场,之所以现在暂时未动,就是想等反对者(以老兵居多)去世之后不再有阻力之时再埋葬列宁。“俄罗斯人选择了更务实的生活,现在俄罗斯国内对于很多历史都开始了重新评价,比如有人认为斯大林在二战期间指挥失误才造成了大量俄罗斯人死亡。”吴学兰用一句话形容,“俄罗斯人对列宁的关注还不及中国人”。或许正因为如此,莫斯科“回声”电台在讨论列宁遗体的去处时,有嘉宾直言不讳地说,送到北京去!

本文摘自《看世界》杂志,2010年第8期,作者:关飞,原题:《再见,列宁》

城里的人想到城外去,城外的人想到城里来,这就是钱钟书在小说《围城》中所描写的人生困境,而这种戏剧性的桥段,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上演着,比如说我们的近邻。

2007年,一位瑞士籍公民驾驶着俄罗斯老牌汽车“拉达”从波兰一路狂奔开进了白俄罗斯,到白俄国家海关截住他时,他声称自己是来白俄罗斯申请政治避难的,因为他坚信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古巴是世界最好的三个国家,警方在他的汽车后备箱里发现了一箱子《列宁选集》,他果然是如假包换的“列宁粉丝”。

就在外国的“列宁粉丝”竭尽全力地投靠列宁的故国之时,在俄罗斯国内,列宁所遭受的待遇却是一声巨响与枪林弹雨。

他们在疯狂地攻击列宁

今年3月,一个名叫谢尔盖·卡朋特兹托夫的俄国小伙子来到莫斯科红场西侧的列宁墓,沿着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便可见那个世界闻名的水晶棺。尽管古埃及有制作木乃伊的先例,但在近代,去世后通过防腐技术使得遗体容颜依旧的,列宁是第一人。

巡逻的警察发现谢尔盖举止怪异就上前问询,结果被谢尔盖用气手枪打伤,情绪失控的谢尔盖接着用气手枪对列宁的遗体进行扫射,他还试图爬上国家元首检阅士兵的高台,但未遂被捕。有人认为谢尔盖是神经错乱,但被捕时他神志清醒地说:“我原本想用冲锋枪对准陵墓进行扫射的,但有人建议我不要这样做,因为陵墓上有装甲保护。”

对列宁的“毁灭性攻击”从未停止。去年4月1日愚人节那天,一个后果严重的“愚人手段”降临在列宁“身上”。随着一声巨响,圣彼得堡芬兰火车站前的列宁铜像一侧发生爆炸,损毁严重。一个名叫“扎列斯基飞虎队”的极右派组织宣称是他们干的,破坏者是凌晨4点多趁着天暗无人时安放的爆炸装置。

而与今日之破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17年3月,在海外流亡17年的列宁经由斯德哥尔摩来到当时还叫彼得格勒的圣彼得堡,水兵指挥官马克西莫夫邀请列宁讲几句,列宁就站在装甲车上,发表了那个著名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的演说。之后,人们就为列宁在装甲车停放地安放了这尊雕像。卫国战争期间,老百姓用沙子撒在雕像上,并用木封套套住,使之免受战火毁坏。

两个多月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列宁像的鼻子和左手被铲掉了,破坏列宁像几乎成了一种时髦的行为艺术,在原属于苏联的各国层出不穷,乌克兰反俄派政治家尤先科的夫人甚至威胁说,她要把列宁像赶出乌克兰,俄罗斯自民党也这样喊着。

早在1998年,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最后一座列宁像就已经被拆掉了,因为塔吉克斯坦人要在那里安放他们的塔吉克古典文学始祖鲁达基。列宁的位置,被诞辰1150年的草原诗人给挤占了。

如果说塔吉克人用草原诗人换掉列宁,是力图恢复苏联时期被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所压抑的民族文化的话,那么,俄罗斯国内对于列宁像与列宁墓的攻击就几乎是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分歧了。尽管列宁躺在有装甲护体的水晶棺中,但那很可能不是他最后的安息之所,因为有人总想把他请出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