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三个标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15:30

当好“三个标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

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薛维景

2009年06月05日08:4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领导干部主政一方,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推动着,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关系着一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好坏。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体而言,就是要当好“三个标杆”。

  一是要当党员干部做人的标杆。

  做人是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改造主观世界,塑造高尚人格。做好人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是我们立足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为官只是一时,为人却是一辈子的事。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有了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德。做人的涵义很广,至少要包括三点:一是真实坦诚。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事业。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中,如果说起话来油腔滑调,做起事来虚无缥缈,党的形象就会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二是品行端正。工作当中,人们往往能够原谅一个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领导,而不能原谅能力很强但人品很差的领导。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是要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第二是要严谨。工作要务实、高效、追求完美,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甚至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第三是要忠诚。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无愧于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三是有责任感。放弃了责任空谈做官则是一种罪过、是人民的不幸。一个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在成绩面前不揽功,在问题面前不退缩。是“推功揽过”,还是“揽功推过”,这既是一个政治品质问题,也是一个思想境界问题。做人不负责任,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当官不负责任,就有愧于人民赋予的那份权力,有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的称号。

  二是要当党员干部勤政的标杆。

  古往今来,为官者千人百面,千姿百态,有千古流芳的,有遗臭万年的,有名垂青史的,也有在历史的长河里烟消云散的。笔者以为,既然做官,就得做一个人民满意、群众认同的官,做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憾一生”的官,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为民、务实、清廉”这六个字,不愧对手中这份权力和责任,不愧对人民群众对你的期望和信任。做勤政的标杆,实际上就是要务实干事、干净干事,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事业有忘我的精神,对功名有无我的境界,时刻不忘保持着一个好干部的觉悟与操行,多谋善断、克已奉公。首先要有宽广的眼界,高站位虑事。领导干部都有相应的职责范围,想问题、做事情,就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是否有利于推动当地科学发展为标准,以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尺度,不能只考虑局部利益、团体利益,甚至是个人的升迁荣辱。只有这样,才能干得了大事、成得了大业。其次要勤于学习,高水平谋事。凡事按规矩去做,不会出问题,但是也不会出亮点。做事前谋与不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谋”,可以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常规转化为超常规,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败转化为奇迹般的成功。要做一名“学习思考型”的干部,勤以致学、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为科学决策奠定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第三要雷厉风行,高效率办事。做事高效首先在乎一个“勤”字。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本单位、本地区工作信息的及时上报、反馈;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三要当党员干部廉政的标杆。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期、转型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在这种环境下,作为领导干部,须有一种力排一切干扰的定力,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做到“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不为排场傲心”。如果说做人是做官的基础,那么,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则是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导向和基础。做一名“守纪”的干部,必须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一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区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切不可相互混淆,甚至是相互渗透。要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努力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二是感情与原则的关系。给朋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帮助,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讲亲情、友情,而忘了原则、法纪。对他们的错误及时批评、教育、制止,在处理感情与原则的关系时把握好一个“度”。要坚持原则,不能凌驾于原则之上。用人情代替原则,或是用权术改变原则,就会酿成大错。三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执政是权力,为民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应尽的义务就越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只有常想着党的宗旨和人民的需要,始终对党和人民负责,时刻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才能正确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真正把握好自己,决不能把权力单纯看成是个人努力的结果,甚至看成私有财产,否则就会背离权力的人民性。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切实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