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学生的故事1-15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41:33

J故事一


◆上帝是爱我的◆

讲给学生的故事

她站在讲台上,不时地挥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连成一条直线。她嘴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带点诡谲地看着下面的学生;偶尔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出或说出她的意思,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黄美廉,一位自小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这导致了她肢体的瘫痪,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在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生活,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

然而,她没有让这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的奋斗精神,她昂然面对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环之力与美”,并且灿烂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平衡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样,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这个问题,真是太刺激人了,一般人准会受不了。

“我怎么看自己?”黄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我好可爱!我的腿很长很美!爸爸妈妈这么爱我!上帝这么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这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她回过头来,平静地看看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如潮的掌声在场内响起。

不要说白的道理

人生在世,起初上苍安排给我们的就那么一些,或多或少,或好或坏,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只要我们从心富有、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年华浪掷,而是自珍自爱、奋力打拼、孜孜以求,就必将获得丰足而辉煌的未来。

J故事二

◆孩子,我没有收到你还的钱◆

 

讲给学生的故事

放学铃一响,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的脸庞生动明亮,嬉笑着奔向操场。我担心拥挤,连忙站到一旁调控路队。

“校长好!”“老师再见!”’欢快的孩子们一群群、一簇簇地涌出校园,不一会儿,校园里逐渐安静下来。“老师,您能借我一元钱吗?”一个经常在校园里与我打招呼的小男孩走到我面前,“我明天还给您。”他一脸的诚恳。“可以。”我把一元钱硬币递给他。他欢快地说了声“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然后跑出校园。

第二天上午,我外出开会,会议结束时已快放学。我匆匆赶回学校,怕那孩子还钱时找不到我。等我赶到学校,孩子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我等了一会儿,没有见到那孩子的影子,也便回家了,心中想,也许是我回来晚了。以后的几天,我都在等候,总怕孩子还钱找不到我,可是我没有等到。也许,孩子忘了吧,也有可能把钱弄丢了,我猜测着,给孩子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是我仍然固执地惦记着这一元钱的小事。

我之所以惦记着一元钱,是因为怕孩子从小失去最可贵的品质——守信。钱是小事,教孩子做人是大事。我决定去找这个孩子。

课间,我找到孩子所在的班级,碰到了这个一脸阳光的男孩。他笑嘻嘻地跑上来与我打招呼,我答应了一声,俯下身悄悄地对他说:“孩子,我没有“收到你还的钱。”“啊!老师,对不起,我忘了。”他一脸的不好意思,“明天我一定还!”“行,钱不要丢了,还有一样东西也不要丢了。”“什么?”我在他的手心写下“守信”两个字。他点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走进校门,孩子便跑到我面前,举起了一元硬币。我笑着接过硬币,他也笑了。我表扬他说:“真不错,两样东西都没丢。”

“丢不掉的!”清脆的童音渐行渐远。

不要说白的道理

钱是小事,信用是大事,做守信的人是大事。

校长通过努力让忘记还钱的孩子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相信,孩子将终生铭记。

“孩子,我没有收到你还的钱”,是善意的提醒。校长这种维护孩子自尊的做法也值得称道。

 

J故事三

  ◆第三遍鸡鸣◆

讲给学生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有两个人偶然与酒仙杜康相遇。杜康传授给他们酿酒之法,叫他们选用秋熟饱满的黑糯米,调和以冰雪初融时高山上流下的碧水,注入深幽无人处干年紫砂土制成的陶瓷,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酿酒所需的材料,把梦想一起调和密封入陶瓮,然后潜心等待那个酒香四溢的时刻。

多么漫长的等待啊。第四十九天到了,两人夜不能寐,等着鸡鸣的声音。

远远地,东方微曦,传来了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鸡啼。第三遍鸡叫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其中一个人再也忍不住了,他打开了陶瓷,惊呆了,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又黑又酸。大错已经铸成,无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人,虽然也想要伸手打开陶瓷看个仔细,却还是咬紧牙关按捺着好奇心,坚持到了第三遍鸡鸣声响起。多么甘甜清澈的美酒啊!只是多坚持了一刻而已。

不要说白的道理

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他们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是更聪明的头脑,只在于成功者多坚持了一刻——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一天,有时,仅仅只是一遍鸡鸣,就收获了快乐的果实。

 

 

 

J故事四

◆大力女孩◆

 

讲给学生的故事

省举重队的杨教练到一所乡下小学挑选举重新苗。老师们推荐说,三年级四班的王霞肯定行:“我们学校在山坡上,用水要到山下去取,别的孩子两个人抬一桶,只有王霞能独自提一桶水上来。这孩子人品也好,她们班用的水她一个人包了。”

老师把王霞带来,又黑又瘦又矮,弱不禁风的样子。杨教练问:“你们没叫错人吧?”老师说:“没错,她就是王霞。”又自作主张地吩咐:“王霞,这位杨教练想看看你有多大力气,操场边有石头,你举给杨教练看看。”

王霞点点头,向操场边的几块大石头走去、杨教练和师生们也跟过去。王霞振动一块约有30公斤重的石块,侧头看一看。杨教练说:“这块你举不动的,换一块小点的吧。”可王霞挑了一块更大的,一俯身就把石头抱起来了。杨教练惊呼:“小心,别伤着!”正要过去保护,王霞已经把石头托过前胸,奋力一挺、举过头顶了。王霞举着石头,在原地转一圈,问杨教练行不行。杨教练说:“行了行了,快放下。”王霞稳稳地把石头放回原处。

这个黑瘦的小女孩竟有如此神力?!杨教练间体育老师是怎样训练王霞的。体育老师说:“根本没有训练过。”杨教练又问王霞,在家里有没有人教她举重。王霞说:“没有。”杨教练决定到王霞家里去探个究竟。

当天傍晚,杨教练悄悄来到王霞家,看见瘦小的王霞正抱起一个瘫痪的中年妇女往外走。那个中年妇女虽然很瘦,但至少有八十来斤,压得王霞踉踉跄跄。杨教练枪上前说:“我帮你抱吧。”王霞说;“不行,我抱我妈去洗澡。”一会儿,王霞就帮母亲洗完澡,又把母亲抱回来,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杨教练明白了,王霞的力气是抱母亲抱出来的。他抚摸着王霞的头说:“带上母亲跟我一块走吧。”

十年后,王霞成了举重名将。

不要说白的道理

母爱创造的奇迹大多太少了。今天,我们终于知道,对母亲的爱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J故事五

◆哥伦布的漂流瓶◆

 

讲给学生的故事

15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当航海家哥伦布又一次满怀探险成功的喜悦,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时,迎接他的却是其航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风暴。面对船毁人亡的遭遇,哥伦布迅速把探险发现的珍贵资料塞进一个玻璃瓶,密封好后抛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也许会消失,但资料一定会漂到西班牙的海滩上!”他坚定而自信地说。

“绝不可能!”船长说,“它只能葬身鱼腹,或者永远埋藏在海底。”可哥伦

布还是 自信地说:“或许是一年两年,或许是几个世纪,但它一定会漂到西班牙去。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哥伦布幸运地从这场空前的海难中逃生,他信守着那个信念,不停地在海滩上寻找那个漂流瓶,直到他离开人世。

1856年,奇迹终于发生了。大海把那个漂流瓶冲进了西班牙的

比斯开湾,而此时,距哥伦布遭遇那场海难,已整整过去了三个多世纪。

不要说白的道理

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并不是因为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易被眼前的困难所屈服。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信念!不要放弃追求!不要放弃努力!

 

J故事六

◆“你是中国人吗?” ◆

 

讲给学生的故事

德国的多特蒙德有一家著名的餐馆,辞退过两个打工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故事被传得家喻户晓:

按照餐馆的规定,每收进来一批餐具,必须马上洗干净,但中国留学生做洗碗工,总要等餐具堆满了洗碗地才开始洗涤。

看门人必须站在门口迎候随时前来就餐的客人,有一天深夜,餐馆里没有食客,老板来检查时发现看门人——中国留学生趴在餐桌上睡着了。

这里的老板觉得中国人不守规矩,会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就一律拒绝用中国留学生。

有些中国留学生为了找到工作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很容易被识破。

有一天,那家餐馆里又来一个中国留学生。老板问他:“你是中国人吗?”他说:“是。”老板说:“那么很遗憾,我不能聘用你”他问老板:“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老板给他讲了那两个留学生的故事。

这个留学生对老板说:“你错了,这是偏见。中国留学生中有那么两个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你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跟他们一样。德国有希特勒,可是我们并没有把所有的德国人都当成希特勒一样来对待,因为我们从来不抱偏见。”

后来,老板破例接收了这名中国留学生。这个留学生就是我。

不要说白的道理

偏见,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而,如何对待偏见,显示了一个人的智慧,更显示了他的勇气和正气。我们钦佩战胜偏见的人。

 

J故事七

◆“规则”与“自由” ◆

 

讲给学生的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

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破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校长太过分了。”既然别人已经道了歉,归还了书,干嘛还要开除人家:

这就是校规!没有了规则,还会有今天的哈佛吗?就

如同江河一样,如果没有堤岸的约束,便不成其为江河;有了堤岸,江河才能自由地奔腾。脱离了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让规则看守的自由才是实正的自由。

不要说白的道理

做为我们不仅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还要主动地服从科学合理的规则,让自己在规则中获得自由。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中,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该怎样做。

让规则来看守自由吧!

 

J故事八

◆把花“摘”进心里◆

讲给学生的故事

花开的季节,一位女教师爱校长的委托照顾学校的花坛,因为这时候有些花往往会不翼而飞,一天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里。忽然,她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

“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女教师问。“我……哦……我想要一枝花。”小男孩支吾着说。“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徽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鲜艳的花,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就属于你了!如果你把花儿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好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吧,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笑盈盈地点点头。

第二天傍晚。又有20多个孩子找女教师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愿意把花留在花坛里。

女教师就这样把学校花坛里所有的鲜花都“摘”进了学生心里,孩子们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着护花。深秋,鲜花和绿叶枯萎了,孩子们还期待着自己的花儿明年再次在校园里绽放,在心里统放。

不要说白的道理

女教师把花坛里所有的花都“摘”进了学生心里,最终守住了花坛中的每一朵花。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往往能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

J故事九

◆幸福住在你对面◆

 

讲给学生的故事

一位教师,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她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顿住了,因为那些饱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关于幸福的体验。

后来她将孩子们分成面对面的两组,一组是失明的孩子,一组是聋哑孩子。失明的孩子说,最幸福的事是见到阳光,聋哑孩子打手语“说”,最幸福的事是听到声音。在她的传递下,两组孩子互换了答案。孩子们终于知道,其实幸福并不遥远,既在自己的对面,也在自己的身边。

不要说白的道理

身边有很多平常的徽不足道的幸福,我们拥有时浑然不觉——就像指缝间流泻的那缕阳光,一点点被错失忽略和遗忘。而对生活的埋怨却常常滞留在心里,将我们关进一间堆满这样不顺心那样不如意的不幸的屋子。其实,只要你稍稍一举足,迈出心中的那道门槛,然后再轻轻一敲门,你便会发现,幸福一直就是住在你对面的邻居。

 

 

 

 

 

 

J故事十

◆自己帮自己◆

讲给学生的故事

有这么一则故事:

小强学习成绩不好。他每天都在想,谁来帮助我一下,好让我把学习成绩提高一点,好让我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喜爱?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没有人来帮助他,他学习的兴趣一点点减退减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同样,小军的学习成绩也不好。为了把学习城绩提高,他主动去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不到一年,就从全班第40名跳到了前十几名。

小强问小军:“谁帮助你提高得这么快呀?”

小军说:“我自己。”

小强有些不解:“自己也能帮助自己吗?”

小军说:“是的。只要你用心去学,去问,你的成绩就能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学习差的孩子都有这种心理,就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如果没有等到帮助,他内心的消极情绪就会慢慢形成一道屏障,使得他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不要说白的道理

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时。家长或老师不妨将上面这个故事和下面这个道理告诉你的孩子或你的学生,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已,只要心中有向上的力量和进步的愿望,就能取得进步。

 

 

 

J故事十一

◆原谅的灯笼◆

 

讲给学生的故事

有个十几岁的男孩,从家里偷了一笔钱离家出走了。父母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他。

在外面混了半年以后,这个孩子把钱花光了,又冷又饿,这才想起家的好处。

犹豫了好久,他给家里写了封信,他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错了,只有出门在外

才想到家的温暖。由于怀着对你们

深深的内疚,无颜见人。我准备在

某个黑暗的夜晚回家,假如你们还

肯原谅我,那么就请在家门口为我

点起一盏灯笼吧。

 

你们的儿子”

 

 

信发出以后,这个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赶到了村外一道山梁后面。他躲在那里,吃了些干粮。等到夜幕降临,他才悄悄地爬上那道山梁。当他登上山梁,含着眼泪往村里看的时候,不由得惊呆了,所有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盏灯笼,整个村庄亮成了一片!

 

不要说白的道理

人心是善良而宽厚的。对于做了错事的孩子,人们只会怨其不争,决不会恨其悔悟。当他振作精神心,迷途知返,走向希望的明天的时候,人人都会为他点亮原谅的灯笼。

 

J故事十二

◆  花儿努力地开◆

 

讲给学生的故事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4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

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4年也是44岁啊!”

他想了想,第二天就去学校报了名。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出一片光明。

有一首诗写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忽视,花儿也努力地开。”

是的。花儿总是在努力地开,所以,也请你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不要说白的道理

哲人说态度决定一切。

师长说态度决定人生。

不错,无论置身顺境还是陷入困境,心中有目标、有追求的你。何不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放飞心情,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成功。

 

 

 

 

 

J故事十三

居里夫人曾拥有三克镭◆

讲给学生的故事

195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美国女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的一家实验室里找

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当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身价曾高达每克75万金法郎。这位女记者想,仅凭专利

技术。居里夫人也早已富甲一方了。可是,她没有想到,也就在18年前,居里夫妇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女记者困惑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居里夫人回答:“有,l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这位女记者内心不能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

记者立刻飞回美国,打听出1克镭在美国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找了10个女富翁,想得到她们的解囊相助,没想到碰了壁。这使她意识到,自己的所做所为不仅仅是在募集金钱,更是一次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开始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

在这位记者的努力下,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

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以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不少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就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值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不要说白的道理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提炼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也唤起了公众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理解和敬重。

 

 

J故事十四

◆永远不晚◆

讲给学生的故事

有一位左腿残疾的老红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已经68岁。他心中有个愿望,要在故乡亲手栽种300株枫树纪念自己的母亲,因为15岁那年,他就是在满山红叶时节与母亲作别,踏上了长征之路。儿女们都说将军年纪大了,种一棵树行,种300棵谈何容易?可老将军就是不听劝告,坚持自己一锄一锄挖树穴。他有时一天挖一个,有时三、五天才能挖好一个。将军78岁那年,他亲手栽下的300株枫树都有汤碗一样粗了,就像300名哨兵屹立在将军母亲的坟边。每到深秋,满山红叶随风起舞,引来无数人的注目。将军说这是自己晚年最得意的一件快的事。将军就是我刚刚离去的外公。

有一位从旧社会过来的普通农妇,没有进过一天校门,斗大的字不识一个,50岁以前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来她进城带孙子,在孙子的“指导”下,一天学习一个字。孙儿读完幼儿园时,老人已能识800余字。孙子小学毕业时,62岁的老人已能读报写信。她就是我的母亲。

有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农,一生怕苦怕累,无儿无女,邻里都说他老了只有吃“五保”或到镇敬老院去度晚年。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一改60年的懒散,天天在责任山上整地种果树,l年100棵,6年时间种了600棵果树。他70岁时,10亩果树年收入3万余元。他建了新房;做了新郎,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就是我的三爷。

不要说白的道理

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愿望,有的人付诸行动实现了,有的人却因科林原因没有行动,愿望也始终没有实现。

以上几位老人用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关键是行动——快把心中美好的愿望付诸行动吧!

只要行动,就永远不晚!

 

J故事十五

◆泥泞留痕◆

讲给学生的故事

鉴真大师剃度一年多后,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外出化缘,要知道,这是寺里谁都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的苦差事。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看到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住持叫醒鉴真说:“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旧的鞋子干什么?”鉴真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愤愤不平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子都穿不坏,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住持一听就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透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

寺前的路是一块黄土坡地,由于刚下过一场透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混日子的和尚,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我当然想做个名僧了。”住持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路上走过?”鉴真回答:“当然。”住持接着又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没有再说话,迈步走进了泥泞里。走过十几步后,住持停下了脚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一趟,你是否能找到我的脚印呢?”鉴真答道:“当然能了。”住持听后拍拍鉴真的肩膀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雨,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干又硬的路上,什么足迹也没有留下。”

鉴真顿时恍然大悟:泥泞留痕。

不要说白的道理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砺和摔打,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成功后的掌声和鲜花,其实一路上的泥泞和辛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要想成功,就不能惧怕通向成功路上的泥泞和荆棘,仅仅怀揣一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克服我们与生俱来的自身的惰性,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