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公众舆论的法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34:57

 
    《瞭望》周刊的一篇报道,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了热词。报道对那些“百万级点击率”的公共事件,如“林嘉祥案”、“周久耕事件”、“官员公款出国旅游事件”、“躲猫猫事件”做了一些针对性采访,认为这类事件会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报道还通过基层干部之口,把此类事件的成因归结为对网络的“三个进不去”: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想来正是这种“进不去”的思维,会把这些舆论热点定义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这个定义,至少意味着管理者并未把网络舆论看作是民意的常态表达,骨子里缺乏对真实民意的尊重。这类事件原本就是存在的,相信现实中早已诞生过同样言论,网络不过使这些言论透明化、数据化了。如果说损害形象,是这些事件本身在损害,与公众关注多少、点击率高低并无关联。肯定没有这种逻辑,允许公职人员可以小范围损害形象,大范围才需维护形象。政治学早有定义,真正危险的并不是那些公开的言论,而是那些因为担心迫害,不得不秘密交流的思想。

    公众舆论是这个世界真正的法庭,所以它会没日没夜地讨论它认为重要的事情。敬畏舆论会使公共权力学会小心谨慎,却也因此变得安全稳妥。有意思的是,报道中有专家把网络舆论划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这个由“发帖、灌水、加精、置顶”而形成的 “民间网络舆论场”。那些舆论工程师们,非常期望把那些自发的独立的言论,都包装成能够制造认同的官方话语,如同包装商品一样。让所有的头脑被一种思想定型,改变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才是这些工程师期望达到的目的。在他们看来,公众舆论是不值得信任的,似乎总是代表了谬误,而很少有真理,透露的也总是负面信息。

    正是这种对公众舆论的偏见,导致了基层官员们对些类事件总是用“堵”这一种战术,好像只要把这些言论删除了隐藏了,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这些言论仍然在人们心中。等到人们真的认为只能秘密传播这些言论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才是一种真正的危险。

    二千多年前,孔子对此就有认知,所以他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这里的“危”是高峻、正直的意思,所谓“危行”指的就是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行。当现实得变污浊之时,“危行”是必须的,然而“危言”却没有必要了。“言逊”并不意味着怯懦,而是为了确保“危行”的可能。

    《国语》对这种情形更是说得明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禁止民众之口的危害,比堵塞河川的水还要危险,河川水被堵塞会决口奔流,伤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会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壅塞使它畅通,善于管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这是两千多年前邵公对周厉王的谏言,周厉王因施政暴虐,熟人在路上遇到都不敢打招呼,只能用眼神交流。周厉王不听劝告,三年后发生了“国人暴动”,把周厉王赶出了镐京。这是二千多年前人们就明白的道理,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只要换一种视角,把这些网络舆论热点看作民众的一种常态表达,情形就会有变化。它一方面体现了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一方面也表明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这正是社会所期望的。记得美国杰弗逊说过,有的政府把公众看作婴儿,连交给奶妈都不放心,而有的政府则把公众看作成人,倾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治理自己的方式。只要换一种眼光,一切都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