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铸就的溆浦龙舟之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28:51
 屈原精神铸就的溆浦龙舟之魂 作者:张昌竹(2010年06月03日)    溆浦龙舟原始粗犷,具有很强的竞争性。龙舟头高尾翘,船成梭子型,全长26-28米,有仓26-28间,尾部翘起呈燕尾状,尾高达2.8米,舵是独立的一把大桨,长达5.8米。用一根粗竹缆把它从头到尾紧紧的绷起来,在船的中央安一根不高的柱子,把绷紧的缆绳放在柱子的顶端,缆绳上可以悬挂各种旗帜。有桡手48人、舵手3人、舞头旗 2 人、坐头(又称抢水手)2人、腰旗手2人、锣鼓手2人、铁炮手2人、吹唢呐1人、舀水2人。至少64人。 溆浦龙舟,没有龙头,它是以舞头旗者为“活龙头”,舞头旗人就是全船的总指挥,打鼓的看舞头旗的,桡手听鼓点。比赛开始后,头旗手要站在飞奔的船头上跳起来舞,不仅要稳得住,而且还要会插“天式”(即倒立),有的还会用脚来舞旗。竞渡前到溆水岸边屈原庙中祭祀,竞渡时两岸人声鼎沸,场面壮观,凯旋者,要杀猪宰牛庆祝。扒完后放入专供龙船停放的龙船亭。  在溆浦流传着一首《长工歌》,唱的就是长工从正月到十月应该在雇主家所做的工作,比如三月忙耕田,四月忙下种。其中关于五月就是这么唱的“五月里来五月中,五月是个捞(方言:看的意思)船工。老板打起黄油伞,抬轿递茶老长工”。这说明溆浦人捞龙船是和插田一样重要的。溆浦龙舟的竞争性也是极强的,自古就有“宁荒一垅田,不输一年船”之说。因此也就有了“江口茶湾村一向姓媳妇抱着孩子看船,跟着锣鼓声为桡子手加油,居然箍死了怀里的孩子”的传说。当然“扒过龙船认亲家”一说,就更加说明了溆浦龙舟所代表的地方荣誉和家族荣光,同时也说明了溆浦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一 溆浦龙舟与屈原   远古溆浦的龙舟,是为了祭祀龙神,这与溆浦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是相关的。溆浦四面环山,中部为溆水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地,“最为沃壤,特宜稻,耕作无废”①。在古代,水,就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命根子。溆浦人认为:龙,是水神之王,它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因此,溆浦人崇拜龙、祭祀龙,希望它保佑常年风调雨顺,河水波澜不惊。屈原在溆浦创作的《九歌》,其中描述的“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就是溆浦龙舟竞渡的生动写照。清乾隆时的《湖南通志》记载:“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可见溆浦就当是龙舟的发祥地。溆浦好涨端午水,这期间涨的洪水常常是一年中最大的,因此人们就在端午这天扒龙船祭龙,以求平安。  屈原流放到溆浦,进入溆水,面对林密山高,雪雨霏霏,想起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创作了以诗言志的《涉江》,表达了“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矢志不渝的思想。为了组织黔中郡官兵奋起抗秦,在这里生活了七八年,深入到民间乡里,对溆浦的巫风傩韵非常熟悉,他依据这些俚歌形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创作了《九歌》,表达了对前线战士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陈抡先生在其著作《历史比较法与古籍校释》一书中,考证了《楚辞》中有大量的古字读音同溆浦方言是完全吻合的。这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屈原在溆浦的创作生涯。  屈原以其完美的个人修养、忠贞的道德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溆浦人民的无上敬仰和衷心爱戴。屈原离开溆浦去汨罗时,溆浦人民含着热泪送他上船。相传,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江,其噩耗五月十五才传到溆浦。因此,溆浦人为了屈原在水下的安全,又重新扒起龙船,祭祀龙神,以求龙神对屈原的关照。此后,就将每年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十五作为“大端午节”,将龙舟初五下水,扒到十五,既祭龙神,又纪念屈原。同时,还在溆水岸边建起了“招屈亭”、屈原庙,并在龙舟下水之后,竞渡之前,先到屈原庙祭祀屈原。晋人常林在《义陵记》里说“项羽弑义帝,溆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祖闻而义之”。刘邦就因为溆浦人有义,便将溆浦更名义陵并置义陵县,治武陵郡。   二 屈原的完美自身、敢为人先精神成了溆浦龙舟之魂   完美自身是敢为人先之始,扒龙船就先从造船开始。溆浦人认为“买的木料笨,偷的木料灵”,龙船要灵不要笨。“龙船料要偷,十赛赢九头”。因此,每到三月之后,人们便半夜去偷料。偷料前,要先“打好探子”,到山上找到要偷的树,系上红绳。晚上就直接去偷,三五人砍下来,抬起就跑,一人在后放一封小鞭炮。如果木料的主人发现,便会追,便会骂,但那是偷料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偷料人跑在前,木料的主人在后追,那就意味着龙船在比赛时也会被别人追着跑。龙船做好后,要举行下水仪式,叫“关头”。关头时,全船划手手执桡片按顺序站立在船的两旁。旗手、锣鼓手骑在船缆之上,鞭炮齐鸣,祭师跪在船头,面朝江水,口中念有祝词,一手拿雄鸡,一手提利斧,一声吆喝,一斧将鸡头剁掉,反手抛入江中,人们旋即将猪头、鱼、粽子也抛入江中。此时,鞭炮齐呜,八名童男赤身摇动火把,围着龙船奔跑,称之为“跑火”,说是驱赶邪恶。而后,划手们齐声呐喊,将船连同旗手、锣鼓手一同举起,冲入江中。  船做好了,选人也是极认真的。比如坐头的抢水手,就要求身材高大,强壮有力,最好是练过武功的青壮年。一般是在全村或全族的所有青壮年中,用淘汰法比扳腕子看力气、比摔跤看灵活,最后胜出的2人当选。所有上船的人也是通过这样选出来,从初五龙船下水,练习到十三,还要进行一次清桡,通过“清桡”来重新调整力量。凡是上了龙船的人,每时每刻都不敢怠慢。因为一旦被“清桡”出来,不仅自己脸上无光,见不得人,同时还要受到亲朋好友的嘲笑,做父母的也会感到脸上无光,姑娘们更会瞧不起他。  溆浦龙舟竞赛是一种力与美的比拼。溆浦龙舟坐前头的桡子手,分头引、二引和三引,这三对桡要有丰富的划船经验和强壮的身体。他们是全船的引导和楷模。打锣敲鼓,吹唢呐的大多在这间仓的左右;舞腰旗的腰旗手,一般都是男扮女装,拿着破蒲扇,穿着女人的红花上衣,扎条长长的假辫子,做出各种灰谐可笑的动作,逗引大家哈哈大笑;船上有一位专管放铁炮的铁炮手,铁炮装的是土硝,点燃后响声震天撼地,一般装一炮有六响或八响,铁炮的后冲力很大,可以推动龙舟向前,也可给桡子手助威;一般是3个舵手,溆浦人称他为“艄公”,拿一把长艄,比赛开始,艄公把艄掌好,龙舟就如一条直线,溆浦人称这叫“夹艄”;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艄公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为龙舟加油助威,溆浦人称这一举动叫“跳艄”;锣鼓手也是全船的指挥者,全船桡子手,只听锣鼓点子声的急或慢来掌握划船的节奏,吹唢呐的大多是站在船的中间,多是吹双唢呐。比赛开始时,首先把两船靠拢排齐,然后由各自的抢水手抓住对方的船帮,当铁炮声响起,双方的抢水手就把对方的船使劲往后推,力气强者就争得起跑优势,直到慢慢分开。最后,快船要超过慢船船头,再掉头过来才算得胜,叫“包头”。此时,船上的、岸上的锣鼓声、鞭炮声、铁炮声、呐喊声、吆喝声一齐响起,震天撼地,得胜者由村里或族里嫁出去的女家用鞭炮一直送到家,村里或族里杀猪宰牛以示庆祝。   三 屈原精神铸造了溆浦龙舟之魂,也培育了溆浦儿女   溆浦人得屈原精神之熏陶,素以追求完美、敢为人先著称于世。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严如煜被后人奉为湖湘文化的中坚。1800 年川、陕、鄂三省教匪方炽。嘉庆廷试问严,“公对曰:‘军兴数载,师老财溃,以数万疲惫之众与猾贼追逐数千里,长林深谷之中,投诚之贼无地安置,则已降复乱;流离之民,生活无资,则良亦从乱;乡勇戍卒,多游手募充,虑一旦兵撒饷停,则反思延乱。如此则乱何由弭?臣愚以为莫若仿古屯田之法,三省自遭蹂躏,荒芜不下亿万亩,举流民降贼之无归乡勇、戍卒无业者,悉编入屯,团练捍卫,计可养胜兵数十万,饷省而兵增,化盗为民,计无出此’”②。用这种人性化的“平抚并用、化盗为民”的办法安定了贵州苗民和川陕鄂三边叛乱。(公)“性豪迈,去边幅,泊荣利。”③“驰骋古今理乱,贯穿天文、河渠、兵法、星卜,以逮舆地险要。形格势要,若聚米画沙,烛照而龟灼,所规画常在数十百年外。遇盘根错节,无不迎刃而解,其措施略见于所著书:尝佐两广总督那公彦成,筹海寇有《洋防备览》;佐姜公筹苗疆有《苗防备览》;佐辰沅道傅鼐筹屯田有《屯防书》、又有《三省边防备览》、《汉中府志》及《乐园诗文集》若干卷。后之有志经史者必取其镜也。”④其《洋防备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海防思想,比魏源的《海国图志》早38年”⑤。陶澎评之曰“奕奕南山,其大千里;公庙岿然,与之并峙”⑥。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向警予也是溆浦人。她才华过人,完全秉承了屈原的坚持真理、敢为人先的品德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知识分子如舒新城、向达等,更是刚正不阿、执着真理的典范。   注:①郦道元《水经注﹒序水》  ②、③、④、⑥陶澎《布政使衔陕西按察使严如煜墓志铭》  ⑤李健《金陵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