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新论屈原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03:38

端午新论屈原之死

后无来者,屈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诗人。李白有诗赞美:"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最权威的评论。
屈原怀沙,窃以为完全是因其高尚孤洁之个性所致,正所谓"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张九龄《感遇》),属典型的"性格悲剧"。而性格乃命运最大要素,是注定的,所谓"青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也。纵观历史,做人不奸不俗、不随大流大多没好下场:孔子、司马迁、曹植、岳飞、曹雪芹......数不胜数。而屈原那鹤立鸡群,注定要在人生战场上失败的悲惨命运,从他的心声《离骚》中清淅地显现出,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显然他自以为有一个争气的祖宗,血统高贵,根正苗红,看不起同事,难免招人恨。再后一句说得更坦露:"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自己是受上帝青睐,在一个最佳时刻来到这世上的。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老爸给取了个与众不同的高雅美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自己有才能,素质好,虽然都两脚站立,但鹤与鸡本质上不同。于是他身上插满香草,举止怪诞起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窃以为屈大夫至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热爱大自然,还有很浓的"野人"脾气。他之所以识字并且曾在宫庭任职不是他混得好,完全是因为他是楚国贵裔的原故,成分好。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看,显然弄错了学习榜样,当然不能周于"今"人而难免吃苦头了。且看当时张仪苏秦都是名利双收,一副高级人材模样,就因为人家定位准。据传张仪还把楚王的老婆郑袖也搞到了手(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真乃玩世高手,可敬可佩。榜样就在眼前不学反倒去学不着边际的什么彭咸。(至今专家尚未考证出彭咸为何许人也)屈大夫真是的!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爱穿奇装异服。记得大臣波罗涅斯在《哈姆雷特》里教训他儿子的那句名言是:"有钱可办贵重衣服,但不要奇装异服,因为衣服可看出人品"。很多情况下人的好坏是看衣服的,许多聪明的禽兽因此非常注重自己的衣冠,甚至还象人一样,常要洒些名贵香水呢。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古今中外所有碰壁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完美。真是至命伤,前车之鉴,吾侪可不慎与!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人最危险的就是听不进忠告,当初项羽如能听亚父半句可能就不会有汉朝了。
余为三闾大夫深感惋惜。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屈原的人生悲剧完全是没有认清当时形势,死死抱住古人不放,("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思想不够解放、观念太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所至,实在是咎由自取,用时下我们上海人的话来说,就叫做"拎不清",怨不得别人。机会是均等的,就看你会不会钻,钻得早,抢在了人家前头,你就可能高干厚禄。一切跟做生意一样,大家公平竞争。为什么人家都这么开心,你也一样五官端正、出生又好、名字又好听却这样寒酸呢?就因为你天性愚钝,性格古怪,所以注定失败。你应该自认倒霉而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可笑地徒然赌气自沉,没人同情你。
非但如此,屈原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清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甚至还自命"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橘颂》)。你鹤立鸡群,众鸡当然都会对你这个怪物怒目而视,联合起来啄死你。你爱"美人",恐"美人"迟暮,可是"美人"非但不爱你,还朝你翻白眼呢,谁要你导路来?单相思,神精病。大王情愿戴绿帽子,要秦国派来的张仪导!!
三闾大夫啊,你爱楚国可是楚国不爱你,没人理你,任你幽幽孤魂在荒原中乱游、野庙中乱问。你坚持"真理"必然教权贵相形见拙,难道他们个个都在"作案"?你须知道:无论什么情况下,绝大多数总是好的。杨雄批评你扬己露才、显君之过看来倒不是子虚乌有的过词。
屈大夫,你不上贼船,不肯加入下流,但至少得装糊度活下去呀。即然我们当初未能有幸胎死腹中,被注定要在这凄风苦雨中死撑这些年,即来之则安之,我们就该认命继续挨下去,大家都这样,非唯尔也。岂不闻鲁国先贤孔丘先生那句"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名言?楚国不是你一个人的国家,况且你又手无缚鸡之力,更无障百川回狂澜之劲,为什么偏偏要你来怀沙呢?好坏你也是个贵族,只要有饭吃,写写你的楚辞,同样光宗耀祖。为什么非要这样短见呢?
……
不过从《渔父》《橘颂》(如果是他的作品)看,这三闾大夫又好象是有自知之明的,也完全懂这一套。那未他的悲剧命运完全是"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即本性难移之故罗。
也就是说:纯属性格悲剧!

当然,我们不排除诗人的想象虚构成分。但从总体上讲,诗的风格与诗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比如同属"豪放",李白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之句;苏东坡另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显然彼此诗风不同,而且不可互换,乃性格不同所致;即使同时代诗人也是如此,比如辛弃疾与李清照的《满江红》风格就迥然不同。毕竟诗是言志的载体,它的形成决定于诗人的气质和个性,"风格即人"这话是有根据的。《离骚》不可能出自上官大夫或靳尚这样"鸡"手,就好象鸡发不出鹤的冲天嘹唳一样,《离骚》只能出自象三闾大夫这样政治上老实人之手,只能出自真正天才诗人之手。
命也夫!

尚嚮


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