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脚印: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社、资差别性参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7:22
历史脚印: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社、资差别性参照



本网民在阐述社会主义领导理论时,通常是特别强调: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识事通律水平,在认识思考问题时,是应多作阶段性的反思,——必要时得回溯起点的。改革开放多年的今天,不管我们如何创新,——只要是搞社会主义,毛泽东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第一步,始终应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尤其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初始“模式”,来自于资本主义的逻辑对称点,是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坐标”意义的。

一是:旧的国家机器是少数人统治压迫多数人的工具,而作为人民统治少数人世间工具,则不需要象旧国家机器那么庞大、那么武装到牙齿。所以,必须砸烂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一个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的以少数人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即以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马恩从来都认为,本来意义上的国家是剥削阶级实行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工具,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故有着庞大的机构和浸透剥削阶级法权观念的政治制度。所以,无产阶级不能利用这样旧的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说,最终不能利用一切“国家”。马克思在1872年6月24 日的一封信中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实际上,早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初期,马恩就明确提出了要砸烂旧的国家机器,把国家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形式说到底是历史剥削阶级创造的,是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最为得心应手的管理工具和形式。解放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最终将使“国家”消亡。但鉴于历史发展的承接联系性,“国家”不可能一下子消亡,将通过“半国家”形式来过渡,即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的社会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和统治来过渡。于1852年3月5日的一封信中,马克思则又明确重申:“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中,也基本体现了这些。

二是: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是旧封建专制的对立物,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其后期,由其阶级本性决定,只能是资产阶级内部瓜分利益的工具,以及欺骗人民的清谈馆。为此,社会主义要消灭只能进行“马拉松式清谈”的议会制。在砸烂旧的国家机器之后,用什么来代替它呢?马克思指出, 新的无产阶级政权“不应当是议会式,而应当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工作机关”、毛泽东和列宁也认为:普选制不是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镇压人民,而应当为……人民服务,使他们能为自己的企业找到工人、监工和会计,正如个人选择的权利为了同一目的服务于任何一个工厂主一样。在这里,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实际抓住了资本主义“金权政治”的本质,看到在金钱万能,金权相通的社会里,议会制的清淡性和民主管理的欺骗性,要求无产阶级政权应当是高效精干、为人民服务的、不享受特权待遇的工作机关。

三是: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从而有社会主义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思想。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不仅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不仅是革命夺权年代,还有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都得有足够的威信、力量。为此,要有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并且这种领导应是包括一切的。恩格斯认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无产阶级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列宁在此基础上更为明了地说明这一思想的必要性:“……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这是起码的常识。”在这方面,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比前几位导师的总和还多。

四是: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和按资分配,它是压迫剥削之源。作为消灭压迫和剥削的根本措施,则应实行社会公有制,按劳分配的思想。要消灭阶级和消灭剥削,必须消灭阶级和剥削存在的基础,即私有制。在1848年初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在自己的革命旗帜上赫然标明:这一革命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决裂。与公有制相适应,产品的分配方式必须拒斥剥削,实行社会主义仅能实行的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即如列宁所说:“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完成社会所必需的某一部分劳动,并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完成了多少劳动量。根据这张证书,他从消费品的社会储存中领取相当数量的产品。”

五是:资本主义把人看成是“经济人、自私人”,于是有禁不住的“盗、夺”。社会主义只能相反。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构模式上,马列提倡以“克己奉公”为核心,重塑全社会的文化思想。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提出同传统的所有制决裂时,同时提出同传统的观念──即与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观念──决裂。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相应的“利他奉公”的观念,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全社会人们的新型道德、文化思想。毛泽东则在——几乎是所有著作中——贯彻“人不应自私自利”的思想。后来的历次政治教育,均贯以如此内质。

六是关于社会群体生活和行动的软组织模式──民主思想。一方面,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马列和毛泽东一直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少数剥削阶级分子实行专政的国家(这是社会硬组织模式)。而另一方面,民主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原则,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交往、生活准则,马列和毛泽东则认为,它必须抛弃私有制条件下,体现“人心皆私”的而必然出现“狗狗”般的相争,进而必然实行“狗狗”式互相监督的民主机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相信群众;允许各种不同认识、观点、思想和意见互相争鸣,在争鸣的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这完全是相对的),付诸群体的行动,并仍由群众实行监督,以实现群体目标。

以上等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方面,虽然简单朴素但真确可靠。它象世界是物质的原理一样,是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所以,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创初探,其方向和目标,具有不可替代和更改的正确性。并且,——直到今天——甚至永远,实践和基层群体思想、利益目标的自然指向,时刻证明这一点。

顺便说一下,前几年,极个别人因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失误(其中大多数是必然的探索性失误),而企图淡忘、否定这些真朴的带有本质特征的思想观点,并大言不惭地宣布什么新的突破和创造,未来历史必将证明其不过是一种可笑可鄙的无知高傲。今天的人们或许可以从——前几年戈尔巴乔夫、瓦文萨的“上台下台皆快”,当年叶利钦的威风扫地,略见其端倪。可以说,由以往的直接阶级对抗中升华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其实行过程中,固然会有极多的困难和漫长的道路,──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但因它具有基本的真朴、正确性,你一旦背离它,就不可能不去出丑。

请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要淡忘这个同资本主义基本对立的历史逻辑对称点,不要淡忘毛泽东的社、资差别性参照;从而,由此去思考今天个别人的言行,已离这个历史逻辑点有多远。 幸哉!我党的十七大,在个别人的“犹抱琵琶半掩面”式的资本主义鼓吹中,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极让人欣慰和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