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3:09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0-08-05 07:38:01

  【专家看市】

  【乐观派】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本页)

  “最牛逃顶私募”:四理由支持股指上万点

  桂浩明:股指总体不算高 大趋势还将是逐步往上

  吴晓求:2011年股市转好没问题

  吕随启:底在2400点附近

  六成私募看好八月行情 锁定三类品种

  沙黾农:大牛市悄然从2319点起步

  【悲观派】

  侯宁:此水深,不见底

  叶檀:未来股指不会大涨 资产证券化解决资金饥渴

  北师大学者:中国经济最好时刻已过去 未来10年基本悲观

  黄湘源:股东意识淡漠 机构投资者焉能有为

  成思危:熊市不会很快结束

  易宪容:中国不要太过高估自己的经济实力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2010年7月4日,经济学家韩志国召集了"中国股市的底在何方"为主题的微博研讨会,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A股市场已经进入超级大熊市,时间至少三年,在中国经济转型趋势没有明朗之前,市场只有反弹,没有反转。
  理由是:第一,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转型期和阵痛期,经济结构的调整遇到体制与机制的重重阻隔,这个调整过程漫长又痛苦,股市必然拾阶而下。第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处于持续恶化之中,每次利空的出现都会给全球市场带来深重影响。第三,股市供求已经严重失衡。2000点不是这轮熊市的底,市场再探1664点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近期,全球股市都在迅速跌落,A股自今年4月下跌以来就没有回头。尽管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但一些不确定因素仍有节外生枝的可能,不但给经济复苏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于股市的信心。
  那么,未来一到两年,甚至三年,股市是否会长期在熊市中徘徊?《新财经》邀请了国金证券(600109)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独立财经评论家侯宁、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等专家,对未来的股市走势作出判断。
  金岩石:2012年A股将龙行天下
  金岩石,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08年,因预测A股将在年中问鼎8000点而被投资者评为最不靠谱的预测。之后,金岩石感言,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并及时进行了纠错。
  A股市场从4月至今这段时间是超跌的,超跌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楼市调控。房价过快上涨诱发了中国楼市的政策性"地震",楼市与股市的关联性很强,所以,"楼市地震,股市遭殃"。但楼市的政策性"地震"并没有改变经济复苏的趋势。
  第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全球,并引发了欧元贬值,进而引发了对欧元货币体系的担忧。在我看来,是过度反应引发了过度担忧。
  第三,对经济下滑的担忧。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1.9%,二季度肯定会下滑,预计在10%~10.5%。外部原因是欧元贬值导致中国出口下降,内部原因是楼市调控导致房地产对经济的推动力下降。这两个原因加起来,可能造成下半年经济的过度回落,而经济过度回落的标准,就是单月GDP增长跌破8%。我认为,这三大忧虑会导致股市在上半年过度下滑。
  根据股市前期走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股市目前已经处在底部,因为底部区间的大部分量化标准和特征已经显现:一是分红率高于存款利率;二是动态市盈率处于历史低点;三是次新股的"破发率"创了纪录;四是A股交易量所显示的悲观情绪已接近2008年10月沪指在1660~1700点区间的水平。
  股指既然在底部,那么,为什么没有人买股票呢?投资者对股市有两种判断:一是股市会继续下跌;二是股市虽然在底部,但不会迅速反弹,在底部区间震荡的时间会较长,可能会超过六个月。

  即使这样,我对A股的未来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沪指在2400~2500点就是底部区间,下半年仍可能上探3000点。也就是说,下半年的核心波动区间在2400~3000点之间。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从广义货币总量来看,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充裕,不差钱,只差信心。
  第二, 今年第三、四季度,经济有过度回落的风险,货币政策再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 楼市调控最多还有两三个月就会结束,未来两到三个月内,楼价会普遍有所下调,各级政府该出的牌也都出完了。如果这两个理由成立的话,下半年的楼市调控会终止货币从紧的状况,改回到适度宽松,市场信心会有所恢复。
  第四, 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会基本结束。
  以上四个原因会使A股市场超前反映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繁荣。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讲,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总的趋势都是在从危机中走出来,或领先复苏,或等待复苏。在经济周期从复苏走向繁荣的过程中,股市不会有长期的逆向下降。
  至于A股在2011~2012年会走到什么程度,可以用"卧虎藏龙"来作比喻。今年是虎年,但这只虎是卧势的,至于老虎趴在哪里,趴在沪指3000点以上还是3000点以下都不太重要。2011年是兔年,2012年才是龙年。所以,经济和股市再度"龙行天下"将会是2012年的事。从市场的大趋势来看,A股在一年之内暴涨暴跌的走势已经结束了,股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会逐渐走出暴涨暴跌的局面,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上升期。
  在A股平缓上升的趋势中,我们要关注两个数字:一个是指数,另一个是流通市值。先看流通市值,2007年,沪指6124点相对应的流通市值是8.5万亿元,现在的流通市值是13万亿元。再加上农行(601288)上市,A股如果能够守住2400~2500点,那就意味着,从2007年到现在,流通市值已经实现了翻番。所以,即使到2012年指数在5000点以下,流通市值也相当于2007年的15000点以上了。
  中国的GDP总值现在是34万亿元,如果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就是40万亿。如果流通市值与GDP按照1∶1的目标增长,2012年的流通市值也可能达到40万亿以上。所以,以目前13万亿的流通市值来看,未来,流通市值将有翻番的空间。按照这样的推算,应该说,A股目前是明显低估的,至于未来若达到40万亿元的流通市值,相对应的指数会是一个什么水平,的确很难预测。

  “最牛逃顶私募”:四理由支持股指上万点

  马燕 滕佳佳 扬子晚报

  昨天是8月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指就出现1.7%的大跌,不少股民心存疑云:是否7月份的反弹已经结束,股市又将跌跌不休?记者连线采访了被网友称为“最牛逃顶私募 ”的陕西裕泽投资总经理张亮及总监刘柏森,他们的解读和预测着实让人吓一跳——未来两三年,A股股指将可能上万点。

  8月3日下跌系正常调整

  近期资金流向可能逆转! 每日最新资金热点揭秘! 今日出现的超级大买单! 下一个热点板块会是谁?   “最牛逃顶私募”认为,股市从2300多点到2600多点的上涨过程,一直未出现回调,这不正常。而此次下跌就是关键位置的一次调整,也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具体因素是受到股指期货影响下跌,继而影响沪深300,再影响到上证指数 .

  他们预计,昨日下跌并不意味着7月份以来的反弹就结束了。对于后市他们非常看好,认为未来两三年,股指最高会突破万点。

  四理由支持股指上万点

  这一预言着实让人吃惊——在此之前的“万点论”,还是2007年大牛市的事。如今,是什么理由支撑他们在2600点左右就敢“口出狂言”?

  刘柏森介绍,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四个理由:第一,股指跌到2400点时,股市运行格局发生大的变化。如果从1995年开始运算周期,那么现在即将迎来一个大的运行周期,处于一个大周期循环过程中的“主升浪”前期。

  第二,今年股指期货的推出,结束了单边盈利时代,推出后有划时代意义。借鉴其他国家推股指期货来看,也会带来大行情 .

  第三,权重股一旦股价涨上来,会带动股指大幅上涨。举例说,石油期货、现货价未来有望提升。现在石油期货价约80美元一桶,一旦提升到中石油股票发行时的140美元左右时,对应中石油股价回到48元/股,即使其他个股保持现价不变,仅这一只股就将带动股指上涨2000点。而对于有人质疑中石油股价拉升到48元,需要的巨大资金量从何而来时,他们表示,“这个市场永远不缺资金,上一轮上涨到6000多点时,同样没有人能想到。”

  第四,有人质疑未来两三年实体经济处于转型期,而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还在寻找新亮点,股市就冲上万点,可能吗?对此,刘柏森反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GDP增速达到13%-14%,当时股市表现如何呢?”他认为,二者之间有影响,但并非绝对同步。并且长期看中国经济也没过多担忧。

  绩差股千万别碰不炒期指也得了解

  不过,他们认为,这个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因此即便是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万点,那些选到差股的股民也可能会赔钱。他们分析,即便未来指数大幅上扬,中间也还会出现涨跌波折,而且,未来两三年的主战场将在股指期货。

  因此,首先建议小散户要对股指期货的重要性有所把握,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懂;其次,建议小股民对行情性质作出正确认识,要认清反弹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第三,绩差股千万别碰。

  “股指未来两三年上万点,你信吗?”昨日,记者随即对身边的七八位小股民进行调查。他们大多第一反应就是:怎么可能?!也有人说,“立此存照,不受影响,该怎么炒还怎么炒,过两三年回头看看。”还有人表示:姑且听听,自己的股票被套了不少,听到“有希望”的声音总是高兴的。

  桂浩明:股指总体不算高 大趋势还将是逐步往上

  基于对目前市场基本面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的判断,市场震荡拉锯的运行格局短期不会改变,本周二的尾市跳水也对此给予了部分验证。

  如果就日K线来说,近期市场是“阳多阴少”,呈现出偏强态势。不过,要是对具体每一条K线做些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大多数K线都留有下影线,也就是说盘中震荡很大。即便是那么几条光脚阳线,但就其开盘位置来说,也低于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位置,所以属于低位启动的上涨,两条K线连在一起,同样反映出有较大的震荡。换个角度看,虽然行情也持续了一段时间,而且绝对涨幅也已经不算太小,但是很少出现单日大幅上涨的格局。

  近期资金流向可能逆转! 每日最新资金热点揭秘! 今日出现的超级大买单! 下一个热点板块会是谁?   在股市刚开始反弹不久,而且点位又不算很高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大盘更容易走出强势上涨行情,而目前这样震荡拉锯的盘面在历史同期阶段很少出现。那么,近期股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说到底,这与本次行情的特征有关。回顾一下一个多月来的市场,不难发现,一方面,就整个市场环境及格局看,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政策,其实,时下所提到的那些利多,或者是作为利多来理解的信息,大多在两个月前已经有了。但股市在那个时候对此反应很冷漠,现在则很热情。为什么?原因在于,就在这段时间,市场情绪开始好转,已经从一味看空转为部分看多。当然,这种市场情绪的改变,还是有其根源的,但仍更多体现在预期变化上,并没有实质性政策利好或者其它因素来刺激。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行情的认识一定存在很大差异。有人将其作为超跌后的小反弹,也有人认为是中级行情,还有人则从反转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也就导致大家对行情从运行高度到市场热点都难以形成共识,于是反映在市场上,必然会导致频繁震荡、反复拉锯的局面出现。

  这一点在期货市场上也可以得到证明。股指期货一会儿贴水交易,一会儿又升水交易,其与现货的价差变化十分无序。这里的原因无非就是多空快速转换,从而使得走势多变。一句话,就是因为行情是在基本面平静的情况下形成的,带有更多自发色彩,因此其在运行中必然有点犹犹豫豫,特别是在上涨过程中,会有比较多的曲折出现。因此,震荡拉锯就会成为行情运行的基本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近期的非典型震荡格局,会不会延续呢?一般来说,在行情运行了一个阶段以后,人们对后市的认识会相对一致起来,这会使得随后大盘的运行较为连贯。

  典型如2005年下半年的行情,在行情初启动时,大家对引发行情的股改有不同理解,看多、看空都有,因此股指走势十分反复,但走了一段以后就开始改变,到了2006年更是形成了单边上涨。当然,现在的情况与当年是完全不能比的,但仅就市场运行层面来说,还是具有某种共通性。但问题是,当年之所以会形成单边上涨,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股改的认识一致了,而现在呢?因为市场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因此也就不存在外部因素来驱使人们的认识趋于一致。所以,至少在近阶段,人们还很难对行情的演绎达成高度共识,股市还不可能摆脱震荡拉锯的局面。

  不过,鉴于现在股指总体还不算高,加上多数股票估值还比较便宜,而基本面方面利多的因素也在慢慢增长,因此即便大家对后市形成不了如何强烈的共识,以致股指会反复震荡,但是就大趋势来说,预计还将是逐步往上的。

 

  吴晓求:2011年股市转好没问题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红人",2007年,他曾预测A股6100点绝不是历史高点,并预测2020年,A股市值将超过100万亿
  A股这次下跌是从4月份开始的,下跌的幅度也比较大,与经济基本面是有一点背离。下跌的原因有几方面:
  第一,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中国现在处于转型期,诸多矛盾变得日益复杂,经济增长如果按季度相比有可能呈现下滑趋势。
  第二,欧债危机的蔓延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欧元区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如果引起欧洲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就会给欧元区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引起全球经济一定程度的下滑,从而影响中国经济。
  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使整个市场变得扑塑迷离。在股市下跌之初,不少人认为政府会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三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加上5月份的CPI是3.1%,更引起了市场对紧缩政策的猜测,而股市会对此有一个提前反映。
  第四,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严厉。房地产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行业,严厉的调控政策会影响到相关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玻璃、建材,等等,也包括上市银行。
  第五,在一定阶段,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比较高,所以,创业板的大幅下跌引起了市场混乱。再过两个月,创业板的锁定期就到了,很多创业板公司的原始股份在这么高的价格下肯定会抛售,到时会引起其他市场的下跌。
  第六,股指期货在这种形势下,也起了助推作用。
  我始终认为,沪指2400点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在2400点之下的下跌空间很小。尤其对于"300指数"所涵盖的标的股票,在这个点位应该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未来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因为整个宏观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2008年的宏观政策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到2010年和2011年,宏观经济不会像2008年那么严峻。中国的宏观政策还是要保持内外均衡,要考虑内部因素,要保持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有一个协调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的不确定性,因为欧债危机还没有结束,欧盟只是做了一些技术层面的重组和救助,但还没有解决危机的根源。现在只是对危机的严重性做了一些推迟,在未来的时间里找到一些有利因素,不断消化这些危机。如果未来找不到有利的因素,危机还会显现,毕竟借的钱是要还的。
  所以,从政策面来看,对股市还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下半年,A股不会像上半年那样大幅度下跌,但也不会有太好的表现,除非政策发生重大转型。
  如果股指在2400点左右相对合理,2011年的形势就会整体转好,会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一点我认为没有问题。

  侯宁:此水深,不见底

  侯宁,独立财经评论家。市场上曾有"牛市看老沙(沙黾农),熊市看侯宁"的说法。2007年,侯宁在股指连创新高,并达6124点的时候预测,"6124将是未来五六年的铁顶",因此被股民称为"空头司令"
  从宏观层面来看,A股自2008年爆发股灾以来,又伴随着全球经济大格局的变化,这种经济发展的主调已经注定了A股要进入熊市。从技术面分析,2007年和2009年,境内股市的参与人数、市场规模、持仓量、成交量等指标,都已经达到了天量。而2009年的成交天量的背后是银行疯狂的放贷。
  我认为,2009年的信贷政策是政府决策的错误。如果没有这么宽松的信贷政策,股市经过2009年一年的盘整,2010年还会迎来一轮小牛市,现在等于提前透支了。所以,我在今年4月份就明确预警,要抓住最后的逃生机会。
  下半年,股市的小反弹肯定会有,现在的市场持仓量已经接近历史天量了。这么多的持仓量,说明市场中被套的人极多,进来打反弹的人也极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主力、基金、券商这些机构就会有自救的冲动。但市场中的护盘资金只能维持在2500点以下,等农行股票发完,就没有力量再往上推了。
  汇金公司这次出资975亿元参与工行(601398)、中行(601988)、建行三大行再融资,其中800亿元是提前从农行透支的。也就是说,汇金公司只动用了175亿元的资金,剩下的800亿元就要通过农行上市把钱搞回来。汇金公司打的这张牌,现在已经成了市场都知道的明牌,可以想象,后市会怎么样了。
  目前,对市场不利的因素在于,G20峰会以来,很多国家,比如欧洲已经开始逐渐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了,只有中国和美国还在坚持。但我想,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各个国家已经心怀鬼胎了,未来的市场,包括欧美股市都会大幅度下跌,大家预期的经济"二次探底"难以避免。
  境内股市在未来一两年难以走出熊市是肯定的。股指在6124点的时候我就说过,这将成为未来五六年的一个铁顶。所以,投资者要深刻认识到这次熊市的时间跨度,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阶段,给投资者的建议就是快进快出,在自己熟悉的股票上打一些反弹。其实,在熊市中赚钱比在牛市中赚钱要容易。在牛市中赚的钱,大多数人会因为头脑不太清醒,一到熊市就全部赔进去了。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的心态会变得谨慎,跑得快,心里也踏实,这个时候只要抓住熟悉的股票,一年在一只股票上反复操作两三次,每次赚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几,一年就可以赚20%~30%,甚至翻番。
  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喜欢大牛市,尤其是中国式的吹牛吹出来的大牛市。最后,事实证明让中国的散户都赔得一塌糊涂。
  长期看,如果境内股市为国企脱困的定律不改,股市就永远是一个以圈钱为主要目的的政策市场,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端产物,这是境内股市的核心问题。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市场有了一些改变。
  但是,当农行、中国建筑、中国中冶这些垃圾股的上市,让我们看到,圈钱依然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目的。被圈钱的主体就是散户,因为机构是来哄抬市场的,基金是来完成行政性目的的。所以,市场对机构和基金都会有适当的保护,只有散户没有人保护。
  未来,A股会跌到什么程度,有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是1600点。我不想说到底会跌到哪,只想告诉大家:此水深,不见底。

  吕随启:底在2400点附近

  吕随启,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年底,作为"十教授联名上书救股市事件"的代言人,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2009年,吕随启又因支持10岁的儿子炒股票、炒权证,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A股今年的走势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是不吻合的。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忧外患"。
  从内忧的角度看:
  第一,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央行发票据融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政策看上去是紧缩的。但4月份新增信贷增加了7740亿元,5月份增加了6934亿元。从新增信贷上看,货币政策又是宽松的,这种模棱两可的信号传导,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
  第二,房地产政策过度极端。房地产新政是要抑制经济体系中的过热问题,但过热的不只是房地产,是经济全方位的过热。只拿房地产开刀,不能解决经济全局问题。
  第三,"新三高"(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高募集资金)发行到了畸形的程度。上市公司、承销商、中介机构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市场的畸形。
  第四,制度改革的急功近利。一年来,股票制度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先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国有股转持,然后是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现在又要开国际板。以前是过度保守,现在又突然激进,必然导致相应的准备工作不扎实。
  第五,五大银行融资。在市场较弱的状态下,五大银行纷纷推出了再融资计划,导致了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威胁。
  第六,每次市场大幅波动,"国家队"都起了重要作用。2009年7月底创业板推出前夕,股市跌了24%,带头减仓的是平安保险、社保基金。"国家队"带头减仓引起了市场的连锁反应。
  从外患的角度看,第一,欧债危机超出了市场预期。第二,美国失业率上升,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不足。第三,美国市场的交易事故导致股市暴跌。
  未来,从美国经济形势来看,2009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是低通胀、高增长。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来看,欧洲央行不久前已经上调了201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这代表了欧盟对于欧洲经济前景的判断。这个判断应该是根据欧洲主要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做出的,欧洲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世界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向好的,经济"二次探底"基本不可能。
  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在今年一季度是11.9%,二季度受房地产新政的影响可能会下滑。但从工业增加值、从GDP的增长速度来看,总的复苏趋势没有掉头。国内外宏观基本面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利好因素比利空因素多,货币政策应该不会再紧缩了。股市低迷是暂时的,也许今年下半年或年底就会有起色。农行上市以后,利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A股的底应该就在2400点附近。但是,要完成技术性调整还需要时间,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也需要时间。A股在未来一两年是缓慢的小幅上升趋势。(新财经)

  北师大学者:中国经济最好时刻已过去 未来10年基本悲观

  中国经济会怎么走?正在接受世界眼光关注的世博会举办地--上海怎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金融危机将去未去之际,我们的企业眼前是否还有躲不过去的一道坎?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会不会一路下滑?而未来的5年、10年以及10年之后,我们的经济究竟可以乐观呢,还是悲观?
  面对这一系列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第一财经、广州金融中心主办,杭州驻沪企业联合会、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杭州涌源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经济论坛",日前在杭州萧山索菲特世外桃源度假酒店举行,向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发问求解。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成为支配我们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这个新时期,我们会面临一系列变化:
  首先,就是支配我们前30年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发现国外承接低成本工序的转移地正在逐步成熟。
  其次,我们看到目前来华投资的构成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市场驱动型的外资,也就是到中国投资主要是内销的比重在显著上升。外向型战略的调整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第一个风险是加工贸易顺差会不会出现拐点性的变化?第二个风险是当中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告一段落时,会不会出现一个减速期甚至停滞期?
  在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五环"战略,它的重点是前面三个"环",从"中国制造"变成"东亚制造"应作为我们战略的着力点。为了保证区域生产体系的"五环"战略可以得到落实,有三个支撑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支撑是我们对外金融资产的再配置战略应该支持区域生产体系的发展;第二个支撑是人民币的区域化;第三个支撑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具体而言,"五环战略"有几个方面:第一,下一步我们的"世界工厂"的地位,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变到差异竞争;第二,需要从模仿走向创新;第三,从贴牌到品牌的变化;第四,我们要营造自主的营销渠道和营销能力。
  此外,如果说我们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还要注重服务业的转型,它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二是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三是社会公共服务业的转型,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等各个方面。
  王德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随着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的建成,上海会成为一个窗口中心。国外的企业在上海、内地的企业也在上海开设各种各样的窗口性的公司。世博会结束之后,那几平方公里基本上要发展上海的会展业。
  这是"后世博"时期上海面临的巨大的调整。
  "后世博"时期与我们产业的变革中间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以上海为龙头,以长三角为依托,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起来。

  徐为民(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眼前有躲不过去的一道坎。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很多在繁荣当中被掩盖了的问题,比如说中国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大面积陷入困境?从表面看,那是因为从2007年开始,中国就有一系列的要素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比如说: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
  所有这些问题,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我们出口的萎缩,这些都是我们在谈论危机时谈得最多的原因。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再厉害,如果说没有内因的话,那是成不了气候的。如果说果真是要素成本上升惹的祸,为什么企业产品不能提价?每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企业是一脸无奈,觉得你这个话非常的天真,他们说:我们有资格涨价吗?
  其实我们是故意这么说的,等的就是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危机。
  我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毛利,很多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毛利可以达到30%~40%以上,而近年来,很多企业的毛利只有10%;第二个指标是货款回笼的时间,很多企业是3个月、4个月乃至5个月,还有更长时间的。为什么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归根结底那就是低水平的同质化模式。当企业毛利因为低水平同质化丧失了议价能力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对策,那就是"跑量策略"。
  转型中的关键在哪里?低水平的同质化就是问题的根本,转型就要有利于摆脱同质化:第一,你的产品是不是满足了客户的重要性需求?第二,要有核心的优势;第三,若我们的定位又是市场的空当,那就更妙了。
  其中,关键是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就是由某一项关键技术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看待中国目前情况?应该说,中国最好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如果说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调控依然没有变化,经济将逐渐下滑。对未来5年我保持乐观态度,5~10年持中等态度,未来10年则基本上是悲观的。
  过去10年的经济增长,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耗用了30%的资源,仅仅提供了地球上实际产出的10%。
  关于年内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如何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是11%、10%、9%、8%,也就是说第一季度11%多一点,第二季度是10%多一点,第三季度低于10%,全年经济增长大概是9.3%。逐渐的滑坡,消费贡献4个点,投资6个点,外贸去年是-3.9,今年大概是0,所以全年9%多一点、10%少一点,这是目前的经济增长。关键在于第三季度,如果说第三季度宏观调控还不放松,中国经济将会继续滑坡。就年内而言,七八月份有可能达到通货膨胀的顶峰,也就是4%左右,所以今年全年政府调控通货膨胀率3%~3.5%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叶檀:未来股指不会大涨 资产证券化解决资金饥渴

  中国的证券市场,股指已不是核心指标,资本深化率与证券化率才是关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股指会在狭小的区间内徘徊,而资本深化率与证券化率则会大幅提升。
  鉴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把中国股市与日本股市比较成为常态。日元升值期与日本股市17年的大牛市基本重叠,由此推导出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也将出现长牛的结论,这样的比较不正确。
  首先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机会极小。由于内部通胀压力与经济阴晴不定,人民币可涨可跌。除了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外,谁也无法说出人民币上升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退一步说,就算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股指也未必同步大幅上升。中日两国的证券市场前提不同,中国证券市场有门槛,证券化率的深浅是根据资金与宏观经济形势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日本证券市场没有行政门槛,日本证券化率高峰期是日本完成现代工业化进程,是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市场的结果。
  日本汇率升值分前、中、后期,根据一项关于日本股市的研究,在前期与中期,估值主要跟随企业业绩。在1973~1979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而到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
  在日本资本证券化率再也无法深化之时,资金的增加表现为股指脱离业绩的上升,并且出现普涨格局。在1985~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不明显,但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左右迅速提升到70倍左右。日本资产化率提升,而日本企业交叉持股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掩盖了日本实体经济高速增长接近尾声的真相。一旦市场下挫,所谓的公司投资盈利就成为皇帝的新装。
  未来中国股市总市值上升,股指不会大幅上涨,这与资产证券化的急剧增加有关。中国企业大多患有资金饥渴症。根据张军先生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国经济的资本密度发生显著上升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以后。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头10年,中国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变化不太显著,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加速。尤其是我国近几年向重化工发展的趋势,加速了我国资本密度的上升。但是,随着资本密度的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将出现递减,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
  大量的投资、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伴随着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过程。根据另一位经济学者的研究,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在维持了10多年的常量之后,从1994年开始急剧上升了,意味着投资的边际效率在1994年以后显著恶化了。
  规模增加、资本密度居高不下与效率下降,是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升的最好借口。用大白话说,就叫圈钱。
  上海国资重组概念方兴未艾。若成功实现年初目标,到今年底上海国资资本证券化率达到30%,这意味着完成证券化的经营性国资将超过2838亿元。上海国资委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底,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IPO、公开发行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818亿元,其中有738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从17.6%提高到了2009年底的25.4%。这是个国有资产到证券市场寻求重新估值的过程,而不是以管理与业绩取胜的过程。以1080亿元增加了7.8个百分点的证券化率。以保守的5倍溢价算,300亿元的资产将可以在市场获得1500亿元。
  证券化率达到30%,上海将成为国内资本证券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他城市不甘落后,纷纷寻求上市机会,如果全国各省市都达到上海的证券化率水准,需要上兆亿元。股指不升,总市值不断上升。目前股指在3000点以下,8月1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了创纪录的21.15万亿元,超过了去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证券化率百分之百,上探历史高位。如果股指上升,证券化率全球第一。
  中国的资本深化、资产证券化过程持续进行,有足够的资产到证券市场估值兑现,形成一条因果相连的链条:资本深化增加企业的资金饥渴症,资产证券化提升了证券化率,推动资本进一步深化。在股指可以人为调节的市场,认真对待股指是可笑的,资产证券化率才是关键。

  黄湘源:股东意识淡漠 机构投资者焉能有为

  作为以"社会投资人的专业代理投资者"身份持有股份的主体,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在近年壮大得很快,但总体上说,至今他们不仅在市场表现方面依然还不尽如人意,而且在监督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与管理层及投资者对他们的期望也相去甚远。缺乏股东意识是最重要的一点。
  不过,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作用,国外一直有积极主义和消极主义两派观点。前者认为,机构投资者股东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消极主义则认为这种监督机制并不完美,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比如,由于机构投资者自身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所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滥用权力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不能排除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和内幕信息操纵市场,或与公司管理层或控股股东共谋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可能。只是,随着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迅速成长,对建立在"共益"基础上的股东权利的关心超越个人或单一机构个体的"自益"需求成为股东意识觉醒的主流,"用手投票"的积极主张也逐渐取代了"用脚投票"的消极态度。
  2005年春天开始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因为是个消除 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所以创造了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成为一条战壕战友的极好机会,可惜,这段激情岁月被遗忘得太快。现在,一些机构投资者又把应有的股东意识及在维护中小股东权利方面的代理责任置诸脑后了。
  一些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基金乐此不疲地成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接盘主力。可他们参与定向增发与其说看中的是投资价值,不如说是寻租的机会。在市况不景气时,有的机构通常会利用资金优势,借机向相关上市公司索要一笔支持其股东大会通过定向增发提案的买票钱。今年上半年一些机构参与增发的股票近半数跌破增发价,参与定向增发的十余家基金公司总体浮亏近4000万,面临难以向持有人交代的尴尬。
  还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创业板新股发行询价的过程中,为了多获得配售份额,不惜放弃原来对该新股价格定位的理性评估,而用竞价方式推高了相关新股的发行定价。特别是在创业板,其所参与的IPO中获得的新股份额动辄达到被允许的上限,在成就了创业板新股募集资金成倍超募的同时,也给机构自身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管理层把组建投资基金作为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平衡市场供求和激活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其作为"社会投资人的专业代理投资者"所代表的对股东权利的维护,以及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和维护中小投资者权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
  尚福林主席讲到投资者教育时指出,我国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还处于投资股票赚取溢价的阶段,缺乏行使股东权利的主动性,尚未树立起股东意识。其实,这个说法,也大可用到机构投资者身上。市场上不就把那些只看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不问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的机构投资者说成"大散户"或"超级散户"么?那些机构投资者其实并没有真正懂得,股票投资就是要把自己当股东,把公司的盛衰荣辱当成自己的事情,那才有可能更好地发现和发掘股票的投资价值。把赚取溢价和股东意识视为对立起来的两回事,结果不但赚不到溢价,反而亏了大钱。
  虽说究竟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股市,各方至今还有争议,但是,提高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意识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这一点,正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所认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就是后者的一个代表。不过,马蔚华眼里对改善招行的公司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的机构股东,主要是指国际机构投资者。这又是一个例证,无论是在人才结构还是股东意识方面,我国机构投资者同成熟的机构股东还存在不小差距。
  要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有赖于机构投资者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激发他们的股东意识。有理由相信,更好地激发机构投资者的股东意识,有利于遏止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

  成思危:熊市不会很快结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今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对今年的股市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市场朝好的方面转变,但我不认为熊市很快会结束"。
  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今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结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了他对"十一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展望。
  他说,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一定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当然,目前资本市场起的作用还不大,因为资本市场的量太小了,股市的市值还不到GDP的30%,如果只算流通股的话,就更低。而2002 年世界的平均比例已到93%,发达国家是130%。"这么小的股市怎么可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呢?"成思危说。
  成思危表示,资本市场确实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并且能提高资金运用效能,所以要努力推进现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关键、首要的一点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股市的整体素质提高,才能给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使那些需要资金的好企业能够得到资金"。
  "今天温家宝总理提到,要稳步地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这两方面也非常重要,因为债券市场从安全性来看,比股票市场要好,而期货市场也能采取对冲的方式,来减少风险。另外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品市场也需要不断推进,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货币市场,也需要发展。"
  "等我们全面的建设了多层次的基本市场,金融市场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会逐步显现。"
  谈到今年股市时,成思危说,今年股市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因为目前正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改完成后可以解决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使得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的利益能够接近,但这样的改革也是很艰巨的,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中央的决心很大,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光靠这个不能使股市上去的。让股市上去关键有两条,一是上市公司质量很好,要有投资价值,二是要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但这要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要放宽资金进入股市的渠道。
  "今年股权分置改革可以基本完成,但提高上士公司质量和进入股市资金数量,短期内是不容易的。所以今年股市只能是好转,我是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不认为熊市很快会结束"。成思危最后说。

  六成私募看好八月行情 锁定三类品种

  李扬帆 邹玉凤 重庆商报

  尽管沪深两市在本周二突然“闪了一下腰”,不过这丝毫没有打消私募对八月份行情的期待,据私募排排网的最新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以上的私募认为盘整上行依旧是A股市场在八月份的主基调,消费类品种将成为本月行情中的主导力量。

  九成私募仓位在50%以上

  近期资金流向可能逆转! 每日最新资金热点揭秘! 今日出现的超级大买单! 下一个热点板块会是谁?   据调查,在受访的50家私募公司中有64.29%的私募看涨8月行情,另有28.57%受访者认为大盘会维持横盘整理的状态,看跌的私募仅为7.14%。

  最直接反映私募乐观态度的就是他们的持仓策略,调查显示,90%左右私募8月的仓位打算控制在50%以上,其中60~80%仓位的私募为39.29%,80~100%仓位的私募为35.17%,其中不乏表示满仓操作迎战的私募管理人。仅仅有10.71%的私募仓位控制在50%以下,无一私募表示空仓。

  七成私募青睐新兴产业

  调查表明,64.29%私募看好经历暴跌后的周期性行业投资价值,认为低估值是最大的吸引力,仅有14.29%表示周期性行业并不存在投资价值,认为它的反弹只是暴跌后修复性反弹。不过私募也承认,周期性品种的回暖并非一日之功,八月份的行情更多是以结构性机会的形式展现,新兴产业、消费和医药依然是最为看好的品种。其中,71.43%的私募首选新兴产业,消费板块获得67.86%私募青睐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一直最受私募推崇的医药以50%的比例滑落至第三的位置,这应该和国家打击药价过高的措施有关。而最近得到国家政策扶持的有色金属、水泥等并没有得到私募的青睐,被炒作得热火朝天的重组概念股也仅有21.43%私募看好,寻找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仍然是私募的选股要诀。
 

  易宪容:中国不要太过高估自己的经济实力

  京华时报

  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称,中国经济已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独有偶,英国也有研究报告指出,按照当前的经济增速算,估计中国9年内可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些言论与报告一出,立即引起全球媒体关注。有媒体认为,中国的GDP数据不准确或被高估了,不要太把它当真;也有媒体认为,中国经济领先于世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中国GDP数据的真实性,笔者这次倒认为问题不大。如果以近30年来的经济增速、以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来看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现在这样的总量水平根本不是问题。尽管其中会有虚报的省份,但对于那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其GDP增长不仅不会虚报相反可能会隐报。比如沿海一个广东省,其GDP相当于内地十几个省的GDP总和。如果沿海发达经济省份GDP隐报,那么内地有省份的GDP虚报一些,对全国GDP总量真实性不会造成多少影响。因此,中国实际GDP总量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总量差距不会太大。对中国GDP的数据不需要太多的怀疑。

   有问题的是,虽然中国GDP总量大,但人均GDP与欧美国家相差太远。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不足日本美国的十分之一,不足法国英国六分之一,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只算中下游水平;此外,中国GDP增长质量同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可比。因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两条腿的基础上,一是出口,二是房地产。出口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向国际市场,让中国分享到了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成果。但房地产快速增长却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它是建立在土地资源粗放型经营、房地产投机炒作、房价快速飙升、房地产泡沫吹大的基础上的。而这种GDP增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负面因素。如果这种房地产GDP增长不调整,将严重影响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幸好,国家对房地产泡沫有所认识与警觉,并出台了国十条,降低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此外,中国GDP质量问题还表现在经济存在几个巨大不平衡。比如城乡经济严重不平衡,30年的经济改革既取得了巨大成绩,也让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扩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等在整个国家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小。二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始接近发达经济国家的程度,但是内地不少省份则落后十几二十年,而且越是内地其落后程度就越大。由于中国经济这种区域性不平衡,国内各省市GDP增长幅度可以同样高,但是其质量会差别很大。第三个不平衡还表现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严重悬殊。由于中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在这种转轨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无所不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公民的收入分配多少与权力远近有重要联系,与政府权力越远,其获得的财富也就越少。这样,高速的经济增长就可能让其财富为少数人所占有,从而引起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可以说,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中国GDP增长之质量,也容易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增加困难。如果说,这种经济增长不平衡不改善,中国GDP增长总量最高,其意义也是不大的。

  所以,对于经济实力,我们不要飘飘然地过高估计自己,我们的经济实力只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我们还要努力的地方实在太多。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同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问题,努力工作,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否则,中国只要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就可能让经济倒退几十年!(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沙黾农:大牛市悄然从2319点起步

  每日开盘必读
  1、道指上涨44点
  道指上涨44.05点,收于10,680.43点,涨幅0.41%;纳指上涨20.05点,收于2,303.57点,涨幅0.88%;标准普尔上涨6.77点,收于1,127.23点,涨幅0.60%。
  黄金期货价格上涨8.40美元,收于每盎司1195.90美元。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美分,收于每桶82.47美元。
  (沙:在A股近期的这一轮调整与反弹中,已经不再受美股走势的影响,甚至出现跷跷板效应。)
  2、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新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4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1美元对人民币6.771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降7个基点,创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新低。
  (沙: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断得以巩固。)
  3、广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100天
  中国证券报:2010年8月4日,历史将铭记这一天:再过100天,亚运圣火将在时隔20年之后,再度在中华大地燃起,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场综合性国际大型体育盛会。
  广州亚运会赛事规模与北京奥运会相当,是亚运史上竞技项目最多的一届赛会。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有望悉数亮相,实现亚洲体坛的"大团圆"。
  (沙:亚运概念悄无声息,似乎没得到过炒作,而这恰恰有可能使亚运概念出现与奥运概念、世博概念完全不同的表现!)
  4、二三线城市房价未现大幅回调
  渣打中国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的最新房地产调研报告指出,二、三线城市的土地或房屋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回调。此外,市场对成交量的预期比较乐观,开发商并没有推迟项目建设。
  (沙:住房的刚性需求不会再近几年中减弱,二三线地产股板块很可能出现大牛股。)
  老沙的感觉
  1、总觉得这轮中级行情会持续到8月中旬,然后在经历个把月的整理后,将在国庆前后正式展开以"千点"为单位来计算的大牛市!
  2、大牛市不为人知地已经从2319点悄然起步!枕上一麻袋好筹码继续安心睡觉吧!
  3、如果你的仓位已足,真的没有必要天天看盘,也没有必要天天看我的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