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立贞节碑是一出扼杀人性的闹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21:35
转自星岛环球网2007-07-09
贞节碑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奖励”。古代女人在丈夫死后发誓不再改嫁,由官府登记注册,如果以后对社会有贡献,皇帝会赐贞节碑以示奖励。实际上,贞节碑是封建社会压在女人身上一座无形的大山。没想到这座“大山”现在又有死灰复燃之势——西安某村要重立贞节碑。

卢玉成和卢武祥(左)就碑是否重立意见相左。
这个村叫北徐村,他们要立起来的是一块清道光年间的贞节碑,支持者主要是村支书卢武祥。这种事儿如果放在古代恐怕该“普村同庆”,可放在今天却有些怪异!
村支书卢武祥的坚持,不禁让人怀疑他的目的。仔细分析一下,卢武祥的目的无外乎是:一、看不惯民众漠视贞节的现状,试图以重立贞节碑来唤起民众的贞节意识;二、一块清代黄帝御赐的贞节碑弃之可惜,重立起来可以加以保护;三、这一块贞节碑可以成为该村的“亮点”,吸引人来参观参观;三、即便贞节碑是“残渣余孽”,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重立贞节碑也算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不管这个村支书是何目的,如果立起这块贞节碑,恐怕不会是“一方面可以把碑保护起来,另一方面,路上过往的人都能看到,这对村里也是一个宣传”这么简单。因为,在多少人的心中,都有一块贞节碑!
中国人历来重视女子贞操。贞操是个比较笼统的名词,其内涵大致可分为婚前、婚后两种,而婚后方面又区分为夫在、夫死两种情况。其含义即:一个女子,或是一辈子不和任何男子性交,或是一辈子只和丈夫一个人性交,这才叫保持了贞操,如果私通、再嫁、被施暴等,都叫“失贞”。女子在婚前要“守童贞”,婚后夫在时要“守贞”,夫死要“守节”。
虽然寡妇守节,多数是“自愿”,但这种自愿多是迫于环境、迫于形势。几十年的寡居,青灯荧荧,孤眠独宿,个中的矛盾和痛苦,旁人实在是难以想象的。正如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所说:“节烈难么?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极难,所以要表彰他。”“节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他。”
如此,贞节碑虽然具有记载“烈女”、“节妇”的“守贞”佳话和昭示伦常秩序的功效。但贞节碑最大的功效,则是对人性的扼杀。北徐村重新立它,难道是想在现代社会上演一场“烈女节妇运动”?(文/ 星岛环球网 付媛媛)
相关阅读:
西安一村欲重立“贞节碑” 两派村民争执不下
一块清道光年间的贞节碑,现在却将西安北郊的北徐村分为“两派”,双方对立之激烈,已到了平日里互不搭嘴说话的份儿!
据《华商报》7月2日报道,以村支书卢武祥为代表的一方要将这块贞节碑重新立在村口,却遭到以退休教师卢玉成为代表一方的坚决反对。支持的一方认为这块贞节碑是村里的荣耀,反对一方认为给村上戴一顶“贞节的帽子”不合适。从年初争执到现在
起因:贞节碑要立在村口
事情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刚过完年,北徐村村口的小广场搞绿化,村支书卢武祥想把村里的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贞节碑立在小广场里,为此,匠人还用砖砌了一个底座。
“别看是块石碑,这可是皇上的奖状啊,你找找看,哪个村还有这样的荣耀?”卢武祥说,这块贞节碑原来是一户村民的私产,前两年这家人盖新房,就把这块碑丢在村里,因为没人管,原来完整的一块石碑就开始破损,最后断裂成了几截。
北徐村在汉长安城遗址区内,是西安市未央区一个行政村,村口临着石化大道。卢武祥说:“我的想法是,这块贞节碑立在村口,一方面可以把碑保护起来,另一方面,路上过往的人都能看到,这对村里也是一个宣传。”当时,他和村干部们商量过,大部分都同意,还决定立碑的钱由村里出。
发展:施工时有村民来阻拦
要在村口立贞节碑,却遭到一部分村民的反对,反对最激烈的是村上的退休教师卢玉成。那一天,村口的小广场上正在施工,卢老师和一些村民来了,拦住施工人员不让把贞节碑立在那儿。“封建社会提倡女人守贞节,现在社会早变了,都鼓励老人再找老伴儿,把这块贞节碑立在村口我认为不合适。”卢老师今年65岁,退休前是未央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为了不让立这块碑,他数次找到村支书理论。他说,贞节是过去宣扬的东西,把贞节碑立在村口,有替封建遗毒宣传之嫌。
村里和卢老师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大部分都和卢老师一样反对立碑。村委会主任卢小建的父亲听说要在村口立贞节碑,专门给儿子打电话,要求停下来,“别的东西就算了,这东西立在村口不合适。”
立不立贞节碑,半年来,村里人为此争论不休。据说,因为意见不合,有些村民见面都不说话。卢武祥也说,这件事让他和群众的关系都有些紧张。
现状:立不立还没定论
这块“惹事”的贞节碑现在放在北徐村旁一间废弃的厂房里。卢武祥说,他们请文物部门的人看过,这块贞节碑的确是清朝道光皇帝所赐,奖励村里的一位李姓妇女三十年守寡,扶养教育三个儿子成人的事迹。
从碑文里可以简单地了解这位150多年前的节妇。“卢母李孺人”17岁嫁到卢家,十年后丈夫去世,“帷墉针黹抚三孤儿成人”,并“教以义方数十年如一日”,最让人称道的是尽管“贫无可乘”,却“母子均不以贫易其素”,“卢母”的事迹通过当地政府上报到皇上那里,最终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表彰。道光皇帝还让将“卢母”的事迹“分发陕西”,让大家都来学习。
一方说:“老人也要幸福,找老伴应该鼓励,过去的贞节早用不上了。”另一方说:“虽然贞节不提倡了,但人伦道德还是要的。”反对立这块贞节碑的认为,在村口立贞节碑就是宣扬封建思想;支持一方认为,立碑和“贞节”没有多大关系。
卢武祥说,这块贞节牌咋都算是村里的一件文物,得想办法保护起来。他表示,会继续给一些村民做工作,完成立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