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靖:南水北调移民阵痛(新世纪周刊 2010-7-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37:33


 

  一场仅次于三峡工程移民的大规模移民,正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湖北、河南两省境内展开。

  据规划,为了实现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湖北、河南两省将在两年多时间内,完成34.5万移民的搬迁。其中河南淅川县需搬迁16.2万人,其余是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移民。此次移民在今年6月拉开帷幕,预计在9月1日前,首批14万移民将完成迁徙。

  本刊记者在湖北、河南两省实地采访得知,国家为这次移民安排了数百亿元专项资金,政策比以往更趋完善,两省各级政府在土地安排、房屋建设等方面不可谓不尽力。但即便如此,阵痛仍在所难免。

一个移民的搬迁样本

  由于湖北、河南本省环境容量特别是土地容量较为充足,此次移民与三峡大范围跨省移民不同,均为省内安置。

  6月28日上午,47岁的农民张修群带着家当登上了搬迁的卡车。路途长达450余公里,起点是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一组,终点是湖北省会武汉市黄陂区三里镇救命寺村。

  对这次移民之旅,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又盼又怕。

  五个小时车程结束,张修群一家七口人和另外97户村民,彻底结束了山居生活。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生活在他们的面前展开。

  他们看到了让大城市居民都羡慕的房子。紧邻三里镇街道建成的移民村,刷成亮黄色的二层洋楼整齐划一,漂亮得让他不敢相信。170多平方米的居住空间内,连厨房、卫生间墙壁的瓷砖,楼梯的扶手都已装修妥当。

  张修群很满意。他知道,这个移民安置村是湖北省示范移民点之一,省委书记、省长也多次来看过。将老家的旧立柜安放在屋里,他觉得这些旧家具实在配不上这么好的房子。

  5月下旬,本刊记者曾造访张修群的旧居。他的房子位于公路一侧,是一座破旧平房,1999年建成,两间小卧室、20多平方米的简陋客厅,以及一间厨房,总共60多平方米。

  移民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政府的补贴较高,按每人平均24平方米的标准,每平方米能补近500元。仅此一项,他可以补到8万余元。再加上每人7400元的搬迁费,以及橘子园、林木甚至柴棚、猪圈等的补贴,他的旧家当共换得16万余元。

  紧邻武汉市的新居,每平方米只需500多元。张修群和大儿子经过算账,决定换购移民村两套住房。两套小洋楼共340余平方米,需付近20万元。

  7月20日,张修群在电话中告诉本刊记者,“非常划算”。

  “住在大城市周边,对子女们有好处。我的儿女没读成书,希望孙子、外孙能读成,将来就在大城市武汉工作。”他有些自豪。

  和张修群类似,湖北首批移民6.3万人,正陆续迁往省内江汉平原194个新移民点;在河南,6月10日起,首批移民6.49万人从淅川县迁出,河南诸市共建成移民安置点70个,新建房1.4万户。

新生活,新挑战

  漂亮的新房让移民们满心欢喜,但很快,新生活露出了让新移民们难以适应的一面。

  张修群发现,移民点没有菜地,他不能种菜自足,而三里镇菜价高昂。其余生活必需品也比老家贵得多。每人1.5亩新耕地,离家有3公里远。过去在山里是旱地,现在是水田。种什么,怎么种,对张修群是全新的挑战。

  移入地政府为村民进行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培训后可以进入本地棉纺厂、砖厂做工。但张修群并不感兴趣,他打听到,进厂刚开始每月只能赚到800多元,还不如他过去的副业收入。

  张修群所在的移民村,几乎是全湖北省最好的。其他很多新移民点,条件就远不如救命寺村。

  距离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市35公里左右的龙王镇白集村13组,是襄樊市建设的丹江口库区移民点之一,可容纳移民61户196人。这个移民村也是规划整齐的二层楼房,但外表不如救命寺村光鲜。楼内,墙体仍是粉平的水泥墙。据移民反映,他们初来时,水、电、下水等设施都未入户,装修也不完善。此外,村中没有公共打谷场,村排水总管也未与公共管网连接。

  最重要的是土地。据了解,分给移民的田,主要是村集体林场的坡地,相当大一部分不是水田。当地政府为了将其改造为水田,就将坡地推平,导致新田的肥力赶不上普通水田。

  白集村移民面对的,是与救命寺村一样的不适应和迷惘。

  50多岁的赵广合原先在库区打鱼赚钱,较为富足,但这边无鱼可打,想出去打工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不知道襄樊有没有机会。

  两个移民村的移民,多数在迁移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因为思乡回过丹江口。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旧房子的房顶已被拆掉。回是回不去了。

  张修群和赵广合都认为,再过三四年,自己将会完全适应移民后的生活。但丹江口库区老移民的生活经历显示,现实远非如此乐观。

  在襄樊市龙王镇白集村,与新移民村13组仅相距几百米的12组,是个特殊的村庄——村民是丹江口库区一期工程移民,于1966年迁至此处。本刊记者发现,44年过去了,老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仍未完全融入迁入地生活。他们与故乡丹江口至今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8年,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动工,大坝加高至162米,为此原湖北均县16万人移民至省内襄樊、随州等地。均县县城随后被淹至水下,后来建了新县城并更名为如今的丹江口市。1966年,原住丹江口凉水河区域的300多村民被移至原襄阳市(现襄樊市襄阳区)龙王镇白集村12组。

  该组多位老年村民回忆,当时政府只给他们盖了单层砖房,每人分了两亩荒地。移民没柴火烧只好偷本地村民的,引发多起打斗事件。荒地足足开发了三四年才有了好收成。由于基础太差,移民的生活一直不如本地农民。襄樊本地人家一般不与移民通婚,移民结婚要么在本村找,要么还找丹江口人。

  改革开放市场放开后,移民开始外出打工。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主要打工地并不是30多公里外的襄樊,而是100多公里外的丹江口市。

  1972年出生在移民村的曾德军,是该组选择留下的100多名村民之一,而在十多年间,他的弟弟一家以及父母,都选择了回归丹江口。 曾德军说,移民之所以谋生还到丹江口,不到经济更好的襄樊,是因为作为没有多少谋生能力的农民,外出工作时必须投亲靠友。多数移民世世代代与襄樊没有任何关系,虽然移过来几十年,也多数未与当地人结成姻亲。所以,移民的社会关系基本上都在丹江口。

  在曾德军看来,刚移来的13组移民,很快就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阵痛将持续多年

  在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施国庆看来,移民们的不适才刚刚开始。他认为,这种迁移阵痛将持续多年。

  施国庆曾对三峡移民作过深入研究。受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委托,他亦曾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试点工作作过评估。

  在他看来,与中国以往所有水利工程移民相比,此次中线移民无论在补偿政策还是实际执行上,均有明显进步和完善。比如,在住房方面,新政策推出了每人24平方米居住面积的兜底补贴,这就让原先住小房子、破房子的移民,到新居后可换到与别的移民一样的大房子、新房子;土地方面,每人保证1亩至1.5亩的水田,如果落实到位,收入应该比他们过去的旱田高;本次移民村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标准,基本做到了水、电、交通、排水、通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起点比以往移民点建设高。

  一个现象是,多数移民在购买新房后,还有数万元富余的补贴款。

  但施国庆同时认为,在光鲜的物质补贴之外,新移民在精神层面的迁移之痛与以往并无二致。

  移民专家将迁移之痛称为社会适应或社会融合。浅层次是适应新的气候,新的邻里关系,重构社会网络;深层次则是适应新的土地耕作方式,新的文化和经济系统。

  施国庆认为,新的生计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重建,无法一蹴而就,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一般至少需要三年至五年,甚至更长,完全适应可能需要几十年。

  新中国成立50余年,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次第展开,共造成1600万上以人口迁移。而约1000万以上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陷于贫困。这一现象在三峡工程移民时初步得到改观,但仍不尽如人意。当年的三峡工程移民逾百万人,耗时十余年,此次南水北调工程要在两年内完成34.5万人的迁移,难度不亚于当年的三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