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宣纸:刹那流星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4:24



7月20日,改制后的衢州蜡纸厂,在隆隆的新厂房中,现代机器不停地轰鸣着,生产线上薄绵柔软的纸品让人赞叹不已。
76岁的韩兴权和72岁的谭洪生,曾亲自参与负责衢州宣纸的试制工作。机器声中,我们与两位老人一起追忆当年屐履,遥想旧时宣纸。衢州宣纸,这一段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历史记忆就此开启。
八字方针,
厅长提议开发浙江宣纸
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只安徽泾县一家生产宣纸,时任浙江省轻工业厅厅长的翟翕武提出我省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开发制造浙江自己的宣纸。
宣纸属于特种纸——用途特殊、工艺特殊,墨韵层次清晰,色泽经久不变,不蛀不腐,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的美称。要造出这样的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翟翕武亲自点名,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嘉兴造纸厂总工程师陈志慰。
陈志慰时已50多岁,为人和善,而且还是个经验丰富、业务突出的女高工。接手任务后,她找了一名年轻助手、武汉轻工业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吴文山。当时翟翕武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安徽省轻工业厅,请求给予大力协助,同时向陈、吴二人提出了“八字方针”:如法炮制,推陈出新。
拿着这封信,两人踏上了开往安徽的火车。
两度选址,
确定浙江宣纸衢州制造
考察归来,陈、吴二人便着手选址试制宣纸。
最初,选择在灵山江边的龙游蜡纸厂。因蜡纸的生产原料、工艺与宣纸有些接近,而且,同样对水质有很高要求。但是厂子规模太小,一年后试制工作仍起色不大,无奈之下只得重新选址。
这一次,两人来到了衢州勤业纸厂(后改称衢州蜡纸厂)。
这是一家赫赫有名的老厂,前身是“上海勤业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曾首创生产出第一张国产铁笔蜡纸,成为行业中民族工业兴起的领军者。“那时的纸厂十分辉煌,生产的风筝牌铁笔蜡纸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供不应求。很多人就是通过蜡纸认识了衢州。”曾任勤业纸厂厂长的韩兴权告诉记者。
勤业纸厂其实是在一个江心岛上,占地约有2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满目葱翠,碧水弯环。韩兴权至今仍十分怀念当时的良好环境:“水是碧绿碧绿的,很干净。厂子周围满是葱葱郁郁的松树,几米外的房子都被密密的松树林遮着看不见。”
环境好,水质好,地方大,于是,最终决定选址这里再行试验。
当时是1961年11月。
三赴安徽,
巧遇巨幅宣纸制作
那年,22岁的谭洪生是厂里的技术员,主要负责这个项目,曾先后三次赴安徽学习考察。
1962年五六月份,拿着省轻工业厅的介绍,谭洪生和厂长随陈志慰、吴文山一起来到安徽泾县调研情况,待了一周时间,主要是了解传统方法的工艺条件、流程等概况。他们还认识了一个浙江老乡——姓周的技术科长,他是桐庐人,相谈甚欢。
两三个月后,通过老乡的帮忙,谭洪生带着六七名技术骨干,再赴安徽,进一步了解生产工艺、操作技巧等等,这一次他们待了半个月,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白天跟着工人一起生产操作,晚上就到工人宿舍、家里走访聊天,基本掌握了主要工艺及操作诀窍,并对关键要领作了详细的资料整理。
1963年上半年,宣纸试制的准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在正式投料之前,谭洪生再次带队赴皖,进一步学习改进。巧的是,这次他们遇上了罕见的“丈二宣”制作。“‘丈二’就是6米长、2.5米宽的巨幅,像人民大会堂挂的那种,是几年才做一次的。抬帘须8人同步操作,有人领头打号子,动作很一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丈二’的操作。大家都很兴奋。”后来任副厂长的谭洪生对此印象仍然很深。 反复试制,
两年后衢州宣纸诞生
当时,生产宣纸有两个必要原料:稻草和青檀皮。稻草一定要高秆稻草,除去根、头部,长度要70-100厘米,草节要长,节要少。青檀皮则要求两年生以上,长度在80厘米以上。
整个生产过程工艺繁琐,有多达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程序。比如青檀皮制浆,就要将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加入生石灰与纯碱再蒸,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变白。除了经过每道人工工序的精心操作外,还必须结合天气完成日光漂白。像稻草,要在水中先浸泡2-7天,再用生石灰腌1-2个月,之后放到露天,经受风吹日晒雨淋4-5个月。
韩兴权回忆:“厂里专门造了一个很大的池子,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再分别隔成一个个小池子,有一人多深,水池的塞子是很大的,拔塞子或盖塞子时都得用一个大钩子去钩。当时厂区周围也没有大面积的平地可供铺晒,于是发动全厂工人,就地取材,将溪滩边的卵石捡来铺平成一片大晒场,大约有1000平方米。为了这片晒场,全厂工人前前后后干了有三四个月。”
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配比打浆,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再经过抄捞、挤榨、烘干、剪切等抄制成品,这样的生产周期特别长,从投料到成纸,要历时一年左右。
在这些工序中,抄纸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环。纸张的厚薄和晕墨性都在这关键一道。竹帘在纸浆中抄一下要打3-5个浪,必须抄三下打9-15个浪才行,凭的全是手上功夫。而且,两人抬帘必须动作一致、一气呵成,宣纸的厚薄、纹理、丝络就全靠手上的感觉和极其默契的配合。
烘纸是在专门用砖砌的焙笼中。“一张抄好压榨过的湿纸,工人左手的手指一捏,右手里的排笔一托,转身就把湿纸贴到了焙笼壁上,排笔上下一挥左右一抹,‘刷刷刷’六下,简洁干脆,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整张纸就笔挺地贴在了上面,一点皱都没有。”韩兴权说,当年看工人操作觉得很有意思。
两年后,经过数百次的试验,1964年初夏,衢州宣纸终于试制成功。
大胆创新,
探索新工艺
从原料到成品,一年的生产周期过于漫长。而且原料之一的青檀皮在安吉、临安一带分布最多,衢州市并不多见。但衢州市树种丰富,可否找到替代品?时任技术负责人的韩兴权动起了脑筋。
韩兴权和同事们先后试用了龙须草、构皮等之后,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寻找,后来韩兴权将目光盯住了三桠皮。这种树皮在蜡纸制造上早已应用,它的纤维特点与青檀皮较为相似,不仅在衢州大量分布,价格低产量高,而且,在处理上也较为方便。经过一次次试验,三桠皮成功取代了青檀皮。
与此同时,韩兴权和同事们积极尝试用半化学法进行创新工艺。结果,大大缩短了出浆时间——传统老法制作需一年后才能出浆,而半化学法则只需一个月即可出浆。
韩兴权和同事们看着汩汩流出的纸浆,兴奋不已。那天,他们一起喝了一顿庆功酒。
试用检验,
画家孙秉之一丝不苟作画范
宣纸试制出来了,可是吸水性、着色度、白度、拉力等等,都得试用检验。于是,厂里派人到衢州城里寻找画家试用,后来他们找到了孙秉之。
孙秉之是衢州柯城人,西泠印社的社员,水平很高。厂里专门为孙秉之设了一间办公室,并定期给付工资。只要样品一出来,就请他试用鉴别。尽管是画范,孙秉之仍一丝不苟地作画,尤其是动物毛发、眼睛、尾巴等,都细致入微,以尽鉴别之用,一旦发现哪里有问题,便当即向技术员提出。因工作关系,谭洪生与孙秉之接触很多。“那时孙秉之已有60多岁,挺清瘦的,也很和气,做事很认真。他和工人们也相处得很好,经常有工人闲时到他办公室去聊天讨画,他也相当随和,提笔就画。我记得有个工人就向他讨了一幅猛虎下山图,很有气势。有次老先生主动提出给我画一幅,我当然求之不得,他画的是两张条幅的小鸡趣图,很逼真,我下班回城后就拿去裱起来珍藏在家中,可惜后来‘文革’中被毁了。”
勤业纸厂为宣传推销和不断改进宣纸质量,还向书画家和用户发了一则启事,介绍试产情况、生产标准及品种、规格,并请他们及时提出宝贵意见。
产品试产后,由于纸张洁白绵软,画后不拱不灰、晕墨性好等特性,不少画家都用过衢州宣纸,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也曾倾情留墨。上海“朵云轩”、北京“荣宝斋”等一些有名的书画社都曾批量订购“衢州宣纸”。 “文革”中夭折,
国庆献礼成最后绝唱
1965年国庆,蜡纸厂准备生产献礼产品。经过商量,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生产最好的衢州宣纸作为国庆献礼产品。
人们选择了“五尺宣”。从选料到制作,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工人们都倾注了全部的心力。有心的工人们还用丝精心织出“国庆献礼”四个字。国庆前夕,这批宣纸由吴文山负责,作为献礼品呈送至省轻工业厅。可惜的是这幅样品,厂里并没有保留下来。
正当蜡纸厂准备将宣纸作为另一个重头产品大干一场时,“文革”来了,宣纸的生产就此夭折。“当时厂长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经过装裱的孙秉之的画范,大约有20多幅,可惜后来都不见了。”韩兴权痛心地说。
“我记得办公室里专门有两个大橱存放宣纸样品,每份样品上都标明了规格、品种等,整整两大橱啊,都没了,唉!”谭洪生边说,边不住地摇头。
在工人们的心目中,国庆献礼的那批宣纸既是衢州宣纸最为辉煌的记忆,也成为衢州宣纸的最后绝唱。
……
50多年弹指而过,衢州宣纸犹如一颗闪亮耀眼的流星,刹那惊艳,转瞬即逝,但它同样绚丽地绽放在历史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