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风投拯救未名福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0:40
“中国著名生物制药战略专家谢石相表示,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继续陷入因资金短缺的生存化挣扎困局下,此笔来自韩国风险投资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获得的第一笔海外风投。”
来自韩国的风险投资
等待四年之后,第一笔海外风险投资终于出手,北大未名福源基因药物研究中心(简称未名福源)成为直接受益者。
12月底,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的“中韩生物孵化中心”将以1500万美元资金,通过北京子公司来激活未名福源基因多项科技研究,解决其资金之困。
拯救者系韩国上市公司Lifecord和美国福源集团(FortuneRock,Inc.),他们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达成协议:福源集团以无形资产,韩国上市公司Lifecord联合另一家风投以现金投入,双方在开曼群岛注册“中韩生物孵化中心”。该中心再在北京注册全资子公司,其目标的新药物的研究全部外包给未名福源研究中心。
“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未名福源基因的资金链问题。”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首席科学家于在林说。
未名福源由北大未名生物集团控股。于在林也是未名福源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还是美国福源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中国著名生物制药战略专家谢石相表示,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继续陷入因资金短缺的生存化挣扎困局下,此笔来自韩国风险投资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获得的第一笔海外风投。
韩国瞄准的正是逐渐回暖的中国生物技术政策,和逐步成长起来的商业化市场前景。
商业化图存
2002年回国后不久,于在林就后悔回来晚了。
于在林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成名较早,还在1980年代到美国之前,于已经因为在中国利用病毒制成的无公害生物农药而名声大噪。1989年,仅拥有武汉大学本科学历的于在林,获得了康乃尔大学的客座教授职位。
2002年10月回国之前,于已经认准了通过对现有药物的蛋白质基因进行重组,提高其疗效和适用症。
刚一回国,于在林就被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潘爱华董事长相中,双方组建了北京未名福源基因药物研究中心,其中,北大未名以现金出资获得65%的股份,于在林依靠技术获得35%的股权。同时,于在林还兼任北大未名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
这个研究中心集中开发几种药物。但是,由于大股东承诺的投入并未完全兑现,研究中心不久就陷入资金缺乏的困局。
不得已,于在林四处寻找风险投资。但是,他很快发现,风险投资早被先行回来的一些同行给折腾怕了。
科技部秘书长张景安曾私下承认,在生物领域,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生产,基本上不在研发上进行投资,换句话说,风险投资不风险。
于在林遇到的问题不光是风险投资不踊跃,也包括大股东不放弃它在未名福源的控制地位。于在林说,一次,某家知名酒厂在考察了项目后,私下对他说,只要愿意离开北大未名单干,让这家酒厂当大股东,就会为他投入数千万资金。但最后被于在林拒绝了,“往好听里讲,我不能弃潘董于不顾;从私心里说,轰轰烈烈地加盟,突然莫名其妙地离开,会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失败。”
一年前,韩国上市公司Lifecord出现在于的面前。Lifecord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韩国一家生物医药集团,1997年组建,拥有亚洲第一个新生脐带血库和干细胞等研究项目。在2001年,该公司收购韩国最大的临床研究机构Westat-Korea公司。据Lifecord公司总裁崔秀焕博士称,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就准备在华进行投资,包括风险投资。
于在林解释,说服韩方,未名福源全球营销策略起了关键作用。
于在林建议,一旦药物在中国获得新药批准,将立即启动在美国对该药进行临床实验。该药在中国获得新药证书这一点会让美国的医生和志愿者更愿意配合,从而让临床研究更容易进行,而可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许可。美国市场占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于在林说,“中国政府的新药批准,可以帮助该药物在美国进行临床研究时吸引风险投资者进行新一轮的研究资助,这也将提升公司的价值,为前期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权衡、磋商大半年之后,韩方出手,韩国Lifecord联合另一家风投以现金投入,与美国富源共同融资1500万美元。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该项投资分3次完成,未来3年内至少有3-5个新药能在中国获得临床研究批文,5年内能有1-2个新药获得新药证书,然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利用在中国的研究成果来开展在美国的新药报批,进而获得美国市场的一定份额。”于表示。
政策利好激活海外风投
谢石相指出,韩方之所以在中国生物产业毅然出手,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政策正在越来越倾向该产业发展。
谢石相多次参与了中国生物技术未来发展战略的专家咨询。他透露,明年3月两会期间公布的“十一五”规划里,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未来国家发展高科技规划的两大重点方向。
而“十一五”规划里“863”、“973”等系列科研计划里,国家支持的资金将至少是过去的2倍。
这些政府无偿资助已经成为中国进行药物前期研发的主要力量。
今年,于在林先后获得了包括科技部重大项目攻关、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科委、天津市科委、广州市科委的创新基金等总额达1300万元的研究项目资助,而且所有这些资助都是无偿的。
政策的逐步改变,也在海外风投掌握之中。
英国著名的生物领域风险投资公司Reabourne Technology高级经理彭怀中博士透露,12月18日,他将回到北京,组建中国新药生产基金,以期在中国展开新一轮以生物医药为主的新药研发投资。而该基金所筹借的资本,基本上来自英国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