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黑窑事件中的国家迷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3:47
刘圣中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100】【字号:大中小】
山西黑窑事件以6月20日温家宝总理直接过问,并因此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而达到高潮。这是令人欣慰的一幕。在中国最高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山西省省长作了检讨,并承诺彻底查处这一事件。国务院还决定要在全国开展一次大型用工检查。似乎一次恶性事件已经转化为阳光行动,一切都归于平静。
然而,我们还有话要说:在隐瞒这么久的最黑暗的砖窑童工和奴役事件里,我们的旁观者们都干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干?如果我们不追溯那黑暗的时光,追问他们的和我们的种种行为,我们如何能够真的面对自己的良心?
我们不禁首先要问,童工事件何以可能?对煤窑老板们来说,可能得很。因为他们需要最廉价的劳动力,最高的利润,所以从四处骗来的童工工价最低,甚至归零。童工最好管理,几匹狼狗和几个打手就足以控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不干活由不得他们。因此,他们的产品就有了最强的竞争力,给老板们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反过来,利润又可以招收更多的打手来维持这个黑色王国。对打手们来说,也可能的很。吃窑老板的,喝窑老板的,就给为他干活,至于自己打的是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农民工,那是他们活该。如果老板高兴,还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打人方法,让老板高兴,说不定还可以加点工资。
无论哪个窑老板都是在国家的领土下干活,他们的黑窑并没有离开共和国的管辖。那么,国家是如何让它成为可能呢。代表工商管理的国家机构来了,每个月收取若干管理费就OK;代表国家财政的税收机构来了,每个月收取若干税费即可;代表地方政府的领导来视察了,看到企业快速发展,地方GDP水平又在上升,领导高兴,还和窑主们合影留念,说不定窑主们还可以因此成为劳模;代表国家安全的公安部门来了,没有发生什么骚动,一切都稳定和太平,治安有力,皆大欢喜。国家都来了,都满意地走了。所以,黑窑从此可能。甚至还因为,窑主们拿出自己的利润来孝敬国家的代理人们,因此换来国家的理解和支持。黑窑因此变成了国家的红窑。
可是,又是什么让这些黑窑不可能呢?首先揭开这一内幕的是黑窑内童工们的亲人。四百人网上求助,寻找被拐骗孩子的张贴让黑窑从此不太平。过去曾经看过童工奴役的景象的人,包括那些商人、国家代理人、其他同样在寻找孩子的家长们,没有发声。或许是早已冷漠?或许是心中有鬼?或许是胆小怕事?不管出自什么心理,结果是共同的,孩子们在太平盛世的国家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印证了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控诉的罪恶。只有,也只能有自己的亲人们才是黑暗的揭幕者。他们四处奔波,四处求助,四处呼吁。尤其是在网络的援助下,赢得了还没有泯灭的民族良心的同情和支持。网络的迅速传播,让这些弱势者的声音逐渐变大,成为一时间的热议问题。公共舆论形成强大的力量,让黑窑曝光在阳光之下。丑恶因此遮不住,等待着国家的审判。可以说,是亲情和残存的良心让黑窑变得不可能了。
可是,大幕终于要落下。不安分的网络终于要冷却和转移。有什么才能让黑窑之草彻底消除呢?国家来了,当然这次来的是国家的中央。原来的代理人们不是一个国家的吗?错,他们是同一个国家,但是代理人早已失去了国家的灵魂,他们不过是一群交易者。国家的中央带着强大威力直逼下来,面对这种强力,一个小小的村庄和一些小小的黑窑如何能抵抗?问题很快就查处了,包工头也被捕,童工们也获救,一切都似乎要归于平静。检讨的人继续当官,撤职的人继续做其他,相关的人等都继续从事自己的职业。对黑窑们来说,国家中央是一阵强台风,台风席卷之后,留下了凌乱的瓦片。但是,他们并没有死心。为了躲避检查,一些窑主把童工四处转移,或者干脆关闭窑场。但是,等到一切都归于平静,他们又可以平静的开始。说不定过了两年,黑窑里的童工又会积累到1000多人。
这就让我们要质问:国家,你去哪里了?你怎么就不能呆在我们身边?你是一种超越世俗、代表正义的理念,怎么就不能靠近我们身边?为什么国家正义总是在遥远的中央,而身边的国家却那么庸俗、无能、冷漠甚至黑暗。这就是我们今天多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当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时候,国家萎缩了,社会又会沉渣泛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靠近身边的正义国家,执法、服务、救济、协调,总是能够及时的提供,而不是冷冰冰、高高在上、偷偷窃取我们钱财的国家机构。我们需要的不是在快要死的时候国家的慰问,而是在我还健康生活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国家的关爱。如果国家能够建造更多的学校,给老百姓更多的生活关心,那在学校健康生活的孩子们就会多些,而在黑窑里被奴役的可能就少些。如果国家不是同流合污,而是代表了社会的正义,和健康的社会力量站在一起,随时保护百姓的利益,那么黑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能。
最后,让我们一起呼吁:共和国的政治家们,你们的重大使命不是四处监督和奔波回应,而是如何吸收社会的智慧,建造起更加靠近百姓的好国家!只有到那时,社会才真能归于平静。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7-7-3   本站发布时间:2007-7-3
【关闭窗口】【 打印稿】【E-mail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