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工作能成为事业?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2:46
什么工作能成为事业?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布拉格作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生前的工作是半官方组织“劳工事故保险局”文员,但他为世人所知的最重要身份却是风格惊世骇俗的小说家。尽管他在工作中人缘不错,也曾在12年的时间里从“助理员”被提升到高级职位的“总秘书”,但这份工作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份提供衣食住行的工作而已,因为他并不喜欢这份职业。他真正愿意不计代价投入时间与精力的是写作。虽然他在世的时候,写作并未为他带来任何名誉与利益,但这才是他终生的事业。

卡夫卡的事例可以提供区分工作与事业的三个标准:一,是否真心喜欢;二,是否不计回报;三,是否可以延续终生,矢志不渝。

只有工作才会退休,事业是永远不会退休的。作为教师,你可以一直教到生命的终点;作为管理艺术的爱好者,你可以在65岁退休后依然提供管理咨询——美国《财富》杂志做过一个“新退休理念”的报道,不少企业高管都表示乐意在退休后依然从事咨询类的工作,主要不是为报酬,而是希望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工厂的钳工,你可以试着把废铁丝钳成手工艺品——我在上海南京西路路边的一位老人那里买过这种东西,摆在家里也很别致,还带有“环保”的时尚标签;作为南京长江大桥附近的杂货店店主,你可以经常上桥看看,说不定能挽救一些人的生命。 江苏宿迁人陈思就是以此为事业的。从2003年开始,他每个双休日的白天都守望在大桥上,搜寻心事重重的徘徊者,随时准备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将近7年的时间里,他救了160多人,现在他有一个私人博客“大桥日记”,讲述一个大桥自杀救助自愿者的所闻所见。

让陈思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一种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这也是他多年来为了继续帮助被解救人生存下去,甘愿自掏腰包的原因。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陈思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的心理动机——一切为了自我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和那些每天坚持9点前到办公室的亿万富豪是一样的。

 

不是每个人都活在这个层面上的。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交的需求被满足,已经算是幸福人生了,如果尊重的需求再被满足,就算活得很成功了。只有极少数人才愿意为虚无缥缈的自我实现再继续付出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用马斯洛的话就是能得到生命的“巅峰体验”。而这种快乐,应该比升职加薪更持久。

跟拥有事业的人交谈,不仅十分愉悦还很有美感。因为不再受世俗标准的衡量,一切皆源自内心的渴望并且可以永无止境地努力下去,这会使整个过程充满挑战和想像力。在爱尔兰的贝尔(Birr)城堡庄园,我见到过热衷栽培植物的罗斯伯爵。在从联合国退休后,他专注于从世界各地搜集奇花异草。他的花园中已有50种树木被列为“不列颠群岛冠军”。因为支付不起巨额的遗产税,很多爱尔兰的城堡主人都将城堡租售给了政府或大集团。罗斯伯爵和他的儿子也有工作,分别是联合国的官员和房地产商。工作的经济收入,以及开放部分城堡供游客参观,让他们得以保有这座珍稀植物园的所有权。

如果渴望得到一份工作为的是薪水,渴望升迁为的是社会的尊重,那么拥有事业为的则是释放自己的所有能量,看看自己的智慧到底能走多远,这是个甘心付出、不求回报的过程,因为在实践自己所想所思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品尝足够多的快乐。当媒体蜂拥而至报道陈思,各种非议也随之而来的时候,陈思也摇摆过,迷惑过,一度怀疑过自己。但在两周的“离职”后,他又回到了大桥上,继续自己的使命。因为这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就像他的妻子和孩子一样。这种快乐,也许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却已经点亮了他的生命。

(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

谁谁谁上一篇文章:

公司待你不公平? 2010-07-2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工作没有成就感? 2010-07-14
专业人士有钱途吗? 2010-07-07本文涉及话题:朝九晚五

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

排序: 评论总数 [ 16 条 ]
2010-07-28 11:39:13evawang27 来自重庆市
不管怎么说,很羡慕那些能够找到一份值得为之终身的事业的人,很羡慕那些能够找到灵魂伴侣的人.....
转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2010-07-28 11:15:47nickrobin 来自浙江省绍兴市
付诸行动的理想是事业,放在心中的永远是理想。

能不能去做,敢不敢动手并持之以恒,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转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2010-07-28 11:06:57aibskfanke 来自北京市
来自上海市 [ Daniel1971 ] 的原贴:

的确,事业不同于工作,就像爱情不同于婚姻。工作可以因为各种理由更换,而你喜欢的事业却能够终生追随;婚姻可能因为各种理由解体,但爱情在你心中却是永远值得追寻的目标。这种比喻不一定正确,只是看了本文后一时的感慨,一吐为快。

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婚姻就是权宜之计好比解决基本需求的那份你并不喜欢的职业,但是爱情才是矢志不俞追求的那份内心永恒的信念。
  这也正是作为人的悲哀啊。和你在一起的并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但你爱的并不一定能和你一起终老。
  但这也造成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万岁!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10:48:41aibskfanke 来自北京市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还在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累,我就觉得整个社会离自我实现还有两百年的路甚至更长的路要走,有恒产者有恒心,试问房没有,工作没有,还谈个屁的恒心!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1)
2010-07-28 10:28:53xuebeixue 来自广东省惠州市
写的不错。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10:28:02kuhleshow 来自柬埔寨
摆脱了世俗的衡量确实是看起来很美好···可杂货店,总秘书,联合国官员,房产商这些世俗的标签才让他们维系着自己的事业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10:27:52xuebeixue 来自广东省惠州市
又是一篇好文章。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10:22:37Qjade 来自上海市黄浦区
这文章写得不错。“事业”是你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不在乎外人的评价如何。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我们都会做一些在大人眼里很“无聊”的事情,比如,把一个东西扔了再捡起来,再扔,再捡。。。我们在尝试,我们觉得很有意思。我们不会觉得别人的眼光如何。

但是当我们慢慢长大,很多无形有形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做事情瞻前顾后,我们怕自己比别人赚的钱少,我们怕自己失去一切,我们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没有出息,我们怕很多。却惟独不怕自己的生命就在这些怕来怕去中消失地无影无踪,一回首,半辈子就没了。

所以大部分人只是聚会无聊时谈谈理想,过后一切依旧,因为“没有时间和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10:18:52Daniel1971 来自上海市
的确,事业不同于工作,就像爱情不同于婚姻。工作可以因为各种理由更换,而你喜欢的事业却能够终生追随;婚姻可能因为各种理由解体,但爱情在你心中却是永远值得追寻的目标。这种比喻不一定正确,只是看了本文后一时的感慨,一吐为快。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09:33:37chenyehe 来自江苏省扬州市
  这种文章适合发表于《读者》这样的杂志,去给中学生进行一点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教育。

  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用马主义的话语,叫做“人是矛盾的人”。马斯洛需求原理,与其说是解释个体活动的心理学理论,不如说是解释整体现象的社会学理论。而且该理论的5个层次,在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像平庸教材所说的那样是“按顺序逐渐实现的”。

  lz提出的“区分工作与事业的三个标准”不过是“事业有成”者的自我吹嘘和后来人的美誉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其实你看看这三条——喜欢、不计回报、矢志不渝——或许很多一辈子喜欢钓鱼或者一辈子热爱美食的老头老太,都可以说钓鱼或者吃饭是他们的“事业”了。甚至某些强迫症都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事业”。

  “事业”的真相,说到底恰恰就是“回报”,外加一点偏好。平庸之辈总以为回报就是金钱,实际上远远不止于此。纯粹私人的精神需求、宗教信仰的道德、社会性的心理满足,乃至成为尼采所谓的“超人”,都在“回报”的范畴之列。

  对“事业”的庸俗理解,往往是认为只要排除了个人在经济上的获利,当事者便顿时形象高大起来。但实际上站在近乎冷酷的价值中立立场上,如同“蠢蠢求钱之民”一样,所有事业有成者都是采用同样的工具理性,来获得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单独抽离出来,甚至可能比金钱更糟糕——比如虚荣、残暴、控制欲或者仅是某种病态偏执。
  只不过在某些时候,这些人的“事业”恰好符合某种普遍而一般的伦理要求与道德期望,于是“事业”似乎就变成了一个褒义词。可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好莱坞电影,无数狡诈的变态连环杀手,所做的事情难道不完全符合我们对于事业的通俗定义吗?喜欢,不计回报,矢志不渝。

  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事业与工作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说只能存在于“修辞”之中。它们在“结构”上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区别的只是活动的具体内容而已。
  如果非要问,以最为平庸的理解,“什么工作能成为事业”?那我只能说,当你“事业有成”之后,你的工作就成为了事业,在此之前,工作只是工作,而事业与你无关。
转贴 回复 支持(3) 反对(0)
2010-07-28 09:31:36匿名 来自上海市闵行区
这篇应该不是原创的吧,我在其他人的博客上面见过同一篇文章
转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2010-07-28 09:30:46immurphy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
看了这么就的谁谁谁专栏,今天才知道原来她就是薛莉呀,呵呵
祝好..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09:21:14stonefyq 来自北京市
这种快乐,也许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却已经点亮了他的生命。

我也要寻找这种快乐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09:17:20jizhu 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
有一种爱好,有一种追求,生命的价值会不断增值。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09:06:13concise 来自甘肃省兰州市
可不可以这样说,事业主要是追求乐趣。不顾一切,生死以之。
工作其实也蛮重要的。社会靠它运转。
转贴 回复 支持(0) 反对(0)
2010-07-28 08:48:41zhangjunbin118 来自广西桂林市
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事业在哪里,有的人终寻一生也无法找到。
转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查看所有评论 ( 16 ) ]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输入评论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
新浪微博豆瓣网鲜果网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搜狐微博TwitterGoogleFacebook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栏目简介

职场众生百态、杯水风波、微言大义。作者“谁谁谁”本名薛莉,FT中文网生活时尚频道主编、专栏作家。曾任网站制作人、项目经理及《ELLE》中文版专题总监。著有《朝九晚五》、《白领极限生存》、《上海在失眠》。

《朝九晚五》栏目近期更新

  • 公司待你不公平?
  • 工作没有成就感?
  • 专业人士有钱途吗?
  • 升职可以“睡”出来吗?
  • 当同事变成朋友
更多 1/2

FT商学院

管理学入门

高效的运营管理

谁吃了你的时间?

风险管理


1/4

十大热门文章

一天一周一月视频
  • 繁荣的中国将更加开放
  • Lex专栏:真正的压力测试在中国?
  • 再多刺激 难阻西方颓势
  • 中国的造假毒瘤
  • 中国须反思自然灾害
  • 走近总理引发的一出悲喜剧
  • 人物特写:80后农民工青桐
  • 中国官员警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 当人人都想“以钱生钱”时
  • 中国式汽车营销的问题
  • 走近总理引发的一出悲喜剧
  • 陷于两难的中国楼市新政
  • 希拉里不入中国,意在中国
  • CMRC朗润经济评论:中国式退出
  • 龙象角力南亚次大陆
  • 蚁族:中国的“2000元世代”
  • 拒绝离去的幽灵(一)
  • “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 执行董事周星驰
  • 中国须反思自然灾害
  • 中国经济很快就要全面衰退
  • 当“小皇帝”们长大之后
  • 铁矿石价格暴跌探秘
  • 中国楼市问题比美国更严重?
  • 走近总理引发的一出悲喜剧
  • 外企与中国失和为哪般
  • 陷于两难的中国楼市新政
  • 朝鲜三十年今昔
  • 升职可以“睡”出来吗?
  • 柳传志:“苹果正错过中国商机”
  • 二次探底: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 汇丰简世勋:预测中国经济崩盘言之过早
  • 从工厂到市场:日企重新打量中国
  • 中国楼市下跌“不会引发债务危机”
  • 雅诗兰黛董事长:下一位奢侈品消费者是中国人
  • 明星基金经理安东尼•波顿谈投资中国股市
  • G20:处理赤字 美欧路径不同 (英文)
  • 从伦敦到纽约:价值6000英镑的旅程新体验
  • 乔治·索罗斯演讲: 未来的路(1/3)
  • 人民币汇改是中国重要的“政治宣言”
更多排行榜

评论最多文章

  • 走近总理引发的一出悲喜剧
  • 拒绝离去的幽灵(一)
  • 陷于两难的中国楼市新政
  • 希拉里不入中国,意在中国
  • “实业之心”正在冷却
  • 蚁族:中国的“2000元世代”
  • FT社评:“精确制裁”朝鲜
  • 我是日本的韩寒?
  • 中国须反思自然灾害
  • 唐骏没有道德赦免权
更多排行榜

视频

欧洲银行压力测试“心慈手软”

即将揭晓:欧洲银行业“抗压”能力

?

FT中文网专栏

  • 《碳之道》
  • 《市场的边界》
  • 《中外对话》
  • 《法与商道》
  • 《CMRC朗润经济评论》
  • 《第一时间解读》
  • 《朝九晚五》
  • 《2010:中国纪事》
  • 《中国公司观察》
  • 《生活经济学》
  • 《媒体札记》
  • 《钱体育》
  • 《第三眼》
  • 《中间论坛》
  • 《职言不讳》
  • 《剃刀边缘》
  • 《远观中国》
  • 《琐碎的冲突》
  • 《智库》
  • 《网络江湖》

会员服务

  • 社区
  • 会员信息中心
  • 金融速读训练
  • 图辑
  • RSS
  • Twitter官方帐户
  • 新浪微博官方帐户
  • 手机站
  • 邮件服务
  • 我的评论
  • 管理收藏

FT专栏作家

  • 马丁·沃尔夫
  • 露西•凯拉韦
  • 约翰•奥瑟兹
  • 戴维•皮林
  • 卧底经济学家
  • 吉莲•邰蒂
  • 吉迪恩•拉赫曼
  • 约翰•加普
  • 菲利普•斯蒂芬斯
  • 斯特凡•斯特恩
  • 约翰•凯
  • 克莱夫•克鲁克
  • 塞缪尔•布里坦
  • 约翰•普伦德
  • 亲爱的经济学家
  • 卢克•约翰逊
  • 钱眼太太

相关链接

  • 培生集团
  • 金融时报英文版
  • DK中国
  • 纽约金融学院
  • Edexcel
  • 培生教育
  • Pearson VUE
  • Pearson PTE
  • 企鹅中国
  • FT睿杂志
  •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回馈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 版权声明
  • 最新动态

© The Financial Times Ltd 2010 FT and 'Financial Times' are trademarks of The Financial Tim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