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风气好 文莱处处有雷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5:35
 

国泰民安风气好 文莱处处有雷锋

 

夜。漆黑的小巷。两位不太会讲英语的文莱夫妇将车停在我们身边,那中年的女子摇下车窗,微笑着冲我们招手。

然后,小小面包车车门应声滑开。

皇宫。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章台路尽,何人锁清宫?在文莱的时候,适逢国王出访,他会带他的哪个妃子同行?剩下的那几位怎么办?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可是,我们的惆怅总归只是风中的一絮,轻飘飘,然后归于沉寂,不留一尘。皇宫门口的保安适时地打破了哀伤,他们热情地向我们走来,问,要不要帮忙给你们拍照?背后是被灯光照得白惨惨的皇宫字样。身后,那璀璨的金顶从斑斑的树影中跳脱出去诏告天下。

午夜前,回酒店的路上,没有公交车,没有出租车,水上taxi更是踪影杳杳。归路无期,文莱警察问清情况后,说,来,我们送你们回酒店。

我们坐在赛福鼎清真寺的空台阶上,万籁俱寂,身后是雍容华贵的清真寺,右手边是灯光晦暗的水上村。叹道:文莱处处有雷峰啊。

而文莱人接下来的表现,简直就是为此论断下了一个又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注脚。

一夜好雨。

早7点准时起床,然后去餐厅吃早饭。餐厅不大,客人亦少,加上我们不过6人。席间遇到一对年轻的澳大利亚夫妇,一开口便知气场交集广泛,自然而然地凑到一张小方桌前,谈旅行,谈人生,交流出行信息。喝完最后一滴咖啡后,大家握手道别,那姑娘热情异常,握手时加了许多的力,村妇应力而还,到底是个子不敌人家力气输了半截。于是,只好换上一副更加热烈的表情作为回报。路上相逢,擦肩而过前一记拥抱,或者投之一个暖融融的微笑,然后继续各走各的路,这是我们喜欢的方式。也许其中自私的成分。我们终究都是怕麻烦的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超越其他一切。但是,妥协,并非就好,相对于坦白,默默的忍耐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伤人伤己。

我们将行李寄存在总台,预定好了下午2点去机场的车子(免费),然后徒步去苏丹纪念馆(The Royal Regalia Building,也有翻译成苏丹银禧纪念馆和皇家典礼厅的)。至门口,门紧锁,看墙上的告示,才知这里开门时间是9点。攻略上说8点开门,结果害得我们早早起床,却生生吃了碗闭门羹。好在,天气晴好,万里无云,我们乐得再去一回赛福鼎清真寺,拍些清清爽爽的照片回来。所谓人要衣装马靠鞍,再伟大的建筑,如果没有蓝天白云的映衬,再漂亮的人,如果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总归是要削去很多印象分的。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城市的原因。城市让生活沉重而不是厚重,让我们面目可憎而不复神采飞扬。城市,是我们的坟墓。而且,这坟墓还是我们自己亲手掘挖的。

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寂寥的大街

 

 

也有热闹的表情

 

蓝天白云下的赛福鼎清真寺

 

 

据说,当你站在那里,如果有金子掉落,你可以捡了装进口袋里。因为那是神的旨意。

 

 

 

 

赛福鼎附近的建筑。马来风浓郁。

 

 

  

建筑外墙上的画。

 

9点,准时回到纪念馆。纪念馆免费,但必须脱鞋进入,所有东西包括相机必须寄存。偌大的展馆只有4个游人,除了我们,还有一对母子,一询问,竟然是香港人,儿子说话的口音里早已多了几分嗲嗲的港腔,母亲却说一口武汉腔浓重的普通话。后来,我们在机场再次相遇,我们去雅加达,他们回香港。

苏丹纪念馆位于斯里巴加湾市中心,建成于1992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为配合苏丹登基25周年纪念建造。纪念馆内有2200个房间,包括清真寺、直升机停机坪、3公里长的地下道以及有冷气的马房等等,可以同时居住2000名客人,其宴会厅可以容纳400人同时进餐。

我们去的是供游客参观的展览馆,展示内容包括用照片、油画介绍当今第29代苏丹的生平、登基大典的真实场面和文莱国的独立历史。还收藏了大量价值连城的皇家纪念品,包括镶以宝石的王冠、华丽的传统御用战车和复制的登基大殿等,堪称皇室生活博物馆。正在我们对着那顶皇冠赞叹不已的时候,一名保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身后,他来得那样悄无声息,也许是职业训练使然?也许是地毯实在够厚,厚得消除了他的脚步声。他轻声说,皇冠太重了,用了3.5公斤的黄金,因为担心国王无法承重,所以还专门配了一个下巴托。

可见金子多了也并非好事啊。哈哈。

二楼展示着各国元首送给现任苏丹王的纪念品,所有国家所赠物品名称和赠送人皆用英文标注,唯独“中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同志送的兵马俑复制品用中文写明其委员长之身份,着实乍眼。

何故?

回至大厅,我们对着极尽奢华的展物无限惆怅,怎么就不让拍照呢?好在工作人员适时出现,她说,大厅里是可以拍照的,我帮你们拍吧。然后我们就在她的指挥下左一张右一张地拍了个够。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们向两位在门口休息的文莱人打听去博尔基亚清真寺的公交车,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我们道谢告别。刚走出不远,忽听身后有人大声呼唤,回首一看,却是我们刚才问路的那名男子,他急匆匆穿越马路,向我们跑来,我们以为他告诉错了巴士站,前来更正,内心早已感动万分。

不料对方站定后,气喘吁吁地说:我开车送你们过去。

O! MY GOD!竟然还有追着喊着要帮助人的。

文莱人之热情可见一斑。

一路聊至博尔基亚清真寺。遗憾的是,我们竟然忘了问他的名字,鉴于其信仰和善良,且称呼其为穆罕默德吧。

穆罕默德的英语并不是很流利,但丝毫不妨碍我们的沟通。他告诉我们,他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工作,曾去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他毫不掩饰对我们的好奇,说,中国人能讲英语的很少,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你们怎么讲得那么好?为了证实可信度,还举了个例子。他说,在深圳的时候,内急,跟警察打听厕所所在,警察听不懂,双方都是干着急。

好在他急中生智,干脆指着下身作痛苦状------

问题立即获得圆满解决。

看来,关键时刻,姿体语言更为直接有效。

默罕默德将我们直接送到博尔基亚清真寺大门口,然后详细告诉我们回去坐车的位置后方才离去。

 

在文莱,清真寺是人民的灵魂,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在建筑灵魂之所时,他们自然不遗余力。斯里巴加湾城市虽小,清真寺却几乎是随处可见,其中有两座最有名,一座是赛福鼎清真寺,一座是博尔基亚清真寺。前者是老国王生前建造的,是最气派、最具地位的宗教圣地。后者是现任苏丹建造的,是文莱最大的皇家清真寺,于1994年苏丹生日那天正式开放。博尔基亚清真寺规模庞大,马来传统风格的镀金镂空外墙使整个清真寺显得庄严肃穆。远观博尔基亚,淡蓝色的柱子高耸入云,29个金碧辉煌的圆顶全部用纯金包裹,用以纪念历史上29个苏丹统治的朝代。4个189英尺高的尖塔装饰着蓝、白相间的马赛克,纯洁、清爽,仿佛不沾丝毫人间烟火。寺内有两个祈祷大厅,男女两个朝拜室分别能容纳3500人和1000人,男祈祷厅的水晶镀金吊灯重达3.5吨。

非壮观不能以形容。

 

 

 

 

 

 

 

 

 

 

 

 

 

 

  

参观完博尔基亚清真寺,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Ayer水上村。在大门口处向两名妇女打听去Panpung Ayer的公交车,对方反问道:你们就两人?我们很诧异,难不成问路还跟人数相关?

对方却先笑了,说:我们送你们过去。

“我们”是两名妇女,貌似母女。

我们在文莱的总逗留时间不足24小时,扣除夜晚睡觉和吃饭时间,净游览时间也就是十余个小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内,我们总共遇到了四拨文莱“雷锋”,免费将我们送到一个个目的地,使我们轻松地超额完成了采风任务。

有句成语叫“为富不仁”。文莱人很富,却非常的热情仁义。如果偶然碰上一个雷锋也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向我们这样在短时间内屡屡遭到帮助,只能说明人家的社会风气是实实在在的好。

    用昨晚送我们回酒店的警察的话就是:Brunei people are very nice people.

    我们为此感激,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