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小生专栏》香港买房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0:44

每个人的一生总有几件大事要做,大学毕业、找第一份工作、遇到她(他),又或者买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称之为家的房子。

所有有过买房经历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观点,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辛苦的浩大工程,其中需要涉及的不单单是高深的财务知识,比如未来几年的美元利率走势以及它同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 Rate,俗称HIBOR)的关系,更多时候令你纠结不已的往往是一些非科学的心理因素。这个房子是不是适合你,或者说你和这个房子有没有缘分,其实第一眼的感觉已经帮你下了一半决定了。

关於房价,从上海到香港,如今只要你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每天都会有经济学家、分析师、咨询顾问等等高谈阔论。听的多了,你也大可摇身一变成为专家,再仔细想想,所有的观点和理论总结起来无非关系到两件事情,也就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供应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有多少房子在卖?又有多少人真的想买房子?供求关系决定房价走势,如此简单而已。

当然,这麽简单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供求关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即便统计局每个月拿到的数据都难免会有时滞。政策可以影响购房者心态,但未必能及时有效地真正影响到市场的走势。于是你又想多听听专家的观点、预测,你收到成千上万篇报告,然後你放弃,投降,因为你真的不知所云,彻底迷失,还是不如去睡觉吧,明天醒来再做更多研究,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买?还是不买?很是纠结。(图片说明:香港寸土寸金,很多普通人的居住条件还有待改善,图为港岛湾仔区一民宅。摄影陈澍)

从文化传统角度来看,中国人真的特别喜欢买房子,总觉得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心里会比较踏实,将来还可以考虑传到下一代,好像晚清重臣李鸿章深知政治险恶,仕途难料,在位时早早地在上海法租界买下“丁香花园”,留给幼子李经迈,一来让其有个永久安身之处,二来也希望儿子至少将来可以做一个房东,靠房租也能养活自己。

历史如此,现在亦是如此。世道不好的时候,有人逢低吸纳,买下许多地产,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现金越是贬值,通胀越是高,地产就越是保值。世道好的时候,大家还是买楼,有时候甚至非你争我抢不可,然後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接着泡沫破裂,经济硬着陆,于是我们遭遇下一场金融海啸……

1997年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楼市见顶,然後一直下滑,差不多13年光阴,香港楼市终於又回到1997年时估值水平,这13年的楼市风云写起来只不过几个重要阶段,但其中每一天在许许多多的香港家庭上演的悲欢离合却又是真的需要13年的时间才能一一说清楚。有人跳楼,有人守楼,然後时间到了2010年,又是一个面临选择的时候。买?还是不买?

你问李嘉诚,李嘉诚说买楼是人生大事,一定要量力而行。我觉得老李回答的还是很诚实的,这个道理要比许多专家的预测、分析实际许多。

我身边大约超过六成的香港本地朋友一听说现在谁要买楼,就会好像本能反应一样飞快吐出两个字:“疯了!”殊不知我在上海的朋友却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跑到香港来买楼,买阳明山庄的老楼,买帝峯皇殿的新楼,买山顶,买西九龙,买遍全香港,最大的问题不是钱,是你喜欢不喜欢。我问其中一个买家:“香港人怕,你就不怕?”他挥挥手说:“我买的不是楼,是我对香港的信心。”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灼伤过的香港人完全有理由在回到13年前楼市高位的今天保持多一份的清醒。反而看上海的房地产走势,从我1999年读大学开始就一路狂飙至今,统计局说最近价格有下降,其实只是政府做大了“分母”,加入了很多所谓的“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但对大部分想在上海市区买楼的人来说,楼价的走势仍然只有一个方向:上,最多只是上的慢一点而已。

有了这个心理因素,习惯走楼市单行线的上海人自然信心爆棚。下一站:香港。

虽然我不太认同我的那位上海朋友在香港买楼时的那种冲动,但他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却令我对香港有了另一番思考。香港回归13年,为什麽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对香港更有信心,而香港人自己却越来越对自己没信心呢?记得差不多两年前我刚来香港工作,出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司机和我攀谈起来,第一个问题问我:“你是哪里人?”我说我是上海人,他一脸惊讶,接着问我第二个问题:“那你为什麽还来香港?”

那种语气就好像电影《欲望都市2》(Sex And The City 2)中的一段对白:“迪拜完了,阿布扎比才是未来(Dubai is over. Abu Dhabi is the future)。”香港?真的就这样完了?

其实买楼也好,不买也好,关键还是看自己怎麽觉得舒服。如果你真的打算住上七年八年,再厉害的金融海啸也一定熬过了,市场和人生一样,潮起潮落,说到底都是一个周期性的事情。当然,买得起房子并不代表有一个家,这个道理不讲也明白,就好像有钱不一定等同于快乐一样,而最大的的幸福无非是在你为你的家人买得起楼,让大家都住的舒服一点的时候。

那个时候,房子对你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几百万港币的事。那个时候,房子成为你的家,而家自然是无价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