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买房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3:54
徐贵祥
网络漫画:一飞冲天 房子都到哪里去了
去年年底,我决定为自己买一套工作室,当时我手里有50万元人民币,
我估摸,以这笔钱作首付,再办贷款,在北京三四环之间买一套一百平米左右的商品房应该问题不大。我的首要目标是买二手房,以我的想像,二手房是旧房,之所以转卖,总是有原因的,肯定会降价,价格应该便宜一点。
然后我就开始行动。最初入门,是从大街上看广告。过去不操这个心,不知道哪里有广告,现在上心了,好,出门就是。我家门前相隔不到二百米,一条小巷子就有三家中介门脸。谢天谢地,你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大喜过望,选了三处我认为靠谱的房子,同中介工作人员谈了条件,约好看房时间,然后我是吹着小调回家的。我对朋友说,买房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啊,很简单啊,北京到处都有人卖房子啊。
但是很快我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在十天之内,看了四十多处房子,没有一处如中介描述的那样,自然也没有一处是我设想的那样。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我说我要板楼,南北通透。中介信誓旦旦地说,不仅南北通透,东南北三面采光,我喜出望外,到地方一看,果然是三面采光,那个房子是一座塔楼北侧边户,只有一间房子向外面伸出个阳台,整套房子,只有这个阳台是三面采光。
再譬如,我说我想要高层,但是不想要顶层。中介说,好啊,现在有一套18层的17层,我又屁颠颠地跑去看,果然是17层。我多了个心眼,出来后站在远处数楼层,整幢确实是18层,但是只有中间的脑袋是18层,而介绍给我的房子是肩膀,17层顶层。
至于价格,更是五花八门。有一套房子,我表示备选,这下好,两天之内,有七个中介给我打电话,价格悬殊最多达到50万元。
看房看了一个多月,脚都起泡了,我也没有找到我要买的房子。但中介们知道我要买房子,仍然不屈不挠地打电话。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中介说,抢手得很啊,前天你看的那套房子,昨天卖出去了。但过了一个星期,又会有另外的中介给你打电话,约好去看房子,还是那套。
我再也不依靠中介了。我知道,依靠中介,我很难买到我理想的房子。
然后我就掉头去研究新开的楼盘。我的手机里每天都能收到若干广告,其中一个说,有一处楼盘,依山傍水,向东南可以眺望天安门,西北方比邻钓鱼台,“是你尊贵的象征”。去了一看,是在一个铁路和臭水沟之间的一座塔楼,房间多呈三角形状态,位置离天安门十万八千米,还不止。
市内不行,我只好转向郊区。春节前我到怀柔某楼盘,看中了一处房子,但是贵得吓人。我就跟售楼小姐说,还有没有小一点的便宜一点的?回答是,没有,只剩最后这两套了,这房子出手快得很。
没办法,大房子买不起,小房子没有了,我只好怏怏而归。一路上懊恼不已,还是有钱人多啊,这么多房子,一不留神就被人抢走了。
没成想,春节后我和朋友郊游,顺便到那个售楼处,一问,还有二十多套。我找到那个女孩问,为什么去年说没有,今年又有了?女孩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上面的事。我说我去年看的房子还有吗?女孩以为我还想要那套房子,当时就跑到销售示意图前,把贴在那套房子号码上的“已售”红旗揭下来说,这是关系房,你要是真心想要,我可以向公司争取。
这样的事情我遇到不少于10次。后来我就知道了,这叫饥饿售楼法,售楼处里,这个星期把这一部分贴上“已售”,下个星期再把那一部分贴上“已售”,有时候甚至只有三两套让你选,让你选没法选,又急着要选。他们始终都会给你一个暗示:快买吧,再不下手黄花菜就凉了。 谈谈我对房市的看法
例子就不举了,我谈谈我对房市的看法。
首先,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和货币的问题。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各大城市的房价一路飙升,什么原因?我认为,所谓的“土地财政”和货币政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凶作用。有些地方政府就靠卖地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地价争先恐后地升高。我一直搞不清楚,我们的土地到底是谁的,是不是政府垄断的,一个政府怎么能把卖地的钱作为政绩呢?有些政府对于土地的控制耐人寻味,那绝不是为了生态、为了环保、为了民生,而是为了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使“财政收入”最大化,就像给狗扔骨头一样,面对众多饿狗,每一次只扔一小块,让众饿狗死缠烂打头破血流,众饿狗为了得到这块骨头,每次付出的成本都很大。然后是,下一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货币政策,异乎寻常地宽松,就像激素,不给饿狗骨头,却给它很多争抢骨头的力气,市场厮杀就是这么激烈起来的!
其次,是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心态问题。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大约是吃亏吃怕了,尤其是城里人,其实是很脆弱的,有了一点钱,总怕变成纸,所以就挖空心思买东西,买黄金都不行,就是买房子牢靠。这种心理就决定了,时不时地要抢购,要囤积。目前各大城市里,需求性购房占的比例并不大,投机性购房、储备性购房、恐慌性购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房地产中介在房价狂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大致数了一下,以我的居住地为圆心,以一公里为半径,横七竖八几条街,至少有三十个中介铺面。依此类推,北京至少应该有5000个左右,这还不算郊区的,以每个铺面平均10人计算,北京市区内至少有5万个房地产中介人员,这还不算在大街上拦路散发楼盘广告的临时雇佣者。从就业的角度,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从社会秩序、交易诚信、市场稳定的角度上看,这5万个人活跃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上,负面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而且,这些中介公司掌握着需求双方信息,不让他们在里面倒买倒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中介小老板对我说的,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与中介紧密相联的,二手房在哄抬物价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在找房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无业游民,在前些年作为拆迁户分到了楼房,他把那套房子简单装修后,转手卖了一笔钱,自己一家到郊区农村租了一个廉价房,而用卖房子的钱作为首付,贷款又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要价560万。天哪,如果仅凭工资,我不吃不喝也要积攒100年才能买上他那套房子,而100年之后他的房子是什么价,只有天知道。我现在要买他的房子,只能靠贪污受贿了。可是我到哪里贪污呢,又有谁给我行贿呢,这个问题恐怕连老天爷都不知道。我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和一个无业游民的贫富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大了。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之我见
跑了若干天,房子没法买,启发倒是接受了不少。我总算明白了,买卖房产的并不全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倒买倒卖。近年很少听到人提起投机倒把这个词了,恰好现在是投机倒把最猖獗的时候,劳动人民也不想劳动了,不想挣钱了,想赚钱。赚钱比挣钱来得快来得猛,尤其是倒房子。投机倒把算不算腐败?我认为是非常严重的腐败。制约不力,所有的人都可能腐败,只要他有权力和机会。无处不贪,小贪即廉。中国各大城市有多少人在倒房子?不知道。如果我们这个国家把倒房子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或曰经济支柱,那会出现什么局面?
另外,在房价里面包含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对我说,你以为我想把房价抬高吗?如果我赚百分之百的钱,那我就赔大发了,我必须赚百分之三百以上。我们不是从政府手里拿地,我们从政府人员的手里拿地,这块地,到我手已经是第五层了,每一层都要交下买路钱。我的成本,你根本想像不到。如果只赚百分之百,我连打点费都不够。
我不完全相信这个开发商的话,可是我该相信谁呢?没有办法,只要你想要房子,你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那些灰色成本。这是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毫无疑问,权钱交易就是房价上涨的起始源头。
遏制房价,根本的措施当然还是要靠国家,要靠法律和政策。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必须带领我们同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斗争。最近大家都在呼吁政府重视房价问题,“两会”也是热门话题,“两会”之后,一些央企成为“地王”——我对所谓的央企和国企一直心存疑窦,不知道这些企业是哪路神仙——房价问题再次面临新的博弈。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消费者也应该有自己的立场。这个问题不多说。
还有,在市场运行机制上,似乎也可以做些事情。比如,规范中介市场,限制中介范围。我们的政府有那么多房地产管理部门和机构,都在干什么?民间有些房屋,需要交换或更新,这是正常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带有经常性和普遍性,用不着大街小巷都是中介。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上网公开信息,到政府房产管理办理手续,税收一并解决。如果不会上网,到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由该部门发布信息,办理手续。也就是说,由政府房管机构把中介承担起来,人民政府为人民,这是多么好的平台!如此一来,公开、公正、透明的情形可能要好得多,哄抬物价的现象多少会得到遏制。
再比如,限制购房。正常家庭,一套大人住,再给孩子备一套,两套住房应该是可以的了。凡是购买两套以上的,或者说套数超过家庭人员数量的,都有倒买倒卖的嫌疑。我们不反对健康的投资,可是如果这种投资成为投机,而且是无序、无理性的状态,已经进入到哄抬的程度,我们的政府是应该有措施的,这和春运期间民工返乡有些类似,如果你没有办法不让外地人出城,你没有更多的车辆保障,那么你也应该维持秩序、进行疏导,车票实行实名制,当然,这制度必须落到实处。
还有,就是控制外来人口购房,尤其是控制地方官员进京倒买倒卖。来北京买房子的人天南海北都有,而且很多人买了不住,一是储备,二是倒卖。当然,他有钱,他想在哪里买房就在哪里买,咱管不着。但是政府可以管,因为在大城市购房的外地人,有很多人是公务员。我的工资算是高的,我买一套房子尚且需要100年以上,而地方有些厅处级乃至科级干部都能在北京购房,有的还不止一套,这说明什么?我不相信他们的钱都是祖宗留下来的或者摸彩票摸的,一目了然,财产来源不明。我相信,从清理官员异地房产入手,打击腐败,一打一个准。如果杜绝腐败了,或者腐败减少了,大家都靠正常途径的收入和规范的途径建房、售房、购房,房价还会这么高吗?
通过较长时间的调查,我发现,大城市的商品房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一是开发商捂住的房源,几乎每一个新开的楼盘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里面有很多待价而沽的房子,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商品房的闲置率是30%,北京商品房的闲置率是40%;二是囤积在倒买倒卖者手里的迟迟抛不出去的二手房,这些房子在北京几乎要占到商品房总量的20%,二手房市场就像一条暗河,永远都在流动;三是那些虽然已经下了订单但迟迟不签约的半成交房,买方和卖方也在斗智斗勇,等待“拐点”;四是雨后春笋般上马的新楼盘。综上分析,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供不应求,因为房子的数量远远大于有能力购买者的数量,只要我们不起哄,不恐慌,不明哲保身,不惟利是图,我们大家都理性地等待分析,控制一窝蜂抢购,房价就不可能居高不下。(标题为本报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