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战的抉择(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51:50
           国民党的这一举动,不仅使苏军已经开始的撤退工作无法继续,而且使东北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成为国际问题而引起美国的干预。苏联当局对此显然缺乏准备,因而不得不急忙改变对策。
               11月17日,熊式辉及国民党东北行营人员乘飞机南撤,苏军已经撤出长春的部队一天之后又奉命开了回来,并命令中共的军队全部退出城外。同日,苏联大使照会国民党政府,声称“苏军司令部对于东三省之中国共产党部队未曾予以任何帮助”,今“中国政府军队能无阻碍的在长春及沈阳降落”,且将受到苏军“协助”。而为有利于接收,苏军之撤退可“延缓一个月至两个月”。之后,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商定,苏军撤离东北日期可推延至1946年2月1日。见《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一),第148-149、153、168-171页。
               11月20日,苏军正式通知中共东北局,长春路沿线及城市全部交蒋,有红军之处不准与顽作战,不准有共产党军队存在,中共军队应一律撤至50公里以外驻扎。对此,中共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国民党现在是抓住中苏条约使苏联不能在满洲现在的情况之下脱身,这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斗争”,东北“现在的方针仍应在顾及苏联国际信用的条件下力争大城市”,“彼方既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长春路沿线及大城市让给蒋军”,“但希望能不让锦州、葫芦岛及北宁路之一段”,以便于我延缓蒋军之推进。《中央关于东北的工作方针等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1月19日;《中央关于让出大城市及长春铁路线后开展东满、北满工作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1月20日。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429-430、431-432页。
               苏军赶走中共军队自然并非出其本意。因此,当美机、美舰接连出现在旅顺、大连附近海面后,苏联一方面力图以让蒋接收东北为缓和之计,另一方面又大批向沈阳、旅大之线增兵,并重新在营口地区布防,加强防备。1945年11月中旬以后,苏联接连向旅顺空运了一个师的兵力,并向沈阳增兵至5万人以上,包括四个坦克旅及一个炮兵师。因为苏中两党几乎面对同一个危险的敌人,因此对于中共,苏军在内部仍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再三解释苦衷;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要与美蒋在东北问题上周旋,就必须加强对中共的支持,而不能使其削弱。因此,他们很快就同意中共军队可以仅退至长春铁路沿线20公里以外,中共东北局及其各种政治宣传机关等不必撤退,并支持由中共召集的“东北人民代表会议”于11月22日在长春举行,还专门提供了电台给东北局以保持双方间的密切联络。从这个时候开始,苏军还从旅顺及驻朝鲜苏军处进一步向中共提供了必要的军火帮助,甚至同意中共军队不让北宁路以拦截蒋军北上。对于国民政府方面,苏联官方照会则称:因为营口、葫芦岛以及沈阳以南区域的苏军已经撤退,故不能予以协助。见《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二),第155-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