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暂别高增长-《财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12:50

递延了的不良贷款

  维系银行未来利润的关键,最终决定于天量信贷的质量控制水平。来自监管当局的上半年数据显示,银行业仍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双下降的态势。然而,这一令人乐观的数据值得推敲。

天量信贷无法遏制利润下滑

  上半年7.3万亿元新增信贷投放巨量,客观稀释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同期,多家银行加大了清收与核销力度,使得公布的不良资产余额并未反映同期不良贷款新增的真实情况。

  “能够说明当期不良贷款真实情况的应该是毛不良贷款额,即新增不良贷款额加上当期清收、核销的数字。”一位银行业分析师一针见血。

  建行中报称上半年不良贷款较期初减少了66.7亿元,但该行上半年清收的不良贷款达196亿元。

  中行中报显示,上半年不良贷款大幅下降100亿元。中行副行长朱民表示,该行上半年加强了不良贷款的清收与核销力度,当期清收不良贷款126亿元,核销不良资产38亿元。还通过重组盘活等方式,共化解不良资产人民币226亿元。

  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同样受益于清收和核销的“粉饰”效果。如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期初增加7.46亿元。中信银行表示,上半年该行新发生不良贷款为16.8亿元,经回收后降为15亿元,期内该行并未核销不良。

  “银行的贷款清收比去年上半年乐观,这反映的是上半年信贷的溢出效应。如果加回核销和清收的贷款额度,上半年新增贷款的平均质量弱于去年同期的银行贷款质量。”标准普尔金融机构分析师廖强认为,上半年银行的客户基础有所扩大,但质量在下降;或者在众多现有客户财务指标已经恶化的情况下继续对他们贷款。有些过去无法达到银行此前的放贷标准的客户,在此轮信贷增长中获得了贷款。

  换言之,上半年的信贷天量,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不良贷款的暴露。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深分析师也称,“新增贷款如果有出问题,通常要在两年后才会有所体现。由于流动性宽裕,很多企业得以起死回生,银行不良贷款的释放也得以延迟。”她认为,如果没有“4万亿”刺激政策,估计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出现很大的反弹,但现在贷款的信用周期已经成功得以递延。

  据此,廖强认为,信用风险还是当前国内银行业最主要的风险,信贷放量增长中蕴藏的操作性风险,未来也会逐步暴露。他预计,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不会在未来12个月-18个月内出现巨幅增长。但对那些处于困难经营环境的企业来说,流动性支持只能起到暂时缓解压力的作用,随着贷款稀释作用的逐步下降,依然有可能出现不良贷款率跳升的局面。

  多位受访的银行业人士认为,上半年新增贷款集中于基建项目、政府融资平台,其中的风险防范也需重点关注。来自监管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已经增加了3.5万亿元,其中近85%来源于银行贷款。

  “现在业内讨论的银行的信用风险大多有国家支持因素,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其实很多项目靠自身的现金流不足以还款。”一位银行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