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06:27
一、什么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大致包括:①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②对问题解答进行推测。③为证实推测而进行观察或设计实验。④收集证据和整理数据。⑤得出结论和进行交流。⑥提出新问题。“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倡导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一个科学教学过程包括:①确定适宜的主题、内容和任务;②提出相关的问题;③进行猜想和假设;④实验验证;⑤记录与描述;⑥结果与讨论等6个基本环节和步骤。这些基本环节和步骤是要引导儿童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二、幼儿探究的特点是什么
在幼儿园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的探究特点:1、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他们往往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务。2、幼儿的科学探究还具有很大的试误性。3、幼儿对事物及其现象的解释受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常常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和拟人化的色彩,具有“非科学性”。
三、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
1、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的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为此,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必须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同时,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径。
2、推测与讨论━孩子们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在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之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得出自己或小组有依据的预测,并尽可能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幼儿进行推测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要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想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实验的想法和做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
3、进行实验和观测━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在幼儿实验和观测时,教师注意要尽可能让幼儿直接接触实际的客观世界,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客观世界;实验要在可重复和可控制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变量要尽量单一和容易观测;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定量测量工具。在指导时,教师注意不要干涉过多,但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保持必要的沉默,倾听幼儿的想法,观察幼儿的做法。
4、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随着实验和观察的进行,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都要鼓励和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的信息。孩子们可以用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记录可以有个人、小组和集体等不同的形式;教师要指导幼儿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和内容,以免错过重要信息。这个阶段和步骤,是为了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态度,使结论建筑在事实之上。
5、表达和交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倾听、鼓励并重复幼儿的关键陈述;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探究结果的矛盾和不一致;发现并引导幼儿关注同伴间的差异、矛盾,使他们懂得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伴和老师提出质疑,但争论必须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争论能够引起幼儿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更仔细的观察和更严谨的实验。教师综合幼儿的观点,可以选择幼儿的表述方式作为对结论的描述;也可以以幼儿的实验和经验为背景,使用比较准确的、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描述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