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的“八百壮士”:血战淞沪 太平洋孤岛做劳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1:29
遗落的“八百壮士”:血战淞沪 太平洋孤岛做劳工
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似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而他们的后半段故事,直到七十年后,才为更多人所了解。壮士们由抗战孤军沦为租界俘虏,又成日军俘虏,彻底失去了自由,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甚至长眠异域,魂不得归。借此新契机,千千万万散落于海外各地的二战中国士兵遗骸的下落,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1937年10月28日午夜,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第三天。
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军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国旗裹在身上,冒着战火自公共租界出发,凫过苏州河,将国旗成功送至四行仓库。第二日早晨,四行仓库顶楼升起了这面国旗。硝烟中升起的这面旗帜,让据守四行仓库与阵地共存亡的“八百壮士”和上海市民倍感鼓舞。
大多数人对“八百壮士”这段故事耳熟能详,这场前后仅仅打了8天的保卫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结束。但从那时起,“八百壮士”便似乎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一位华侨的一次“偶然发现”,才使“八百壮士”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弥补了“八百壮士”的后半段故事。更重要的是,借此新契机,千千万万散落在东南亚各地的二战中国士兵遗骸的下落,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胜利孤军成俘虏
1937年,秋风萧瑟中,淞沪抗战进入了紧急关头。
日军已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北河以南阵地。
10月26日晚,守卫战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在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媒体用“八百壮士”来称颂守卫四行仓库的孤军,实际上他们只有400多人。
经过4昼夜激战,守卫四行仓库的将士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出色地完成了保卫大部队西撤的任务,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士气。
然而,“八百壮士”孤军抗战的举动,引起了与四行仓库仅一河之隔,苏州河东岸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的不安。
29日,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
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与英军将军斯马莱特会面,会议决定第524团撤至公共租界,并和正在上海西部战斗的第88师汇合。
31日,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他当即表示:全体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但经再三电令,剩下的370多名将士才不得不退入租界。
他们首先从四行仓库撤退到中国银行。虽然只是跨过一条西藏路,但却踏入了另一个天地。租界是国中之国,一切均由以英国为首的洋人主宰。
孤军营的生活
时年19岁的王文川,是连里唯一一挺重机枪的机枪手,如今已是91岁高龄。他回忆说,孤军们被安排住在中国银行一个地下室里。
第二天凌晨4点,士兵们被要求缴出所有的武器,大伙儿勃然大怒,却不得不缴枪。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没有流一滴眼泪孤军们,那一刻都哭了。
当天,“八百壮士”被转移到沪西余姚路一片15亩大的空地上,与胶州公园仅一墙之隔。四周被铁丝网围着,有租界的白俄士兵监守,不许他们走出半步。
不久,环境的艰苦、心情的忧愤,就使十几位官兵相继病倒。王文川也得了严重的急性肠炎,卧床半个多月。
为了重振军心,团长谢晋元带领士兵们自盖营房。他们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为了锻炼身体,他们又自建了篮球场、足球场和排球场。士兵们还被编成三个班,学习算术、常识、历史、地理等,还自制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他们虽然身陷孤军营,但并没有消沉,尝试用各种方法引起外界的重视,离开这个地方。 1938年2月,谢晋元在孤军营接受了新闻记者的采访。他呼吁道:“余敬向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呼吁,请主持公理正义,唤醒公共租界当局注意其自身中立态度,实践诺言。更有望于当日呼吁我政府下令撤退之友邦人士,为国际正义而好终为余等赞助,则不独余等之幸,实全世界人类正义之幸。”然而,租界当局和“友邦人士”对他们的呼吁却置若罔闻。
1938年8月上旬,为了纪念陆军第88师在上海抗日一周年。谢晋元向租界工部局再三交涉,要求在孤军营内升国旗。工部局同意了,但租界当局却派人进行干涉。通过双方反复斗争,最后商定,将旗杆截去4尺。
<<上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