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心中的孤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34:08

文 网络         编辑制作 冷月无声

最喜欢一个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泡一杯咖啡,捧着还带有墨香的书静静品读,或懒懒地躺在床上,用指尖触摸那些或浪漫或幽默或智慧的文字,仿佛这样那些神奇的力量就会涌入心底。这时,很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静得能听见自己与贤人的对话。
——题记

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天拜读了白岩松推荐的《孤岛访谈录》,它是一个长达一年的采访游戏的结集:假定请一位朋友去一座孤岛,在那里,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却没有现成的精神生活……所以,去那儿的朋友被允许带一本有意思的书和几首有意思的音乐在岛上享用,以等待营救者的出现。看了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思索自己的选择。“在一个没有意思的地方,读一本有意思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尽管如此,那个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书的酷爱,对崇高艺术的执着仍让人感动。仿佛书和音乐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啦!于是想写下些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在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由于竞争日益激烈,闲暇时间的日益减少,人们大多倾向于通过电视与网络来阅读,许是因为内骨子里的传统,我仍依赖于带有墨香的文字,因为觉着惟有文本阅读才能使人获得最大的体验自由。电视把它要传达的东西一股脑塞给你,尽管光彩夺目,但失去思考的停留,文学特有的张力,语言陌生化距离产生的美妙,一切都毫无意义。我喜欢且行且驻。
心浮气躁时读不了书,春风得意时读不了书,“宁静才能致远”,读书是定要“心远地自偏”的境界。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灵魂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所以,心静方入读书之境。而读书有四中类型:一是娱乐休闲,二是获取信息,三是掌握知识与方法,四是思想自由;有三层境界,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在小女子眼里,读书分为:情节,情感,思想。而最敬佩第三种,他们长年累月地品读黑格尔,康德,佛洛伊德,福柯……甘愿坐冷板凳,为人类的幸福默默研究着。能与寂寞为伴的人,内心定是热血沸腾,思想定是波澜壮阔,他们象庄子笔下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说来也奇怪,有些书,你越是读不懂,对它的兴趣越是浓厚,因为这样的书多半是你从中发现自己“性情”和“根”的东西,它告诉你什么是人。
浅近的书易懂,也最有人缘,但回味不够;高深的学问难懂,但余韵深长;幽默的书最具亲和力,离奇的书最能揪住读者的,动情的书常常伴着眼泪,传记总使人壮志满怀。说也奇怪,我喜欢看自传,而非他传,因为觉着自传能最纯净地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心灵的体验,是一种Face-to-face的交流,而他传总或多或少带有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许是挑剔,我喜欢纯粹的没有一丝杂质的东西。
有些人喜欢庄子的逍遥之境,有些人喜欢琼瑶笔下轰轰烈烈的爱情,有人欣赏金庸笔下的侠古柔肠,有人赞同余华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读书就在于寻求那份喜好的契合,自我认同,读书的魅力就在于你理解了书,或是被书理解了。看书的时候,我常会傻笑,因为读懂了作者,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经历。
失意的人喜欢读书,因为书是一种心灵的关照,灵魂寄托的家园。在心灵疲惫时,它是一剂花香,使你顿时变得轻松,在书中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人与你同病相怜,于是痛苦与悲伤随之减轻,拥有重新站起的勇气,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还有人企图在书中过一把灰姑娘的生活,浪漫一遭,实现遥不可即的梦想。王小波曾说过“人是会自己骗自己的动物。”读书对我而言,就好象源于一种原始的渴望,找不到冲动的理由。许是太多了,理不出头绪。生活想一粒粒的珍珠——精致。而读书则是欣赏那颗最纯净的珠子。培根说过读书的三种功效:“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而读书书要有所选择,开卷未必有益,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还有些书只要摸摸就很满足。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
“没有书的房间,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在书海中畅游,生命便因而充实和丰盈起来,精神也因而鲜活和生动起来。这种感觉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浮华的世界里,我们是否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孤岛呢?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在最适合读书的大学时代品读几本受益终身的书。
在茫茫人海中,我在自己的孤岛上,捧着一卷书,且行且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