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是饕餮?还是垃圾?-蓝雨薇薇-TOM 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45:56
同一首歌是饕餮?还是垃圾?
2007-06-21 23:01:22 Thu | 阅读(30)次
刘德华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娱乐圈勤奋之子”,刚刚在荒诞的杨丽娟风波中有口喘息的机会,再一次被推到了媒体与舆论的风口浪尖处,真真是高处不胜寒。此事皆因全国公安消防部要为十大烈士母亲在《同一首歌》举办“英雄母亲”的特别节目而起。华仔因仍在《三国志》拍戏过程中而拒绝了《同一首歌》的盛情邀请,但《同一首歌》又希望华仔能够录制VCR或是题字来表达祝福,理由是“英雄母亲”都喜欢华仔,华仔的经纪出面以无时间录制为由第二次拒绝《同一首歌》。不料却激怒“众神”,两天之内淹没在铺天盖地口水之争中,FANS们自然会力挺华仔,他们高呼:“刘德华为什么不可以拒绝,人人都有拒绝的权利”,而《同一首歌》又高举它的“亲情牌”,也自称:“难道题字就要花几个月吗?”。
其实在这样的晚会中,如刘德华这样的明星充其量不过就是个“卖点”,他不过是吸引更多厂商投放利益的一个筹码。少了颗重磅筹码导演、央视自然要发泄一下,而在这样的博弈背后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流失?
抛开这激战的双方,我们不难看出像《同一首歌》的晚会是“长江后浪接前浪”,比如《欢乐中国行》、《中华情》。他们都是央视的品牌栏目,看起来一样的五色十色、光怪陆离,却原来嚼得是同一块“口香糖”,没有味道,让人有点反胃作呕。
《同一首歌》从2000年参照《心连心》开始,以邀请当红明星或者老牌艺人演唱成名曲目为基准,让我们在同样的时间,感受那些歌曲带来的感动与共鸣。而当那些旋律再次唱响的时候,人们心中的回忆被温柔的唤醒。我们一起唱着同样的歌,一起回味着同样的岁月。
无可厚非它抓住了市场的空白与先机,在一场场的巡演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赢。在市场的洪流下,它的商业价值突飞猛进。厂商们从中看到宣传上的“利好”信息,他们如股市一般汹涌而入。使得《同一首歌》迅速成为商业大户,在不久以后的招标大会上标榜自己成千上亿的商业价值。而在这种商业回报的背后,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那种带给人们无数温暖的力量将要从《同一首歌》逐渐失去。没有了最初的人文感染,没有了回忆的窗口,它的命运已被写在上帝的天花板上。在走过第七年个年头之后,面对“险象丛生”的娱乐圈,面对着各式各样的选秀,晚会,它也昭示着“衰败”的迹象。重复的模式,虚假的观众热情,越来越重的广告行为,让它已经成为一台企业的宣传秀。
《同一首歌》面临的境遇,也同样出现在资深的“春晚”身上。春晚与《同一首歌》相比,有着更高的文化素质,处处无不体现着繁华似锦的精神。而与如今极尽“奢华”与当年的“简朴”相比,似乎后者更胜一筹。不论从人们的口碑中还是从电视上反复播放的“春晚精彩回顾”中都可得知。春晚从演员阵容到技术层面是年年有创新,骂声也依然是年年有“翻新”,更另人叹惜的是在90’后这一代中,根本没人关注这个曾捧红过无数“偶像”的娱乐界最大的造星工场。
回头看看早期的春晚,还属于联欢会的形式,主持人没有过于冗长的说辞,轮到谁谁就上场表演。没有几十人的舞群,也没有喷火的舞台效果,人们照样津津有味,老辈人说那会看春晚真的有“团圆”的感觉。早期的春晚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变化,如《吃鸡》、《羊肉串》都把小人物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表现得真实而朴素。从《乡恋》、《十五的月亮》、《宇宙牌香烟》再到《冬天里的一把火》无一例外是从春晚中火遍整个中国的,说白了那是个偶像缺失的年代,而春晚为此补上重要的一笔,“偶像”被此起彼伏的被树立起来。它为大众提供着时代表现最集中的“精神食粮”,它体现着时代对的“人文”关怀。因此被人们翘首企盼,寄托着人们对于春节最美好的愿望。
而春晚逐渐用夸张的外在手法,来代替这种最初的内在的“人文”关怀。可怕的“人海战术”让歌曲变成三五成群的“哄炸”、舞蹈变成百人乱蹦的纷繁缭乱、相声也变成“群掐”,失去立意的节目让人感觉如同“鸡肋”一般难以下咽。舞台中喷射着火柱,水柱,“水火交融”的场景依然让人难以将遥控器心甘情愿的停下。商家、厂家、赞助单位竞相争购以秒计数的广告时间,让原来“纯净”的晚会变成拍卖会场,台下“雇来”的观众纷纷举着物价牌哄抬“价格”。
而春晚的这种模式犹如“传染病”般迅速蔓延。我们在电视中永远看到的都是同一台晚会,一样堆砌出来的明星,走马观花似的演唱与表演,惺惺作态的寒暄,让你看到酸气上涨。对此这样的饕餮盛宴我们不再有源于内心的感动,不再能感受到偶像的力量,仅仅在看一场被“钱”咂后的闹剧,真的有点作践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德华为了保持自己优质偶像的路线,少参加一点这样的晚会,也算对得起我们观众了。
追溯到此,谁能为这样的结果来买单?是观众,还是商家?还是这个浮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