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不公平竞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33:11
Peter Morici
从历史上看,全球化的进程由来已久。自从人类会取火并发明了交通工具之后,他们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也找到了便宜又便捷的运输方式。于是商业活动不断扩大,财富不断增加,当中出现的赢家和输家也逐渐形成了市场的竞争性格局。而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能否驾轻就熟地掌控这一进程则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及其公民的富足水平。
19世纪,机械化和伊利运河(Erie Canal)大大提高了美国中西部地区谷物产地的产量,并将其丰富的物产带向美国东海岸,乃至海外市场。在国际贸易的推动下,大不列颠的面包降价了,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不断减少,农民也被迫进城去工厂寻找工作。在英国的工厂里,工程师正把那里的工人打造成全球生产率最高的一批人。
面对这种情况,贵族曾一度说服国会颁布《谷物法》(Corn Laws)来应对进口谷物带来的影响,但最终人们的常识占据了上风--英国投向了全球贸易的怀抱。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格兰始终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一面出口工业品,一面进口着食品和原材料。
如今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吗?未必。
自由贸易要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必须能够把生产效率高于贸易伙伴国的商品出口出去。通过把国内进口商品竞争行业的职位转移到出口行业,美国把这部分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了约10%。因此,约1.5万亿美元的年出口额、加上将出口所得用于购买进口所需,国际贸易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500亿美元左右。
但不幸的是,美国并没有按照上述方式来开展国际贸易。自乔治•布什(George Bush)上任以来,美国的年进口额增加了8,340亿美元,而同期的出口额仅增加了4,410亿美元。贸易逆差因此扩大至7,500亿美元。
失去工作的美国汽车工人并未被安排到电脑芯片厂重新就业,而是在餐馆、饭店这些生产率较低、薪资也不高的行业找到了工作。这不仅使美国GDP减少约2,500亿美元,也使上面提到的因国际贸易而产生的1,500亿美元GDP增长化为泡影。
虽然生产率显著提高,但很多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依然停滞不前,或是其加薪速度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步伐。此外,受国际贸易的影响,许多工人还丢掉了高薪厚福的工作。
中国、印度等出口大国对美国的贸易活动造成了不小影响。他们不仅把本国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低估,而且还对出口企业实行退税等补贴措施,这使得他们的出口品价格在美国市场被人为压低,而美国出口品价格在它们的市场则被人为抬高。不仅如此,这些国家还将具有竞争力的美国产品拒之门外,比如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被迫在中国建厂生产汽车,然后在中国市场销售。
中国民营企业每年对美出口额较中国从美进口额高出2,300亿美元。此外,中国政府至少花费3,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证券以及收购外国公司股权。这不仅推低了美国的利率,也使得美国工人在面对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停滞不前的局面时不得不依靠借款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质量。
中国、印度等国的贸易行为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他们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惯例。
然而,贸易和全球化并不是问题所在;贸易规则以及全球化的条件才是关键。中印等国违反了贸易规则却免受责罚,美国工人为此付出了不公平的代价。
然而,并非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受害者。那些相继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大股东们、那些帮助他们的律师、华尔街金融企业以及高知专业人士都过得不错。与此同时,美国国会(Congress)正为如何应对中国对上述这些人权益的威胁而争论得不可开交。
国会的许多民主党员以及华尔街的银行家试图减少贸易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他们希望渐进式提高所得税、增加工人的可支配收入以及对那些因不公贸易而受到伤害的工人提供现金补偿。然而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多数美国人生活质量下降的系统性顽疾。
有些美国企业和工人由于中国等国实行的出口补贴政策以及它们对汇率的操纵而蒙受损失,如今国会正在审批一些议案,这些议案将对相关中国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从而抵销中国产品因上述政策而获得的不公优势。
这类关税与保护主义无关,它们只是抵消了外国竞争者从各自政府获得的不公优势。有朝一日补贴政策停止了,这类关税也将被取消。
若是公平竞争,美国工人当能勇敢迎战,高质量的产品定能胜过政府补贴。
(编者按:本文作者彼得•莫里西(Peter Morici)为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教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前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