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0:26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⒈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
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从静态来考察,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是人们通过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即传递人对劳动对象作用的物或物的系统(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是衡量生产力的客观尺度);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即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在基本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生产资料。
从动态来考察,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还包括智能性要素和运筹性要素等非实体性要素,其中科学技术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动态考察,其实质是科学技术会通过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之中改变实体性要素的性质和水平,并由此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即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第二,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然物的属性,有效地对其加工改造,以及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动密切相关;第三,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武装。
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⒊生产关系的含义、内容及基本类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关系。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需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和保证,也需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来实现和体现。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前者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或者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平等;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后者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剥削者所有,劳动者没有或者很少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和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中;分配上存在剥削。
⒋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两点: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第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不适合有两种情况,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所以,二者必然会发生矛盾。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⒈规律的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决定”和“反作用”的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形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性运动。这一规律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⒉规律的意义。
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一把探索社会发展根源的钥匙;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再次,这一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⒈经济基础的含义及对其内涵的理解。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从实质上看,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在内容上是同一个东西,即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把握经济基础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但不包括生产力;第二,经济基础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而是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总和。
⒉上层建筑的含义及构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的总和。上层建筑由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构成。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观念结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思想上层建筑也叫观念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是由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构成的无形的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和部分思维科学等。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与思想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等,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政党等组织。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的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关系。国家政权在阶级社会中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⒊社会形态及其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及其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这一理论指出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这就使我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不同形态社会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其次,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要求我们研究社会时应从具体的社会出发,而不能从“一般社会”出发;最后,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就使我们有信心建立起真正的社会科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辩证关系
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即服务于经济基础,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看:其一,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会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另一方面它会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其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使用强制性手段或非强制性手段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其三,从服务效果上看,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要求时,对经济基础会起促进作用,反之会起阻碍作用。
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时,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另一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
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使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
⒈规律的内容。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在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继续存在下去,不适合时则不能长期存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即服务于经济基础,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是可能的,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而经济基础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者,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客观要求,这种确定的关系是不可逆的和不能改变的。
⒉规律的意义。
把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第一,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类社会共存亡;第二,这两对矛盾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全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三,这两对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四,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贯穿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的一般规律。
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也就形成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终原因和最终归宿。“生产力标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⒈阶级的形成。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形成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具体而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提供了可能;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集团的分离转化为阶级的对立;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运动的结果或特殊表现形式。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同时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⒊国家是一切阶级斗争的焦点。
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其中,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任何国家都有两种基本职能:对内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防范外敌的入侵。现代国家的类型。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发展趋势。
⒋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社会革命是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活动。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根本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它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得到巨大的发挥;它能使革命阶级的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⒈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首先,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改革则是在坚持原有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的某种程度的调整。其次,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再次,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改革一般说来则不需要采取这一形式,而是采用和平的形式来完成。
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第一,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的顺序来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它的经济基础而产生;第二,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来看,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第三,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看,矛盾之间是基本适合的。
⒊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⒋社会主义改革与阶级社会改革的区别。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而进行的,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而进行的,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再次,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使社会自身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完善和进步,剥削阶级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社会矛盾,不能最终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