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是一个行动指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7:37
2010年07月22日 14:52南都周刊【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18条
整体而言,我们的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后一段时间,需求仍会持续增长,而供给增长有时会减速。既然如此,通胀将是一个中期趋势,它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断续出现。

中国居民工资占GDP比率 中国CPI:农产品[15.76 0.96%]生产成本上移
通胀不仅吹倒了一些中产阶级的避风港,而且可能戳破他们关于价格和生活成本的想象。价格和生活成本上升将是一种常态。整体而言,我们的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今后一段时间,需求仍会持续增长,而供给增长有时会减速。既然如此,通胀将是一个中期趋势,它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断续出现。
文 欧阳觅剑
“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这句话在高通胀的2007年和2008年颇为流行。它最早是一个理财观念,后来广泛流传,更变种为“跑不过刘翔,也跑不过CPI”之类。在那时,这句话是戏谑—中产阶级认为管理层控制通胀不力,也是期望—他们希望通过从股市等投资渠道获得较高收益。
现在通胀重现,2010年5月份的CPI指数同比上涨了3.1%(19个月来首次突破3%的通胀警戒线),针对即将公布的6月数据,财新传媒[0.49 0.00%]调查显示,18位经济学家预测6月CPI同比涨幅的平均值为3.3%。于是,人们又想起了这句话,但它的含义可能发生了变化,它意味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而且是一种鞭策,一个行动指引——收入必须比CPI增长得更快。
而随着14余省市最近不约而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均在20%以上,富士康引爆的珠三角加薪潮似有扩散趋势,又使得许多人开始担心“加薪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什么让中产失去了避风港
2007年和2008年,拉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它不会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成本增加太多。因此,那时,一位报社评论部负责人需要正告他的评论员,警惕“中产阶级幻觉”,不能单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依据,认为通胀无所谓;实际上,通胀对底层民众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他们对食品价格的微小波动很敏感。这从侧面反映出,通胀那时还没有对中产阶级形成压力。
居住价格是拉动CPI增长的第二大因素。在CPI统计中,居住这一项包括房租、装修、月供等。在2007年和2008年,装修价格随着房价而上涨,月供随着加息而增加,但房租相对稳定。房价上涨当然给中产阶级带来了压力,但稳定的房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买不起房可以先租房。
但2010年重现的通胀,房租上涨是主要表现。这使中产阶级陷入无处可避的境地,对于他们来说,通胀的压力变得更加直接而沉重。今年5月份的CPI分类指数显示,居住价格同比上涨了5%。而自4月份房地产新政以来,住宅交易量大幅下降,装修活动也随之减少,月供和装修的支出不可能有太多增长,无疑,居住价格上涨反映的主要是房租的增长。
居住费用可以说是中产阶级最大的一项支出。房租增加几百元,在总收入和总支出中占比并不高,但占灵活支出的“闲钱”的比例会较高。这意味着,一部分中产阶级的消费空间会被挤压,生活品质会下降。而且,“闲钱”的减少也使他们对食品价格的上涨开始变得更为敏感。
可以说,在2007年和2008年的通胀中,中产阶级还处在“隔岸观火”的位置,他们还有闲情逸致或讽刺或抱怨;而如今,火已经烧向了他们中的一些人,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脱身——要跑得比火快。
本轮通胀不仅吹倒了一些中产阶级的避风港,而且可能戳破他们关于价格和生活成本的想象。相当多的人认为,很多商品的价格是因为炒作和操纵而上涨;如果政府加强管制,扼制投机性需求,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降下来;价格和生活成本上升是非正常的、暂时的、短期的现象。因此,他们对涨价充满怨气,认为自己不应该承受高物价;他们要求政府采取调控措施,降低价格和生活成本。
被认为存在炒作和操纵的价格包括房价,以及一些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的价格。现在,这个名单里又加上了租价,炒作者是房地产中介。
央视就对房租上涨背后的“内幕”进行了揭批。央视记者上网发帖,假称自己要出租北京中关村[8.01 1.52%]附近的一套房子,租金每月2700元,要求年付。帖子发出之后,立刻有很多求租电话打来,其中大部分是中介,他们希望拿下全权代理,并报出了更高的月租,最高的一家中介开价每月3500元。短短几个小时,房租就被中介推高了30%。
但这种推断并不合理。中介拿到代理权之后,一般都是租给真正的租房人,而不是以更高的价格转手给其他中介。也就是说,中介能够推高房租,是以真实需求而不是投机性需求作为基础的。
通胀会在较长时间内断续出现
从房租上涨这个现象中,我们能看到需求增长对通胀的推动。城市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成为新的租房需求者。
在中国经济目前这个发展阶段,需求在持续增长,如果供给增长的节奏被打断,价格上涨就会变得剧烈。由此可见,需求增长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需求增长是受到了收入增长的支撑。本轮通胀面临加薪这一背景,正凸显了通胀与加薪(收入增长)之间的联系。
今年1月,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福建、浙江等多个省市区随后跟进。媒体报道,今年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省区市共有27个。知名代工企业富士康在6月份多次上调了员工的基本工资。而几家日资企业的工人也以抗议的方式要求更高的工资。这些事件让人们看到:产业工人的工资要涨了!
中产阶级没有这么大的动作,但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工资一直在增长,这可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作为参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从2003年到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增长了1倍。
关于目前通胀与加薪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之间还存在分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加薪使生产成本增加,这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但现在主流的意见还是,加薪不太可能直接导致通胀。目前加薪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在出口行业中,这不会显著影响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对于国内市场的产品而言,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完全可以消化加薪的影响。此外,国内普遍存在产能过剩,这也会抑制价格的上涨。
从生产和供给的角度看,加薪目前确实不会成为推高通胀的力量,但加薪会通过增加收入和需求影响通胀。自2003年以来,食品价格经常出现高增长,成为通胀的第一大因素,这与农民工加薪是紧密相关的。在今年的房租上涨中,生产成本并没有太多增加,但由于供给增长减速,需求增长导致价格剧烈上涨。
就整体而言,我们的工资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农民工还是中产阶级,都还有加薪的空间。今后一段时间,需求仍然会持续增长,而供给增长有时会减速。既然如此,通胀将是一个中期趋势,它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断续出现。
价格和生活成本上升并不是非正常的、暂时的、短期的现象,而是一种常态。当然,在经历长期之后,供给会稳定增长而变得充分乃至过剩,而收入增长也会减速,到那时,通胀或许就不再是趋势性的现象。
通胀的背后是社会分化
加薪还会通过社会分化推动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
中产阶级的内部,存在着分化和竞争。在平均工资水平翻番的过程中,一些人收入增长快,另一些人收入增长慢,前者能承受较高的价格和生活成本,在资源的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后者就会感受到沉重的生活压力。以房租为例,相当一部分人能够比较轻松地承受更高的房租,他们接受了加租的要求,使中介和房东的图谋得逞。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轻松承受上涨的房租,但如果他们抵制加租,中介和房东会把房子租给其他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一部分中产阶级生活压力上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中介等谋利者的炒作,而是中产阶级内部的分化和竞争。
中产阶级分化是中国社会分化的一部分。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不同的阶层(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速度不同),变得更加多元化。多元化使中国从“低价体系”中走出。在社会分化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基层群众”,他们用较低的价格购买质量较差、区分度弱的均质产品(房子也是如此)。
在社会分化之后,不同阶层的人群以及中产阶级内部的不同人群,对产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中产阶级更加看重品牌,更加看重质量,这就是所谓“消费升级”。为了获得差异性强的较高品质,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是在通胀之外,中产阶级生活成本上升的又一重要原因;同时,这也是近年导致通胀的原因之一。
从我一个朋友着装的变化,我们能看到“消费升级”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他2001年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他的衣服没有品牌;快毕业时,偶尔会买真维斯;毕业几年后,喜欢上了G2000和U2;现在则以Esprit为主。这十来年,在CPI指数中,衣着支出几乎一直是下降的,但他用于衣着的支出却是一直上升。显然,中产阶级生活成本的增长,远远快于通胀。
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是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原因。那么,对于中产阶级中的个体来说,应对通胀和生活成本增加的正确策略就是:增强自身能力,提高收入,不落在平均增速之后。
农民工的做法或许值得中产阶级学习。面对通胀,他们强烈地提出了加薪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些工人还进行了强烈抗议。但中产阶级内部的分化和竞争程度比较大,使得他们不太可能像同质性强的农民工那样团结一致地行动。他们加薪的目标更有可能通过个体行动而实现,例如谋求升职。
农民工还有一种应对生活成本上升的方法:去内地工作(一般是返回家乡)。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逃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能降低生活成本。随着中西部地区逐步发展,二线城市也存在很多机会。我的一位同乡在北京开了一家小公司,创业阶段感受到了北京的生存压力。“北京吃饭和出行都比较便宜,但居住的费用太高了。”他打算去长沙创业,可以节省很多(住家和办公的)租金,而且员工工资也比北京低。他们向内地迁移,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忍受较低的收入,但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则意味着平均收入的增长。
中产阶级和农民工为应对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努力——不论是加薪还是迁移,都会导致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而这又会成为通胀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原因。收入增长推高生活成本,生活成本反过来又要求更高的收入,这个循环已经形成,并将在今后几年中持续。中产阶级所能做的,是尽量让自己跟着这个循环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