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0)天堂之中没有上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9:56

腾小松画
拉克斯奈斯的获奖评语是“因为他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伟大艺术的华丽辉煌的作品。”
天堂之中没有上帝
译    名:哈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奈斯
生卒年月:1902、4——1984
国    籍:冰岛
获奖时间:1955年
评    语:“因为他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伟大艺术的华丽辉煌的作品。”
冰岛,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她恰似一颗镶嵌在北极南端的珍珠,为浩瀚千里的冰陆世界平添了几分灵性。
这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她在上个世纪初独立之前,一直遭受外族统治,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更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然而,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一位杰出的作家在这个经济薄弱、人口稀少的岛国鹊起,逐渐成为欧洲最富盛誉的作家,他就是荣获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哈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奈斯。
拉克斯奈斯于1902年出生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的乡村,优美的田园和夏季的蓝海给这位文学天才注入了永久的创作灵感。由于家道贫穷他只受过几年正规教育便中途辍学,在与乡亲们的劳动中,他获得了对劳动人民以及生活传统的深刻了解,这些内容就成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核心素材。
17岁那年是值得他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大自然之子》,小说以冰岛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示了乡野浪漫气息,反映了年轻气盛的拉克斯奈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向往的万丈激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暂别自己的祖国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以及德国、法国、奥地利、卢森堡和英国等旅居,受到欧洲表现主义等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使他产生了对人类前途的失望情绪,遂于1923年效仿当时享誉欧洲的丹麦诗人J·琼尼生皈依天主教。此时,他的创作也从原先描写家乡田园生活转向宣扬宗教思想。如《在圣山下》就是一部反映作者在这一时期信仰转变的作品,它着重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自我剖析和精神洗礼。还有《伟大的克什米尔织工》,是作者表达道德崇高境界的重要作品,它通过一个青年织工开始时精神上无着无落到后来皈依天主教的道路,表明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观念已经完全转向“上帝”。后来他又去罗马专事研究天主教历史,写了一批狂热崇拜天主教的文章。
这些文章虽然赢得了“上帝”的欢心,却使他产生了狂热过后的悔意。1929年他终于告别了“上帝”前往美加,在那里他呼吸到了探索社会理想的新鲜气息,结识了许多具有激进思想的文学大师,如著名的“黑幕揭发者”代表人物U·辛克莱等,在辛氏的影响下他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此对天主教拯救人类的宏愿彻底失望,他甚至喊出了“只有人在斗争,天堂之中没有上帝”的口号。这时的拉克斯奈斯已经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门徒转变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并形成了他此后生活的精神支柱。
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揣着游历欧美学到的“真经”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家乡,开始了他攀登文学高峰的历程。《莎尔卡·瓦尔卡》是他回国后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反映了冰岛渔民和渔业工人为生存、自由而斗争的情景。女主人公莎尔卡随母亲来到阿克斯拉尔海湾的一个小村庄,随着莎尔卡和小村庄的成长,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风暴刮进了这个偏僻的海岸,莎尔卡成了渔民协会和渔业工会的领导者,她带领着工友们与渔商们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较量。该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塑造了莎尔卡这位冰岛普通妇女的丰满形象,显示了作品感情奔放、文笔辛辣、语言幽默的冰岛文学特色,成为无可争辩的最有权威的标杆性作品。
随后他又发表了反映农民为土地而斗争的《独立的人们》和一个反抗暴力的农民诗人曲折一生的《世界之光》两部长篇小说。
上述三部作品显示出一种超乎前人的倾向,即直接把阶级斗争的观点诉诸作品,以社会主义思想洞察社会生活,关照劳动人民,从而使这些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红色的三十年代”中的重要成果。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奥·威尔森高度评价这三部散发着社会主义气息的作品“始终都贯穿着一份对社会不灭的关爱”。
我们总是有一种错觉,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喜欢打着社会主义标签的作品,其实也不尽然,除了拉克斯奈斯,还有1997年获得诺奖的达里奥·福,竟然是意大利共产党员。问题在于你的作品是不是关注了人类及其内心的生存状况,是不是坚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才是诺奖的主旨。
拉克斯奈斯似乎悟到了这一点,他的《冰岛的警钟》等30多卷作品无不探索着把社会主义思想包装的更人性化更符合人类进步的要求。他说:“对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爱和尊重,是构成我信念的惟一道德训条。”
拉克斯奈斯显然是个成功的探索者,“因为他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伟大艺术的华丽辉煌的作品”而荣获了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无疑他也必将成为冰岛人民精神的榜样和典范。
拉克斯奈斯部分作品年表
1919年 出版《大自然之子》
1924年 出版《在圣山下》
1927年 出版《伟大的克什米尔织工》
1931年 出版《莎尔卡·瓦尔卡》
1934年 出版《独立的人们》
1937年 出版《世界之光》
1943年 陆续出版《冰岛的警钟》三部曲
1954年 出版代表作《银月》
1959年 出版《被开垦的乐园》
1968年 出版《城堡下的快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0)天堂之中没有上帝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0)天堂之中没有上帝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7)拓展自由主义的空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9)普罗米修斯的圣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8)诗性像阳光一样挥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8)诗性像阳光一样挥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5)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