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厅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5:43:24
福建省 “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
2005-12-30 15:4:9 字体显示:大中小
福建省 “十一五”竹产业发展规划
(造林处,2005年9月20日)
福建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林资源优势突出,全省现有竹类19个属近200种,竹林面积1341万亩,其中毛竹1253万亩,居全国首位。“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建设,启动实施竹业开发工程,大力扶持全省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培育笋竹加工企业,全省竹业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形成集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竹产业群,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十五”期间我省笋竹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期间我省通过实施竹业开发示范工程,建设高产竹林示范基地,培育发展笋竹加工企业,竹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使竹林资源进一步增长,竹山效益显著提高。全省竹林面积从2000年的1237万亩增加到1341万亩,增长104万亩,年均增长20万亩。全省丰产竹林面积从2000年的180万亩增加到326万亩,年均增长36万亩。全省每年抚育竹林面积达700万亩,竹林施肥面积120万亩以上。丰产竹林示范基地效益从原来的每亩300元普遍增加到800—900元,翻了两倍多。二是竹山道路建设步伐加快。为解决边远竹山道路不通问题,我省采取省市县财政补一点,税费返还一点,群众出资投劳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等办法,大力推进竹山道路建设,2002——2004年全省新开竹山便道7000公里,其中南平市仅2004年一年就新开1707公里,200多万亩边远竹山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据测算,开通竹山道路后,由于生产成本降低,每亩竹山年可增收60-200元,仅此一项就为农民每年增收2亿元以上。三是全省笋竹加工业蓬勃发展。 “十五”期间,在优惠政策的引导推动下,我省笋竹加工企业初步实现了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手工作坊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转化。除了传统产品清水笋、笋干、土纸、竹筷、竹席、竹编、竹工艺品等产品外,竹浆造纸、竹水泥模板、竹地板、竹快餐盒、高档竹家俱、竹炭、即食笋系列等加工龙头企业大量增加,至2004年笋竹加工企业总数达到了3206家,其中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有116家,2004年全省竹胶板产量16.8万立方米,竹地板505万平方米,清水笋24.1万吨,软包装笋7.1万吨,竹浆10万吨.四是竹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年全省毛竹材产量达1.64亿根,小径竹材产量47.3万吨,鲜笋产量134.74万吨,实现竹业总产值达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比2000年的55亿元增长81.8%,其中笋竹加工产值达58.95亿元。如政和县铁山乡高林村人口2030人,竹林面积1.37万亩,去年全村竹业产值600多万元,人均竹业纯收入2400元,占全村人均收入的2/3以上。建瓯市近年来把发展笋竹加工业作为竹业开发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加工业带动竹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现有笋竹加工企业234家,年产值千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5家,笋竹产品成为建瓯市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去年全市实现竹业总产值11.89亿元,农民人均竹业收入达1520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35%。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领导重视,把竹业开发作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竹业开发工作,把笋竹产业作为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任务来抓,作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349”(三条特色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规划的重要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推动下,全省竹业开发不断升温,大力发展竹产业已越来越成为我省各地尤其是林区党政领导的共识,被摆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1至2004年我省财政共投入资金5100万元用于扶持各地培育丰产竹林、建设竹山道路。南平市政府2002年提出竹业产值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并在全市开展竹业擂台赛活动,启动了建设高产竹林示范基地和扶持笋竹加工龙头企业的“五个一”工程(给每个村的农民送一份笋竹两用毛竹林竹事活动表、一本《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一盒科学育竹光盘、开展一场技术培训),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科技创高效”的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竹业开发氛围。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业发展工作,在精简政府机构的改革中,专门批准设立了7个人员编制的市竹业管理站,并在全市实行竹业开发目标责任状,把竹林护笋养竹、抚育、施肥、竹山道路开发、小径竹开发笋竹加工企业发展、竹业总产值纳入目标责任状管理,形成了领导抓、抓领导的竹业开发氛围。长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竹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提出了竹林面积从2001年的2万亩发展到2005年10万亩的目标,并成立了竹业开发指挥部,由县委分管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副县长三位领导亲自抓竹业开发,实行领导干部挂点包村、典型示范、一年四季四次考核评比等办法推动竹业开发,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竹业的良好氛围。领导的重视、责任的落实和示范工程的带动,有力加快了全省竹业开发工作的进程。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竹业发展环境。一是竹政管理政策得到进一步调整。2000年开始,我省根据竹林已绝大部分分户经营、竹林属于异龄林等实际情况,加大竹材采伐管理改革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林农和加工企业,促进了竹材的生产流通,达到了服务竹农、服务生产的目的,为竹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笋竹税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以后南平、龙岩、三明、宁德等市相继出台了降低笋竹税费计征基价的政策,我省笋竹税费征收标准从原来的每根2.3-3.2元不等,下降到了1.0元左右,仅此一项全省就让利1.5亿元。今年我省又实行取消笋竹农业特产税政策,实际每根竹材税费进一步降低。税费的降低,一方面竹农得到了实惠,培育竹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兴办笋竹加工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三)加强科技示范和培训工作,竹林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在竹林开发建设中,坚持把科技兴竹放在首位,积极组织参观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竹业技术培训班,引导竹农走科技兴竹的路子,并大力开展示范片、示范户建设活动,以点带面,带动竹农学科技用科技,有力地促进了竹林经营水平的提高。为加强落后地区竹农的技术培训工作,省竹业协会专门组织科学育竹农民带头人组成宣讲组,深入龙岩市的六个县九个乡镇讲解丰产竹林培育技术,共培训竹农620人,收到良好效果。南平市每一年都在竹业擂台赛活动中认真组织开展“千人进千村”的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全市林业系统仅2002年就有1086名科技特派员进驻1096个村,给竹农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送资料,为农民举办培训班2192期,受训人数15.3万人次,发放《毛竹丰产培育》技术小册子、《笋竹两用毛竹林竹事活动表》等资料36万份,深受农民朋友欢迎,有力地提高了竹农科学育竹水平。三明市各县积极依托林业科研院校,开展竹林开发科技园区建设,现有永安、沙县、泰宁、建宁、梅列等县区与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与此同时,我省还结合竹业二期工程的实施,把竹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作为提升竹业开发水平的重要项目,采取招标方式,吸引省内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就笋竹新产品开发以及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攻关。并且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培训班,邀请这些专家授课。目前,部分课题如竹材高出浆率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竹材中密度纤维板等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些课题的研究突破,进一步带动了我省笋竹加工业发展上新水平。
(四)推动商贸,竹产品交流与市场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省各类笋竹产品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为推动竹产品的交流,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及消费者、经销商对产品的认可度,扩大对外招商引资,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01年我省在沙县成功举办中国(三明)竹藤产品交易会,共签订协议和合同103份,投资金额8.69亿元,产品成交金额8.34亿元。永安市2002年起每年均举办一次福建永安笋竹节,并把笋竹节作为民间传统节日以人大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至今已举办了三届,每届都有几百家企业、上千名客商前来参展参会,共签约项目300多个,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各地对竹业品牌宣传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沙县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出资为青竹集团“天河”品牌竹凉席做广告宣传。永安市特邀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叶茂忠先生对“永安竹业”品牌进行策划,并利用各种传媒、信息进行宣传,大大提高了永安竹业的知名度,为吸引投资创造了条件。建瓯市正在筹建笋竹贸易城,为东南沿海地区笋竹贸易搭建平台。
三、我省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竹业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了农村税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山区集体经济,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区域发展还不平衡。
现阶段我省各设区市及各县之间竹业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南平、三明、漳州等市及部分县竹业经济发展较快,一些沿海市、县相对落后,如何加强山海协作,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商品经济活跃以及资金、市场、人才优势,优化竹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优势互补,还大有文章可做。
(二)笋竹加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没有根本扭转。
多年来我省竹业发展在山上做文章多,山下笋竹加工发展不快,特别是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以及龙头企业培植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笋竹加工企业发展环境还不理想,竹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三)竹林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我省竹林面积虽然位居全国第一,而且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低产、低值、低效毛竹林仍然大量存在,竹林集约经营水平仍然较低,竹林整体质量不高。特别是边远山区竹山道路建设任务仍然很大,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竹林资源开发的重点。毛竹纯林化日趋严重,各种病虫害危害加剧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区域特色经济小径竹发展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于笋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大型笋竹加工企业的建立,对中小径竹的笋竹需求量猛增,区域经济小径竹发展潜力巨大。加大中小径竹丰产林培育力度,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满足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已成为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四、对“十一五”继续做强做大笋竹产业的一些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按照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竹林的多种需求为出发点,以竹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丰产竹林培育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利用为龙头,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建成贸工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竹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