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拉芳]让我们了解一下民族服饰吧 IV [70P] - 缤纷贴图区 - 唯美贴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0:56
1#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3-14 23:06 |只看该作者
[其它] [爱生活,爱拉芳]让我们了解一下民族服饰吧 IV [70P]
拉芳,民族服饰,生活,拉芳,民族服饰,生活

夏季,青年女子穿花团锦簇的连衣裙。胸前往往精工绣上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有时,在连衣裙的外面加上绣花衬衫,西服上衣,下配各式花裙,秀雅不俗,别具风采。相对而言,老年则喜欢宽大,褶多的衣裙,不过都是丝绸制成。乌孜别克妇女爱穿名叫“魁纳克”的连衣裙,宽大多褶,不束腰带,有的在连衣裙外再穿各种颜色坎肩,也有穿各式各样短装的。
妇女的冬装更是华贵,富有西北风情。她们除毛衣、毛裤、棉、绒上下衣、呢大衣之外,还喜欢穿价格昂贵的狐皮,羔皮、水獭、早獭等裘皮上衣,再穿上一双高筒皮靴,显得身材更为修长伶俐。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长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直领、开襟、无衽,在门襟、领边、袖口上绣有花边。衣服上有花色图案,十分美观;另一种为斜领、右衽的长衣,类似维吾尔族的“裕袢”。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艳丽,所穿衬衣的领边、袖口、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绿、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老年人却爱穿黑色长衣,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乌孜别克族对长衣的布料十分讲究,过去多用“伯克赛木绸”(一种质地厚软的绸料)或金丝绒,现在也用各种质地优良的毛料。

花帽
乌孜别克族花帽有十几种,不论男女,都爱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花帽为硬壳、无沿、圆形或四棱形,带棱角的还可以折叠。花帽布料采用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艳,是乌孜别克族传统的手工艺品。著名的花帽种类有“托斯花帽”,也就是“巴达木花帽”,绣有白色巴旦木图案,白花黑底,风格古朴;有“塔什干花帽”,源出中亚塔什干,一般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戴在头上显得很有生气;另外,还有“胡那拜小帽”,图案精美,久负盛名。
乌孜别克族对戴花帽十分讲究,戴法和维吾尔族不一样。乌孜别克族花帽中红色和黄色花帽很少,基本上没有,青年人和老年人都爱戴巴达木花帽,有时戴白色绣花的花帽。妇女戴花帽时,常在小帽外再罩上薄如蝉翼的花色纱巾,别有一番风韵。过去,按宗教习惯,妇女外出要穿斗篷,戴面纱,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乌孜别克妇女,不论老幼,都梳着辫子,小孩梳许多小辫,妇女梳两根长辫。喜爱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发卡等首饰。每逢节日庆典、亲友欢聚,她们都要将首饰佩戴齐全,精心打扮,显得华贵典雅。今天,佩戴首饰已经成为乌孜别克妇女礼仪文化中的一部分。

提起惠安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她们那举重若轻任劳任怨的精神,想到的是她们奇特的服饰组合。
惠安女: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
惠安有山青水绿的清秀,有天风海涛的犷放。惠安女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一个服饰奇特、习俗奇特的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婀娜多姿的身影折射出古代与现代的人文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种种信息。惠安女勤劳、聪慧、慈良、坚强,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雕石、锯木、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这个福建省最具特色的女性群体,风姿绰约,神秘迷人。
惠安女服饰特点
也许是因为边远,也许是因为靠海,当她们开始出现在电影,电视舞台和各种画报上,便很快形成一股的文化热潮。文学家放飞的是浪漫的遐想,美学家追溯的是美的渊源,人类学家陷入的是久远的思索,服装设计师寻找的是灵感的火花。但,不论是谁,他们审视和探索的目光几乎都聚焦于惠安女的服饰。

惠安女的服饰组合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堪称奇而不俗、艳而有韵,是汉民族服饰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被誉为“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适应生活和劳动为基调,并严格遵循其自身的审美观念,以“称体、入时、从俗”为追求目标。她们一是讲究色彩与环境的协调和谐;二是注重尺度比例适合,适应劳动生活的需要。她们的服饰和故乡的大海田野融为一体,黑色裤子和盘托出其稳重,蓝色上衣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与天空般的清澈。这种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美,源于她们对周围环境和色彩的感知,是一种体悟四季交替、阴晴风雨变化而脱颖出来的朴实的艺术。
闽南一带的城里人描述惠安女的服饰,常用到几个形容词:“封建头、民 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其实,惠安女的穿著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最美丽服饰。
历史上惠安一带地瘠民贫,男人多外出谋生,再加上当地习俗的原因,家乡的生产劳动都由女人承担。由于地理因素,惠安一带常见山风海风。风沙最能损人容颜,因此惠安女的头部常年使用方巾和斗笠。方巾一般是两尺见方(约70厘米)从头顶上往下巴处扎结,两边垂到肩上,这样脸部只露出眼、鼻、口,有时风沙太大,方巾的结还可以扎在鼻子底下,这样只露出眼睛和鼻子了,然后戴上斗笠,把头部防护得严严实实的,冬天防风沙,夏日挡骄阳,人们很难看清她们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封建头”。
“民 主肚”的穿著,多见于惠安沿海一带的妇女,用城里人的眼光看,她们上身的衣服短得出奇,连肚脐都没遮盖住,且整件上衣既窄又紧,连袖管都紧绑着手臂。由于这些惠安女常年在海边劳动,况且捞海菜、收渔网等操作都是要俯身在水面上进行,如果衣服长了、松了,自然妨碍劳作。多少年来,惠安女露肚脐的上衣代代相传,穿这样的上衣在海边劳动其实最自然。
“浪费裤”,是形容惠安女的裤管特别宽,一般每只裤管的宽度均有40-50厘米,比一般人的裤管宽了一倍。为什么要“节约衫”而“浪费裤”呢?其实惠安女的宽裤管并非浪费,穿宽裤管的惠安女在海滩作业,不怕海水浸湿,不怕海浪打湿;在山上扛石头,在田里劳动,不怕汗水浸渍。由于裤管宽,湿了也不影响正常活动。且野外、海边风大,几趟走动,很快就被吹干。
多年来,许多作家、画家、摄影家,都找上了惠安女的题材。只要深入生活,都会发现,生产、劳动塑造了惠安女绰约美丽的风姿,她们的服饰与穿著,正是一种独具韵味的闽南风情。

惠安女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她们是一个以勤奋坚韧,坚苦耐劳而著称的女性群体。在田间地头有她们挥锨洒汗劳动的身影;在风浪扑打的甲板上有她们拉网捕鱼的身影……。她们是拉起大锯可以左右开弓的女性;是扛起岩石可以步履如风的女性;是挥动锤凿可以巧夺天工的女性。她们在出色完成贤妻、良母、孝媳三重家庭角色的义务时,又超负荷地承受着男人们留下的这片沉重的空白。
尽管惠安女肩负双重的重荷,使她们原本柔嫩的身骨变得坚硬,但她们的爱美之心从没被压碎,更不曾泯灭。稍加留意,我们便可以发觉她们都爱随身带着粉饼、唇膏和各种面霜之类的小玩意,在劳动之余或小憩时刻,便掏出必不可少的小圆境和小角梳,落落大方地对镜涂抹梳妆。这种现象在汉民族中也是少见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惠安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古老的习俗,沉重的叹息,已成为历史遥远的回声。在经济建设大潮搏风击浪中处处涌现出惠安女的光辉形象,她们已在撑起时代的“半边天”,她们还将迎来更阔大的“艳阳天”。惠安女这道人文风景线也会变的更加亮丽,更加壮美。
【德昂族服饰】别具特色的五色绒球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

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过去妇女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但现在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头。德宏地区的妇女剃光额前头发,脑后留长发,梳成大辫,包黑蓝色镶有花边的布包头,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有的地区妇女蓄长发,梳发辫盘绕于头顶,不过包头。各地妇女都喜欢戴大银耳坠、耳筒和银项圈。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层薄银皮,银皮上箍着八道马尾,前端还镶有小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是的闪着耀眼的光芒。有的地区的德昂族姑娘脖子上套者十几个粗细不等的银项圈。老年妇女多带雕刻精致,并涂有黑、红漆的竹管耳饰,显示出德昂族妇女的粗犷之美。

在德昂族的配饰中,五色绒球是别具特色。这种绒球是先用一小缕毛线扎成球形,再染成红、黄、绿等色制作而成,男子包头布的两端、姑娘的项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要钉上它们。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如同数十朵鲜花盛开在她们的胸前和颈项间,光彩照人,别有风味。德昂族男女全身随处可见的五色榕球饰,集中反映了德昂族的审美追求,是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好的心理反映。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关于腰箍的来历,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很旧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妇女们出了葫芦就东游西逛,满天乱飞,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后来,一位神仙把人们的面貌区分开了,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妇女的腰上,从此,妇女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一种美丽饰品,流传至今。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曾经经历过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体现了德昂族崇尚劳动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劳能干的象征。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古代服饰与代称:纨绔子弟,袍泽之谊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人们因以不同服饰的名称来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乌纱帽:自南朝刘宋以来,乌纱帽便在民间流行,无论官民,不分贫富,都戴乌纱帽。至明初,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明史·舆服志》:“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虽然清时已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于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代称。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因以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搢绅:亦作“缙绅”、“荐绅”, 搢为插,绅为大带。旧时高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纨袴:亦作“纨绔”。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青衿:亦作“青襟”。《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旧因以指读书人。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布衣:即平民。《盐铁论·散不足》说,古时普通人在八九十岁以前只能穿麻衣,这些普通人叫“布衣”。《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指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如:巾帼英雄。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此外,还以“麻衣”作为赶试举子的代称,以“绅衿”作为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的合称,以“褐”(褐夫)作为贫苦人的代称。军人则以“同袍”相称,并以“袍泽之谊”作为相互之间的友谊之称,等等。
【于田维吾尔族服饰】于田箭服:“外七里九”吉祥如意
她们自古巷款款走来,沉静端庄,头戴酒盅般的别致小帽,身穿带有7条箭头的丝绸长绒外衣。在暖冬和煦的阳光照耀下,她们的笑容同于田老街的古巷一般安详、和睦。
生活在于田的维吾尔族人将这种威风凛凛的服饰披挂在中年妇女的身上,更给这件衣服蒙上了妩媚的色彩。
关于这种于田维吾尔族服饰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出现的年代,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不管是当地的维吾尔族妇女,还是研究民族服饰的专家,都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说法。这至今还是一个谜。
箭服都很宽松,采用黑色丝绸或者绒面料做成,袖口、衣襟全镶有蓝边,最显眼的是胸前左右两边都有7道对称的蓝色条纹图案,神秘、典雅、高贵、悠然。这些蓝色装饰条纹充满了谜一般的色彩,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在于田县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老乡称这种外衣名字叫“派里间”。据说这种服装只能是结过婚、并且生过小孩的妇女才能穿,没有结婚的姑娘不能穿这种服装,否则她们会招来不吉。在穿之前还要举行一种叫“居宛托依”的仪式,也叫“少妇礼”。
仪式上,少妇的妈妈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整套服饰交给自己的女儿,亲眼看着女儿穿上。在母亲眼里,女人只有结婚并生了孩子才算一个完整、幸福的女人,送给女儿这套服装,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独立、幸福。
自从有了这套服装以后,妇女们也进入了一个最美妙的年龄,相夫教子、构建自己的小家庭,让日子过得更加多姿多彩。
据考证,这种宽大的袍服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服装。宽大的下摆适合骑马,沿袭了古代狩猎人穿着的猎装,胸前两侧带尖头的7条天蓝色缀饰,原为猎人用来插箭矢的箭袋,后来渐渐演变成衣服上的装饰图案,所以“派里间”也叫“箭服”。
于田县的妇女穿“箭服”时里面通常还衬有白色上衣。内衣也很别致,是合领半开套头式的,领口右侧依次排列有9条扇面形图案,圆领口绣一条宽边,领中部有两条相同颜色的绳带,领口花一般为深紫红色。
内衣与外衣相映衬,形成了“外七里九”的说法。民俗专家解释说,之所以选择“外七里九”的数字,是因为维吾尔族人视“7”和“9”为吉祥、幸福的数字。
究竟于田的维吾尔族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穿戴这种服饰,无从考证。民俗专家说,在一些壁画上可以看到这种像旗袍一样的服饰。有人说这种搭配“箭服”的于田小帽,帽顶代表天,帽底代表地,象征着一个圆形的地球。
关于于田维吾尔族妇女所穿的“派里间”,在一些挖掘的墓葬里也有发现类似的样式,颜色丰富,比现在的服饰还鲜艳。专家从“箭服”前面两侧的尖条纹图案推测说,这些条纹远远看去就像老鹰展开的翅膀,古代的维吾尔族人因为对鹰崇拜,所以在胸前绣了鹰饰图案,后来演变成弧形。
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性格温和,有些保守,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保留至今。
【撒拉族服饰】白布汗褡青夹夹,大襟花衣服短坎肩
撒拉族早期的文化与生活仍较多地保留着中亚、伊斯兰和畜牧文化的特点。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县和甘肃积石山大河家一带,聚居地比较集中,因而其服饰也相对统一。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妇女除了参加宗教仪式的场合外,则衣裤鲜艳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妩媚俊俏,颇具特色。撒拉族的服饰大体与回族相同,区别在于上衣一般较为宽大,腰间系布。

中年妇女的衣服较长,裤脚一般触地,脚穿绣花翘尖的“姑古鞋”。青年妇女喜欢穿色泽鲜艳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绿色的对襟长或短坎肩,显得苗条俊俏,喜欢佩戴金银耳环、戒指和手镯等装饰品。
明末清初,妇女外出劳动时,用青布缠头,喜庆节日身披宽敞的绣有花边的披风。后来,改戴“盖头”,披在后面,有如风兜。“盖头”讲究精美,颜色因年岁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妇女为绿色,象征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中年或婚后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征成熟练达、沉稳持重;年长者多为白色,象征白净无瑕、自然朴素。

过去,撒拉族劳动人民多穿无布面的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褐子”,脚穿布鞋或牛皮绉成的“洛提”。如今,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市场的繁荣,男女衣着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妇女们身穿五彩缤纷的化纤、绸缎及毛料时装,头戴质地优良的乔其纱盖头;男子多穿毛料中山服和西服,脚穿新式皮鞋。

撒拉族男子多穿交领长衫、大裆裤,腰扎布带或丝巾,头戴羊皮卷檐帽,脚穿短筒靴,妇女头披纱巾,身穿连衣裙。后来随着畜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及受周围回、汉等民族的影响,服装的式样与原料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短装越来越多,棉布、绸缎的使用不断增加,但伊斯兰教的影响仍十分明显。
现在,撒拉族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软帽,身着白色衬衫,外套黑色坎肩,腰系红色、绿色布带或绸带,下着黑色或蓝色长裤,脚穿布鞋或用牛皮鞋。妇女上身穿彩色大襟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长裤,脚穿绣花鞋,戴盖头,多梳双辫。盖头的颜色因年龄而异,少女和新嫁娘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妇女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揭、串珠等首饰。
【柯尔克孜族服饰】骁勇而粗犷的风貌,典雅、洁净的审美情趣

服饰的源起和形成,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柯尔克孜族大部分牧民随逐水草而居,夏季居住毡房,冬季则定居在气候较暖的山谷地带所筑的四方形土屋内。服饰的特点具有草原牧民的共性和本民族服饰特色。
男式长外衣
柯族多从事畜牧业,所穿着的衣装大都取自牧畜的毛皮或家织毛布。男装用家织驼毛布或棉布裁制成一种无领、对襟、无扣、长过膝、衲长过手指,黑布丝边的长外衣。腰束皮带,短装衣裤,则是一套穿着随意、可体舒适的在近处劳作时的便装。冬季穿皮大衣或皮裤。年青牧民,穿着的长外衣或短装衣库,在衣袖口、臂肘部、领口处上鹿角纹、羊角纹、驼形纹、山鹰纹样,保持了古代传统的、具有草原牧民纹饰的特色。
还有一种长外衣,束袖口,下着条绒裤或皮裤,脚穿高筒马靴,腰间系一根皮带,挂一把小刀。这身装束充分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性格,表现出他们骁勇而粗犷的风貌。
夏装特色为丝花圆领衫,或束丝花腰巾,套上镶边饰的黑色坎肩,再穿青布表库,戴上白色耗帽,色彩封对强烈,展现一种典雅、洁净的审美情趣。男裤装以青布色为主,编上彩色花卉图案,更显鲜丽;冬季用羊皮做成的宽松库,用黑布缘边。

妇女的服饰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喜欢穿红色的短装和连衣裙,衬衣直领宽大,显得舒适。裙子多褶形圆筒状,上端束于腰,下端镶制皮毛,显得华丽富贵。妇女无论婚否,均喜欢穿黑色或紫红色的坎肩,姑娘的坎肩前胸缝有彩色有机玻璃扣、银扣、铜钱、银币等。耳环、戒指、手镯、项链也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有的还在长长的辫子上系上链子和银元,表示吉祥和富有。
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品也很多,大多喜欢戴红、黄、蓝色的头巾,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则围较素的头巾。年轻妇女戴一种名叫“塔克西”的圆形金丝绒花红帽时,还要蒙一块漂亮的头巾,显得如仙女似的美丽动人。冬季,妇女除了围围巾也戴皮帽,以抵御帕米尔高原上的寒冷。

帽冠
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这个民族十分注重戴帽子,帽子的品种也很多,男女一年四季都喜欢戴一种名叫“托甫”的圆顶小帽,多用红、绿、紫、蓝等色的灯心绒做成,年纪大的多用黑色,戴帽被认为是一种礼节。到了冬季,男子和姑娘戴帽还喜欢沿用羊羔皮和狐狸皮做成的皮帽,戴上这种帽子显得非常精神。还有一种用黑羔皮或狐狸皮做成的圆形高顶皮帽,它的护耳特别长,既可卷上去,也可以放下来,外出时可以抵挡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还有一种边缘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圆形高顶皮帽,顶部用绸缎,其他部位用灯心绒,男子顶部多用绿色,女子的则用红色,多为冬季使用。
在夏季,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一种白毡帽,这种帽子作为柯尔克孜民族的一种象征,帽子下沿镶有一道黑线,四周帽沿上卷;左右两侧开一道口,帽顶为四方形,有珠子和黑色的缨穗。夏季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欢穿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坎肩,戴上这种白毡帽,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门隅的门巴族男人穿赭色布袍和氆氇袍。这种衣服是比藏袍短小的,由于坡大路狭,人们用额背负重。勒布、邦金的妇女习惯在背上背一张羊皮或牛犊皮,对于这种习惯,有两个传说:一说是在远古时,藏族统治者把门巴族赶到边远的地区,并惩罚门巴族的妇女,让妇女们在背上背一张人皮,而后来换成背犊皮。另一个传说是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曾经披一张皮用来避妖邪,而后以此皮赐给门巴族的妇女,这就沿袭下来。背一块犊皮实际上是背负时的垫物,又因为气候潮湿,背一张犊皮,也可以用来防潮护体。

她们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这种内衣是以柞蚕丝为原料的,有白色的、红色的和花色的。短内衣是有袖的,而长内衣是无袖的,长至腿,不开襟,没有领,只开一个圆形的口,穿内衣时,从头上套下,外罩衣服称作“冬固”,这种外罩是有袖子的,但没领,没有扣,是用红色和黑色的氆氇做成的。无论男女,他们都是要系上一条长腰带。
门隅门巴族的帽子是别具特色的,不论是男还是女都是一样的,门巴语把这种帽子叫做“八拉嘎”,帽顶是用蓝色的或者是黑色的氆氇做成,帽子的下部是用红色的氆氇做成的,翻沿是黄褐色绒包蓝布边,并要留一缺口,戴帽子的时候,男子是缺口在右眼的上方,女子是缺口往后,邦金以下戴盔式帽子,还要插上孔雀翎。帽子的下沿有若干条穗。这两种帽子都使人有一种醒目的感觉。门隅的门巴族穿红色的软靴,墨脱门巴族多是赤足。

有的门巴族人胸前要挂上“噶乌”,被认为这样可以护身。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戴铜质或者银质的手镯。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墨脱,门巴族的男女喜欢穿用交换来的棉麻自织成的白色衣袍。成年男子的外衣称作为"秋巴",腰部挂一把砍刀和一把叶形的小刀。无论男女都很少戴帽子,常常戴自编的斗笠防雨防晒。
收藏分享评分
回复引用
订阅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2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2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2#
发表于 2010-3-14 23:07 |只看该作者
【土族服饰】七彩袖艳若彩虹,讲究头饰梳三根发辫
土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式样别致,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的男子服装是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2公分见方的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头戴织锦镶边的卷檐毡帽。其中青壮年的毡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称之为“鹰嘴啄食”。部分地区的男子还戴一种翻边尖顶帽,顶端有一绺红穗,更显得别致、飘逸。

土族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相传由清代朝帽演变而来。因红顶连一绺长约五寸的红缨,故名。“鹰嘴啄食”毡帽,其样式为帽子的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衣服是穿小领斜襟的长衫,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有一块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还有穿绣花领高约三寸的白色短褂,天冷时在领子上衬以羊羔皮。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
腰系花头腰带,为一块十二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其两端缝上五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穿蓝色或黑色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边,故称“黑虎下山”。此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之信物,象征忠贞不二,足穿白袜或黑袜,鞋子为双楞子鞋和福盖地鞋。
老年男子多戴礼帽。冬天戴皮帽,即用毛蓝布缝成喇叭口,喇叭口内缝以羊羔皮,可翻上或放下。帽顶上加有一颗核桃大的红绿线顶子。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土族服饰】七彩袖艳若彩虹,讲究头饰梳三根发辫
冬天下雪时,男子一般穿大领白板皮袄,领口、大襟、下摆袖口都镶着四寸宽的边子。劳动时穿褐褂,式样为小圆领,大襟,配以蓝布、黑布沿边。所用褐子,由白色或杂色羊毛捻线自织而成。富裕人家的男子多穿绸袍及带有大襟的绸缎背心、马褂。民和县三川一带土族男子的衣着同汉族一样。同仁县五屯的土族男子服饰与藏族相同。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姑娘一般梳三根发辫,已婚者梳两根,末梢相连,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上织锦毡帽,十分漂亮美观。
妇女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
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带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罗藏,是用铜、银薄片制成,有兽头形、圆形、桃形等样式。
钱褡裢,一般为长一尺五寸,宽四寸的小袋,两端有绣花或盘线图案饰物。女式的钱褡裢由三块白底绣花条块缝合而成,下端连三绺彩线穗。用作钱袋和装饰品。下穿褶裙或裤子。有镶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裙分左右两扇,形似蝴蝶两扇红翅膀;裤子膝下部分套着一节蓝色或黑色的裤筒,土族语称“帖弯”。
未婚姑娘习以两鬓梳小辫,中间梳一条辫,三条辫子合辫在背后,用绯红头绳扎紧,系一海螺圆片。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宽二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个小铃铛。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其裤腿套一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经纬分明。发式、“帖弯”颜色和额带的不同,常是区别已婚或未婚妇女的标志。
【仫佬族服饰】平时多跣足,外出穿草鞋
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及其附近的宜山、柳城、都安、忻城等县。仫佬族服饰崇尚黑、蓝两色。过去无论男女老少,春夏秋冬均穿着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黑、蓝色土布衣。

清末民初,仫佬族男子穿无领有衽琵琶襟短上衣,宽襟大袖,下穿及踝长裤。妇女穿宽身阔袖大襟衣,衣长遮臀,或至膝盖,袖和前襟钉扣的一边,都沿三道镶边,边上的两道,宽约一分半,里边的一道,宽约一寸半,下穿绣花筒裙或长裤。
以后,男子上装渐渐改穿对襟,身袖都缩窄变短。妇女上衣逐渐不再镶边,襟袖也略微短窄。富贵人家还穿有风领的衣服,一般平民是不允许穿的。
仫佬族无论男女,平时多跣足,外出穿草鞋。传统的尖头女鞋,上绣草虫花朵,精工制作。仫佬族男帽有两种,青年人戴6片三角形合成的青布帽,因形似碗,故名“碗帽”,老人戴硬壳平顶“碗帽”。老年妇女包头布;中青年妇女戴头勒(又称抹额)或扎较窄的头巾。未嫁的姑娘剪发或梳辫,出嫁后结髻,少妇前额有刘海。

仫佬族妇女多喜欢佩戴耳环、手镯、戒指等银质或玉质首饰。背婴儿的背带喜用各色丝线绣出各种花卉虫鸟,精美鲜艳,栩栩如生。
仫佬族群众喜穿草鞋,是因为草鞋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穿上它行走起来轻松自如。仫佬人编的草鞋品种繁多,有牛筋榔草鞋、九层皮草鞋、龙须草草鞋、烂皮藤草鞋、黄麻草鞋、禾杆心草鞋、竹麻草鞋、棉线草鞋及绒线草鞋等。
在众多的草鞋中,竹麻草鞋、棉线草鞋、绒线草鞋是最具特色的,至今仍在沿用。竹麻草鞋是一种竹编草鞋,制作方法是先将嫩竹放到火上烤软,然后用刀刮皮,抽丝,轻捶后晾干。编织时需用一根腰带、一张弯弓、一把小凳,小凳前置一个丁字形小架,上挂4根麻纲。先织鞋头,再织鞋身,安上5个鞋手,将相连鞋身的两个鞋梁分别穿过鞋手即成。此鞋制作简便,经久耐用,适宜于在崎岖的山路和苔藓石道上行走。棉线草鞋和绒线草鞋制作精细,式样如同草鞋,但鞋底多用布,鞋面多用五颜六色的棉线或绒线编织而成。棉线草鞋是男青年“走坡”、赶圩时穿的。绒线草鞋鞋尖上还有一个大绒球,是女青年“走坡”、赶圩时穿的。棉线草鞋和绒线草鞋是仫佬族未婚男女青年的标志。在走坡场上,只要见穿绒线草鞋的姑娘,小伙子便可唱歌向她求爱。
【藏族服饰】男女都喜爱装饰,围裙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服装是人们生活中的最为流行的一种时尚,是塑造形象的“第一艺术”,同时,也是人与社会交流的一种直接而替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藏族服装,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鲜明的特点。
藏装
藏装是藏族人民的起居、行旅、劳动方式和审美观所决定的。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特点都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农区的服装在藏袍、藏衣、衬衫等。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也有用毛哗叽等作料的。
而牧区的服装有其地区特点,这些地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高寒。所以牧区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不论是农区还是牧区,人们在腰间束带,上面缀挂镰,小刀鼻烟壶,银元等装饰品,这就是藏民族服饰的一个特点。

金花帽
藏族的帽子式样多得很,男的女的各有不同,不同地区又花式各异。拉萨、日喀则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金宝顶帽用金丝绘、金丝带和银丝绘做装饰,用当地土产的氆氇和皮毛作料,做出的帽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形式不同,样式有所区别,戴法也有不同。
围裙
藏事称“帮典”,是藏族妇女喜爱的衣物之一,也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明。围裙生产一般先手工纺纱,然后染色、刷毛、织成条状,再缝合成围裙。
围裙品种很多,最好的藏语叫“斜玛”,用十四至二十种染色毛纱,精工织成;其次的一种叫做“布如”,就是比较普通的围裙了。西藏围裙最著名的地方之一是山南贡嘎县姐德秀区的“帮典”厂,相传有五六百年历史,被称为围裙之乡,贡嘎姐德秀的围裙作为装饰品,远销各地。

藏族鞋可分为两大类,即松巴鞋洛鞋。松巴鞋有多种,其中较为高级的有松巴梯尼玛,做工精致考究,喜庆节日才拿出来穿用。这种鞋,实际是靴,很适合高寒的西藏地区。其它几种松巴鞋,暖和的季节穿着。还有一种叫松巴各分鞋的,一般多于冬天穿着。洛鞋的便于拉携。
装饰
藏族男女都喜爱装饰,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特性。藏族爱装饰的表现之一,是广泛运用珠宝,金银、象牙、玉石从头到脚来打扮自己。西藏人民的服装打扮,品种和式样甚多,从头到脚,各地区都不完全一样,如头上戴的礼帽,头饰巴珠工,布一带穿的“古绣”(无袖袍式服装),藏南的男装夹袍。
【东乡族服饰】妇女头上戴盖头,男子“胡子是路票”

东乡人的服饰,因受新教的影响,今天已与宁夏回族人民差不多,而在本世纪初,他们的服饰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从前,东乡族妇女的服饰十分漂亮,上衣领圈及大襟都有绣花,袖子宽边,后面开叉,以飘带束住脚管。每逢喜庆大事,妇女多穿绣花裙子,脚穿高根约一寸的绣花鞋。当时不带盖头,只包头巾,发髻上插饰物,带大耳环和大戒指,上饰珊瑚及玛瑙。胸前一般佩戴银饰。妇女的上衣流行假袖,在肘到袖口间,用红、绿、蓝各色布缝成数段,并在假袖各段上绣上花边。这样,一方面觉得美观,另一方面使人觉得好像穿着数件衣服。年轻妇女,多在鞋上绣一些花。东乡族男子以前大多穿着宽大长袍,束宽腰带,佩带五至七寸的小刀及钱袋等。裤带多绣花,名曰“鞑子花”。有时男子裤腰上还挂小刀、荷包、鼻烟壶等,以示美观。中年人和老年人喜穿长袍和“仲白”。“仲白”一般用黑布缝制,穿着要求干净。

新教反对妇女穿花衣服,规定男教徒要留大胡子。直到今天,东乡族妇女一般都穿黑、蓝和藏青色的布衣,青年妇女亦有穿红着绿的,但较少见。妇女上衣宽大,齐膝盖,大襟开在右边,袖长齐腕,袖口约四五寸,有的上衣外加一布坎肩。裤子长及脚面,裤口大约七寸左右。由于宗教的影响,东乡族妇女一般都要戴盖头。老教对此要求稍宽,一般只在出门时戴,在家时常戴一顶线织的便帽。新教则要求较严,盖头一般长及腰际,头发全被盖住,只露面孔,不论在家、外出都必须戴。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女孩子从七八岁开始戴绿盖头,出嫁后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未婚少女的盖头比较讲究,一般用柔而透明绿色绸纱做成。今天,一些东乡族妇女为了劳动、工作的方面,已不再戴盖头,而戴类似医院女护士们戴的白帽子。心灵手巧得妇女们,在白帽子上绣上几朵“牡丹”,给人一种整洁、雅静的美感。
东乡族男子一般头戴平顶软帽,分黑、白两色。老教教徒所戴黑软帽的平顶,是用六快布缝成,新教教徒则多穿制服和小翻领黑布面大衣。东乡族男子不蓄发,但留胡须。新教传入后,规定教徒要留大胡子。出门在外,同教教徒相见都以礼相待,可以得到保护和援助。因此,在东乡族中有“胡子是路票”的说法。今天,这里不少国家职工、干部不再留大胡子,山区、农村还有。

此外,东乡族人还普遍喜好戴“烟黄”色天然水晶石磨的墨镜和茶镜。这一习俗可能因其常年居住在海拔二千米的山区,光照和紫外线强烈,尤其是冬季雪后阳光耀人,为保护眼睛而形成的。
从东乡族男子留大胡子和妇女戴盖头可以看出,他们在服饰及面容修饰方面的审美心理深受宗教影响,认为对宗教虔诚的就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上的一些清规戒律逐渐使人们习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异教徒的审美心理。东乡族妇女的发式与服饰随着不同的年龄与时代而变化着。女孩幼年时头发周围剃一圈,中间平分,梳两条小辫。八岁开始留发,梳成一条辫子,结婚后挽发髻,戴一白帽,外罩盖头。至今有些青年妇女多喜戴筒状白帽,身着时装。
【姑苏服饰】江南水乡一幅优美的风情画
苏州乡间服饰,以甪直、胜浦、唯亭一带农村妇女的穿着最具特色,至今仍流行不衰,是江南水乡服饰的典型,甪直水乡妇女的传统服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乡妇女头戴包头巾,上身穿大胸襟纽襻拼接布衫,下身着拼接布裤,腰系短褶裙,外罩青束腰,脚蹬绣花百衲鞋。
包头巾戴在头上状如卷曲待展的荷叶,包头巾用两色或三色拼角而成,拼角边缘用异色布滚边,有时角上还绣花,包头上还饰有姹紫嫣红的流苏,既美观又实用。

上衣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和花纹的靣料拼接而成。褶裙长度过膝,裙裥细,褶裙前方正中有一方形口袋,并以小朿腰遮盖袋口,美观大方,褶裙朿于罩衫外,系褶裙腰带甚长,在腰间绕一周后挽结,穿腰上绣图案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饰物。衣服色彩、款式随年龄不同而变化,青年妇女喜布色花俏,款式靠身合体。中老年妇女则喜欢阴丹士林兰、黑色和稳重调和的色彩为多,款式宽大舒展。
裤多用深底白印花布和白底深色印花布,裤裆以黑色或兰色士林布拼接,直至裤脚,脚管较小,用花布或浅色布贴边。

百衲鞋是水乡妇女出客礼鞋。鞋帮绣几何图案,鞋头绣花,鞋后加一块半寸见方绣花小布,这种鞋好看而又耐用。
姑苏农妇的传统服饰,是江南水乡一幅优美的风情画!
以前,水乡农村妇女在炎热的盛夏爱穿胸兜。胸兜作菱形,上部装环带,用时套于脖上,中部左右各装一根绸带结于背后,遮胸露背,纳凉防暑。这种装朿及风俗现在已不多见了。
【赫哲族服饰】因地取材,独特的鱼皮服饰

赫哲族的服饰充分显示了渔猎经济的特色。《皇清职贡图》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早年,赫哲族的服装、被、褥多用鱼皮、兽皮缝制。同江市勤得利以上的赫哲人主要用狍皮、鹿皮缝制衣服,戴桦皮帽,冬天穿狍皮或狐皮大衣,戴貂皮帽。
鱼皮衣服,赫哲语叫“乌提库”。女式鱼皮上衣式样近似旗袍,襟长过膝,收腰,下摆宽肥扇形,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有些做工讲究的,还在襟口、袖口、托领、前胸和后背,绣上云纹和各种野图案。有的还在衣服的下缘缝上贝壳。男装在衣服袖口、衣边多镶两道边,也可以染成或镶成云纹、动物纹饰。
鱼皮套裤分男女两种,一般是怀头鱼皮或哲罗鱼或狗头鱼皮做成。男人穿的裤子赫哲语为“又克衣”,上端为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女人裤赫哲语为“嘎荣”,上端为斜口,裤脚上绣有各种花纹。春、秋、冬三季皆可穿鱼皮套裤。

赫哲族的鞋也是因地取材,多是用熟好的怀头、哲罗、细鳞、狗鱼皮等做成的,即鱼皮靰鞡,赫哲语称“温塌”。靰鞡分身、脸、靿三部分,前端和脸抽褶缝成凌半圆形再用较薄的鱼皮沿着靰鞡田缝上高约30厘米的靿子,然后穿上皮条做带。穿时先絮上乌拉划或猪鬃草,穿上狍皮袜子,然后穿上靰鞡,把带扎好,既轻便又暖和。靰鞡在冰道上和雪地上都不打滑,也不会往里灌雪,是东北地区最佳防寒用鞋。但要注意不能踩热的东西,甚至刚拉的牛粪也可能把它烫坏。
赫哲族居住地狍子非常多,狍衣服也特别多,尤其冬季冰天雪地普遍穿狍皮大衣,或称狍皮大哈 ,赫哲语中“克啊升克衣”,用熟好的狍皮缝制而成。一般狍皮衣缝制时都衣长过膝,并有大襟和偏襟两种。冬季穿的狍皮大衣必须用冬季猎取的狍皮,因为此时绒毛多,皮板厚,耐穿耐寒。其他季节可穿秋皮,夏天要穿光板皮。狍皮还可做狍皮裤、被、褥、帽子和手闷子。
用当地特产桦树皮制成的桦皮帽,赫哲语叫“博如”,状如斗笠,顶尖檐大,可遮光防雨。人们常在帽檐上刻些花纹或动物形名象,是夏季非常流行的凉帽。
烟荷包,用桦树皮或兽皮制成,是男女定情信物,制作异常讲究,图案新颖,做工精细。
另外,妇女还有戴耳坠子、镯子、戒指等习俗。早期多为木制的,后来发展为铜制、银制,富有人家妇女多为金刚。
【北京服饰】老北京晚清服饰:满汉服饰加以融合,京城衣着更放异彩
北京的服饰不仅吸收了满族的式样,同时还将满汉服饰加以融合,使京城的衣着更放异彩。
长袍
清末民初,在北京大街上四处都可以看到穿长袍的人。这长袍又叫“旗袍”。它是昔日北京平民常穿的衣服。这种衣服在民国革命前,甚至在民国后的一段时期里,穿者极为普遍。夏天穿单的长袍,北京人管它叫作大褂。其衣料一般为棉布的,较好的为葛布或夏布的。高贵之家多穿丝质的。道光后的一首名为《罗褂》的竹枝词里写道:“作阔穿来是软罗,腕摇金 宝光摩。那知都下豪华客,看戏依然葛夏多。”春秋时节穿夹袍,入冬后就要穿棉袍或皮袍了。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输入,北京人曾用它为料制做棉袍。当时有一首题为《绵袍》的竹枝词中说:“绵袍洋布制荆妻,颜色鲜明价又低。可惜一冬穿未罢,浑身如蒜伴茄泥”。蒜伴茄泥,言下之意全烂了。这是北京的一句歇后语,意在讽刺贪图便宜上了当的人。
说到长袍,它的特点是:袍长过膝,领子是圆的,带大襟有扣襻,袖子肥瘦适中,下摆留有开禊。长袍虽然原本为满族人所特有的服饰,但随着历史的演变,也曾有了某些变化。当初,满族人穿的长袍,袖子是窄的,同时在袖口上还带有“马蹄袖”(箭袖),所谓马蹄袖就是在本来已经很窄的袖口上,再接上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其形状酷似马蹄。马蹄袖的发明和使用,完全是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形成的。在酷寒的东北,满族人在狩猎中,无论是盘弓搭箭,还是挽缰驰骋,这种保护手背的马蹄袖,都曾起过不小的作用。然而随着满族人的进关,生活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在北京这样一座城市里住长了,这种多余的马蹄袖还会有什么用呢!此外原来的旗袍是四面开禊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两面开禊,甚至还有不留开禊的。这种演变也与马蹄袖的隐去相仿。四面开禊的长袍无疑是方便驰骋,日后驰骋渐少,自然要四面开禊就没必要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人就不再穿马蹄袖四开禊的长袍了。只有清代的官服和有地位人的长袍还保留着原样。
由于昔日长袍是北京男女都要穿的服装,因此讲究装饰的妇女,每每在长袍的衣襟、领口、袖边处镶上绦子花边,作为美的点缀。清末北京时兴瘦长袍,长能覆足,袖仅容臂,形不掩臀,若猛然一蹲,就可能撕裂。据说当时这是仿西装而制,于是有人便讥讽说:“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著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

马褂
说了长袍必然要说“马褂”。今天北京的青年人恐怕很少见到马褂了,但是总还是能在商店里见到对襟的小棉袄吧,它的样式就很象昔日北京人穿的马褂。说到马褂,自然就会联想到马。实际上,它就是骑马时穿在身上的一种外罩衣。据说这种对襟、圆领、有开禊带扣襻儿的外罩衣,明代初年骑马时就有人穿,不过政府是禁止通常穿着它的。满族入关后就不同了,于是北京便四处可见穿马褂的人了。当时的马褂身长只到肚脐,袖长只到肘臂,开禊也是四面。它也和长袍一样,可做成皮、棉、夹、单以应四时的需要。康熙时,曾兴起一种身长至胯,袖长至腕的对襟马褂。后来曾在民间广泛流行,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更喜欢它。除了对襟马褂外,还有一种带大襟的马褂,其中“琵琶襟”马褂颇受人欢迎。所谓琵琶襟,就是马褂的大襟边不裁到膈肢窝下,而是从齐肩的第二个纽襻处直接向下裁,只是不要裁到底,让下襟缺一小截。一般说来,对襟马褂多用作礼服,带大襟的马褂多用作常服,而琵琶襟马褂用作行装。
马褂在北京为男子的一般服装,因此它和长袍不一样,大多数马褂是不镶边的。但是在同光之际,北京街上也曾有过“时兴马褂大镶沿,女子衣襟男子穿”的新潮,不过那只是昙花一现而已。马褂多以绸缎织物为材料,也有用兽皮制做的。马褂颜色有蓝、紫、灰、黄多种,以黄色为贵,俗称“黄马褂”。一般平民不准穿,皇帝、巡行扈从大臣们可穿明黄色马褂。清代中晚期,赏穿黄马褂的勋臣相当多。
除了长袍、马褂以外,还有几种服饰是昔日北京人常穿的。这就是披风、斗蓬、袄、坎肩、盾子、兜肚和主腰。披风、斗蓬和袄,这些都是北京汉族妇女长久保持的服饰。清初在服饰上就有“男降女不降”或“男从女不从”的说法。即汉族妇女在服饰上保持着相当大的自由。穿披风,斗蓬和袄就是一例。披风实际上就是外套,严格说它不能算短装,因为它长可至膝,其式样多为对襟,大袖,低领。一般套在袄外面穿。斗蓬多为妇女在冬季外出时穿用。它是由古代蓑衣演变而来的。清末斗蓬的制作已很讲究了,多数斗蓬采用明快鲜艳的绸缎制成,在面上还绣有各种式样的花纹,有的还衬以狐、猞猁等细毛皮。袄分夹棉两种,可用绸缎亦可用布做里做面,内絮丝棉或棉花。妇女贴身小袄多为鲜艳的粉红、水红和桃红颜色。

坎肩
坎肩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长了。它是由汉族穿的“半臂”逐渐演变而来。这种无领,无袖,一般为对襟式的坎肩,无论是穿在衣服里边,还是套在外面,不仅穿脱都很方便,而且实用,因此它一直博得男女老幼的喜爱。尤其是妇女,若做上一件精美漂亮的坎肩套在外面,分外显得庄重文雅。
盾子
盾子,顾名思义,是起护心作用的。北京人把它当作内衣穿。一般分单、夹、棉几种。盾子和坎肩一样也是无领,无袖,所不同的是它比坎肩要短,要裁得贴身,同时为了加强护心作用,不采取对襟式,而是把襟开在腋下。记得小时候,每到入冬时节,妈妈都要让我穿上个又贴身又暖和的棉盾子。
兜肚
兜肚,又名抹胸或抹腹。用块方布上下对角垂直使用,将上角剪下一小角,成为两角做成,用一根绳或带系在上方两角处,然后将这绳或带挂在颈上;左右两角也各系一绳或一带,然后将这绳或条系在后腰上。兜肚多为单的,一般以布做成,富裕之家也有用丝质料子制作的。穿兜肚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如《南史·周迪传》中描写他衣着简朴时说:“冬则短身布袍,夏则紫纱抹腹”。昔日北京的儿童及妇女多穿兜肚,并在兜肚上常绣以花鸟、鲜桃、胖娃娃之类。尤其是儿童,在酷暑时节,经常是以兜肚代衣,穿起来不仅凉快,而且起到护心和护肚的作用。
至于主腰,在北京昔日多为老年人所喜爱。它分夹、棉两种,其长度要根据穿着人的腰围而定,宽度大至在1尺左右,主腰正好将腰围住,以避风寒刺腰,一般在左右肋处开襟并加扣襻。
谈了上衣再谈下裳。裙子是我国妇女所喜爱穿的下裳,北京妇女也不例外。先秦时代中国的妇女就有穿裙的习惯了。入关前的满族妇女因习于骑马狩猎的缘故,所以 “衣皆连裳,不分上下”。但入关以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加上与汉族妇女的相互往来,因此也逐渐开始穿裙了。至于汉族妇女穿裙的习惯则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不受年龄、身份的限制。当时的裙子因受窄幅织物的限制,所以不管是褶裙还是斜裙,都只能缝成筒子式样,将它套于腰间,而且裙子也“长及其足”。制作裙的材料,有的为丝绸有的则为棉布,裙上还多绣有花纹和图案。
清末时,北京百姓不分男女曾流行穿裤子。裤子分满裆和套裤两种。满档裤分单、夹、棉、皮几种,裤里和裤面用绸或布制作的都有。女裤在裤腿边上往往还绣着各种花纹,男裤多为素的。至于套裤,是一种无裤腰裤裆,只有两只裤腿的裤子,穿着时用带系在腰间。据说同治年间京城的套裤都相当的肥。《肥套裤》这首竹枝词中这样写道:“英雄盖世古来稀,哪象如今套裤肥。举鼎拔山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围。”直到今天,在北京还可以看到3岁以下的幼儿穿着一种露着屁股的裤子,人们管它叫作“开档裤”,这种裤子在制作时裆里挖去一块材料,便于幼儿拉屎撒尿,由于北京春冬季节都较冷,因此还往往给孩子缝一个"屁帘"穿上。所谓屁帘,就是根据幼儿的身量,用两块见方的布中间絮上棉花做成,屁帘的两边各缝上一根带,穿时将它围在臀部,然后在前面一系带就成了。
帽子
从衣裳转谈帽子。戴冠是满族男子的习俗,而对于汉族男子来说则不然。但是自从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剃发垂辫已成定制,因此北京的男子不分种族也不分长幼都戴起帽子来了。当时北京人戴的帽子大致可分为礼帽、便帽和风帽。所谓礼帽就是官帽,北京民间管它叫“大帽”。这种帽子因季节不同又有两种款式。秋冬时节戴的叫“暖帽”。一般由农历8月中旬开始戴,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在北京这种帽子多用呢、缎或布制成,也有用皮子制成的。暖帽顶的中间,装有用红色丝绦编制成的帽纬,北京人管它叫“红缨子”。另一种是春夏时节戴的凉帽。一般是在农历4月开始戴,凉帽的形状有似倒置的漏斗。它是以麦秸、竹或藤为材料编成的。凉帽顶上一般不装“红缨子”。
便帽,在北京有多种叫法。如“小帽”、“帽头”、“瓜皮帽”、“六块玉”等等。无论老少也无论尊卑都可以戴。因这种帽子是由6块同质料子拼制而成,据说早在明代初年,就取它有代表天地四方的“六合统一”之含义而盛行于京城了。清入关后,同样取“六合统一”这一吉利之词,同时这种帽子又摘戴方便,博得人们喜爱,因此仍盛行不衰,便帽的6瓣呈下宽上尖状,缝成后,形如半球。帽的底边分有檐与无檐两种。有檐的即在底边上镶上1寸宽的小檐;无檐的只用缎子包个窄边而已。小帽在天热时,多选用黑纱为面;天凉时,则选用黑缎子为面。帽顶是用缎子编成一个“疙瘩”,北京人管它叫“算盘结”,颜色有红有黑。在小帽的前方正中要钉上一块“帽正”,以示帽子的前后。帽正的质料有好有差,好的用翡翠,白玉和珍珠;差的则用料器或金属片。清末时,京城市面上流行帽顶极尖,帽结小似豆,且多用蓝色为结的小帽。因此有“帽结朱丝尽弃捐”和“第一头颅总要尖”的描述。
还有一种风帽,昔日北京老年人每到冬季都喜欢戴它。京城人称它为“风领”或“马虎”。风帽有棉、皮两种。面用呢子或缎子制成的较多。帽扇至肩,可以保护脖颈以御风寒。其形状酷似苏武牧羊图中,苏武所戴之冠。

鞋子
昔日北京人脚下穿的又是什么呢?穿靴子也是满族的习俗。满族未入关前,常以皮子为面,然后絮进一种长纤维的草,该草就是东北三宝之一的“兀刺草”。因此这种带的靴子称为“皮兀刺”。入关以后则以布或缎为面制靴,同时也不再絮兀刺草了。
当时作为京城的主要居民汉人,仍然是以穿鞋为主。总的来说,京城男子穿便服时以穿鞋为主,若穿官服则要以穿靴为主了。清朝政府曾规定平民百姓不许穿方头靴,只许穿尖头的靴子。至于鞋的式样则没有明文规定,因此,有扁头、云头、单梁、双梁各种式样的鞋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出现。至于妇女,直到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仍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人极为普遍。“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正是这种普遍缠足现实的写照和对世风的讥讽。满族妇女是不缠足的,大多数满族妇女穿带有木底的绣花鞋,当时称作“高底鞋”。
【虫寻埔女的头饰】福建三大渔家女中最迷人的头饰:埔女的“头上花园”
虫寻埔女是大海的女儿,每天的潮起潮落都有她们的牵挂和希冀。
比起惠安女和湄洲女来,虫寻埔女的传统服饰没什么特别之处,穿的无非也是染色布衫,上窄下宽的模样,然而,虫寻埔女的头饰却是福建三大渔家女中最迷人的,以“头上花园”来形容是最贴切的描绘。

虫寻埔女梳发时先在脑后盘个圆髻,髻心插上一支大鲨鱼刺或塑料筷子固定,然后绕髻环戴二至三层时令小鲜花缀成的花环,再对称地插上几支大红、桃红色艳丽的簪花、绢花或鲜花,犹如现代城市中心春意盎然的鲜花坛。有的虫寻埔女意犹未尽,又在髻心两边各插上金银制成的双角发钗或梳子。这样层叠有序、花团锦簇、芬芳飘逸的发型,远远的,就已经暗香浮动,令人目眩神迷,从而忽略了虫寻埔女赤脚或趿着拖鞋。这样“头重脚轻”的打扮,是福建渔家女的共同特点哦。
在虫寻埔村,当你走进一幢老宅的天井,看到祠堂上挂着好多张老照片,女人头上都插着大簪花,头后的“围花簪”若隐若现。这样的黑白照片,唯独簪花被涂抹成彩色,可见当地人对“头上花园”从不敢怠慢。当地人告诉我,虫寻埔女很舍得为头上的“围花簪”花钱,福州有牛角梳工厂专门为她们制作各种彩色的牛角梳,有鱼型、鸟型等,邻村有人专门为她们种植含笑花、素馨花、粗糠花等。虫寻埔女美丽的头饰竟然成全了一个个小产业,真是令人惊叹呀!
虫寻埔女服饰文化形成于何时?这让许多人疑惑不解,专家亦各说各话,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密切,原住民朴素自然的审美观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相融合,形成如此另类的服饰风格。
虫寻埔女喜欢打扮,也勤劳能干。这些生活在海滨的渔家女,当男人出海捕鱼或外出经商时,她们则在家织渔网,带小孩,敲剥海蛎,为商人搬运货物。即使到了今天,漫步村庄里,依然可以看到她们挑着海产品匆忙而过,或在自家小院里敲剥海蛎的身影。至今在泉州的各个菜市场,虫寻埔女卖的海鲜仍然有良好的声誉。
虫寻埔离繁华的泉州太近,年轻女子很多已经追求时尚去了,发型也有了新的改变。然而村里的中老年妇女坚守着传统文化,每天不厌其烦地盘着圆髻,插着满头的花儿,有的还喜欢在腰间别一个鲜红色的塑料小钱包。因为旅游热的兴起,一些年轻的虫寻埔女也开始恢复传统头饰,这样我们就不愁“头上花园”会在虫寻埔消失了。
【马树服饰】遗留的民族民间文化符号:一部乡村文化史[/b
云南巧家县马树镇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了跟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民间艺术样式,从祭祀供奉、婚丧嫁娶到衣食起居、游戏娱乐,其功能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服饰图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
这里的先民当属彝族。早在汉代,以堂琅洗为代表的青铜文化曾引领过这里的潮流,铜洗上的图案饰物古雅大气,朴茂凝重。历史的烟尘过于浓烈,易朽坏的服饰迄今已无迹可考,但我们还能从晋代的霍氏墓壁画中看到些许蛛丝马迹。霍氏墓壁画,原墓位于距昭通市约10公里的后海子中寨,室内四壁绘满题材丰富的壁画,其中有不少留着“天菩萨”髻,披毡衫、赤足的少数民族,与今天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一样。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毡艺已到相当高度。

明清以后,随着大量平乱、戍边、农垦的中原移民的到来,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也就开始了。一方面,汉民族带来内蕴深厚的中原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同化着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当地土著神秘、朴拙的本土文化也在接纳并濡染着中原文化:两种文化一拍即合,在漫长的岁月里终于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
在马树,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家神,用大红纸书写悬于正厅高墙,两旁衬以对联。吃饭用方桌,上席专为年长者或贵宾设,有客人时,妇女儿童一般不上正席。一切习俗均尊崇传统。宋陆游有句云,“衣冠简朴古风存”,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村庄。他们的服饰很有特色,男性一般头包套头——现罕见,穿对襟衣服,外套马褂——系用羊毛线织就,着剪子口布鞋;女性绾鬏鬏,插银锡发簪,包青色帕子,罩花围巾——现罕见,穿女式对襟衣服,腰腹系绣花围腰,着绣花布鞋。有意思的是,跟男性服饰的简洁大方相比,历代村民为女性的服饰赋予了更多的象征内涵和美学追求,他们对女性的饰物达到了不厌其烦求繁求工的地步。
马树女性所系围腰大体呈三角形。前正上方为围腰口,也呈三角形,白底,上饰彩色丝绣图案。两条飘带系于后腰,飘带白底,刺绣上图案。围腰顶部两端分别钉上手工打制的银锡“桃子”,穿过“桃子”用丝带绕后颈将围腰悬于胸前。围腰口上的图案,系女性用各色丝线绣成。为便于刺绣,先把精心选择的白布固定在一比碗口大的竹篾环上绷紧,然后按照“拷贝”的形状一步步绣成。图案色彩明艳,对比强烈而和谐。造型近美术画,但图案总体上左右对称。内容以花草为主,辅以虫鱼鸟兽。花卉多为象征忠贞富贵的梅花、牡丹,动物多为象征喜庆、吉祥的喜鹊、凤凰。而且,图案造型浑然一体,几乎难以把动、植物的形状彻底分清,比如有的图案,初看似两朵鲜花,细看则是立于花枝相向欢鸣的两只喜鹊。
刺绣者这样做,完全是从图案风格的协调性权衡的。而且,在村庄,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鲜活的,动物、植物本身就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村民眼中都是同等重要的生命形态。在巧家的一些地方,曾流行给核桃树“喂饭”的习俗,期望来年果实累累。给植物“喂饭”,只有孩童般纯真浪漫的村民才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在小小的围腰口上,赋予了她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马树女性所着绣花鞋制作程序并不复杂。先用破旧布片、面浆打布壳,布壳晾干后,按鞋样把布壳剪出所需大小的鞋底、鞋帮,用特制的麻线纳鞋底、普通线纳鞋帮,再在鞋帮前方刺绣,最后将鞋帮上在鞋底上,一双精美舒适的绣花鞋就做成了。绣花鞋的造型由于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青壮年女性所穿绣花鞋鞋尖圆柔,图案集中在鞋尖;年老女性所穿绣花鞋为“尖尖鞋”,鞋尖尖耸,且鞋帮通体绣花。绣花鞋上的图案也以鞋尖为中心,对称伸向两旁。跟围腰相比,绣花鞋上的图案,内容更为丰富,造型更生动有趣。除了植物外,人物、动物也是主要表现题材。在同一只鞋上,大红大绿、对比调和的丝线把夸张变形的人、牛、狗、鸡、鹅、鱼、蟮、庄稼、果树、鲜花绣在一起,这些童话般天真浪漫而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图案把农耕时代村民的生活理想表达得至为生动而真切。绣花鞋上的图案有相对固定的造型,甚至有特定的内涵,好些图案本身就是民间典故的图解,原样用较厚的纸剪成,可以不断复制,在女性中代代相传。
千百年来,在多少个马树这样的乡村,在一个个寒来暑往的岁月里,因为那些勤劳能干的女性,村民们永远生活在吉祥喜庆里。不难想象,当完成一天的劳作卸下重担,洗去腿上的泥巴,伺候一家人用过晚饭,她们在如豆的油灯下度过的时光是何等的诗意。凭着一双纤纤细手,她们把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生活的信念,对家人的祝福,或是对心上人的思念,一针针细细密密地绣上了围腰口和鞋帮。这些植根于泥土的乡村艺术家,她们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很多人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有的甚至一辈子没有过正式的名字,但她们心手相传,把一整套民间服饰符号体系传承了下来,成为一部生动的乡村文化史。
回复引用
TOP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2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2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3#
发表于 2010-3-14 23:07 |只看该作者
【塔塔尔族服饰】荷叶边连衣裙:素雅中透示娇艳

塔塔尔族的服饰十分别致。无论男女老幼,通常都喜欢穿一种宽袖、竖领、对襟的白色绣花衬衣,在衬衣的领口、袖口、胸前大都绣着十字形、菱形等几何图案花纹,色彩和谐、美观。在白色衬衣外,再套一件齐腰短背心。这种黑白两色的强烈反差搭配,在男子的服饰上更为普遍。男子除了衣服是这样,头上也多戴黑白两色的绣花小帽。冬季则戴一种用羊羔皮做的蓝色卷毛皮帽,下穿宽裆紧身黑裤,脚蹬长筒皮靴,外套毛皮大氅,腰束皮带,显得威武、潇洒。

塔塔尔族的女子服饰装束接近欧洲民间服饰,男子服饰与维吾尔族相似。女子上穿窄袖花边短衫,下着褶边长裙,外套绣花紧身小坎肩,头上沙巾系向脑后打结,腰间一条绣花小围裙。脚穿长统袜、皮鞋。耳环、手镯、戒指、项链、领口上的别针,是女子通常的装饰品。塔塔尔族妇女善刺绣。塔塔尔族的服饰干净、整洁、艳丽,表现了一种功利性的美。男子戴小花帽,穿绣花贯头衫,腰系三角绣花巾,外套对襟无扣短衣或“袷袢”,下着长裤、高筒皮靴。(“袷袢”:一种对襟无钮扣长大衣,维吾尔语称作“袷袢”。)
塔塔尔族的传统服饰,男子一般多穿套头、宽袖、绣花边的白衬衣,外加齐腰的黑色坎肩或黑色对襟、无扣的长衣,下配赤色窄腿长裤。农、牧民喜欢扎腰带,行动起来比较方便。冬季穿皮棉大衣。
妇女多穿宽大荷叶边的连衣裙,颜色以黄、白、紫红色居多。外套西服上衣或深色坎肩。男子喜欢戴绣花小帽和圆形平顶丝绒花帽;冬季戴黑色羔皮帽,帽檐上卷。妇女戴嵌球小花帽,外面往往还加披头巾。特别喜欢佩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首饰。男女皆穿皮鞋或长筒皮靴。牧区妇女喜欢把银质或镍质的货币钉在衣服上。
塔塔尔族妇女的服饰艳丽而且大方。通常穿连衣裙,多为白、黄、紫、红等颜色,素雅中透示着娇艳。也喜欢穿一种镶有半绉边长裙,脚蹬“喀以喀”花皮鞋或长筒靴。头戴镶有很多色珠的绣花小帽,帽上披一块彩色透明的纱巾,配以金、银、珠、玉等各种质地的耳环、项链、胸针、手镯、戒指等不可缺少的饰物,伴以热情、爽朗的性格,更显得楚楚动人。
刺绣是塔塔尔族妇女最擅长的技艺之一。她们灵巧的双手,不仅在各种服饰上绣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花纹,同时还在枕头、被单、床围、墙围、桌布、窗帘等室内物品上绣出多姿多彩的图案。姑娘出嫁的婚礼服,更是她们显露自己才能与智慧的天地,一方方图案,一朵朵花卉,无不表达着姑娘温顺、善良的性格和对新生活的美好希望与追求。塔塔尔族小伙子们通常也都以姑娘刺绣技艺的水平来作为择偶标准,但无一例外的都会被姑娘们的高超本领所折服
【回族服饰】千年的历史传统:男戴白帽女戴盖头
很少有人注意到,回族服饰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宋人的笔记中,就有回族男子头缠“戴斯他尔”(缠头)、戴白帽的习俗。上千年过去了,回族的服饰经过许多变化,但一些带有伊斯兰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服饰,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饰
在回族服饰中,保留至今、最有特色的要数头饰了。
男子主要是戴平顶的白布制作的圆顶无檐白帽或黑帽(也有不同教派的回族男子戴六棱帽,颜色有黑、白、蓝色)。耳套、缠头(礼拜用的戴斯他尔)。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料子制做,还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是用平绒、花达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线钩的。有的白帽上印有精美的几何图形和阿拉伯文字,表示修养和受到尊敬。
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即戴斯他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他尔礼拜。戴斯他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民头缠戴斯他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头戴白帽,只有清真寺里经常上寺礼拜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缠头。
旧时,回族男子爱戴一种风翎帽。这是一种从头顶至耳朵上面开叉,三片扇形的圆顶帽子。从耳朵上、后脑上部开叉的三片布面,左右两侧的布面垂到下颚,脑后的布面则拖到脖根至肩头,左右两片搭裹住两侧脸庞。有的内装棉花,有的缝制毛皮,冬天保暖,夏天扇风,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这种帽子在生活中已经见不到了。

回族女子有戴盖头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戴立邦小口白帽、圆顶撮口白帽、头巾、抓缟子,如今已不多见。
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从《古兰经》上的规定“令她们把头巾垂在衣领上”而来,意思是把头发、耳朵、脖子等都遮盖起来,集中精力礼拜,眼不观邪,耳不听邪,口不说邪。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些回族地区妇女的普遍服饰。
盖头一般有3种:年轻女子爱戴绿色盖头,清新秀丽;有些女子结婚后戴黑色盖头,显得清雅庄重,但有些女子到了老年仍然戴着黑色盖头,这表示即使她失去了丈夫,但对丈夫的感情很深,不愿考虑再嫁,周围的人一看她盖头的颜色,就知道她的心意;老年人多戴白色盖头,显得清净洁白。
过去,一些年轻女子多戴圆顶撮口白帽(其实这是回族女子真正戴的帽子形状,现在已不多见),有的旁绣花朵,显得灵巧素雅,俊俏秀美。同时,老年妇女冬天多戴黑、褐色头巾,夏天搭白纱巾;中年妇女冬天戴红、绿、蓝色头巾,夏天戴轻薄红绿纱巾。
服饰

回族传统服饰回族男子喜欢穿白衬衫、白布大裆宽松裤、长袍、袍子(准白)、马甲(坎肩),颜色多为白色、毛蓝、黑色。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坎肩,装饰工艺比较简单,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

回族女子传统服饰坎肩、围巾回族女子的传统衣服样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大襟衣服、对襟衣服,但装饰内容却比较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大襟衣服是在右边扣扣子,纽扣是自己用布料制作的,因此做起来比较费工时。回族女子喜欢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通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
回族女子还喜欢穿上腰大裆棉裤、单裤、裹腿、绣花鞋。结婚时的婚嫁服有喜衣、踹(音同)蛋鞋。而冬季,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二毛裹皮衣裤、抄袖,纳底千层鞋、虎抱头鞋、毡窝窝、老滩羊皮袄、皮坎肩等。回族女子的衣服颜色多数素雅、洁净,老年人多穿着黑、蓝、灰等;年轻人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
【佤族服饰】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欲知年龄数脚圈
佤族服饰因地而异,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显示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

佤族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大窝郎(掌管木鼓房的大头人,多为建寨人及其后代)或头人、魔巴(巫师)和猎人头“英雄”。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裤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男子一般没有更多的妆饰,个别地方有戴项圈、右手戴手镯的。外出时,身挎背袋、长刀、火枪、弓弩、梭镖、腿缠裹腿,一副古代勇士的形象。
佤族老年妇女,多缠黑色包头,上衣与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坠有圆筒形或圈状的银制耳环。有的却坠着粗短的木制耳塞,因耳环较重,天常日久,坠耳垂肩。脖上喜戴1-3个大小不等的银项圈、手戴银镯。裙子一般为黑色或彩色条纹裙,腿裹护腿布。

中青年妇女的服饰较为复杂,各地差异较大。以头饰为例,有披长发,戴银发箍的;有披长发戴银泡帽的;也有用彩线缠发,盘绕头顶,缀饰毛线彩球的。服装款式也因地而异,有近似汉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西盟地区(佤山中心区)的佤族服饰最古老、最具本色。这个地区的妇女,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长发披肩,头戴发箍,耳坠耳垂,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带有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女子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脚上都戴有数个或数十几个竹藤圈。按习惯,女子每增加一岁就增加一个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之说”。这种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弥补过去佤山纺织品的奇缺。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
过去,佤族男女普遍皆纹身,男子多在颈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绘刺花鸟、牛虎图案,妇女则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秦汉服饰】男女日常服饰差别不大:大襟窄袖
秦汉男女服饰

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
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秦汉妇女服饰实物

秦汉妇女服饰实物 上图素纱禅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
中图印花敷彩絳红纱曲裾绵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0公分,两袖通长236公分。
下图地“万事如意”锦女服(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3公分,两袖通长189公分。
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资料异常丰富,尤其是服装,经历二千多年,质地仍然坚固,色泽依然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从一号墓出土的服饰有素纱禅衣、素绢丝绵袍、朱罗纱绵袍、绣花丝绵袍、黄地素缘绣花袍、絳绢裙、素绢裙、素绢袜、丝履、丝巾、绢手套等几十种之多。颜色有茶色、絳红、灰、朱、黄棕、棕、浅黄、青、绿、白等。花纹的制作技术有织、绣、绘。纹样有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几何纹等。其中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素纱禅衣,整件服装,薄如蝉翼,轻如烟雾,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在领边和袖边还镶着5.6厘米宽的夹层绢缘,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还不到一两,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稀世之品。
【秦汉服饰】秦汉将士服饰与发式
秦代将军服饰

秦代将军服饰复原图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代骑兵步兵服饰

秦代的骑兵、步兵服饰复原图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
秦代兵士铠甲

穿铠甲的秦代兵士(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
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秦代将士的发式及冠式(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
秦汉铠甲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秦代军官戴冠,士兵不戴冠。秦代兵俑的头饰大致分四类。一类文吏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所戴,似用皮革制成,照于发髻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头上所戴帻上插有一种鸟的羽毛,也称帻。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这种冠在佣群中数量很少,形象与汉代的武冠很接近。只是体积较小。第三种从形象上看,应该称为帽。第四类是髻,髻的梳法很多。

秦汉铠甲
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秦代兵士铠甲展示图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铠甲按形制分为四形,其四形为护胸腹形、铠甲形、骑兵步兵甲、驭手专用甲等四类。本图为胸腹形,这种铠甲形制比较特殊,只有胸腹部分有甲片,甲片周围有一道宽边。肩部和背部都无甲片,背后用交叉斜带与身前甲衣系结相连。带面上还残留有彩色的图案花纹,似乎是一种低级官员的装束。
秦代将官铠甲

秦代将官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近代·旗袍】端庄内敛,穿出中国女性的内在韵致
旗袍,随着时代而变迁
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缎地绣花镶宽边的长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装的样式。

彩绣阔边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袍样式

本彩绣曲襟低领旗袍,为二十年代末期的样式辛亥革命以后,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
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 ;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左1为穿花缎短袖旗袍的妇女。左2为穿素色短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高领短袖斜格纹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短袖长旗袍的妇女。

左图为穿双襟无袖开衩式旗袍的妇女。中图为穿横条锦缎无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改良旗袍的妇女。

左1图为穿开衩领旗袍的妇女、左2图为穿荷叶袖旗袍的妇女、左3图为穿背带式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披肩式旗袍的妇女。
旗袍,穿出中国女性内在韵致
旗袍属衣中贵族。雅致、精巧、性感、妩媚,勾勒出女人的一派风情。面料和裁制技术固然十分重要,但要表现旗袍的贵气,最重要的是穿衣人的内功。旗袍既端庄内敛,又充满韵味。
关于旗袍的描述,散文家王本道说得可谓非常到位。“旗袍的风韵是在内敛、含蓄、温柔中展现的: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凸凹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处处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
由于旗袍的这些特有的美质,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各异的女人穿起来都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特别是年过30岁的成熟女人穿上旗袍,更会使她们越过年龄的羁绊而呈现出一种端庄、大方、沉静、典雅之和谐美。即便是50岁的女人也会在旗袍的掩映之中,尽显其大度、宽容、宁静之美。当然,十七八的妙龄少女穿上旗袍也同样会气韵生动,只是读不出什么内容来。

张曼玉在“花样年华”的旗袍造型十分经典

陈数被认为是穿旗袍穿得最好看的人之一旗袍的种种特质会使穿旗袍的女人感到自信,使她们在公众场合更注意自己的举止。穿上旗袍的女人无论心情多么烦躁,只要走出家门,就会慢慢地安静、平稳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收敛起平日的强悍和粗糙而想到自己是一个女人,应该有一个温柔、宁静的心态。”
关于旗袍和中国女性气质的契合,还有这样一件小事可以佐证。
1979年,著名旗袍制作大师杨成贵为日本高松宫亲王妃做了一件金婚礼服。在素色包镶绲边的旗袍前内襟里,他特意绣了个中国如意。收到旗袍,王妃不懂那么美的图案绣在衣里面的含义,致信询问。杨成贵在回信中写道:“中国女性多性格内向,感情含蓄,漂亮的东西往往不随意露给别人看。这件旗袍为金婚典礼而作,最美丽的那部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有机会欣赏,这才是中国人表现美的方式。”
还有比这更能体现中国女性之美的吗?
【壮族服饰】破胸对襟衣:端庄得体,朴素大方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