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II 唯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28:27
1# 打印 tT 发表于 2010-3-14 01: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它] [爱生活,爱拉芳]让我们了解一下民族服饰吧 III [124P]

拉芳, 生活, III, 民族服饰, 拉芳, 民族服饰, III, 生活

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图

  

  

  

  


  

  

  


  

  

  


  

  

  

  【土族头饰】纽达:揭秘历史演变的文化密码

  “纽达”(亦称扭达)是对传统服饰中女子头饰的称呼。据介绍,“纽达”曾是土族妇女最喜欢的头饰,直到1938年,青海统治者马步芳突然下令,土族妇女不得佩戴“纽达”,“纽达”才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对于“纽达”的研究,也因缺乏实物而被迫中断。

  

  “纽达”通常由布料制作,并装饰由银、铜等材质制作的长针和各种颜色的彩穗,以及云母片。因为装饰复杂,一顶“纽达”重达四五斤。佩戴“纽达”时,妇女们通常要把头发梳到两侧,发梢上折,呈扇形绾于两鬓,然后再把“纽达”固定在头顶。

  “纽达”因其形状不同,名称也各异。比如“叶面里”(意为马鞍纽达),“适格”(意为簸箕纽达),“加斯”(意为铧尖纽达)等等。如此这样,“纽达”成为了土族妇女传统服饰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传说中,“纽达”的发明也和腊月花有关。在惩治巨蟒时,各式的“纽达”起了重要作用。可是,专家们对“纽达”的由来却有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古代土族妇女能征善战,勇敢顽强。后来土族逐渐定居放牧,以至过渡到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妇女们便将战袍、头盔,甚至兵器装于头饰上,这就是“纽达”。只因“纽达”太重,所以戴上后不能左顾右盼,只能连身子一起转动,十分不便。土族妇女在回归家庭后,繁重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不再适宜身着古装,“纽达”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有繁到简的演变。

  在今天互助县的五十地区,“纽达”早已被一种皮帽所取代。不难看出五十地区妇女佩戴皮帽和领口镶嵌皮边的习俗,正是游牧文化的显著遗痕,这也许又是一个土族源于吐谷浑的实物佐证。

  “纽达”是土族传统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它一定蕴涵着破译土族历史演变的文化密码,而这些文化密码的内涵,必将直指逝去已久的吐谷浑。

  【藏族配饰噶乌】男挂方女用圆 护身又美丽

  

  噶乌噶乌,汉语即为护身符,一般是用银或铜制成的小盒,很为小巧,外表雕饰非常精美,还有镶嵌宝石、松石、珍珠的,里面通常会装有泥塑或金属制的小佛、藏药丹丸、小佛画或活佛照片等,随身携带怀中用以祈佛保祐,护身避邪。

  

  大部分有接触藏秘的人,都会有一个甚至以上的噶乌,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也会带在身上,继续加持再加持,每个人的噶乌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宝,象高僧舍利或者甘露丸之类,许多虔诚的西藏人认为甘露丸可以在危机时救人一命,所以他们会随身携带自己珍贵的信仰宝贝放在噶乌里。

  噶乌多为金,银或铜的三种,也有木制的,银制的较为普遍;形状也不一,盒面上可镶嵌有玛瑙,松石,雕刻有多种花纹图案。男子用方的,女子用圆的,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现已经成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饰物,认为佩戴它可以护身;也是装饰,做为装饰品,噶乌展现着精湛的手工技艺与审美情趣,以及一种华贵和富有。二种功能的兼有,反映出善良愿望与美丽的造型间的结合与本质上的一致。

  【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 古滇国遗风

  

  傣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元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瑞丽江流域和红河谷地等,形成滇中玉溪、滇南西双版纳、滇西德宏三个主要聚居区。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花腰傣丰富的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实物文化,特别是五彩缤纷的服饰文化等,无不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彩。傣族自古属百越族群的一部分,其民族文化特征自然只能从古越人的文化传承中去寻找其渊源。

  

  花腰傣妇女的服饰华美艳丽,文身染齿等习俗与古滇国贵族几乎一脉相承,至今仍遗风不改。花腰傣妇女的盛装用料讲究,特别是傣洒、傣雅,多用绸缎,刺绣精美,银泡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彩带束腰;一双手戴几对银镯,十个指头都戴满戒指,丰姿绰约。穿戴起来根本无法劳动,只能参加礼仪性活动,是富贵身份的象征。餐元江河谷气候炎热,穿那么多服装(仅裙子就有三至六条形成三叠水)是不适应劳动生产的。古老华美的服饰,为什么能一直流传保持至今,与古滇国贵族后裔不能说没有联系。其服饰充满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强烈的地域特色,既有古滇国的遗风,又闪耀着傣家人爱美的光采。

  花腰傣的服饰装束,和不少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中古越人服装十分相似,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女性的服装尤其如此。花腰傣的傣雅、傣卡、傣洒、傣仲服饰各具风采。尤以傣雅、傣洒妇女的服装最为华丽,并喜用金、银镶齿,喜戴硕大的银耳环、六方银镯和镂花银戒指。纺织贮贝器(西汉)上铸绕线、穿梭打纬的纺织妇女六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古滇国社会生产的一个场面。

  花腰傣的傣雅、傣卡、傣洒、傣仲的服饰,都保留着古滇国的遗风,吸收了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尤以傣洒、傣雅的服饰斑斓多彩,集历史、文化于一身,各种图案和花纹都有深厚的文化意韵。

  【傣族服饰】挂包筒帕 爱慕之情的信物

  

  筒帕是傣族织锦的一种,从最初的麻、棉纺织发展到现在的丝、毛和棉混纺。

  “筒帕”一词为傣族语,意为挂包。群众通称民族包。傣、彝、哈尼、景颇、佤、傈傈、崩龙等民族都生产和使用筒帕。由于傣族的筒帕生产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织工精细,图案丰富,美观大方,广为人知,“筒帕”就成为各少数民族挂包的代表。

  筒帕既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又是精致的工艺美术品。对于傣族青年男女,更是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傣族妇女从小学习编织傣锦和筒帕,人人都有一手出色的编织技艺。心灵手巧的傣族姑娘,总是倾注情意地编织出最漂亮的筒帕,送给自己心上的人。小伙子收到姑娘的筒帕。就是获得爱情的讯息,需要把自己亲手编织的竹器回赠对方。从此两情相悦,互通款曲,直到结成美满姻缘。有时,为了表达民族团结的情谊,筒帕也会送给来到傣族村寨工作的各族干部和守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

  筒帕凝聚了傣族人民的心意,使人倍加珍视。

  傣族筒帕的制作精致,式样美观,装饰图案形象生动、概括简练,用色鲜艳明悦、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是特色显著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筒帕上编织着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几何图形和鸟鸟兽花卉,极其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那飞舞的彩蝶、开屏的孔雀、绽开的山茶、奔跑的小鹿、沉静的大象,都 “跃”上筒帕,充满生命的活力,展示出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傣族艺人还创作出许多新的图案,反映民族团结、边疆建设的新的生活风貌。

  傣族筒帕虽小,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不仅为各族人民喜爱,而且引起许多外国朋友的兴趣,成为深受欢迎的珍贵的旅游纪念品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bomage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2# 发表于 2010-3-14 01:23 | 只看该作者

  

  在满族民间有大扁方,大扁方是满族金属工艺,俗称“满洲大簪”,是妇女成年的标志,多为银、铜金属所制。使用时横贯于发中,表示妇女已进入成年。在王公贵族家中妇女的大扁方十分讲究,除发用贵金属制作外,还要镶有玉石、翡翠,以显示其高贵。

  扁方这种满族妇女所特有的头饰,在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何玉凤毁装全孝道安龙媒持服报恩情”中,通过对安夫人头饰的描绘可以看到。文中说:“只见那太太……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花儿”……。不管她这一头戴了多少个簪子,却反映出当时清朝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人家妇女头饰的写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于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王室贵族妇女用的扁方从质地到样式制作都堪称精美绝伦,在扁方仅一尺长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虫鸟、瓜果文字、亭台楼阁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贵妇们戴着扁方故意把两端的花纹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缀挂的丝线缨穗,据说是与脚上穿的花盆底鞋遥相呼应,使之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秀美的仪态。每逢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等满族妇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稳重、文雅。

 

  

  白玉嵌莲荷纹扁方,清,长31.5cm,宽3.1cm。(实物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扁方为白玉质,长方片状。器表中部光素,两端镶嵌对称的莲荷纹。图案由各色宝石组成,以碧绿色翠制作枝干、莲蓬、荷叶,粉红色碧玺制作盛开的荷花以及荷叶上的青蛙,红蓝宝石制作小花蕾。柄端两侧镶嵌浅粉红色碧玺花,花芯嵌珍珠各一。

  【满族配饰】荷包:形式不一 用处各异

  

  在满语中,荷包被称为“法都”。

  满族的先人女真人常年出没深山老林,同飞禽走兽打交道,因饮食无定,便在腰间挂一个用兽皮做成的囊袋,里面装着食物,上口用细细的皮带子抽紧。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的先人走出了山林,开始了农耕生活,皮囊也演变成布囊,演变成用绫、罗、绸、缎等织物缝就的精致而小巧的佩饰,上面绣了花鸟虫鱼,成为后来的荷包。

  形式变了,内容也有所改变,一些荷包里不再装着充饥的食物,代之的是一些一饱口福的小零食。另有一些荷包,则装着香料、烟草。

  装香料的荷包,又被称为香荷包,是满族青年的定情之物。一对男女相爱了,女方往往要送给男方一个荷包,那个荷包,一定是那个少女满含深情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绣成的。

  

  烟荷包,有的是待嫁的少女做给未来的丈夫,有的是出嫁以后给丈夫做的。有趣的是,每个烟荷包上,都拴着一个烟荷包疙瘩,其形状如同传说中老寿星拐杖上的葫芦,只是比那葫芦要小许多,长只二寸许,一般为木制,上面刻着各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十分精美。烟荷包疙瘩的作用是防止烟荷包失落。因为当时人们扎的是布的裤腰带,连着烟荷包的葫芦疙瘩由下而上塞到裤腰带里,因为有了那个疙瘩的在上,烟荷包就不会从裤腰带中失落了。

  在满族人中,或春节,或某人某家有了喜事,都有送荷包的习俗,以祝愿吉祥平安。满族男女老少都佩带荷包,但其佩带的方法的位置却是不同。男人的荷包,和解食刀、扇套、火镰等必备的小物品一起挂在腰带的两侧,女子的荷包,一般挂在旗袍上边的第二个纽扣上,年轻的女人或孩子,在挂荷包的同时,还常常挂些小怀镜、香串儿、玉牌之类物件。每年到了端午节,荷包就要更换了,更换后的荷包,里面要装雄黄和艾草,有些人,还要把小梳子、小篦子以及核桃、枣木等雕刻的小“五毒”配成一串挂在腰上,据说,可以避邪。


  中华民族服饰——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此图为商代陶俑。(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

  

  左图为梳辫发、穿华丽服装的商代贵族,身上有明显的图案花纹,前胸饰有龙纹,两臂饰有降龙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右图为梳辫发的商代奴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在殷墟遗址里,曾发现出大批玉器,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风尚的珍贵资料。其造型优美、题材广泛、姿态生动,足以说明这时期的玉器工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在这一些玉器玉佩上还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发式衣着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衣冠服饰的典型特点。

 

  中华民族服饰—商代发式骨笄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 ,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板瑶服饰】色彩斑斓 鸡仔花主要纹饰

  

  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石人双手抚膝、跪坐。头饰较有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式样。

  

  戴高冠的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佩璜)。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的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领窄袖衣,衣着华丽,衣上布满云形花纹。腰束宽带,腰带压着衣领下部,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块长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云形饰物,似乎是佩带着一种刀剑之类的武器。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

  中华民族服饰—战国服饰

  

  

  战国武士服饰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辽宁出土实物)。这个时期的盔帽,称兜鍪,又称胄、首铠、头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块甲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在一些铜盔的顶端,还往往竖有一根铜管,以便在使用时插上鸟羚及缨饰等饰物。这种铜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较光滑,而里面却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断,当时戴这种盔帽的武士,头都要裹头巾。

  

  战国时期的武士服装(按照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纹饰摹绘)。在日用器物上描绘战争是战国时期装饰美术的一大特点。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和四川成都出土的铜壶等,都直接描写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本图展示的“水陆攻战”文饰,是山彪镇出土的铜鉴纹样局部。原作刻画了二百九十多个人物,包括拚搏、射杀、击鼓、犒赏、送别等炽热的战争生活场面。图中人物虽然只具轮廓,但仍可看出其服饰的大致情况。

  

  

  战国胡服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


  

  

  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本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官员(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中华民族服饰—楚国服饰

  男子服饰

  

  楚国男子的曲裾深衣、戴高冠、穿长袍的贵族男子(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画面绘一有须男子,侧身而立,手执缰绳,作驭龙状。龙纹绘成舟形,上有舆盖,下有游鱼,表示龙在水中急驰。驭龙男子处于中心位置,神态自若,气宇轩昂,似墓主人形象。尽管画面内容带有神话色彩,但人物服饰的处理还是比较接近现实:头戴峨峨搞冠,冠带系于颌下,身穿大袖袍服,衣襟盘曲而下,形成曲裾,是典型的深衣样式。在同时期的木俑、铜人身上,也能见到同样的服饰。可见这个时期男子穿着深衣已成普遍现象。

  

  楚国男子的曲裾深衣 左1、2图为穿曲裾、绕襟、彩绣深衣的男子(彩绘木俑,传世实物,原件现分别藏于何兰莱登博物馆及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左3、4、5、6图为穿曲裾、绕襟深衣的战国男子(湖南长沙出土文木俑)。右图穿大袖绕襟深衣的仆人(河北平山三汲出土托灯铜人)。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贵妇服饰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 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板瑶服饰】色彩斑斓 鸡仔花主要纹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瑶族服饰在广西瑶族服饰中特色非常突出,分男装和女装。男装又分盛装和便衣,其服饰图案,鸡仔花是主要纹饰,均见于男女服装,体现出对鸡的崇敬。

  南丹瑶族男子便衣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胸前两侧各绣一个鸡仔花图案;裤子则用白布做成,长度刚过膝盖,裤脚用黑布镶边。南丹瑶族男子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民间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

  

  南丹瑶族女性夏装的上衣称为“褂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前为纯色黑布,后则用染、绣手法做成各种图案;冬装上衣一般为右衽,袖服,无扣。不分冬夏,南丹瑶族妇女下身均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南丹瑶族妇女服饰的上衣和裙子都采用独特的树汁染技术。

  无论刺、绣、镶、染,其物态形式均已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南丹瑶族的生活意趣和特定的文化意念,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板瑶,即盘瑶,因崇奉“盘王”(即瓠)而得名,自称“棉”(育棉),“育”即瑶,“棉”即人,意为瑶人。板瑶的服饰斑斓多彩,亮丽照人,富有特点。

  趣闻:云南穿着“六大怪”

  

  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老百姓的穿衣服饰有一些很有趣的特点。

  一、老太太全身打扮都带彩

  在昆明街头与公园里,常看到许多老太太头上绣花勒子,脚穿绣花鞋,腰间围着绣花围裙,绣花飘带。

  二、姑娘们误把领带当腰带

  许多少数民族姑娘很讲究围宽宽的绣花腰带,很像小伙子们多彩的领带,实际是游客把姑娘们腰带误看成领带了。

  三、大脚板还穿尖尖鞋

  一些多民族合居地方的妇女强健、勤劳、脚大但爱美,常穿绣花尖头带勾凤型鞋赶集和走亲访友,行走时脚很像一对竞渡的翘头龙舟。

  四、好好的新鞋后跟还要补一块

  云南人爱美,用刺绣、扎染、腊染等手法来装扮自己。不管姑娘、媳妇、老太太以至抱着的幼童全身都很花哨。在街头,你会看许多幼童穿戴着彩色布拼嵌的虎头帽、猫猫娃。妇女们穿着前面绣花后跟贴花的彩踩鞋。

  五、一天之内四季衣服同穿戴

  这是因为前面所说有些地区温差较大,冷热瞬间即变。

  六、脚趾常年都在外

  云南许多地区属热带与亚热带气候,许多地方四季如春。在这些温和的地方,乡间男女老少都喜打光脚。故脚趾丫常年都在外。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苏州的“少数民族”

  

  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获得了苏州“少数民族”之称。

  

  水乡妇女很重视愿摄头的梳理和装饰,她们在乌黑的头发、硕大的发留、众多的饰品之外,辅以精美的包头巾和服饰,显示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端庄秀美。

  服饰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传承性相当稳定,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年龄的差异和礼仪的需要,其服饰也会发生明显的差别。

  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

  春秋季水乡妇女服饰上装以拼接衫为主,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鲜而不艳、艳而不俗,几种色彩的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攀、带饰、绣花等装饰工艺很好地显示了服装的风格特征。

  

  裤子多用蓝底白印花布或白底蓝印花布制成,裤裆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这些服饰最初由于受布幅的限制,为省料而拼接,后由实际需要的拼接发展到主观意识的拼接,讲究整齐均衡和对称的形式美。腰部的瞩裙也很有特色,长度齐膝,裙搁极细,搁面和裙带上均有不同工艺的花饰,裙外面系上一条小穿腰,与蹋裙相连。穿腰上缝着一个大口袋,四周及带上绣着各种图案的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装饰物。

  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相沿成习,传承性很强。它适合水乡妇女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实用价值较高。这种服饰还反映了水乡地区传统的审美观念。

  【鄂温克族服饰】皮衣皮袄皮长袍

  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鄂温克的服饰有农区和牧区之分。在大兴安岭南麓从事农业生产的鄂温克人穿大襟长袍,男袍素雅,女袍装饰华丽,其领、肩、襟、下摆、袖口、开衩等处都饰有花边。生活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以饲养驯鹿著称的鄂温克人服饰较独特:男子穿对襟皮短袍,女子穿大翻领对襟皮长袍,用染色鹿皮镶边,男女皆穿皮筒靴或软靴,女软靴饰有鹿角纹。

  

  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妇女冬夏都穿连衣裙、上身较窄,下身裙部多褶宽大.已婚妇女的衣袖上缝有一寸来宽的彩布绕袖、穿有彩色布镶边的坎肩。男子的帽子呈圆锥形。顶部有红缨穗,多以蓝布为面,夏季为单布帽,冬帽用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制作。鄂温克人的皮手套多种多样,其中5指手套缝有美丽图案,很是精制。鄂温克人常穿的皮靴,早期以牛皮做底,羊皮、犊皮、马皮做腰,可分冬夏穿的两种。

  

  鄂温克族服饰服装式样主要有大毛长衣、短皮上衣、羔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等。大毛长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服,衣边、衣领等处都有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皮套裤制作讲究,外面还绣着各种花纹,既美观大方,又防寒耐磨,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旧时鄂温克族服饰样式,有社会地位、等级和礼节的区别。如男装普通百姓只有两边开叉,而官员袍子前后左右都有开叉,前后叉口有扣子。

  

  衣扣鄂温克人叫“陶日奇”,多用铜扣、杏木扣和骨扣。后出现了银扣,富人也有用翡翠、玛瑙、珊瑚等制扣,用布或线绳结扣是以后的做法了。一般百姓衣服只能钉5个扣子,超过5个扣子就是不规矩,让章京(佐领)等官员见了要挨板子的,而官员服开叉上也有扣,多达数十个。

  鄂温克人喜爱蓝、绿、黑色衣服,不喜欢红、黄二色,把白色视为孝服,就是当内衣也一定要用有色线和扣缝制,以示忌讳。

  【布朗族头饰】“戛丝戛中”银簪 妇女的最爱

  

  布朗老妇人的头饰


  

  布朗族少女的服饰

  

  布朗族少女的头饰布朗族妇女一般都头挽发髻,发髻通常戴各种饰品,尤其喜欢别一枚叫“戛丝戛中”的银簪,银簪上有精美的“三尾螺”图案。有些妇女平常包头,其式样是用白布帕巾缠绕成三尾螺的样子。

  布朗族妇女与三尾螺的关系,是缘于一段美丽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美丽的姑娘亿英,便把铸有三尾螺图案的银簪别在发髻上,期望她的遭遇和不幸永远不再出现,幸福美满的婚姻能降临在每个普通人身上。

  【满族鞋】“削木为履”习俗 旗鞋恰似如履薄冰

  

  旗鞋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满族鞋样式较多,旗式坤鞋就分数种:“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马蹄鞋”、“花盆鞋”亦称旗鞋。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的改革,民国以后已不多见。


  

  清代康熙绣钩藤缉米珠朝靴满族素有“女履旗男穿靴”的习俗。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靴子用缎、绸、布、革制成。民间满族男子喜穿“靰勒鞋”,此鞋多用兽皮缝制而成,内絮靰勒草,穿起来轻便、暖和,适于冬季狩猎、跑冰时穿用。男式“多脸鞋”及“千层底鞋”则一直在民间流行。多脸鞋,用布或缎子制成,以双道皮条缝于鞋脸之上,鞋尖突出于鞋底之外,侧面形似小船;千层底鞋,满族男女家居穿着,将布头或旧布裱成袼褙,多层合在一起,以麻线纳鞋底,因层多而得名。这种鞋不仅轻便自如,吸汗弹力强,还可以养治脚病,至今农村妇女休闲时仍做些鞋。

  【满族发式】发辫 真魂栖息之所

  

  清代老夫辫发  戴帽

  

  清代男子辫发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

  

  两把头

  

  晚清期青锻大拉翅  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大拉翅是清宫妇女装扮使用的一种头套,形似扇面,内用铁丝或藤条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固定,外包青缎或青绒布,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它能够承载翠扁方、金钗、凤簪、珍珠流苏等大件首饰同时插戴,装饰起来别有风韵。

  相传大拉翅是慈禧发明的。慈禧为油性发质,晚年大量脱发,看着精美的首饰无法戴在自己的头上,爱美的慈禧独出心裁,发明大拉翅以补缺憾。

  【满族头饰】扁方:与旗鞋相呼应 更显文雅

  【阿昌族银饰】艺人制作银饰 正所谓精细、美观

  阿昌族艺人制作银饰。

  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农民制作的银饰远近闻名。阿昌族号称“能工巧匠”,以打铁著称,打制的户撒刀闻名中外,同时善于制作银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有的全家是银匠,有的三代同炉打制银首饰。

  

  户撒银首饰加工程序复杂,最基本的有两种。

  板件工序。把银子化成银条,然后碾压成片,再按需要分割成块,逐块焊接成各种式样。然后用软金属把它们垫衬起来雕刻花纹。最后取出垫衬,把各种部件焊拢,才算完成。

  拉丝工序。把化出的银子碾压成圆条,在不同的丝母上拉出各种规格的银丝。除做扭丝手镯要在银丝上刻罗纹外,其余都是搓丝。如做银链子,则把拉好的银丝剪制成各种规格的小圆圈,再把小圆圈接到需要长度时焊口,然后用钳子把小圆圈扭成扁形,并用酸木瓜水清洗。至此,一串亮似明星的银链子才算做成了。最难做的是银耳环。因为配件细小,拉丝要拉四十多次。拉好以后还要碾压、钳扭。为了使耳环富丽堂皇,还要在耳环底部拼焊二龙抢宝和灯笼须。

  银首饰的焊接方法也很别致。临焊时点燃煤油灯,把各部件放在一块木板上,滴上焊药,拼成要焊的花样,然后嘴含细金属管,把煤油灯的火苗吹射到银部件上。吹火时要目标明确,力气均匀。土法化银技术性很强,温度要保持在960℃-1000℃之间,而且火力要均匀,所以炭要加得多,风箱要拉得平稳。

  户撒乡阿昌族农民加工的各种银首饰,制作精细,式样美观,历来深受各少数民族的欢迎。

  【土族项圈】美丽的项圈 传说与身世密码相关

  

  华丽和端庄是土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特征。

  经历了时光磨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土族在服饰上已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可无论是哪一个地区的土族服饰,基本特色一致,这是土族人民对美的独特理解,更是一种渗透骨髓的文化密码,为时光无法改变。

  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和西沟地区,是我省土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在这一地区的土族女装中,项圈是必备的装饰之一。有关项圈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龙王山下的索卜滩上生活着一对兄弟,哥哥叫莫日,弟弟叫尼达,他们同时爱上了美丽的姑娘腊月花。后来,生性贪婪的莫日喝下了东海孽龙吐出的毒涎水,变成了一条巨蟒,而尼达则变成了一个石人。为了惩治巨蟒,救出尼达,腊月花不仅和姐妹们发明瞭安召舞,而且还将一条铁链挂在了巨蟒的脖子上,这条铁链就是土族项圈的雏形。

  美丽的传说在带给人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愉悦外,往往也能带来深层次的思索。据多年来一直研究土族文化的学者保广元先生介绍,土族项圈一般是由硬质的布片和金属片制成,最原始的项圈上还镶嵌着贝壳和骨片等物。因为吐谷浑的先民是来自辽东地区的鲜卑族,他们有使用贝壳的习惯和条件,在项圈上镶嵌贝壳作为装饰,或可看做是吐谷浑的遗风

回复 引用

TOP

bomage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3# 发表于 2010-3-14 01:24 | 只看该作者

 【佤族耳饰】激发恋情、储物 你想不到的耳环妙用

  

  佤族妇女的耳环非常奇特,大得出奇夸张,令人难以置信。

  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长6至7厘米,中间空心,朝耳背的一面加盖;有的象锣面,锣面直径达8厘米以上;有的还垂有许多银穗,走起路来窸窣作响,摇曳生姿。

  

  佩戴耳环的妇女说,这些耳环是她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珍贵礼物。过去,不仅妇女戴耳环,男子也戴耳环。耳垂上之所以饰以环坠,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激发恋情。现在,这些耳环不仅是为了吸引异性,而且还是财富的象征。

  许多人为了能戴上漂亮的耳环,小小年纪就忍受穿耳的痛苦,起初是在耳轮上穿孔,并塞进去一块很小的木栓,以后逐渐用大一些的木栓替换,直至最后塞进一块直径约4厘米的栓塞为止。

  

  更为奇特的是大耳环也是一个实用的工具。空心的耳环体相当于一个储钱或小针小线的容器。几张100元的人民币,只要把它卷成筒状,很轻易就能把它装进耳环之中,然后盖上盖子,非常安全。

  【蟳埔女服饰】海湾风格,美丽芬芳

  蟳埔女亦称蟳埔阿姨,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有座鹧鸪山,因此有人称蟳埔女为鹧鸪姨。蟳埔女服饰独特,别具一格。

  

  蟳埔女有独特的头饰、服饰风韵和不饰雕饰的粗脚头渔女原生态。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有的甚至和身高一般长,成年后(有的人十一、二岁起)就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各种鲜花,则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白色或黄色的素馨花、茉莉花、含笑花、玉兰花和菊花等。接着在髻心周围、左右对称插上几支大红、桃红艳丽的簪花、绢花或鲜花,使整个头上,打扮得犹如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坛。有的还在左右两边,各插上金或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平时只有一、二串就可,每逢喜庆则围上四、五串之多,有的还选一、二朵美丽鲜花用镀金珠子针插在头髻上,使整个头髻花团锦蔟,美丽芬芳。

  

  我国的发式、发饰与服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蟳埔女头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东晋以来的孕育期,宋元时期的转型期,清未民初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但不管怎样,都能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世代相传。

  

  蟳埔女服装服装简朴宽松,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俗称“大裾衫”。衣的下沿呈弧形。一般是用棉布或宁麻做成,颜色以青色或浅兰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早期“浔埔女”结婚时,要穿礼服,既用红布做的“大裾衫”,胸前有简单的刺绣,再穿上对襟的两边有绣花,再穿上外衣。系上有绣花的腰裾。脚穿一种自制的绣花鞋,因鞋头前端翅起,象公鸡的鸡冠,称“公鸡鞋”。底用旧布叠纳而成,约一、二寸厚,鞋面用红布做成并绣花纹,配以上串珠子点缀而成。裤则以黑、兰色为主,裤筒宽一尺左右,裤头多用白、兰色,其宽比腰围大一尺。“蟳埔女”的服装突出实用性,为方便于劳动需要,其服装简朴宽松,上衣的肩、臂、胸、腰的尺度力求与身体相协调,但衣袖均比惠安女长,穿在身上既显示出柔和的曲线,又不失女性苗条与丰满。

  色调以浅淡的自然色为基调,上衣为青、兰色调与碧海、兰天、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显示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氛围。黑色的裤,显示其稳重,宽筒裤,也是便于劳作需要,在海滩上劳动,捲起裤筒既不弄湿裤子,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而且海滩上无遮无掩,男女嘈杂,只要挽起一只裤筒,就可“方便”出于保护身体的需要和生活,生产的实践方便,“蟳埔女”的服饰,曾经一度流行用荔枝树皮薰汁染成紫红色做上衣,这种上衣适合渔民劳动需要,不易被鱼网缠住,不怕海水湿泡,不易脏。

  

  蟳埔女的耳饰别具一格。未婚女孩戴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则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称“丁香坠”;做奶奶后改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于是,戴何种耳环就成为外人区分蟳埔女辈份的重要标志。

  对于蟳埔女服饰的渊源说法不一。或说是宋朝杨八姐服饰的遗风,或说“簪花围”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风俗,还有人认为是原始人类的遗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蟳埔已经从渔村变为社区,生活状况也在变革,民俗风情不断受到冲击,但蟳埔女的头饰、服饰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装束,实在难能可贵。

  【鄂伦春族服饰】狍皮着身 冬暖夏凉滋润过生活[/b

  

  鄂伦春族人民鄂伦春族人在严寒地区过着游猎生活,非常需要耐寒和耐磨的衣裳。过去鄂伦春人用兽皮,主要是狍皮缝制衣裤鞋帽。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而且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

  

  密塔哈-狍头帽鄂伦春人头上戴的“密塔哈”(狍头帽)最具特色,用猎物头皮原样做成,保留狍角和双耳,眼珠部位嵌以黑皮。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别致。妇女多喜欢戴猞猁皮帽子,或戴吊有皮毛,绣有花纹的帽子。

  


  

  狍皮“苏恩”鄂伦春族的服装为长袍式,狍皮“苏恩”(皮袍)。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样式讲究,大襟、袍边、袖口用浅色薄皮镶边,女式皮袍上绣花。去毛的狍皮衣是夏天的上装,冬季袍的下摆常镶上黑白相间的皮毛做装饰,有的镶上猞猁和狐狸皮领边,既耐磨又美观。为了便于骑马,狍皮衣都有开衩。纽扣早先用鹿、犴骨或硬木等制成。腰间男子扎皮带,妇女则扎各种不同颜色的布带。

  “额勒开依”(皮裤)冬季是带毛的,是用冬天打的狍皮制成,春秋季穿的皮裤一般用秋天猎获的狍皮制成,夏天穿的皮裤无毛,多为皮板,膝部饰以图案绣花。

  

  奇特的靴子鄂伦春族人所穿的鞋子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奇哈米”、“奥劳其”、“温得”。“奇哈米”是用狍腿皮做靿儿、狍脖子皮做底的半高靿皮鞋。“奥劳其”是布靿儿皮底的,布靿是多层布缝制而成。“温得”是鹿腿皮做靿儿,鹿皮或靿皮做底,靿至膝的高靿皮靴。冬天,脚上常穿带毛的“道团安”(狍皮袜子)。

  

  给巴黑“给巴黑”是鄂伦春族冬季戴的用狍皮缝制的五指手套,还有一种类似手闷子的叫“考呼路”。手套一般很讲究,边口多镶有灰鼠皮边和花边,手背上绣有各种花纹。“考呼路”一般很长,可以套在衣袖上,然后用皮条扎住。春秋季则戴皮板五指手套或皮巴掌。

  此外,鄂伦春人还用狍皮制做皮褥子、烟荷包等生活用品。


  

  荷包鄂伦春族妇女善于刺绣,从鄂伦春人的衣服上可以看到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都要绣上花、鸟、鱼、虫和小动物的图案,显示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也开始用布料、绸缎等纺织品做衣料。

  【红瑶服饰】红色服装艳丽妩媚

  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则是瑶族中的另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泅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红瑶”妇女们,都擅长针绣,善织绣。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到了现在,结婚年龄相对稍有提高,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们仍然保持开始学习绣花的传统习俗。“红瑶”妇女们的绣花可算一门精湛的手艺,她们不需要先描图,而是全凭经验,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图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

  大寨的红瑶男人已基本没有什么服饰特点了,中老年妇女依旧有穿传统服饰的习惯—粉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百折裙,非常的艳丽妩媚。

  红瑶服饰极有特点,蓝靛染织的黑色土布无扣交领刺绣红色上衣,纱粗布厚。红色挑花边条沿颈口直至前襟下角,两侧开衩,穿时前襟左右叠压,用刺绣红色花腰带将衣服扎紧。两袖外侧各钉结一片菱形纹挑花绣片,贯通颈口前后胸背的一大块挑绣像是一块附着衣体的长方形披肩,前面略短,后背略长,齐至腰间,下有两个与之呼应的独立长方形挑花图案。后襟底部边缘用挑花带收边,并有龙纹浮游其上。下着至膝百褶花裙,系黑布围裙,由下往上黑布绑带 ,到膝盖下时用白布带系紧,平时脚穿绣花鞋。发盘髻,年轻姑娘和已婚但未生育的妇女都用中心和四角各有一颗菱形图案的黑布巾包头,把发髻全包在头巾里,前露菱角而不露发髻;生育孩子后则不再包发髻了。

  

  红瑶都住在边远的高寒山区,生活很苦,全靠种桑养蚕拉丝线织成锦衣。衣服无领对襟无扣,腰束带长至脐下,缝制时先用棉线为纬线,用蚕丝染红为经线织成,满以大红为主调,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搭配之,各种大小几何图案缝成衣服,使整件衣服都呈现出一片鲜艳夺目的色彩。惟有两袖下方的小袖分别缝接有一块长30公分、宽13公分的黑布。袖口、襟边滚蓝布花边,衣脚上钉三行锡制的小梅花,似如银质,闪闪发亮,锦衣多作寒衣。

  红瑶妇女的锦衣和花衣,均以大红为主,故称“红瑶”。色彩鲜艳夺目,图案主要是“弓”、“工”,工艺十分精巧,新颖美观,色彩缤纷。红瑶妇女的锦衣和花衣,都属于姑娘的珍品,婚嫁喜庆日和冬天寒冷才穿。

  瑶家姑娘十二三岁开始学习针线活,到出嫁前,针法、绣法、图样穿插组合等技艺都达到了十分精湛的水平。姑娘们用情郎赠送的定亲之物――丝线,全身心地投入刺绣,一件精致的嫁妆绣花衣,往往要花费一年时间。所以红衣是中青年妇女最珍贵的服饰。


  

  红衣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刺绣时必须按布料原来的经纬线条进行,才能准确计针数纱挑花,精心制作。挑花绣,又称“挑织”、“架子花”、“十字绣花”,属于刺绣的一种方法。挑花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十字针法。一般说来,挑花的图案纹样都受到十字针脚的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布的经纬线交织点用针,因此,造型必须概括、简练,使图案形体“几何化”。精细复杂的图纹全凭刺绣者的想象力。图案一般为对称,图案内容千姿百态、寓意深刻,红衣上水纹托着船形的图案,船上还载着若干人,这正是瑶族祖先迁徙的场景:“漂洋过海又过江,开船走了三月久,行船还在海中央,想着离开无奈何,人心惶惶无主张,又怕天风吹翻船,万般无奈想盘王……最终盘王显灵,保佑人们平安”。传说中的瑶族始祖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时时刻刻保佑着瑶族人民,瑶族人民遇到困难时,总要默念始祖盘瓠。所以总要在衣服上挑绣五彩图案,以示不忘祖。红色的挑花图案,就是一行行整齐的文字,反复向人们宣读着瑶族生命的历程,激发着瑶族于困境中开创希望。妇女们用民间美好的视觉形象去表达世间难以如实描写的事件或概念,使造型艺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真象,又恰如其分地图解了真相的本质。当然,绣在衣上的如画图纹,并非是一时就可读懂的民族史诗。

回复 引用

TOP

bomage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4# 发表于 2010-3-14 01:24 | 只看该作者

 【水族服饰】有清代遗风的特色服装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它以其多彩的风姿,展示水族文化的特有风貌和民族文化。传统服饰水族的男子服饰已基本上同化于汉族,只在民族节日或喜庆时刻,可见少数人身着对襟上衣、头包白头巾的传统服装。部分老年男子还有在庄重场合保留穿长衫、外罩马褂、短帕包头的习惯,这显然有点清代遗风。

  水族男子服饰变化较大,清朝强制改装前,水族男子长发绾髻,穿无领无扣长衣,系腰带。晚清时期剃发留辫,老年人头戴缎面红顶瓜皮帽,穿大襟无领宽袖长衫,青壮年绾辫于头顶,用白色或青色头帕包头,多穿大襟无领短衣。现代男子穿青、蓝、白色对襟衣,青或蓝色大裤脚裤子。水族男子以穿衣服的多少来显示家庭的富有,常以有五、七、九、十一件等单数一起穿的,每件衣服只扣一颗纽扣,以便让人知道所穿衣服的件数。水族老翁剃光头包长条青布头巾。当代的老年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近代的服饰,中青年男子基本着汉装。

  

  水族女子盛装保留了近现代水族女子服饰装束的风格。盛装女子把长发盘绕于顶,用银簪、银梳固定,然后插上各种银花。盛装制作精制,上衣为对襟无领宽袖短衣,挽袖,袖口着白色水波浪花边装饰,左右胸部用压花银片纵排装饰,以银扣着点缀,颈部戴多个银项圈、项链,下着青色中长百褶裙,内穿齐膝统裤,裹绑腿至膝,脚穿尖勾花鞋,裙外右侧腰间配长约尺许的银球蝴蝶针筒,腰系长腰带于后腰处打结,并留尺许飘于后。

  未婚女子便装喜用浅蓝色、绿色,右衽大襟长衫,衣长及膝,收腰收袖,显得较贴身,衣裤的边缘不作任何装饰,胸前佩戴绣花长围腰。梳独辫盘于头上,外包白底黑杠方格巾或白色长帕或青色长帕,着青色长裤。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都以一道蓝杆花边作装饰,同时肩坎、袖口及裤脚要镶上斜面青布大花边,外缘又镶上两花条。将长发梳成一把从左至右盘旋于顶,再从左侧插梳子加以固定并作装饰,习惯罩上黑白格子或白色、黑色长条头帕。在榕江兴华、塔石、雷山达地一带的水族女子服饰,衣裤较为紧小,上衣开衩较高,衣摆圆,坎肩花边沿双肩向背部呈椭圆状。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

  【白裤瑶服饰】简单中的厚重,朴素中的华美

  只要去过白裤瑶村庄,一定忘不了白裤瑶的服饰。那不是一片炫目的花海,也不是漆黑的一片,而是一片白色中嵌着深蓝、浅蓝,黑色中装饰着深沉的红、成熟的黄。简单却厚重,朴素却不失华美。

  白裤瑶妇女精于纺织,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技术。白裤瑶的服饰制作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它每一道工序都受季节的影响,自己织布、纺纱、刺绣、画图案,要三十多道工序。

  

  清代李琰《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显然,白裤瑶是因其男子的“白裤”而得名。走在白裤瑶村庄中,首先吸引你的一定是白裤瑶男子的及膝白裤,或是那些白裤瑶女子的百褶裙。

  白裤瑶人的传统服饰都是手工制作,纺纱、织布、画图、靛染、刺绣、裁缝,贯穿着白裤瑶女人的一生。

  白裤瑶的传统服饰,分男装和女装,还分节日盛装和便装。其服饰图案以鸡仔花为主要纹饰,体现出白裤瑶胞对鸡的崇拜。男装节日装整体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像只雄鸡一样,像这衣服的脚是鸡的尾巴,两边是鸡的翅膀。白裤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绣在衣上以示纪念,也是他们氏族图腾的标志。这图案就是鸡的图案,白裤瑶的每个妇女都懂得这个图案,上面的鸡头鸡脚在哪他们都分得清完。

  白裤瑶男子平时裹里白外黑头巾,上衣为蓝黑色的对襟衣,有的襟底镶花边,其服饰最独特之处便在“白裤”——不管到哪里,都穿白裤。白裤用自制的白色土布缝制,裤长及膝,裤脚用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节日盛装的白裤称花裤,因为膝盖处绣着五根直的红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像手印,这象征瑶王的手印,是为纪念一位英勇善战的瑶王而做的。

  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分冬装和夏装。冬装的样式与男子的外衣差不多,都是蓝黑色的对襟衣;夏装称作褂衣,简单而奇特。褂衣没有衣袖,前面一幅,后面一幅,两边肩上各用黑布相连,腋下敞开。以前的白裤瑶女子着褂衣时不穿内衣,不遮双乳,通透清爽,据说这源于白裤瑶人对母性和生殖的崇拜。现在的白裤瑶女子通常会在褂衣里面穿一件内衣。

  褂衣底为黑色,背面用彩色丝线绣成各种图案,大多数图案都像一块方印,即瑶王的大印。为什么服饰上要绣上瑶王印?在白裤瑶村庄,随便问一个老人,都能得到答案——

  噢唷唷——为什么我穿的花背心上印着一个金印?为什么我穿的花裙上印着九十九个花纹?今晚我才知道唷,是雅海(白裤瑶的女祖先)要我们记住金印的教训,是雅海要我们记住九十九次苦难的历程。噢——唷——苦胆一样苦的巴楼(瑶话,瑶族自称)人唷,要把金印和苦难刻进自己的心!

  【石林彝族服饰】节日盛装麻布褂

  流光溢彩的石林彝族服饰中,麻布褂是撒尼、阿细男性最爱穿的民族服饰。古利、大方美丽的麻布褂从古保留至今,并成为石林彝族男性节日盛典专有的民族服饰。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麻布褂是彝族人民自己种原料、手工捻线、用自制的木头织布机织出来的。在石林地区的彝家山寨,会看到村边山上的松树上挂着捆成把的麻杆,这是彝家在凉晒收获后的麻布褂原料。凉干后的麻杆放在水塘中浸泡,待浸泡到皮与木质部分分离时,取出撕下麻纤维晒干捆把备用。勤劳的彝家妇女利用空闲时间,就是身负重物回家时,边走路手中还边捻着麻线。手工捻好的麻线成圈状,用木制纺机纺成不易拉断的长线后,放在锅中加碱煮后洗成白色;晒干后放在织布机上织成麻布。织出的麻布一般只有五寸宽,拼接裁剪才能缝成褂子。心灵手巧的彝家妇女用蓝色的布装饰麻布褂,缝上美丽的图案,钉上特制的布钮扣,一件独具特色的麻布褂做好了。节日盛典,女性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男性外穿一件板扎的麻布褂,潇洒大方,民族特色一揽无余。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结束后,***总书记到世博会确定的精品游览区石林视察时,热情好客的石林彝族人民为江总书记缝制了麻布褂。身着麻布褂的江总书记在彝族姑娘的陪伴下游览石林。

  

  石林彝族还会做火草褂,火草做成的褂子比麻布褂更珍贵。火草是生长在高山草丛下的一种小草,每株小草有四至五片叶子,叶子的背面有一层白色的纤维,可以撕下,形象棉纸。在火柴被称为"洋火"的年代,石林地区的汉族人民用它做钻石取火的助燃物,故称火草。勤劳聪明的彝族人民利用火草纤维的韧性,捻成线织成布做成褂子穿。由于火草较小,要采集够做一件褂子的火草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劳作才能完成。彝族人民把火草做成的褂子视为珍品收藏,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做火草褂了,一件火草褂凝结着一家人几代的心血。

  机织面料做成的时装流动在彝家生活中,石林彝族人民还在种麻,还在用古老的方法做麻布褂,因为麻布褂最有地方民族特色,显示着石林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仡佬族服饰】历代服饰大不同

  仡佬族服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很大变异。从唐、宋到明代及清代初期,仡佬族服装以男女均着“筒裙”为其突出特征。筒裙在唐、宋时代又称“通裙”,用2幅横布“穿中而贯其首”,有的则用1幅布两端逢合而成。这种服饰无褶,夹层,前后幅当中两条直褊稍宽,褊间均镶有花纹。一般男子穿的“筒裙”较短,妇女穿的“筒裙”较长,而且花色繁多。同时仡佬族妇女还在长筒裙外罩长袍,这种长袍一般用长数尺的青布在其中剪开口子后,从头笼下,前短后长,无袖无褶。到了清代及民国初期,仡佬族男子穿“筒裙”已极少,大多穿无领对襟、斜襟长衫,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民间珍藏有男子外衣,系青色缎子制作,衣领周围和襟边均镶有约1寸宽的花边,脚褊、衩褊都嵌花边,布扣12颗。女子服装一般为短上衣,长筒裙,外罩长袍,脚穿钩尖鞋。女上衣一般短齐腰际,抄襟,袖背上绣缀着花边花纹。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仡佬族女子上衣当时还有“大镶滚”和“小镶滚”及“便服”之分。多为白色或翠绿色。“大镶滚”袖大而短,用其他颜色的布做外托肩,前襟边和脚褊都镶有约3寸宽的花边,称为“嵌牙子”或“筘天子”,领口和袖口处滚两三道重叠边,谓之大镶大滚,故名“大镶滚”,钉铜扣或珠扣。“小镶”与“大镶滚”略同,仅花边较窄,约1寸。“大镶滚”和“小镶滚”皆为礼服,多在庄重场合穿着。“便服”即无镶无滚,仅在前襟边绕一道“花便线”或“拐脚便线”,钉布纽扣。平坝县披袍仡佬族妇女着长衫,外披前短后花无袖之袍,外穿筒裙,内穿短裤。遵义地区仡佬族妇女穿大襟大袖衣,领、肩、袖均加花边。

  近代以来,仡佬族服饰日趋与当地汉族或其他民族相似或相同。40年代仅在云南麻栗坡杨万一带的仡佬族,还保持着妇女穿筒裙的传统。如今仡佬族传统服装仅有少数仡佬族地区的老年人穿着。完整、成套的仡佬族传统服装,尤其是衣裙、披袍,已不多见。

  早在唐宋时期,仡佬族男女大多是发挽椎髻,用一条红布束结垂于脑后。明清两代,仡佬族的发型有所变化,而且支系不同,其风格也不相同。打牙仡佬族男女均将头发剪短,长仅寸余,所以又被称为“剪发仡佬”。其他支系的仡佬族男子大多辫发,挽为髻,或绾于额或盘于顶,不留胡须。女子多盘发于顶,或插梳于发髻。民国以后,仡佬族男子发型与汉族趋同,但女子仍有盘髻的习惯。贵州遵义地区仡佬族髻上所插发梳为马鞍形,双髻挽圈垂于发际,用银丝、洋线扎花插于发髻两则。贵州务川仡佬族已婚妇女盘髻,束以“网子”,俗称“毛纂”,上插“前抓”、“后抓”、“过桥”、“横簪”。新娘头上挽用布或银做成的发卡,称为“勒子”。未婚姑娘扎独辫,习称“挞挞”,以彩色头绳束拖于脑后。

  

  在佩戴装饰方面,早期仡佬族男子多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作为装饰,女子一般用3寸长的细竹简斜穿于耳以为装饰。富有之家的女子则佩戴珠宝耳垂。以后仡佬族妇女大多喜戴银饰耳环,项挂银链。头包帕子如今仍是许多仡佬族妇女的喜好,尤喜包白帕子。贵州务川仡佬族妇女喜拴绣花围腰,走亲赶集,手握一尺见方的绣花手绢。如今在仡佬族地区,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普遍为广大仡佬族妇女所喜爱。


  【哈萨克族服饰】男女老幼皆穿皮,图案着色有意义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男子衣服宽大,冬季多穿“托恩”(不带布面,皮板朝外的皮大衣),腰系宽皮带,上挂精美的小刀,头戴尖顶四楞的“吐马克”(皮帽),脚穿毡筒、皮靴。少女梳小辫,头戴插有鹰羽的小帽,穿连衣裙,上身着黑色或红色坎肩,胸缀硬币或其他金属装饰品。中、老年妇女戴“克篾协克”,“尺拉吾什”(白布制的披巾),身穿色彩鲜艳和深色花连衣裙,中年妇女外套黑坎肩,老年妇女外着长“袷袢”(衣服),脚穿软皮袜(“马斯”),外着皮靴鞋。清代和民国时间,巴依(牧主)身着面料考究的皮衣、丝绸单衣.穷苦牧民则衣衫褴褛或四季用羊皮衣裹身。

  

  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族生活水平提高,服饰也有很大的改变。50年代初期,除兽皮衣外,许多人都能穿上棉衣、布衣。居民除以皮件着装外,同时兼用棉布衣料。五六十年代,条绒、花布、哔叽布料颇受欢迎,皮鞋逐步取代了皮靴、毡筒。80年代,哈萨克族男子多着西服,青年人以着流行装为盛。

  子内穿套头式高领衬衣,青年人的衣领上多刺绣有彩色图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便于饮食,下穿便于骑马的大裆皮裤,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两种。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顶四棱形帽,左右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帽顶有四个棱,这种帽可遮风雪、避寒气;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毡帽,帽的翻边用黑平绒制作,这种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

  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不随便摘帽

  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按照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妇女的帽子、头巾和披巾,在婆婆家和不熟识的异性面前绝不能随便摘掉。无论冬夏,男女也必须戴帽,这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宗教禁忌脱帽露顶,自然也表现在哈萨克族的服饰习俗上。

  男女老幼皆穿皮靴

  哈萨克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靴,外套套鞋。皮靴有两种,一种是长统皮靴,靴套长至膝盖以上,后跟较高,靴内一般套毛袜;另一种是男子狩猎时穿的靴子,有包头,靴后跟很低,柔软轻便。夏天的靴子靴底薄,穿起来凉爽舒适。套鞋是用软皮制作的平底鞋,外面多用蓝色或其他颜色的布缝制成各种美丽图案。

  图案着色各有意义

  哈萨克妇女关于刺绣,刺绣方法有挑花、贴花、补花、钩花、刺花等。衣领、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摆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挂毯、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多饰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的图案。图案的着色富有像征性,他们认为,蓝色表示蓝天,红色象征太阳和太阳的光辉,白色像征真理、快乐和幸福,黄色像征智慧和苦闷,黑色像征大地和哀伤,绿色像征春天和青春。据考证,哈萨克族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与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古代乌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满族面具】萨满教的活化石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满族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有很多种。有自然神:风神、水神、冰神、雪神、雷神;有动物神:豹神、鹰神、蟒神、鹿神;有植物神:芍药神、树神、蘑菇神等;有祖先神:如满族的天母神“佛朵妈妈”,相传在人类遭遇洪水淹没时,是她用柳枝拯救了人类,又用柳枝繁育了后人;有盗天火的“其其旦女神”;还有天父神“乌申阔恩都哩”、石头神“蛮尼”等。这些神灵均反映了萨满教的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慢慢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满族面具是满族文化的稀世珍贵遗产,它不仅为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美术、戏剧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启示,并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它也为旅游和民间工艺美术提供了巨大的开发商机。

  【瑶族服饰】锦绣斑斓,好五色斑衣瑶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丰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盘瓠后人“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分有头饰、胸饰、背被、腰饰、绑腿,还有精美的银饰佩挂(银簪、耳环、项圈、银锁、银牌、银珠、手镯……),喜欢红、黑、蓝、绿、白等颜色。在服饰中最为精美的部分莫过于锦绣,无论衣、褂、襟、裙、头帕还是腰带、挎包(锦袋),都刺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锦绣图案不仅有花、鸟、鱼、虫,还有生肖动物,日、月、星、云……有的还记载了本民族的历史、人物。锦绣、花边图案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美丽天然,别具神韵。

  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的共性,也是瑶族人民的天性。艳丽的服饰是瑶族的一种特殊文化语言,其头饰又是瑶族服饰中最具个性的组成之一。

  瑶族男性的头饰一般多用黑色头巾缠头,也有用红色或白色长带包头的,头巾一般长六尺、宽一尺,两端绣有花边图案,两头编留长穂,图案正好露在包头扎口上。男性的包头大致有人字缝包头、大轮盘包头、缠裹平头包等;广东连南瑶族男性喜欢用红色长巾盘头,有的还插上一两根野鸡翎毛,以显英雄豪气。

  

  瑶族女性的头饰多姿多彩。少女时期,一般都不包头或是仅用平头方帕包头,节庆时日佩挂银铃和红色绣球,显得天真活泼;十五六岁开始蓄发椎髻;有的地区瑶族妇女还盘缠双髻,然后用蜂蜡凝封,再蒙上头巾,半月洗一次头,用微火将蜡烤融,洗理头发后再封扎;姑娘时期和中年以前,女性的打扮开始讲究,地域不同,形姿多样,但都很艳丽夸张。姑娘时期的头饰有:翘角锥尖包头、倒钵状大包头、圆桶形大包头、螺形锥包头、方帕顶板包头等等,还佩挂有玻璃彩珠链或银牌、银铃、银链等银饰,头帕、头巾都绣有精美图案,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衣饰与锦绣:瑶家姑娘天性 爱美,衣饰是她们展示聪明才华、情趣品位和心灵手巧的载体,也是瑶家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托。所有的瑶族服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锦绣。衣服的领口、袖口、襟边、裙边、裤脚、头巾、头帕、挎包,都绣有花边图案,美艳不俗,怎么看都好看。有的支系除了胸前穿戴有绣花方襟外,背上还缝有方形刺绣背被,绣工精致。韶关乳源一带的瑶族就保留了这一服饰。据说有的瑶族支系是因为举族迁徙时,为防走失而留下的标识,也有说是远古战时分兵列队的标识。不过遗传至今,已是纯粹的服饰标志了。

  腰带:腰带是瑶族男女都喜欢穿戴的饰物。首先是扎在腰上走山路挑担子有劲,平时出门走亲戚精神喜气,有时还可以包裹捆绑东西当工具用。尤其女性更是注重其装饰打扮作用,节日喜庆活动穿盛装时都要扎上二、三根绣花腰带,从背影看去,潇洒招摇,这恐怕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遗风吧。

  绑腿:绑腿是瑶族男女的服饰组成部分,形式大同小异,只是布料、花边质地有所区别,劳作和休闲时亦有不同。瑶民多生活在山区丛林,打绑腿劳作方便,走山路腿有劲,同时还可以避虫蛇叮咬,防荆棘缠绊。早期的瑶民冬夏多穿长衣短裤;天冷了,打绑腿,围围裙;夏秋一般都是赤脚或穿草鞋,冬天在家穿船形绣花鞋。不过,现在很多地区多用仿绑腿长袜代替了,还有的已穿长裤不打绑腿了。

  佩物:从古代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瑶族男性除头饰、发髻外,出门还佩戴猎 枪、砍刀、锦袋,腰挂装火药的牛角或葫芦,显得威猛、强悍、勇敢。女性的佩挂多为银饰、珠玉或古铜钱,除审美意义外,还代表一种富贵。

  

  瑶族服饰一般都有便装和盛装之分。平时和劳动时着便装。男装多长衫短筒裤,女性平时穿绿色、蓝色或青色斜襟衫,下穿黑裤,出门扎围裙,少带佩饰。节日和喜庆活动多着盛装,尤其女性,打扮鲜艳靓丽,头饰、胸饰、腰饰都是披锦戴银,衣着服饰非常讲究。据说有的支系婚嫁盛装十分丰富,新衣刺绣倾注了姑娘多年的心血,一针一线都化作精美艳丽的图案,全身的女红寄托了新娘的美好心愿。有的地区,新婚蜜月后,新娘就把盛装收藏起来,一直到辞世时再穿上“驾鹤仙去”。

  

  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亦多种多样。防城花头瑶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大瑶山花兰瑶女子穿对襟交领式长衣,衣侧开衩,领襟、衣摆、袖子皆施以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织锦绑腿、木屐,青布帕、白帕包头,颈尖佩带银圈等饰物。金平红头瑶女子穿青布对襟长衣,领襟有红色绣饰和一排银牌。腰系青布带,带端刺绣几何纹,下着刺绣精美的宽大花裤,其裤子堪称珍贵艺术精品。贵州狗瑶女子身着狗尾衫,其前襟长至衣下,两端精心缝制若狗尾,穿时两襟在胸前交叉,系结于腰后,“狗尾”自然垂下。这种服饰与瑶族崇拜“盘瓠”(犬)有关。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蛮及其后裔均模仿盘瓠的颜色和形状制作衣物,瑶族至今仍穿五色服及狗尾衫,以示不忘祖先。常见的瑶族男子服装有对襟、左大襟短衣或长衫,束腰带,裤子也有长裤和短裤之分,以兰色为主。较为特殊的是南丹白裤瑶男子的白色灯笼裤,其宽臀紧腿,造型奇特。瑶族头饰极为丰富,白裤瑶男子长发梳辨盘于头顶;大排瑶男子蓄发挽髻,头包红布,插饰野鸡尾;蓝靛瑶男子喜戴编制精美的马尾帽。茶山瑶女子戴三对翘翅大银板;花瑶女子戴狗头冠,盘瑶女子的锦绣帽绚美多姿;顶板瑶女子头顶“峨冠”;用锦帕包出的各种奇特的女子头饰多不胜数。

  瑶族服饰还与人们的年龄、家庭身份、社会角色有直接关系。人的一生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不同阶段,服饰也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儿童少年时代,服饰比较简单,色彩单调,节假日也只戴头饰、项圈;青年人的服饰讲究明快艳丽,尤其姑娘打扮夸张,满身刺绣银饰佩挂,招人惹眼、风情种种;中年人开始转朴素清淡色调,风格也稳重大方;老年更为平淡简朴。尤其人到中年,身上佩戴的银饰也渐渐减少。这些银饰此时收藏起来,以留传给下一代。

  【大姚彝族服饰】绚丽多彩,繁花似锦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无愧于人类的灿烂文化。彝族传统服饰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姚县境内的彝族主要有“罗罗濮”、“腊罗拔”、“俚濮”、“骂池濮”、“格苏濮”及“婆胚”等6个支系,大姚彝族从远古传承的衣物穿戴和服饰习俗,说明大姚彝族人民早就以自己精湛的服饰文化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表现风格,从衣服装饰的式样、结构、工艺、色彩、线条和图案等方面,为丰富各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做出了贡献。

  因大姚县彝族的支系较多,服饰各异,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彝族服饰的特殊风格。

  

  比如,见到妇女顶上的头帕上绣有艳丽的花朵,帕子四周垂着彩色的缨穗,腰间系有三至八根不同色彩的腰带,一望即知道是三台地区的彝族妇女。黑色包头,镶着6朵银饰泡花,内衣为白色,外套黑领褂,系绣花围腰,一看就知道是龙街、金碧仓街涧水塘等地区的彝族妇女。戴着麦秸草帽,前帽沿镶有一小圆镜,帽子的四周坠有七色彩带,以整张锦鸡皮饰于头顶,黑蓝上衣,短马褂,腰系一根红色彩带,足穿绣花凉草鞋,一看便知道是石羊土枧槽那彪悍的彝族男青年服饰。黑色包头,左右有两个结,花边绣口大襟上衣,一看即知道是昙华的彝族妇女。围腰上绣花飘带和还有戴那“鸡冠帽”的妇女,一看即知道是桂花地区一带的彝族妇女。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不仅有地区、性别、年龄之分,还有盛装、常装之别,而且有婚服、丧服、战服以及毕摩服等专用服饰。各种服饰款式、装饰纹样和装饰品是同他们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婚姻恋爱等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民族感情,形成了彝族的特殊标志,记载了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大姚彝族总体上又主要有俚濮和罗罗濮两大类,俚濮男子,上衣喜用青色,上镶花边,窄袖,对襟,布扣,穿黑色筒裤,用大波郎布包头,穿麻草鞋。俚濮女子上衣喜用白色,满襟,短宽袖,衣领上围镶数道花边,穿青布裤,不镶花边。亦着围腰,围腰上镶素雅花边,系红、白、黑三色腰带,背布包,布包上绣各自喜欢的图案,形式美观,坚实耐用。穿麻草鞋,披毛朝外的羊皮褂。用以银器为主的项链、手镯、戒指、耳环、银铃、银牌、银佛像作装饰。罗罗濮妇女,用长条黑布折叠整齐缠头,缠头布上挂银饰,只在一只耳朵上挂翠玉耳环,白衣、红褂或白衣、黑褂,脚穿绣花鞋,身穿毛朝内的羊皮褂。幼孩头戴虎头帽或兔形帽,帽上以贝壳、甲虫、蟹爪作装饰,脚穿虎头鞋。

  大姚彝族的各个支系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生产经济类型各有差异。由于支系不同而服饰也各有千秋。各地各支系服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特点。如昙华、桂花一带的“鸡冠帽”,是彝族崇拜公鸡的一种社会意识。彝族为什么崇拜公鸡?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出了七个太阳,六个月亮,晒得大地开裂,晒得河水干枯,人类无法生活。后来出了一个英雄名叫阿鲁举热去射太阳、月亮,七个太阳被他射掉六个,六个月亮被他射掉五个,太阳和月亮都只各剩一个,剩下的太阳和月亮都不敢露面,大地一片漆黑。人们请了好多动物去请太阳、月亮,都请不出来。最后只有公鸡叫了几声,才把太阳和月亮请出来。所以彝族妇女喜欢戴“鸡冠帽”,是用来召唤光明和温暖的意思。

  有的服饰又是用来区别年龄和已婚、未婚的。如:有的彝族未婚的姑娘头上包红头巾、穿红裤子,已婚的妇女就不能这样打扮。在一些彝族妇女服饰中的围腰、腰带,彝族各支系都用,甚至在彝、汉杂居的地方,汉族妇女也喜欢用。相传,过去女人比男人聪明,是走马皇帝送了一块围腰给女人,并系上腰带,想把妇女的胸部蒙上,使女人没有男人聪明。这是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

  

  大姚彝族服饰文化有着神奇和悠久的历史,古老的精巧刺绣技术、美丽的服装图案得以流传至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大姚县彝族姑娘在三台赛服装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彝族姑娘都穿上自己一年精心制作的衣服,赶到三台赛服装,以图案新颖、制作精巧者为优胜。谁的服装最美,谁就是最聪明能干的了。谁的服饰最美,谁就是未婚小伙子们的追逐对象,若是姑娘愿意,就相互选定自己的情侣,在高歌欢舞中通宵达旦打跳至三天三夜,然后将定下终身。这个古老的“赛装”习俗,从很久以来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从赛装节上,可以看出大姚彝族服饰的多姿多彩。

  三台彝族服饰:他们的服饰五彩缤纷,包头是用二丈四尺黑布缠成各种花样,直径约一尺五寸左右,翻在顶上的头帕绣有艳丽的花朵,帕子四周垂着彩色的缨穗;有的绣有各种动物图案,缝有贝壳、银器、亮泡等饰物。衣服多是大圆袖口,大襟右衽衣。衣料多是红、绿绸缎,穿在身上,鲜艳夺目。衣服前襟短,后襟长,从圆领到过襟,等距离的镶嵌着一圈圈红、黄、蓝、紫彩边。裤子为大裤腿,多用大印花布做成。腰间都系有三至八根色彩不同的腰带。整个服饰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感。

  昙华彝族服饰:主要以深黑色为基调,黑色包头左右有两个结,前帕镶一银色亮泡,顶帕镶马樱花及亮珠,花边袖口大襟上衣,围腰上绣花飘带。整个服饰展示出华丽典雅之感。

  桂花彝族服饰:桂花的彝族服饰多达七、八种,但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村彝族服饰,包头为黑色如荷叶状,用数串珠子及七色彩线做缨穗系在上面;上衣用各色布料做成各种图案,图案似虎纹;裤子是用各色布料制作成筒裙。整套服饰展示出古朴、艳丽、华贵的感觉。

  龙街彝族服饰:都用黑色包头,前额缝有一尺见方的布片,镶着6朵银饰泡花,头顶有一蝴蝶图案;内衣为白色,外套黑领褂,绣花围腰,图案小巧精细,十分好看。显现出秀美、协调、大方的风格。


  

  石羊土枧槽彝族服饰:该地男、女彝族青年的服饰都透出古老的气息,展现出热烈、飘逸、秀丽之感。男青年四季均戴麦秸草帽,前帽沿镶有一个小圆镜用以照妖避邪,帽的四周坠有七色彩带。因崇拜飞禽图腾,以整张锦鸡皮饰于头顶。黑蓝上衣,短马褂,腰系一根红色彩带,足穿绣花凉草鞋。女青年用黑布包头,上绣各种花鸟图案,镶银质大亮泡,坠缨穗,绣花大襟衣,绣花围腰,精细的绣花凉鞋。

  随着生产生活的提高,各个地区的彝族服饰在质料和表现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变化,使得古朴风雅的各式彝族服饰更加绚丽多彩。

  从以上对几个彝族典型服饰的概述中,人们可以看到,大姚彝族都精于服饰上的挑花和刺绣,这些源于生活、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且手工精致、色彩鲜明、花色繁多的各种图案,犹如万千条彩虹,嵌绣在彝族儿女的服饰上,既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的美学情趣,又适合各地彝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卫生、气候特点。

  许多彝族妇女都喜欢穿黑、红、绿绸缎的裤子,但无论从制作、手工工艺和装饰花纹图案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总之,大姚彝族各个支系的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彝族服饰,真像一个开满名花异卉的大花园,以其绚丽多姿的独特风格,展示了彝族服饰文化艺术精湛的造诣和聪明才智,深刻而生动地象征着祖国民族大家庭日新月异、繁荣兴旺、美好幸福。

  【彝族服饰】人人必备“查尔瓦”,女子服饰“百花齐放”

  彝族是个聪明、智慧的民族,他们用灵巧的手装扮自己,加上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均名具特色。因而,在中国各民族中,彝族服饰甚为多姿多彩。

  彝族服饰的独特风格早已形成。云南昭通地区后海子霍氏墓壁画表明,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彝族男子就头梳尖髻,身着披毡了。千百年来,彝族服装至今仍保其民族特色,其服饰艺术是彝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彝族服饰伴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提高,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彝族服饰的主要艺术手段是做花。彝族把服装及用品上的纹饰工艺统称为“做花”。彝族服装之美就在于它的多种工艺集于一身,纹样丰富多变,色泽艳美和谐。他们在衣着上加工装饰的部分有衣领、衣粉、油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以及鞋子、帽子、头帕、挂包、围腰等。

  

  在金沙江边的小凉山地区,彝族男女服饰风格古朴。男子一般都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彝民称之为“子尔”,把它视为能主凶吉祸福的天神所在。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触摸,否则,便是对他的最大侮辱,并将灾祸临头。于是,汉族尊称为“天菩萨”。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并将头帕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细的长椎形,彝语呼之为“子帖”。因它高挑在额前左方,显得英姿勃发,汉族称之为“英雄髻”。男子还有左耳戴一串红黄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缀饰红丝线。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衽短布褂,下身着宽大多褶、颇似裙子的长裤,外面再披一件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的披毡。彝族称披毡为“查尔瓦”,用黑以羊毛织成。它的用处甚多:防风挡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间用它一裹身子又可当被褥,于是人人必备,一年到头不可或缺。


  

  凉山区的彝族妇女服饰,颇为典雅。以中青年女子为例。她们头盖一块绣花的方布帕,并将头帕的前端叠成瓦式,遮于前额再用毛线和发辫缠压住。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她们身穿绣花右襟上衣,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身则用黑、黄、蓝、白诸种色布环绕拼接成百褶裙,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我姿。她们外出时,也常常身披一件黑色的“查尔瓦”。

  

  楚雄其他地区的彝族男子服饰,与凉山彝民有所不同。他们一般多用黑布包头,而不留“天菩萨”,不扎“英雄髻”,耳朵也不戴耳珠子。他们平日身穿蓝色或黑色的对襟窄袖上衣,衣衙及腹,衣襟上的两排布钮扣,别致有趣。有的还在右袋边乡以花卉为饰。裤子又肥又短,以便利上山和下田干活。他们的节日盛装则丰富多彩。例如火把节期间,不少小伙子戴白帽,帽沿缀以红绿绒球,帽顶插上毛色漂亮的野鸡尾。据说,这是他们崇拜动物观念在头饰上的遗迹。

  最美丽的还是姑娘和少妇的服饰。尽管她们不着五彩长裙而穿蓝布长裤,但她们的右衽上衣,大都绣有各种花卉、云图或几何图案,腰围也镶滚美丽的花边。她们对自己的头饰尤为注重。有些村寨妇女戴的帽子,或状似马缨花,或形如的锦鸡,还有戴鱼形帽、鸡冠帽的,可谓“百花齐放”。

回复 引用

TOP

bomage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bomage (《德克斯特的实验室》)当前离线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06-9-30 
最后登录
2010-7-21 

蚂蚁天尊

UID
673239 
帖子
5087 
精华
积分
11047 
蚂蚁币
10726 元 
威望
1897 点 
贡献值
1  
阅读权限
80 
在线时间
55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30 

5# 发表于 2010-3-14 01:25 | 只看该作者

 【裕固族服饰】帽无缨子不好看,衣无领子不能穿

  裕固族服饰融合了汉、藏、维吾尔等多种民族的服饰文化,在林林总总的各民族服饰中独树一帜、独具特色。

  裕固族妇女穿的节日礼服在衣领、衣袖、布靴上都绣有各种花、鸟、虫、草、家禽等图案,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吸收了汉族的许多特点。

  

  “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女性服饰的一大特点。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形成了裕固族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样式、花色、图案都按其民族习惯形成并代代相传。裕固族服饰验证了“水的头是泉源,衣服的头是领子”,“帽无缨子不好看,衣无领子不能穿”等裕固族民歌。

  裕固族妇女有戴帽子习惯。这种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压制的毡子制成,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沿不宽,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缀有红线穗子垂在帽顶周围。有的还饰有各色花纹,戴在头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别致。

  

  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在一条长红布带上边缀以珊瑚珠,下边缘是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许多穗,它象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前额。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有彩色的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盛装的妇女,戴宽沿圆筒平顶帽,帽顶上垂下大红彩络。已婚妇女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辫子,一条垂在背后,左右辫由耳后垂在胸前。头面是三条,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是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的,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戴的头面要求上齐耳环,下至长袍底边,头面长短以身材高矮而定。

  在阳光的衬映下,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显得格外华丽庄重,富有民族情调,走起路来,珠贝、银牌等头饰互相撞击,发出清脆和谐、富有节奏感的叮当声,十分悦耳动听。

  裕固族妇女身穿高领偏襟长袍,按季节分为夹棉和皮衣。衣领高齐耳根,衣领外面边沿用各色丝线上劲合股,模仿天上的彩虹,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精心绣成波浪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几何图案。袍子一般用绿色或蓝色布料制作,下摆两边开衩,大襟上部、下摆、衣衩边缘都镶有云字花边。腰扎桃红色或绿色腰带,腰带右下方挂红、绿或天蓝色的正方形绸帕;腰带上还佩挂3寸小腰刀,刀鞘上饰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和红缨穗。大襟衣扣上挂有刺绣的荷包、针扎。妇女的长袍上面一般要罩一件高领偏襟坎肩。

  

  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也有的帽沿镶黑边,帽顶正中有在蓝缎上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富裕人家多用布、绸,缎和紫红色氆氇等料缝制,贫穷人家多用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缝制。冬季,多穿用绸、缎、布料做面的长袍,差些的则穿白板皮袄或褐面软毡里的毡衫过冬。男子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佩五寸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或织锦缎镶边,富人还用水獭皮镶外边。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处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呈长脖大肚花瓶状,底部垂红缨穗,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旱烟锅是用一尺多长的乌木杆,装上玉石或玛瑙烟嘴、青铜或黄铜烟锅头,总长二尺左右,平时从脖子后面插入衣领,烟嘴要齐耳露在领边。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遇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

  据历史传说,清朝顺治年间,在清廷高压强迫之下,要裕固族男子留一长辫,穿黑色马褂,遭到裕固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暴发了反清斗争。清廷派太子太保大将军年羹尧带兵镇压,屠杀了不少人,将这一斗争镇压了下去。裕固族男子留长辫、穿马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1949年前后才消失。男子下身穿单裤,冬季足穿用牛皮制成的高腰尖鼻的皮“亢沉”,穿毛袜。猎人狩猎常穿用牛皮自己缝制的皮窝子,里面垫毛或草轻巧舒适。在海子地区男子也穿手工制作的双鼻梁圆头高腰布靴,靴帮上一般在青布上纳白线缀云字形图案。裕固族男子也戴礼帽。冬季,无论男女一般都戴狐皮风雪帽。现在的裕固族男女一般都戴狐皮风雪帽。

  裕固族男子上了年纪也有戴玉镯、银镯、戒指的,据说戴上胳臂不痛。戒指一般是银制的大戒指,有银制珐琅的,也有正中镶珠子的,戴在无名指上。老年男子还喜戴水晶茶色眼镜。

  

  另外,裕固族的服饰喜欢用红、蓝、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头面的编织图案,虽然极为简单,仅以方、圆几何形状的组成,但因以红色为底,以蓝、白、黄、黑构图,故十分显目,而不使人觉得单调。尤其是银牌缀在红色的头面上,更见效果,立体感极强。又如裕固族男子毡帽上镶以红、黑色的边沿饰纹,也因色彩的对比分明,从而使边沿饰纹非常清晰,令人产生玲珑、轻快的美感。

  这种以对比色彩强烈来造成图案醒目、生动的手法,在绿色的大草原中,显得很得体,与裕固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十分协调。

  【荷包】荷囊虽小,情意绵长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一个小小荷包,寄托了绵绵无尽的情意,它美丽而又纯净,含蓄而又明朗,既是女儿的秘密,也是富有代表意义的人类共同的感情。在女儿怀春、恋爱、定情、成婚的过程中,这些普通的物件担负着特殊的使命,荷包虽小,却把所有的情和爱、思与恋全都“包”在了里面,成为富有民俗象征意义的精品。

  荷包的形状和大小,则根据所装物品的样式而定。如小镜袋为圆形,眼镜袋为椭圆形,折扇袋为长方形等。这些民间巧女,以自己最高的热情和联想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图景化成刺绣画面。荷包的花纹各种各样,有繁有简,如“蝶恋花”、“鱼戏莲”、“凤穿牡丹”、“麒麟送子”、“喜鹊登梅”、“榴生百子”,这些图案非常含蓄地传达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奥秘。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囊”之称。

  

  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隋书·礼仪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至隋代则专施于良娣以下命妇,以别嫔妃的兽头囊。《 隋书·礼仪志七》:“良娣,鞠衣之服,银印钮,文如其职。佩采玉,青绶,八十首,长一丈六尺,兽爪囊。余同世妇。保林、八子,展衣之服,铜印环钮,文如其职。佩水苍玉,艾绶……兽爪囊。” 兽爪囊,囊之一种,简称“兽爪”或“爪”,是织有兽爪纹样的小型佩囊,北朝官吏常佩于腰际以盛印绶。

  唐代妇女尤其喜欢佩带荷包。荷包大多为圆形,上有不同的纹样。佩挂囊的妇女形象,大多身穿胡服,腰束革带,打扮成西域妇女的形象,但腰部一般都有佩挂的荷囊,如西安南里王村韦墓线雕石刻、唐李重润墓和李贤墓壁画中的侍女。

  唐代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带荷囊的习俗,如敦煌壁画中唐第158窟的《各国王子举哀图》中,便能清楚地看到有两个少数民族人物的腰上挂有荷囊,而且所制作的荷囊都很有特色。如第一排中的单腿跪地、正作割鼻状者,其左腰上挂一心形荷包,看上去就像是一朵云彩。第二排中双手用刀插胸者的左腰上挂一花腰形荷包,颜色为白底湖蓝色边。这两个荷包看上去都非常精致,做工非常考究。唐代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的吐蕃使者身上所佩带的荷囊,也反映了当时的习俗。

  

  “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通俗编·服饰》说:“《能改斋漫录》载刘伟明诗‘西清直寓荷为橐’,欧阳修启以‘紫荷垂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或者即因于紫荷?”这是将宋代紫荷疑为荷包。

  元代民间也流行佩带荷囊,如敦煌壁画元代第332窟甬道的蒙古族供养人画像,前面二人腰部两侧便垂有荷囊。

  清代皇帝在年终多用荷包赏赐给大臣。《啸亭续录》就记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


  

  清代荷包有大量实物传世。通常以丝织物做成,上施彩绣。因制作荷包的质料、造型各不相同,所以名称也不一样,有的造型上小下大,中有收腰,形似葫芦,所以称之为“葫芦荷包”。有的被做成鸡心形,上大下小,俗称“鸡心荷包”。在一些大、中城市,还有专门生产这种饰件的作坊。如《旧都文物略》记:“荷包巷所卖官样九件,压金刺锦,花样万千。”据说这种荷包最初是男子用来盛放烟叶的,后来大家觉得十分美观,乃争相仿效,不论男女,都喜佩之。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已很少再静下心来制作手工的荷包了,所幸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有识之士重新挖掘荷包这个古老的工艺品,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有机会重温那份古典与浪漫。

  【哈尼族服饰】追忆祖先的物化态载体

  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中,服饰文化是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哈尼族的服饰不仅异彩纷呈,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本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农耕活动、图腾崇拜、社会礼俗等等。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每个图案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想到的,是一个深奥而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只有把目光回眸到远古时代,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哈达尼族服饰非常丰富,色彩纷呈,各地的服饰有各地的特色,总体来说哈尼族崇尚黑色,传统服饰风格古朴庄重。

  在哈尼族的传统中,服饰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珠玑、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檐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腊霞”,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当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黑衣蓝裙。使自己显得素雅、庄重。哈尼族服饰,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

  到了近代,由于棉纺品、中长纤维织品大量进入哈尼族聚居区,哈尼族穿黑衣青裤、黑裙的旧俗早被打破,哈尼族的衣服已是色彩纷呈。目前连衣裙、迷你裙、中山装、西服等新潮服装已被哈尼族青年壮年所接受,形成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相结合的新潮流。

  哈尼族多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小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西双版纳和澜沧地区的穿右襟和对襟上衣,沿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以黑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而异,却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红河等地区穿右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盛装时外加披肩一件,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上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以挑花做边饰。


  

  墨江哈尼族人口多,服饰因支系有别:“豪尼”穿无领右襟青布衣,下着长及膝短裤,腰系白带,头包蓝布或彩色头巾;“碧约”穿白长衣和藏青色土布桶裙,腰束“肥子”,头悬红豆,耳坠大环,发巾结于头上;“西摩洛”上披黑衣,无钮,外钉成排银泡,腰系自短裙,头用布扎成角形,脚腿上扎有浸过油漆的藤黑线。

  哈尼族多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小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西双版纳和澜沧地区的穿右襟和对襟上衣,沿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以黑布包头。

  妇女服饰因地而异,却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红河等地区穿右襟无领上衣,以银币做纽扣,下穿长裤。盛装时外加披肩一件,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上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以挑花做边饰。

  哈尼族崇尚黑色,哈尼族无论男女,其服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这是其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和审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及哀牢山自然环境和梯田稻作农业所决定的。哈尼族以梯田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另外,这一习俗也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的封闭以及“避世深隐”的民族心理、落后的传统原料和印染技术的客观体现。

  【唐代服饰】富贵而典雅,纤罗寸缕见肌肤

  隋唐服饰富贵典雅,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到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处处洋溢着人世的富足快乐。大唐海纳百川的襟怀使服装丰富多样,既有宽袍大袖的高贵华丽,也有胡服骑射的精悍利落。“纤罗寸缕见肌肤”,贵族妇女在华美艳丽内衣裙外罩透明宽松长纱袍,披帛飘曳,酥胸半裸,那份对自身的自信率真坦然让今天的人也赞叹不已。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本图为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图为唐代圆领袍衫及纱罗幞头。


  

  画中男子除吐番使者外, 都着幞头袍衫,连皇帝也不例外。按照常规,皇帝接见宾客,应穿繁重的礼服,而本图所绘通穿常服,这既表现了汉藏两族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幞头袍衫在当时流行的程度。

  

  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唐时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上自皇帝下至杂役都可穿着,为当时的常服。此图为穿对襟、阔袖便服衫的帝王。

  

  《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在庭院中散步、采花、捉蝶及戏犬时的情景。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 佩以长裙、披帛。图中人物服饰,与其他唐人画像不同,如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的装束。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

  

  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

  

  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

  

  隋唐襦裙、半臂穿戴

  【屯堡人服饰】大袖长袍尖头鞋,与众不同“凤阳头”

  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
  

  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非常特别,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据当地的老人讲,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髻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娶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

  唐以后,中国社会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子缠足曾被视为一种美与德的象征,而屯堡的妇女是不缠足的,据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以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家属缝衣做鞋。屯堡妇女说到自己为何不缠足时总会说:“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虽然不裹脚,但是屯堡的妇女都有一双非常别致的绣花鞋,这种鞋只有屯堡的人才会做。皇后娘娘穿的“尖头绣花鞋”,屯堡人仿效着一代一代延续至今。这个传说虽有一点牵强附会,但联想到屯堡妇女那不忘祖规保留着的服饰头饰,可看到屯堡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何等深沉。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上面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屯堡的女人不论去哪儿,就连在田中劳作都会穿着这样的鞋。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层油漆。

  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佛也,拿摩摸弥陀!”

  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

  【土家族服饰】西兰卡普:土家文化的活化石

  民族艺术宫里,陈列着一种色泽艳丽、图案精美的土布——西兰卡普。西兰卡普的色彩艳丽、朴实雅致、图案奇特、质地结实、经久耐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极高的欣赏价值,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它凝结了民族的智慧、勤劳,是吉祥、美好和幸福的象征,也是极其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西兰卡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作为土家族先民的古代巴人,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善于纺织,其“桑蚕、麻”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秦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所职的“布”成为纳贡之名品。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不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不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艺,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品作陪嫁品,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西兰卡普可以看做为土家文化的沉淀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选用、纹式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

  西兰卡普多以丝、棉、麻为原料,一般以红、蓝、青三种颜色为经线,纬线可以自由选择颜色。用古式织机、挑花刀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手工挑织而成。西兰卡普构图大方,织工精巧,花样丰富,色彩鲜明热烈而古朴,被称为土家文化的活化石。

  西兰卡米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一百二十种左右。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有九杂梅、莲花、牡丹花、韭菜花、藤藤花等;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有阳雀花、燕子花、虎皮花、巴毕花、猫脚迹等;以生活物品为题材的,有桌子花、椅子花等;以几何图案为题材的,有单八勾、二十勾、二十四勾、四二八勾等;以文字类为题材的,有万字花、王字花、喜字花等;以吉祥图案为题材的,有凤穿牡丹、鹭鸶采莲、双凤朝阳、二龙抢宝、喜鹊闹梅等;由此可见,西兰卡变的题材选用与土家人生活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体现土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西兰卡变的装饰纹样风格独特,构图中多采用浪漫主义的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动和静的形体,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有机地结合,使整个图案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西兰卡普在色彩运用上,既有唐代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又有潜代素雅大方的色调调和,土家人尚红、黑色,因红色系暖色,代表光明,黑色为冷色,象征庄重,故西兰卡普以红色为主,以黑色为辅,间之经黄蓝白色参差点缀。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调和,素雅中见多彩,华而不俗,素而不单,给人以明快、活泼和生机。

  

  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上既体现了以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为内涵的品格,同时又体现了以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因素为外延的社会与时代特征。它在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因子来丰富发展自己。如土家西兰卡普的“福禄寿喜”、“富贵双全”等汉字题材的织锦图案,就是体现汉土文化交流的织锦工艺品,使西兰卡普不断步入更高的艺术品位。

  【普米族服饰】圣洁的白——普米族的服饰

  

  普米族人自古以来就有以白色为善的习俗。其突出表现在祭祀之时采用的颜色,他们宰花牛和白羊罕大神,杀白鸡祭山神。在服饰上也不例外。

  按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只能穿长袍大褂,13岁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成年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

  普米族的儿童,不分男女,在十三岁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状大体如满族的旗袍,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头戴帽子,脚蹬皮鞋。女孩留长发,编成小辫,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红珠为主,多者达千颗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领上配有银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缝制,上边呈猫头形状,双耳挺立。

  男孩的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辫子,后面没有,辫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区男孩剃光头,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男孩喜欢戴用羊毛线织成的套头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顶有一个大线穗。

  不论男孩、女孩都戴耳环和银质手镯;过去通常戴大耳环,近代改为以彩线穿耳,下系碧玉。

  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过去多喜欢白色,现在喜用白黑红等多种颜色;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春天她们穿用条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的夹衣,称金边衣服,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装了。

  成年妇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绵羊皮、牦牛皮制成的,以山羊皮的为贵,披肩大多选用洁白的毛皮制成,美观大方。在披肩上结两根带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时当垫坐,睡时当褥子。

  另外,各地略有不同:四川木里及云南宁浪、永胜一带的妇女包大头帕,穿大襟衣,着百褶长裙,喜欢用宽大而染有红、黄、绿、蓝等色的彩带束腰,有的还在背上披一张洁白的长毛羊皮。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穿青、蓝、白色大襟短衣,外着色彩鲜明的黑、白、褐色绣纹坎肩,配以闪亮的银扣,穿长裤,腰系叠缀花边的围腰布。节日和婚礼穿花鞋。喜欢用牦牛绒和丝绒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黑为美。有的喜佩红、白色珠饰,有的喜带耳坠银环。富裕人家在颈项还要挂上珊瑚、玛瑙和珠料,胸前佩带“三须”、“五须”的银链,手戴镯圈和宝石戒指等。

  普米族男子服饰是上身穿麻布或氆氇、布呢质的短衣,有开襟,用银质钮扣,下穿宽大肥脚的长裤,大多喜用黑色,少数用蓝色,披白羊皮领褂或穿氆氇大衣,喜用白羊毛制作腰带束腰,两头绣花,膝下常以布、毯裹腿至踝,腰间佩刀,脚穿自制的牛皮或猪皮鞋,春天穿草鞋。

  男子留长发,也用丝线把假发包缠在头上。这种装束与文献记载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头,仅在头顶留一撮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

  男子戴的帽子比较讲究,样式也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圆形毡帽子的。近几十年流行戴盆檐礼帽,有的还镶金边。男子的装饰品有手镯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环,但仅扎左边一个耳朵眼;佩戴长刀和鹿皮口袋,内装火镰、火镜、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老年男女所穿衣服与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衣服大多用黑色,不戴饰物,也不用假发,有的也缠帕子,但多用蓝包,包头布也比青年人长得多,一律扎素色腰带,很少穿鞋。

  【乌孜别克族服饰】华贵典雅小花帽,别致美观“艾特克”靴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具体体现了乌孜别克族独特的审美观点。以其华丽精美、别致美观的服饰为我国服饰文化增添了瑰丽的姿彩。

  乌孜别克妇女很会打扮自己,款式独特,美观大方。春、夏、秋季一般戴被称为“朵皮”的小花帽。青年女子戴色泽鲜艳的“朵皮”,并在上面罩一条明丽的花头巾。老年妇女戴古朴典雅、凝重端庄的素“朵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