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网越隔绝?——社会软件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1:52
越上网越隔绝?——社会软件背景 | | 2006-8-29 14:15:27 | 已阅 355 次
过去围绕互联网普及的很大的担忧就是互联网究竟会不会对人类带来极大的消极后果。这些研究和争论主宰了90年代有关互联网社会向度的辩论:互联网究竟会促进新兴社群、虚拟社群的发展,还是会导致个人孤立,使得个人与社会分离,并且最终与他们的“现实”世界分开?像马克斯卢卡(Mark Slouka) 这样的社会批评家,严厉指控电脑带来了社会关系的非人性化,因为线上的人生似乎是逃离现实生活的捷径。
很多严谨的学术研究也指出在某些状况下,互联网的使用者加剧了孤独、疏离感,甚至是沮丧的感觉。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研究群考察了互联网对于社会联系与心灵福祉的社会和心理冲击,测量使用者地一年至第二年(1995-1996年)在线上期间的行为和态度。在这组样本里,叫常使用互联网者与家庭成员的参与式沟通下降,社会圈缩小,而沮丧和孤独则有增加。
当然,也有很多研究的结论与之相反,互联网社会学最杰出的经验研究者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和他的同事在1996-1999年的一系列论文里,根据相当广泛的资料来源分析了有关互联网上虚拟社群之出现的主要发现。威尔曼的主要论点在于提醒我们,“虚拟社群”不见得一定会和“实质社群”相对立,两者乃是社群的不同形式,具有特殊的法则和动态,和其他形式的社群互动。
依照里恩戈德的论点,虚拟社群通常是指自我界定的互助式沟通之电子网络,围绕着共享的利益或目的而组织起来,不过有时候沟通本身会成为目的。还有研究者认为,“真实的观念会反击。在屏幕上过着另一种生活的人,还是会受到他们实质自我的欲望、痛苦和必死命运的限制。虚拟社群提供了戏剧性的新脉络,让人可以在互联网的年代思索人类认同。”
现在看来,这些研究之所以产生混乱,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本身的不断演变,以及互联网用户群体构成和特性的不断变化。过去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静态地以当时的网民群体来互联网的影响。实际上,现在网民的主体与当时的网民主体的特性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
网络社会化就是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而现在,个人主要是消费者,未来个人是互联网真正的生产者;现在个人主要是互联网的用户,而未来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人。具体地说,未来每一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一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因此概括地讲,网络社会化的核心就是个人网络化。
因此,社会软件的发展主导着互联网应用走向全新的方向:今后是越上网的个人社会交往越多,个人所积累的社会资本越高,而不上网的人反而会“越孤僻隔绝”。生活在网络,工作在网络,人人都是“网络公民”,人人都可以“博客”,这并不是一个梦想。
个人网络化最具价值的趋势就是能够促成真正的知识社会成为可能。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当前的互联网发展正处于由新技术接受期到成熟早期的鸿沟和断层中,在此背景下,博客以及其他的社会软件,作为个人网络化的工具出现,并首先赋予个人力量,接着扩展到组织和学校中,乃至形成基于博客的社群和知识社群。
http://tech.tom.com/1126/1898/2004323-8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