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8:02

我们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  
        先讲个故事:从前有两师徒一起打理一间理发馆。这天,徒弟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怎么留得这样长呢?”徒弟不知如何回答,师傅开口答道:“像这这样有涵养的先生,头发长一点才显出您的含蓄。”    顾客听后满意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也照照镜子说:“怎么理得这样短呢?” 徒弟又不知如何回答,师傅帮他答道:“比给平常人理是短了一点,不过像您这样做事业的人,头发短一点才显出您的干练。”顾客听了以后,也很高兴地走了。
  上面这个故事,本意是说口才的重要性。不过,在两位顾客的反应背后,却又揭示出现代人身上一种叫做巴纳姆效应的心理说起。
  这种效应得名于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大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理发师傅说第一个顾客“有涵养”,说第二个顾客“干练”而被欣然接受的原因:在生活中,哪怕是再没有涵养的人,也会认为自己有涵养,哪怕是再拖拉的人也认为自己是干练的。因为有涵养和干练这两个词,是无法严格界定的要格描述。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人的自我的概念,受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佛教认为,个体暂时认同于自己的那些东西并不是他真正的“自我”,“自我”不是“我的”总和。
  佛教经书说了许多“自我”不是什么,但对于“自我”是什么却绝口不提。有人曾经问佛陀有无“自我”存在。佛陀不回答。他又追问:“是否‘自我’不存在?”佛陀仍不答。他只好走开。佛陀的弟子阿难问佛陀:“您为何不回答他的问题?”
  佛陀说:“因为对第一个问题回答说有,就会承认‘有常’的说法。对第二个问题回答说是,就会承认‘灭我’的说法。两个回答都是错的。”
  有无“自我”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巴纳姆效应在起作用:因为迷失了自我,才会去寻找自我。实际上,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以打卦算命来说,我们不排除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具备神秘预测能力的人,但是这样的人绝不会很多,至少不会像遍布各地的算命先生那样多。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请算命先生算过以后,都会认为算得“很准”呢?
  这里面就是心理因素在作怪。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是一些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暗示的人。特别是当他们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
  在求助者容易受到暗示的情况下,再加上算命先生很讲究表达留有余地的技巧,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求助者自然也就深信不疑了。
  了解了巴纳姆效应,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会有那么多人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适合学什么,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有时还要专业人士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的现代科学工具,来辅助分析,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