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全集(长篇小说)【共五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56:33


长篇小说《解放战争》全集(共五卷)
解放战争全集(共五卷)
作者:田玄
(点击图册即可阅读)
总序
前言
第一卷-和战之间
第一章 和平到来的时刻
1.巨大牺牲换取的和平
2.蒋介石“不战而治”的“和平”攻势
3.美国“一边倒”的对华政策
4.来自“远方”盟友的压力
5.毛泽东争取和平的韬略
第二章 历史性的言和
6.最高级别的谈判
7.毛泽东弥天大勇一石二鸟
8.“双十协定”的真正价值
第三章 得关东者得天下
9.毛刘周朱任看好关东
10.抗联是关东抗日的主力军
11.冀热辽李运昌部——出关第一军
第四章 延安棋快一步
12.密使延安汇报
13.“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14.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争闯关东
15.八路军、新四军海陆并进
第五章 极不和谐的和谈画面
16.偷鸡不成蚀把米
17.一枕黄粱再现
18.控制铁道线数百里
19.陷于僵局的谈判
第六章 初次踏上黑土地
20.“经营东北”,刘少奇部署“分散”之策
21.“独占东北”,毛泽东改行“集中”方针
22.“招兵买马”的风波
第七章 关东大角逐
23.“三国四方”同唱一出戏
24.摘“桃子”容易路难行
25.煮熟的鸭子还会飞
第八章 大战在关外爆发
26.山海关难以拒蒋
27. 决计避战一一个根本性意见
28. 黄克诚“七无”苦不堪言
第九章 千里马也有失蹄时
29.“达娃莉西”翻脸
30.叛乱之凤的四起
31.“新兵新枪,老兵老枪”
第十章 还是要有大根据地
32.“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33.要城市还是要乡村
34.“新老合编”的曲折发展
第十一章 和平之光的再现
35.马歇尔紧急使华
36.再度开始的和谈
37.政协会议的和平曙光
38.《整军方案》竟然达成
第十二章 在和平的浓雾之下
39.林彪警告;和平是个阴谋
40.“和平民主新阶段”
41.“和平前最后一战”
第十三章 从和谈到破裂
42.议而未决的抚顺会议
43.马歇尔“国统区”、“赤都”万里行
44.民主联军填补四平“真空”
第十四章 关内小打,关外大打
45.中共中央决心不惜一战
46.决一死战前的交锋
47.四平决战之一:老八路厉害
48.四平决战之二:四平不是马德里
49.四平决战之三:林总临机撤守
第十五章 和与战的最后选择
50.东北局弃守长春
51.且战且走退过松花江
52.和平是打出来的
第十六章 到了有个“说法”的时候了
53.七七决议的历史地位
54.“拾破烂”与“捡洋落”
55.“安家”必先“打匪”
第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56. 马歇尔满盘皆输
57.流产的东北休战谈判
58.特大暴风雨的临近
主要参考书目
力挽狂澜
作者:何仁学 杨峰
第一章 黑云压城
1.蒋介石发动内战有后台大老板
2.全面内战是蒋介右经过精心准备的
第二章 横眉冷对
3.延安发誓一定要打败蒋介石
4.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5.“小米加步枪”将战胜“飞机加大炮”
6.解放军的胜利不但靠作战行动,而且还靠政治攻势
第三章 中原擂战鼓
7.解放军坚守中原的战略意图
8.延安下令中原解放军合法转移,但南京方面不放行……
9.蒋介石下令刘峙铲除中原解放区
10.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11.兵不厌诈一李先念“装病”与皮定钧“游行”,刘峙大呼上当
12.李先念从容跳出虎穴,蒋介石哀叹“煮熟的鸭子飞了”
13.毛泽东10年后写下“定钧有功,由少晋中”的深刻内涵
第四章 华东响惊雷
14.先内线还是先外线一陈、粟之争
15.苏中战役一具有战略侦察性质的一战
16. 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出击淮北
第五章 太行布雄兵
17.毛泽东令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出击陇海
18.刘邓大军重拳出击,腰斩******军陇海大动脉
19.袭定陶,活捉******陆军总司令的外甥——整编第3师中将师长赵锡田
20.三战巨野,刘邓坦言与顾祝同
21.四捷勤城,刘邓大军回马投枪,活捉刘广信
第六章 鏖战同蒲线
22.毛泽东亲自点将——陈赓留晋南作战
23.不是冤家不聚头,胡宗南与陈赓晋南对兵
24.毛泽东下令先打胡宗南,陈赓闻喜首战赛捷
25.陈赓挥师斩断同蒲路,重拳猛击阎锡山,胡宗南坐视不管
26.陈赓南下发起临浮战役,聚歼“天下第一旅”
第七章 保卫华北
27.毛泽东让北线聂贺部夺取“三路四城”
28.聂贺三面受敌一傅部和孙部东西对进。阎部自南而北
29.晋察冀和晋绥联军受挫大同、集宁城下
30.张家口保卫战与聂荣臻从容跳出******军包围
第八章 延安两宴庆功
31.红都延安——陕甘宁解放区
32.南线出击,接应王震359旅从中原胜利北返陕甘宁
33.横山战役与横山起义——毛泽东欢迎胡景锋
第九章 新开岭大捷
34.林彪发誓绝不再让土匪在东北滋长
35.林彪把新开岭变成了杜聿明的“伤心岭”
第十章 新的屠“龙”计划
36.延安号召,奋力“过山坳”
37.占领解放区105座城市后,蒋介石继续做梦
38.消灭******军25个旅后,毛泽东更具自信
39.给陈粟、刘邓、聂刘、林罗等战略区的歼敌分工
第十一章 威震鲁南
40.蒋介石全面进攻战略在华东继续
41.陈粟集中全力打一路,蒋氏爱将戴之奇自杀
42.再战鲁南一天下第一——快速纵队覆灭记
43.陈粟大军重走马陵古道,李仙洲集团莱芜覆灭
44.莱芜战役中的小插曲——******军整编第46师师长韩练成被“俘”记
第十二章 再袭陇海
45.猛虎掏心,神兵突袭滑县
46.刘邓出击巨、金、鱼——专打蒋系整编第88师
47.刘邓二出陇海——配合陈粟鲁南打狗
第十三章 横扫晋南
48.胡宗南第一次突袭延安,毛泽东调三路部队驰援延安
49.陈赓率部横扫晋南,配合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
50.陈赓痛失“虎将”楚大明
51.毛泽东亲自指挥延安边区预防性作战
第十四章 纵横驰骋
52.扭转危局的“深源会议”
53.聂荣臻率部转战保定南北
第十五章 鏖兵东北
54.杜聿明的“南攻北防”战略
55.林彪应对“南打北拉”与“北打南拉”
56.东北战场上七战七捷一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结束语:战场上升腾的希望
中原逐鹿
作者:张群生
第一章 延城长缨缚苍龙
1.蒋介石出手“犁庭扫穴!”
2.毛泽东要拿延安换全中国
3.彭德怀布阵请缨
4.从容撤离中的抗击
5.胡宗南的“赫赫战绩”
第二章 陕北高原挫袅锐
6.捷报飞向任家山
7.羊马高地虎口夺食
8.蟠龙镇瓮中捉鳖
第三章 沂蒙山水荡敌顽
9.华野胶济路厉兵秣马
10.千里“耍龙灯”创造战机
11.陈粟见微知著定大计
12.生剥硬剔剜出“上将首级”
13.孟良崮上神号鬼啼
第四章 华北东北反攻急
14.刘邓大军驰骋豫北
15.陈谢率部席卷晋南
16.聂荣臻挥师横扫正太路
17.林罗鏊兵战东北
第五章 神来之笔
18.“品”字形战略部署
19.恶战羊山集
20.绝境决策
21.当机立断,迅速出击
22.毛泽东密电陈毅:“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23.刘伯承兵法:狭路相逢勇者胜
24.陈粟激战沙土集
第六章 再布险棋
25.调遣陈谢兵团,毛泽东费思量
26.跨河南征缚苍龙
27.伏牛山牵“牛”
第七章 转战陕北
28.流动的军魂
29.成败五女河
30.神机妙算
31.再接再厉过山坳
32.彭德怀创造“新式整军”
第八章 华北歼灭战
33.三战三捷
34.屡战清风店
35.攻坚石家庄
第九章 秋风扫落叶
36.林彪发起秋季攻势
37.辽西走廊三战三捷
38.出击中长路
39.北图吉林,南击华北援敌
第十章 冻土沃血
40.千里冰封,运筹制敌
41.声东击西,首取彰武
42.诱敌出巢,再战告捷
43.挥师南下,连拔三城
44.转兵北上,又克四平
第十一章 回师中原
45.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46.艰难的战略展开
47.‘冲原三军“联合作战计划
48.三支大军云集逐鹿场
49.激战洛阳
第十二章 调整南线战略
50.渡江南下,毛泽东胸中孕育大动作
51.粟裕的新建议
52.斗胆直呈
第十三章 惜别陕北
53.陕北之恋
54.走下马背,非同寻常的喻义
55.建立报告制度
56.神游五台山
57.毛泽东来到城南庄
58.城南庄遇险,毛泽东移驻西柏坡
第十四章 大战豫东
59.朱德倡导“钧大鱼”
60.取开封,攻敌必救
61.阻打相济
第十五章 虎啸泉城
62.西柏坡的决策
63.守济南,攻济南
64.蒋介石:固守济南,会战济南
65.最后敲定。攻济打援
66.中秋月夜发起攻势“
67.看死援兵,攻克坚城
挥师决战
作者:赵鲁杰
引子
第一章 毛泽东运筹北宁线
1.关门打狗——封闭蒋军在东北的战略构想
2.惜别陕北,移住西柏坡
第二章 大军南下之策
3.统帅们的决策之争
4.大战前夕蒋介石东北频频易帅
5.卫立煌固执己见,蒋介石无奈让步
6.长春战略:从军事硬攻到长因久围
第三章 关门打狗
7.林彪“回心转意”:仍以南下作战为好
8.毛泽东发四A级十万火急电报
第四章 风起黑土地
9.林彪“拉条子”
10.关于封锁哪一个机场的问题
11.蒋介石欲救锦州,卫立煌坚决反对
12.义县之战,两小时全歼守敌
13.东北“剿总”司令与国防部参谋总长的冲突
第五章 大战前的交锋
14.东野族旗直指锦州
15.关键时刻,蒋介石暗示廖耀湘不要理会卫立煌
16.攻锦前的战略运筹
第六章 塔山!塔山!
17.抢占塔山就是抢占胜利
18.一场意想不到的恶战
19.蒋介石急令:西进!西进!
20.范汉杰叹服: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下不了这个决心
第七章 血幕中的觉醒
21.在矛盾中挣扎和斗争
22.蒋介石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23.西柏坡的秘密争取计划
24.曾泽生选择了新生
25.周恩来想再争取一个郑洞国
26.开创和平解放先例
第八章 你知道,我知道
27.廖耀湘等待被吃掉的命运
28.蒋介石坚持不惜血本夺回一座空城
29.“校长”与“学生”的交锋
第九章 大战辽西
30.先打锦、葫,还是先打廖耀湘
31.统帅部定计,廖兵团入网
32.黑山阻击战
第十章 东北大结局
33.廖耀湘陷入重围
34.两昼夜歼敌两大“主力”
35.辽沈决战结束,毛泽东说应给蒋介石发个大奖章
第十一章 放长线缚苍龙
36.粟裕的新战略建议
37.最高统帅部作出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决定
38.无奈的桃花园中人
39.巧妙安排,旌旗首指黄百韬
40.未能实现的“进攻山东共军的计划”
第十二章 运筹徐蚌
41.攻克郑州,控制铁路枢纽
42.中野向华野靠拢
43.蒋介石的新打算
44.红色箭头射向黄百韬
45.蒋、白冲突,雪上加霜
第十三章 小淮海变大淮海
46.毛泽东打三仗的战略构想
47.苦将黄百韬苦不堪言
48.兼程追击,围逼徐州
49.共产党员率******军起义
50、把小淮海变成大淮海
第十四章 血色碾庄圩
51.杜聿明不捡烂摊子,蒋介石大骂“娘希匹”
52.切断徐蚌线,完成徐州合围
53.蒋介石又开空头支票:一定要解黄之围
54.刘、陈、邓:天凑地合总前委
55.鏊兵碾庄,蒋介石为虚假的胜利高兴得手舞足蹈
56.粟裕说:淮海战役紧张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
第十五章 吃一夹二看三
57.先打邱、李还是先打黄维
58.总前委再次陈述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
59.粟裕通宵谋划,陈毅说等到把淮海的敌人全部解决了再打个盹吧
第十六章 运筹双堆集
60.蒋介石欲搞“南北夹击”
61.阻击南坪集,诱敌入口袋
62.刘伯承幽默地说:黄维的部队就像十五个驼子困觉一七拱八翘
63.黄维双堆集拆字,“大吉大利”
64.廖运周战场起义
65.邓小平说:只要消灭了南线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也是值得的
第十七章 同床异梦
66.三十六计退为上策,蒋介石下令撤兵徐州
67.双堆集:瓮中之鳖
68.粟裕下令全力追击杜聿明集团
69.孙元良丢下杜聿明只身逃跑
第十八章 激战双堆集
70.北援无望,盼来“中正手启”相勉励
71.层层剥皮双堆集
72.敌我双方“会诊”黄维兵团
73.调好胃口,大开吃戒
第十九章 淮海大结局
74.毛泽东吩咐:不急于消灭杜聿明
75.蒋介石下令:突围!突围!
76.毛泽东气势磅礴的新年献辞
77.蒋介石在徐州的一个战略集团最后消失在冬日的黄昏里
第二十章 布阵平津
78.毛泽东唱空城计
79.铁钳合拢,抑留傅作义在北平
80.停止攻击太原,全力解决平津问题
81.傅、蒋之争,傅作义准备了两条退路
第二十一章 较量塞外
82.撒布天网,围而不打
83.敌35军回防令毛泽东非常不安
84.隔而不围,断敌退路
第二十二章 笼中之鸟
85.蒋介石雪夜渡断桥,毛泽东围困笼中鸟
86.新保安之夜,以战促和
87.傅作义上了共产党的“战犯名单”
第二十三章 天津方式
88.谈战之间,试探,试探,再试探
89.以诚相待,傅作义仍是犹豫再三
90.血战津门:从30天到29小时
91.毛泽东发表声明令傅作义坐卧不安
第二十四章 北平方式
92.和平解放的脚步声愈来愈近
93.举轻若重,慎之又慎
94.北平解放,毛泽东、蒋介石、傅作义不同的心态
第二十五章 西柏坡大结局
95.不大不小的新闻稿风波
96.西柏坡的历史性会见
97.傅作义通电表心声,解放军全面大进军
风卷残云
作者:姜铁军 王维广 覃艺 第一章 北平和谈
1.老蒋后院起火,美国白宫策划换马。南京政府被迫“改弦易辙”。李宗仁提出“五项和平主张”
2.毛泽东开列和平谈判八项条件。中共中央电告斯大林,中国革命目前已胜利在握,不必再用迂回战术
3.蒋介石退居幕后,李宗仁走上前台。李宗仁向毛泽东发出呼吁和谈的电报,幻想‘划江而治“,实行”南北朝“
4.李宗仁发动和平攻势。叶剑英向“南京人民和平代表团”反复说明:“中共方面的确不反对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获得真正的和平?”
5.双清别墅的新主人共同策划着不流血的战争。毛泽东说:“打嘴皮子仗,还是恩来挂帅,再加上中央其他几位同志,我们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啊。”
6.“和平将军”张治中飞抵北平。周恩来质问:“你既然来北平是为了和平解决两党问题的,为什么在事前你还要亲到奉化去向战犯头子请示呢?”
7.周恩来、张治中唇枪舌箭。刘斐问毛泽东:“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立即说:“平和、平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和为贵’,只要和了就行。”
8.蒋介石看到《和平协定》后,拍桌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和谈破裂,毛泽东。周恩来仗义留人
第二章 底定东南
9.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们指挥了。邓小平拟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10.周恩来嘱托:“毛主席今晚不睡觉了,等待你们渡江成功的好消息。”百万雄师跨天堑,红旗插上“总统府”
11.郎广围歼战,直取杭州,切断浙赣线
12.蒋介石的看家老人流着泪说:“你们真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啊!”
13.上海之战,瓷器店里打老鼠,既把老鼠打死,又不损坏瓷器
14.毛泽东命叶飞提早人闽,蒋介石飞福州严令死守
15.取漳州,夺厦门。汤恩伯在厦门港海滩上向军舰呼叫:“立即放小艇来,要快,要快,不然我就要被共军俘虏了。”血战金门,解放战争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第三章 横扫西北
16. 大厦将倾,蒋介石寄望胡。马西北撑残局。调兵遣将,华北两个兵团西渡人陕
17.胡马联合,同床异梦。钳马打胡,歼灭胡宗南4个军
18.钳胡打马,陇东追击。“二马”平凉会战计划成泡影
19.马家军困兽犹斗,彭德怀正中下怀。营盘岭上红旗七落七升,豆象山攻坚血战七小时。遍地英雄下夕烟,青马主力葬身火海。天翻地覆慨而慷—兰州解放了
20.双管齐下,一兵团进军青海。强渡黄河,轻骑六百下西宁
21.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22.进军河西走廊,翻越风雪祁连山。不破楼兰终不还
23.和平的前奏——新疆军政上层人士酝酿和平。千钧一发,陶峙岳“单刀赴会”。关键时刻,邓力群秘密飞抵迫化。西出阳关,彭德怀挥师进疆
第四章 挺进中南
24. 中共“五大领袖”给四野特殊的礼遇。毛泽东说:我们三路大军就要浩浩荡荡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四野,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它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它的最高指挥是林彪。
25.林彪——战争造就的“天才”。率领80万大军担负解放并经营中南六省任务前,他竟若无其事地宣称:长江以南不可能有巨大规模的战争
26.白崇禧——“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在汉口声称:“即万一武汉不保,也可退守湖南和两广,拥有西南半壁,维持一个时期。”
27.肖劲光先行一步。先遣兵团40天前进1300公里,胜利完成配合二野。三野渡江作战任务
28.四野主力挥师南进。顺手牵羊,解放安阳、新乡
29.先遣兵团在汉得间渡江,攻占华中重镇武汉。张轸在金口举义旗,代号“5555”
30.宜沙、湘赣摆龙门,宋希濂、白崇禧溜之乎也。毛泽东向林彪电授锦囊妙计:白匪本钱小,极机灵,我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占据主动
31.湘江两岸风急云涌。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毛泽东复电祝贺
32.血战青树坪,四野南下以来最惨烈的一仗。“虎将”钟伟战后检讨:“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一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林彪这一次却沉默起来
33.兵发三路:西路军首先在湘西打响,东路军直指粤北,中路军突破湘南第一道防线。白崇禧布疑阵,林彪判断“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
34.“丁大胆”率第135师歪打正着,直插白部防御中枢。祁北围歼,桂军四个主力师被歼灭
35.飞兵广州,陈赓兵团过广州而不入。两广纵队凯旋返粤,林平用狗肉宴款待阔别三载的老战友。四野战士自豪地说:真巧,去年10月14日我们解放了锦州,今年10月14日我们又解放了广州
36.阳江围歼战。陈赓亲自下厨做了一盘红烧鱼以庆祝胜利。林彪致电表扬第4兵团“穷追猛打的精神”
37.蒋介石要当“总统”,李宗仁只好飞到美国了事。白崇禧退守广西,拼凑起20多万人的武装。林彪率四野前指移往湖南衡阳王桂岭——不久前还是白崇禧的指挥所
38.肖克是四野前指里最忙碌的人。谭政不忘在关键时刻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动员。智取博白,活捉张涂
39.钦州、小董圩地区围歼战。追歼逃敌,红旗插上镇南关。林彪凯旋返长沙,白崇禧兵败飞台湾
40.毛泽东在莫斯科关注南国战事。林彪脑中的车轱辘围着“金门失利”不停地转起来。冯白驹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广州会议定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
41.血染琼州海峡。邓华坐镇雷州半岛,韩先楚、李作鹏挥师渡海。毛泽东称赞:“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
42.红旗插上天涯海角。四野将士们面对大海会心地笑了。在中南海的毛泽东也开心地笑了
第五章 席卷西南
43. 盘马弯弓欲西行。邓小平告诉他的部下说:“西南是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立足之地,我们绝不能让蒋介石蹲在大陆。”
44.蒋介石做“割据西南的梦”。毛泽东和刘邓巧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45.撕破“川鄂黔防线”。陈锡联兵团直趋川东,宋希源部一溃千里。杨勇兵团出敌不意,兵临贵阳
46.乌江岸边,钟彬欲走仍被捉。大渡河畔,宋希濂走投无路当俘虏
47.刘邓主力直指“陪都”。贺龙率第18兵团高奏进军四川三步曲:突而不破、迫而不歼、兼程追击
48.刘伯承、邓小平发布“四项忠告”。卢汉易帜,五华山升起鲜艳的红旗
49.彭县起义,川康变色。邓小平说:西南作战取得辉煌胜利,卢汉、刘文辉、邓锡侯、彭文华诸将军的起义,“起了良好的配合作用”
50.蒋介石亲临成都,做足“川西决战”的表面文章。成都会战,胡宗南30万大军灰飞烟灭
51.汤尧漏网,率部“讨伐”卢汉。第4兵团半个月前进千公里,活捉汤尧
52.西南最后一战。邓小平说:“解决西昌问题一定要快,彻底打破蒋介石在大陆的一切梦想。”
53.毛泽东赋予西南局和西南军区新的使命:“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张国华。谭冠三率第18军奉命进藏,中国大陆全获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