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产重组与基层党组织的结构性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22:06
作者:张明楚  文章来源:党政论坛  点击数:719  更新时间:2007-7-17 16:11:04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村可经营性的资产正在重新组合,由此引发的农村基层行政区划的变革,正由村际合并扩展到乡镇撤并。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这一深刻变化,势必引起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体系的重新调整。如何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整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人民公社制度结束,行政村被再次确定为我国农村的基层单位后,农村党组织一般都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的。而行政村是以若干个农家聚落的自然村为界划定的,这种组织结构就其实质来说,是农村自然经济的产物,与小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逐步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深刻矛盾。突出表现在,行政村的规模过于狭小,造成经济资源布局极不合理,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极弱,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要求。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调整前的行政村平均规模为:耕地1560亩,农户508家,户籍人口1101人;其中规模最小的村,耕地不到150亩,农户不到50家,户籍人口不到199人。其他地区的情况大致相同,如江西省赣州市有4318个行政村,其中人口不足1000人的村就占到3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地采取撤并行政村的手段,扩大村级规模。松江区自1994年以来,先后将32个行政村合并为16个行政村。合并后新组建的村平均占有耕地2647.5亩,农户683家,户籍人口2312人,使村级规模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行政村撤并是农村可经营性资产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所作的一种重新组合。通过村际撤并,使农村资产更为集中,使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更大的区域内得到优化配置。而随着农村可经营性资产的重新组合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求对农村的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为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以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保证。要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产生出理想的经济效益,首先要掌握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土地、劳力、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的现状,并预测这些生产要素的变动趋势,从而选择合适的模式和途径,做到合理开发与利用经济资源;其次要制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减少重复投入、盲目投入,使有限的经济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方式获得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效益。而上述两个方面的实现,都要有赖于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来加以保证实施。
农村中的组织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等。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中最可宝贵的组织资源,是农村其它各种组织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如果忽视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最可宝贵的组织资源的作用,农村资产运作和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要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际状况是并不完全一致的,有些基层党组织很强,有的属于一般,有的甚至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而根本无法发挥核心领导作用。而对于那些领导核心作用薄弱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单靠自身力量又难以解决问题,因此,为适应农村资产重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为原则,合理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则是势在必行。

村际合并是农村资产重新组合的一种形式,但这种组合并非是原有成分的简单拼凑,而是在原有框架中引入了新的市场机制。因此,农村资产重组的结果,会形成一种新的产权关系,而这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整来说,则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具体地讲,就是要求在村际合并中必须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来设置新的党组织。由于在农村资产重组中所形成的产权关系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整方式也各有不同。
一是兼并式。所谓兼并,就是一个村的党组织“吃掉”另一个村的党组织。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支部兼并”。“支部兼并”大多发生在富村兼并穷村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不少地区出于扶贫的目的,采取富村兼并穷村的措施以消灭贫困村。当时仅山东省胶东一带农村中,就有200多个穷村因被富村或企业集团兼并而消失掉。山东中部的博山区(县),也有100多个穷村被富村兼并掉。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富村兼并穷村的同时,富村的党支部也兼并了穷村的党支部。一般做法为,先撤销穷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然后将富村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对新组建的行政村实行统一领导。
“支部兼并”现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第一,农村资产重组后,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究竟依托哪个投入主体来建立新的党组织?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投入主体的合并,应当进行产权评估,对各投入主体拥有的实际资产值进行具体量化,以确定各投入主体在新的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但由于目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我国农村尚处于迈向市场经济的早中期阶段,农村的资产重组主要是通过行政推动来实现的,因而对各投入主体的资产值并未作出具体量化,但这并不等于未作任何产权界定。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经济实力的强弱为依据,大体上界定了各投入主体所占的比重。因此,选择经济实力强、资产投入量多的富村,作为新的党组织所依托的载体,则是必然的结果,体现了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设置党组织的原则。第二,“支部兼并”是党的组织体系内部先进取代落后的表现,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穷村的党组织之所以遭到淘汰被兼并掉,就是因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些组织本身已丧失了先进性,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再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再成为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而富村的党组织,一般来说其领导班子力量比较强,特别是党的支部书记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带领广大农民走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所以,由富村的党组织兼并掉穷村的党组织,是一种符合党的自身发展规律的进步现象。
二是撤并式。就是撤销原有行政村的党组织,然后按照对等的原则,再组建成新的行政村党组织。在一些地区,村际合并的动因,并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几个贫困村,而是要扩大村域规模,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因为有的行政村虽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村域规模狭小,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而相邻的村却有着明显的土地和劳力资源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经济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通常采取“撤二建一”的方式,即撤销原有两个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然后再组建成新的村委会和党组织。显然,这种方式有别于以强并弱的兼并式。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上海市松江区春申村与沙港村的撤并。春申村是个经济实力较强的村,1995年底,该村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实现社会总产值2.59亿元,但该村只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1220人,土地1100亩,村域规模的偏小制约着该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邻的沙港村拥有14个村民小组和1900亩土地。为促使两个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1996年两个村“撤二建一”,成立新的行政村,并以原有的两个村党支部领导成员为基础,成立新组建村的党总支。
三是联合式。就是在保持原有行政村建制不变的前提下,将相邻的几个村党支部联合起来,成立党委或党总支,统一领导这几个村的工作,推动经济的共同发展。四川省绵阳市方水乡,在保持白玉村、宝塔村和广义村3个行政村建置不变的前提下,以“新时期战斗堡垒”的白玉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了联合党总支。由联合党总支统一领导3个村的经济工作,使3个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3个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就目前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组方式,主要以兼并式和撤并式为主。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方式。

由资产重组而引发出来的农村基层行政区划的变革,正呈现出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趋势。从地域来看,已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从层面来看,正由村际合并扩展到乡镇撤并。据有关资料显示,江苏省已撤并528个规模过小的乡镇,占全省乡镇总数的26.7%。同时,将继续撤并行政村,使现有的行政村减少到2万个左右,撤并1.2万个,撤并率达37.5%。江西省最大的地级市赣州市,有354个乡镇、4318个行政村,其规模差异很大,大的乡镇区域达到290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而小的乡镇区域只有几个平方公里,3000余人。其中,人口少于万人的乡镇占20%,有的乡镇由于没有集镇,长期以来形不成经济、文化中心。赣州市采取小乡并大乡,撤乡扩镇,并乡建镇,小村、弱村撤并等形式,将乡镇村的设置总数减少近四分之一。这种发展态势预示着,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党的组织结构体系将要进行战略性的重组。
面对如此深刻的变革,应当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调整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并不少,但有些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经济实力,难以带领广大群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关夺隘;有些党组织的领导成员政治理论水平较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党组织领导成员民主意识差,作风不正,造成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很紧张,等等。因此,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结构调整中,要把提高质量摆在主要位置上。一方面,要有重点地强化先进党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它们的活力,并积极引导这些先进的党组织去兼并和合并周围的后进党组织,由此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把组织结构调整与解决农村党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组织结构调整,精简乡镇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中的党群关系和干部关系。同时,合理配置农村党的组织资源,解决好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和“后继乏人”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其次,要体现以产权关系为基础来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因而在调整的时候,不能有盲目性,不能单纯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更不能搞“拉郎配”,而应当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依托经济实力较强的投资主体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化组合。
再次,要倡导创新理念。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整,本身就是一种组织创新。既然是创新,当然不能墨守成规,也不必去刻意追求和模仿某种样板,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去寻找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调整方式,并允许多种模式的党组织存在。只要这种调整方式和组建模式是有利于“三个代表”的,就是先进的、有生命力的。相反,如果是不利于“三个代表”的,就要加以调整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