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科学方法漫话(5)生生不息 刻意求新——一谈科学创造 - 戴世强的个人空间 - 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7:19
科学方法漫话(5)生生不息 刻意求新——一谈科学创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01 17:54:02 /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

查看( 12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如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创造性的活动,它的生命在于创造。但是,什么是创造?什么是科学创造?什么是创造的标准?创造有那些类型?创造的心智过程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也许你能回答个大概,却又很难说得完整、确切。我认为,作为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和科研这两大任务。我们应该对于自己的职业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有助于我们做好手头的事情。近年来,我按理科出身人士喜欢刨根问底的“一根筋”思维方式,带着上述问题,读了一些书,想了一些事,这里说说我学习中的若干初步收获。 什么是创造? 《辞海》告诉我们,创造,就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这个中文词似乎最早出现于《后汉书》。韦氏英文大辞典对create的释义为“to bring into being”;牛津高阶英文词典的释义则为“cause (sth) to exist”或“make (sth new or original)”。在我看来,还是我们的老祖宗最高明。古代哲学名著《易经》里,给“创造”下的定义是“生生”二字,有“赋予存在”之意,与韦氏英文大辞典的释义完全一致。《易经》里说:“生生之谓易”,“易”就有“变动、创造”的涵义。然而,要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给创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非易事。我比较认同文[1]里的定义:“创造是个体或群体生生不息的转变过程,以及知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现;其表现的结果使自己、团体或该创造领域进入另一更高层的转变时代。”这里强调的是高度的新颖性和恰当的建设性:结果必须是前所未有的,雕虫小技不能算是创造;它又必须是恰当有益的,江湖大盗也会弄出点新招儿,就绝不能算是创造!而且,现代的创造又是带有群体性和继承性的。科学创造通常指的是在科技领域里的创造,经常是最激动人心的、最有影响力的创造。 什么是创造的标准? “创造”,是心理学家喜欢研究的话题,有关著述如汗牛充栋。他们研究“创造”时,关注的对象各有不同,有的关注创造的产品,有的着重研究创造过程,有的则关心创造的主体——人。我觉得从创造的产品,比较容易理解创造的标准或层次。对于创造产品的层次,有各种说法,美国心理学家Irving Taylor1975年给出的分类较为科学,在[1]中又有发挥,我觉得可以接受。创造的产品可分为如下五个层次:•即兴式的创造(expressive creativity)• 这种创造随兴而发,因境而生,参与创造者无为而为,随心所欲,自由兴怀。如文人的笔谈会,科技界的自由研讨会(seminar),个人的率性而为,这种创造活动尽管层次较低,“产品”一般较为粗糙,实际上是其它各类创造的萌芽和基础。•新型式的创造(new-pattern creativity)• 这类对物品的形状、结构、功能、式样、装置等加以改变或增减,相当于专利法中涉及的新型或新式样,结果是更简便、更有效、更经济、更美观、更实用的产品。例如,收音-录音并用的收录机;再如,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提及的元胞-跟车混合型交通模型。•革新的创造(innovation creativity)• 根据原理、原则或基本方法,改进现有的物品、结构、动作或方式,结果往往是专利。这类创造一般经由调研分析-否定原型-推行革新的辩证过程。例如,瓦特研制的改进型的蒸气机。•发明的创造(inventive creativity)• 一般来说,发明指的是产生前所未有而又有应用价值的产品。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唱机,贝尔发明电话等等。通常需要研究自然规律和第一原理,进行高度的技术创造。当然,发明可推而广之到文艺领域,但通常不叫文艺发明,而叫文艺创作。•深奥的创造(emergentive creativity)• 这一层次的创造最为复杂,它在合理的假设下,发展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必须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乃至提出全新的概念。例如,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 什么是创造过程? 这一问题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最应该关心的,也是对实际科研工作最有指导意义的部分。已有许多著作涉及相关问题(见[2~4]),这里先作一简述。创造过程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个体从开始创造到产品实现的心智历程;另一种着重随心所欲,因境生情,无为而为的创造活动。前者比较科学,通常在科技界就指前一种。它又可以分为着重个体与环境的交互关系和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我们实际从事科研的人员来说,后者更有意义。心理学家的实际调研发现,科学与文艺的创造过程是相似的,均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许多大学问家研究了科学创造的实际过程,划分了三个或四个步骤。对此,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1] 郭有遹,创造心理学(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 Starko, AJ, Creativity in Classroom: School of Curious Delight (2nd Ed.), Lawrence Erlboum Associates, Inc., 2001. 中译本:创造能力教与学,刘晓陵,曾守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刘仲林,科学臻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4] 周立伟,科学研究的途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写于2009年8月3日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5)生生不息 刻意求新——一谈科学创造 - 戴世强的个人空间 - 社...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6)循序渐进 创造辉煌——二谈科学创造 - 戴世强的个人空间 - 社...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10):碧落黄泉 穷其究竟——六谈科学创造:治学意境 - 戴世强的个... [原创]科学方法漫话(9)心无旁骛 争分夺秒——五谈科学创造:黄金时段析 - 戴世强的个人...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2)瑰丽的科学诗篇:屈原《天问》——一谈观察与思考 - 戴世强的个人... [原创]科学方法漫话(7)不拘一格 全力创新——三谈科学创造:创新的类型 - 戴世强的个人... [原创]科学方法漫话(8)锐意创新 超凡脱俗——四谈科学创造:案例分析 - 戴世强的个人空...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1):近代科学方法奠基人伽利略的科研方法——从自由落体研究谈起 - ...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4)用心留意 探微知著——三谈观察与思考:X射线的故事 - 戴世强的... [分享]科学方法漫话(3)抓住线索,穷追不舍——二谈观察与思考:孤立波史话 - 戴世强的个... 生生不息--人类灵魂科学探索纪录片收藏 创造自己的语言:虚构的真实——评介马尔凯的科学社会学朝圣 科学网—评论: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科学创造 睡觉的科学方法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一) 唐朝的史学、科学、艺术(一) 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有意记忆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 生生不息 天地之道(图文) 分享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作文刻意求新 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最科学的喝水方法 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