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 講 表裏先後治則、虛煩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5:00:36
大家好,我們上課。
  我們上一節課的最後談到了辯證的概念,那麽談到了辯證的治療原則,也談到了“病有寒熱”的真假。那麽今天呢,我們接著往下談,就是對一些病證來說,它有表證和裏證,表、裏、先、後,把握什麽樣的原則什麽樣的方法來處理。這是我們下面要講的,就是表、裏、先、後、緩、急的治療方法。
  第一種情況是表證兼裏時,那麽表證兼裏時,在一般情況下,應當先解表後攻裏。這是我們在前面已經強調過的。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表證兼裏時,如果你去先攻裏的話,那麽人體的正氣趨向於體內,那麽邪氣呢,雖然在裏的濕邪雖然有可能被驅除出去體外,但在表的這種表邪隨後乘機內陷,就使病情復雜化。如果是先解表後攻裏的話,把表邪解除了,在解表的過程中,在裏的濕邪它會原地不動,你不能說在解表的過程中,裏邪往外走,這不可能的,在裏的濕邪,它是原地不動的,在把表邪解除的時候,你再去攻裏的時候,就沒有後顧之憂,一攻裏,這個病證就全好了。對在表證兼裏時,在原則上是應該先解表後攻裏。當然後世醫家,也有表裏同治的這些方子,那是後世的發展,解表和攻裏同用的那是後世的做法,但《傷寒論》中,表證和裏證是分開的。
  只有在特別特殊的情況下,表裏同病,裏證重而且是比較急的時候,這就本著“急則先治,緩則後治”的原則,可以考慮先攻裏,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裏證重而且比較急,表證較輕。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先攻裏,這就是急者先治的原則。但這種情況在《傷寒論》裏是比較少見的,那麽這個原則叫什麽呢,叫“濕人傷寒發其汗”。
  我們前面在學“桃核承氣湯”適應證的時候原文不是說嗎,“其表不解,尚未可攻,外解矣,但少腹肌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也”。我們上上次課學的,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就是表證兼裏時,應當先解表後攻裏,那就是“實人傷寒發其汗”的原則,只有裏證重而且急,表證輕的時候才可以先下後汗,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我們現在翻到講義的第69 頁,看124 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這一條,就是裏有蓄血的重證,瘀熱互結,病情比較急比較重,所以雖然有表證仍在,他也沒有在意,先用抵當湯來治療,所以這個就是後世醫家所認為的,只有這一條,可以是一個表裏同病,裏證重而且急,先用抵當湯來破血逐瘀。由於表證比較輕,所以以後再來考慮表證,只有這一條,以後諸家認為是先攻裏的一個例子,當然也有的諸家認為現在脈微而沈,脈已經沈了,表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後種情況在《傷寒論》中是比較少見的。
  第二種情況是表證兼裏虛,要先補裏後解表,因為中藥發汗,是通過人體的正氣才能夠運藥,才能夠驅邪外出,所以如果裏氣虛,它不能夠運藥,它不能夠振奮力量,在藥力的作用的幫助下來袪邪的話,你就是用解表藥它也發不出汗來。因此《傷寒論》的第十二條“桂枝湯方”裏才說“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所以對表證兼裏虛的,張仲景要求是先扶裏後解表,這個原則後世醫家給他總結為“虛人傷寒建其中”。
  “實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這是對“表裏同病,先後緩急”治療原則的兩句概括性的話。表證兼裏實的要先解表後攻下,表證兼裏虛的要先扶裏後解表。裏氣充實了,有時候呢,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解”,如果說裏氣充實以後,裏氣恢復以後,那麽表邪還沒有解除,那麽你再來解表也不遲。那麽我們現在就提出一個問題:表證兼裏實,要先解表用什麽方子呢?這個表證可能是有汗的,也可能是無汗的,解表通通用桂枝湯,即使無汗也不能用麻黃湯。因為用麻黃湯是純辛溫的方子,發力能力比較強,容易傷津液,容易助裏熱,容易增裏實。
  我們接著要提的第二個問題是:“虛人傷寒建其中”,裏氣補了之後,裏氣充實了之後,如果表邪仍然存在,這個時候解表要用什麽方子呢?也仍然只能選擇桂枝湯,不能選擇麻黃湯。因為裏氣剛剛恢復,如果你又重新用辛溫的發汗力量比較強的麻黃湯的話。那麽他的正氣是不能夠支持的,所以也是用桂枝湯,所以可見桂枝湯的使用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好,第三種情況表裏同病,但是一種病情況是表裏證的病機關系密切,
  還有一種情況這個裏證不是大虛大實證,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那麽我們就可以表裏同治。
  大家想一想,我們講過的方證中,哪些方證符合這兩個條件,而且又是是表裏同治的?大青龍湯。大青龍湯的方證是外有表寒,寒氣被表,陽郁化熱,郁熱擾心,那當然也是裏證了,出現了不汗出而煩躁,不汗出而寒邪被表的表現,煩躁是裏熱擾心的表現,是不是表裏同病呀?但是這個表裏證的病機關系非常密切,因為寒邪閉表才導致了陽郁化熱,符合第一個條件,這個裏證呢,是大實大虛證嗎?它不需要用承氣湯、用大黃這個的藥來瀉下,所以裏證只是一個裏熱,不是一個大實證,所以這個大青龍湯外散表寒,內清郁熱,是表裏同冶的。
  緊接著我們又想到了第二個方子:小青龍湯證。是外有表寒,內有水飲。在它疾病發作的時候是外寒引動了內飲,導致了水寒涉肺,所以表裏證病機關系密切,而且呢這個裏證也不是大實大虛證,所以用小青龍湯外散表寒,內化水飲,表裏同治。
  五苓散證表邪循經入裏,影響了膀胱的氣化機能,表裏證的病機關系密切,那麽這個裏證呢,它不是虛證,水邪內郁它也不是要用承氣、要用大黃來瀉下的這個實證,所以符合這兩個條件,五苓散,外疏內利,表裏同解,所以也是表裏同治的。這是我們已經講過的三個方證。
  我們還沒有講過方證呢,但是我們在這裏可能做一個提示,當然教學呢,應該忌諱講前面的聯系後面的,但是對我們在座的同學來說,實際上在上《傷寒論》之前,大家對後面的內容都做過預習,所以不妨呢,我在前面就把後面的內容給大家簡單做一個提示,這也是可以的。比方說我們後面會講到“葛根岑連湯”證,實際上“葛根岑連湯”我們在《方劑學》裏已經講過,也不算大家沒有學過的。“葛根岑連湯”證是外有表邪,裏有裏熱的下利,而用“葛根岑連湯”呢,外散表邪,內清裏熱來治療下利,它是表裏同病,裏證不是大實大虛證。
  還有“桂枝人參湯”證,是外有表證,裏面呢,有裏虛寒的下利,但是這個裏虛寒呢,僅僅是裏陽的不足,痞家的虛寒,沒有涉及到少陰腎陽的虛衰,所以這個裏證不是很重的,所以它也是表裏同治的。
  我們再舉個方子,這個方子我們在《方劑學》中學過,那就是“麻黃細辛附子湯”。“麻黃細辛附子湯”從方子組成上看,麻黃是散表寒的,附子呢是溫少陰裏陽、散少陰裏寒的,而細辛呢,這個藥既可以散太陽表寒又可以散少陰裏寒,所以它是一個太陽和少陰同治的方子,是從藥物上來分析。它的臨床適應證呢,實際上是有輕度的少陰裏陽虛,僅僅是輕度的,又兼有太陽表證,這是太少兩感,太陽和少陰同時感受到了寒邪而發病,少陰兼有陽虛的程度呢,僅僅是見到了一點脈沈,沒有出現“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脈微細,但欲寐”這些嚴重的裏陽虛衰的證候,所以它也符合表裏證病機關系密切的條件,為什麽表裏病機密切呢?太陽和少陽臟腑相相連,經脈相絡屬,它們是相表裏的。所以同時感受到了邪氣,這等於表裏兩經同時感受到了邪氣,所以它們的病機關系還是很密切的,裏證呢,又不是大虛證,沒有“下利清谷,畏寒蜷臥,四肢厥逆、脈微細,但欲寐”,僅僅是一點脈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發汗,這是表裏同治的例子。
  在《傷寒論》中提示的“表裏同病,先後緩急”之則大體不外這三大方面,那麽前兩個方面我們歸納了“實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這樣的一個原則,這是需要大家記住的。不過這個“建其中”的“中”, 不是局限於指體陽體氣,它是泛指裏的,比方腎陽虛的,又兼有表證的,下利清谷,微寒厥,四肢厥逆,又兼有太陽表證的,也要先補裏用四逆湯,所以這個“中”不是局限於中焦,不是指的體陽,而是指整個體內。
  我們現在看看《傷寒論》原文,是不是我們歸納的內容能夠概括進去。打開講義第44 頁,看原文第九十條:“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這條講的是表證兼裏實,在治療上有兩種情況:“本”就是原應當發汗,而復下之,復就是反的意思,復反,反復,是同意詞,那麽這個復你怎麽不當“又”講而當“反”講啊?這個條文裏頭,後面“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用了“反”,在這個條文裏頭“復”和“反”同用,在同一個位置,那麽這個“復”就是“反”的意思,表裏同病,表證兼裏實,本應當先發汗的,你反而用了下法,這就是錯的。所以文字非常通順非常明白,“若先發汗,治不為逆”,如果你先去發汗,這就不算錯。
  下面這一條講的是表證兼裏實,裏證重而且急,表證比較和緩,那麽就應該先瀉下,“本先下之”就是原本應該先瀉下,“而反汗之”,你反而用了汗法,這個逆,就是算是錯,“若先下之,治不為逆”,如果你先玫下的話那就不會錯。所以第90 條正是我們在黑板上歸納的第一種情況。
  第91 條“傷寒醫下之”這個外感病醫生用了下法,“續得下利,清谷不止”,下是個動詞,利是指的稀,‘下利’就是拉的是稀,清是個名詞,廁清的清,活用為動詞,當拉的來講,谷是指的是不消化的食物,所以“下利”、“清谷”是兩個並列的動賓詞組,拉的是稀,排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這個“清”不是一個形容詞,不要把它當成是“清晰的谷子”,什麽是“清晰的谷子”?它是個動詞,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所以後世醫家,怕大家不明白,所以才補充上一句話說“下利清谷,完谷不化”。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中醫把中焦比作鍋,把下焦比作火,那麽當下焦火衰的時候,這就是“腎陽虛衰,腐熟無權”,就像你把鍋放在火上,放上米放上水,你底上沒有開火,你中午回家你以為已經把飯溫好了,打開鍋一看,米還是生的。那麽下焦腎陽虛衰,火不暖土,我們把這句話加在中間,“腎陽虛衰,火不暖土,腐熟無權”,飯又做不熟,所以吃的是糧食,拉出來的還是糧食。吃的是小米粥,拉出來的糞便裏頭還有一粒一粒的小米,這就是“完谷不化”的表現。只見到下利清谷,這就不是單純的脾陽虛了,脾陽虛就是大便稀溏,只有腎陽虛才能夠見到“下利清谷,完谷不化。” 這裏的“下利清谷不止”,裏虛的程度已經很重了,“身疼痛”就是有表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種情況:表證兼裏虛。“急當救裏”,“救”就是治的意思,這種表證兼裏虛應該本著“虛人傷寒建其中”的原則,積極地、當機立斷地去治理。“後身疼痛”,等裏陽恢復以後,還留下“身疼痛”這種表證,“清便自調者”這個“清”又是名詞澈清的清,活用作動詞,當便、排、拉來講,這個便就是大便,拉了大便,自調,就是正常了。拉了大便正常了,這說明裏陽已經恢復了。“急當救表”,這個時候趕快救表,為什麽不能等待觀望,因為裏陽剛剛恢復,如果你不去積極地去救表的話,表邪可能流連不解,沒準表邪還能夠內陷造成裏證的復發。在這一條裏用了兩個清字,一個是“清谷”,一個是“清便”。有的書上把這個清便當成小便,這是錯誤的,這個清就是澈清的清,名詞活用為動詞,當便、排、拉來講。清谷就是拉的不消化的食物,清便就是排的大便,清便自調指的是排的大便正常了,不是指的是大小便正常,因為這一條裏講的就是“下利清谷”,講的就是腎陽虛,火不暖土,腐熟無權的這種表現,所以講排的大便正常了,就是裏陽恢復了,這個時候再去治表,救裏宜四逆湯,治表宜桂枝湯,救裏呢用用四逆湯回陽救逆,解表呢用桂枝湯,為什麽不用麻黃湯?我們剛剛說了,因為裏陽剛剛恢復,這種表證即使是無汗的,你也不能貿然用純辛溫的,發汗力量比較強的麻黃湯,以免發汗太多,再傷陽氣。
  92 條“並發熱頭疼”,這是表證,“脈反沈”,為什麽用個“反”字呀,發熱頭疼,太陽表證,脈應當浮,這個病人見到了沈,當然就是異常現象,反常現象,所以他說“脈反沈”,“若不瘥”,這個加病頭的瘥實際是多余的,《傷寒論》原書是沒有這個病字旁,不加病字旁的,所以我們把它改回來。“差”是什麽意思呢,我們引《方言》的話,《方言》說,“差,間,知,愈也”,這三個字都是病愈的意思。“若不差”,就是病沒有好,在《傷寒論》裏有一句“若不間”,那就是說如果病沒有好,實際上非常簡單,結果有一個地方他把《傷寒論》翻譯成白話文的時候,他把這個“間”翻譯成間斷,說“如果這個病不間斷的話”,那就是說沒有明白這個“間”就是可以當病愈來講,實際上你直接翻譯成“如果病不愈”,那就對了。這個知,你看吃完麻子仁丸以後,開始吃多少粒,然後逐漸加,“以知為度”,有的人在翻譯這句話的時候說你如果有了感覺了就行了,不用再吃了。什麽感覺呀,不知道。所以這個知不是感覺,就是病愈,差,間,知,都是病愈的意思。有些醫生把這個字念成chuo(搓),我在上學的時候也念“搓”,我記不起是哪一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組織中醫講座,我在這個講座上講《傷寒論》,當我講到“辨明陽應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篇的時候,我就按照傳統的讀法,說“陰陽易[cuo]後病脈並治”,當時陪著我的這個播音員就把機子給關了,說老師,你這個字怎麽念“搓”呀,我說我的老師就是念“搓”,瘥是什麽意思呀,搓是病愈。他馬上拿出《新華字典》,說你看,這個字:“瘥”字當“病愈”講的時候讀“chai”,說你再考慮考慮讀什麽好?他說我呀,不敢違反這個字典,
  我就讀“菜”,因為他前面有段解說呀,我說那你要讀“菜”的話我就不能讀“搓”了,然後我就回去問問我的老師,他讀[cuo]的根據是什麽。回來以後我說問劉老,我說老師,這個字為什麽讀“搓”呀,他說我的老師就讀“搓”,我說您問過你的老師為什麽讀“搓”嗎,他說:“我問過,他說他的老師就讀‘搓’”。所以上實際上是中醫一代傳一代,代代都讀“搓”,現在恐怕你們的老師,別的老師也有讀“搓”的吧?有沒有?也有。後來我就把這個字按照我們播音員的要求改成“菜”,因為這個是規範的呀。
  再後來,我說這個衄(音膩)字怎麽你們現在都可以讀niu 呀,他說那是讀的人太多了,所以國家就改在現在這個讀音。我說那個蕁(xún)麻疹本來應該讀“蕁(xún)(音欠)麻疹”怎麽你們現在都讀“蕁(xún)(音尋)麻疹呀,他說那也是因為讀的人多了,所以國家把這個讀音改了,說“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個本來應當讀“蕁(xún)(音欠)麻診”的蕁(xún),讀“尋”的人多了所以就改成了蕁(xún)(音尋)麻疹,還有那個衄血,本來應該讀“衄(音膩)血”,現在讀的人多了所以都改成了衄(音niu)血.我說這個字咱們都讀成“搓”, 讀的人多了,你們都改一改,他說現在國家還沒有改,現在這個字還沒有改,所以我現在翻過來,按照字典上的讀音,讀“菜”。
  “若不差“就是病沒有好,這個“若不差”中間省略了一段話,省略了一段什麽話呢,為什麽他說如果不差呢,那就省略了中間一段治療。我們剛才在這裏談到過,當太少兩感,少陰病並不重,只是見到脈沈的時候,而沒有見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畏寒蜷臥”的時候,那麽這個時候可以考慮表裏兩解。那麽表裏兩解用什麽方證呢?剛才也提到過,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第一天用麻黃細辛附子湯,那麽第二天,考慮到用了麻黃細辛附子湯,這個病還沒有好,怕用了麻黃細辛附子湯這個腎進一步有所虛衰,所以細辛就不敢用了,所以就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這樣更加溫和,用麻黃來發太陽之汗,來解太陽表邪,用附子來溫少陰裏陽,散少陽裏寒,然後加上一味甘草,使藥物作用和緩,怕的是使腎陽更虛,但是用上這兩個方子以後,並“發熱,頭疼,脈沈”,這就是太少兩感,裏陽虛的程度不重,用上麻黃細辛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以後如果不好,所以這個“若不差”中間省略了一句話,省略了一句什麽話呢?如果用上用上麻黃細辛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溫經發汗還不好的話,省略了這麽一句話。身體疼痛,強調了有表證的存在,但是也當“先救其裏”,這裏用什麽呢?“宜四逆湯”。這就提示了表證兼裏虛的人,即使這個裏虛不重,你用了表裏同治的方法,以後不好,也要補裏。強調了張仲景重視正氣,尤其是重視人體陽氣的這種學術思想。所以治療表證兼裏虛的時候,他是非常小心翼翼的,這個裏虛程度很輕,僅僅是見到了脈沈,首先考慮用麻黃細辛附子湯,第二天用麻黃附子甘草湯,用了這兩個方子不行,那這兩個方子不能再吃了,直接用四逆湯補裏,所以用表證兼輕度裏虛就這麽小心翼翼,所以見到了表證兼重度裏虛,已經見到了“下利清谷,四肢厥逆”,那就是我們剛才91 條所說的“急當救之,宜四逆湯”。這就是表裏同病,表證兼裏虛的重證的治療思路。
  好,我們從太陽辯證的概念,從太陽壞病的概念講到現在,應該說是對辯證治則的一個總的論述,對於太陽辯證或壞病來說,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寒熱錯雜,或虛實兼見,或者在臟,或者在腑,錯綜復雜,變化多端,這個時候基本的治療原則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所以下面仲景就是對“隨證治之”的舉例。
  好,我們先看熱證。熱證的第一個湯證是桅子豉湯,看原文第76 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惱,桅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桅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桅子生姜豉湯主之。” 首先這個病經過發汗,經過催吐,經過瀉下,表邪入裏化熱,從臨床癥狀來看,是邪熱留擾胸膈,郁熱擾心,出現了“虛煩不得眠”。仲景為什麽把它叫做“虛煩”,這個虛不是正氣的虛,而是指這個熱沒有和有形的病理產物相結。有形的病理產物相結指的是什麽呢?痰、水、飲、食積、瘀血、蟲積,這些都可以把它叫做有形的病理產物。在《傷寒論》中有一個用詞的習慣,凡是邪氣和有形的病理產物相結的,仲景習慣用“實”字,比方說,以後我們會提到的熱邪和胸膈間的痰水相結,仲景把它叫做“結胸熱實”,你看用的“實”字,熱邪和胞宮的瘀血相結,熱入血室,仲景在治療的時候說“刺其門,隨其實而取之”。在陽明病中的三個承氣湯適應證中,“潮熱者此為實也”,“此為實”都用到“實”字,因為那是熱邪和陽明的糟粕相結合,陽明的糟粕是有形的。在瓜蒂散證中,仲景用到了“此為胸中實”,為什麽用實字呢,因為瓜蒂證它是指的胸中膈上有有形的痰飲,有有形的痰濁,所以他用“實”字。所以傷寒論中的實字如果是指病理的話,常常是指有形的病理產物,有形的邪氣,而對無形的病理產物,無形的邪氣,像在這裏,這個熱邪是無形的熱邪,還沒有和痰飲、水濕、食積、瘀血相結,仲景不僅不用“實”字,而且反而用的是“虛”,所以這裏的“虛煩”指是是和“實煩”相對的,像大承氣湯的適應證有心煩,那是實煩。像大結胸證也有心煩也有心中懊惱,那也是實煩,只不過指的是邪氣沒有和有形的病裏產物相結合,而不是說正氣虛。因此我們在描述它的病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虛煩證是怎麽回事呢?是太陽病誤治以後使無形邪熱蘊郁胸膈,留擾心胸,郁熱擾心,輕的就見心煩不得眠,它心煩它就不能夠閉目靜心,這個眠字指的不是睡覺,仲景用寐指的睡覺,這個眠通瞑,瞑的意思是指的閉目,成語有“死不瞑目”那個“瞑目”就是閉目。眠和瞑一聲之轉,眠就是閉目。它因為心煩瞪著兩個眼睛,不閉眼睛。“若劇者”,就是嚴重一點的,“反復顛倒”,碾轉反側,坐臥不寧,“心中懊惱”,心中煩郁,無可奈何。這個心中懊憹這個癥狀實際上就是胃脘部的一種噪雜,那種似饑非饑、似熱非熱,似脹非脹,似痛非痛的那種說不出的難受。
  我上學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對學習特別、特別的認真,凡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當老師講到“反復顛倒,心中懊憹”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傷寒教研室的第一任主任是陳慎吾先生,他就追著陳老,說陳老師你告訴我什麽是“心中懊憹”,我們在東直門的那個大院裏,陳老的辦公室是在白六樓,那個教室是在教學樓,他就是從教學樓一直追到陳老的辦公室,陳老沒轍了,說就像吃了生烏頭的那個感覺,他說“老師你能不能找生烏頭我嘗嘗看看?”老師哪敢給他嘗生烏頭?這生烏頭裏頭有烏頭堿,吃完不就毒死了嗎?老師沒轍了,說就那就這樣吧,你要真想體會心中懊心惱,那你就準備一頭紫皮蒜,你空腹的時候你就吃下去看感覺怎麽樣。
  有一天中午我正想去吃飯,他把我叫住了,說你先別去吃飯,我想體會一下什麽是心中懊惱,我說你怎麽體會?他說陳老告訴我了,讓我吃一頭紫皮蒜,嗨,他從口袋裏就掏出一頭紫皮蒜,過了一會就吃,剛吃了兩小瓣,哎呀,鼻涕也出來了,眼淚也出來了,哈拉子(口水)也出來了,哎呀,拍著這(指胸口),想拿又拿不出來,你想一想胃中那種火辣辣的感覺。他說:“你這有什麽吃的沒有?”我說:“我這裏空空如也,什麽吃的都沒有。”“那趕快上食堂。”我說“你怎麽不把這頭蒜都吃完?”他說“我已經體會到什麽是心中懊惱了。”
  這個同學現在在臨床上有很好的造就,所以他要體會體會什麽感覺嘛。所以這種“心中懊憹”的感覺就是那種騷雜,似熱非熱,似脹非脹,似痛非痛,我用了這麽多的語言來描述也沒有說清楚,我們那個同學空腹吃了兩瓣紫皮蒜,就感受清楚了。所以這是郁熱擾心,只有郁熱擾心才能出現這樣的心煩,用桅子豉湯來主之,用桅子豉湯來清宣郁熱。大家都知道,桅子是一個清理三焦之熱的藥,豆豉是一個宣散的藥,兩個藥結合起來,有清有宣,有一個清宣郁熱的作用。上焦的熱因為上焦離表很近,所以要清宣,把熱散出去。“若少氣者”,這是火熱傷氣,這個火熱邪氣是容易傷人體的正氣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少火是指的人體的陽氣,人體的陽氣有溫煦的作用,有氣化的作用,那就可以化生人體的正氣,壯火是指的實熱,指的人體的邪氣,壯火是邪氣,他有消耗人體正氣的作用,壯火食氣,他指的是少氣,少氣和短氣不是一個概念,短氣是指的無形邪氣的阻滯,氣不暢的一種感覺,少氣是氣不足的一種感覺,用桅子甘草豉湯主之,在桅子豉湯上加上一味甘草,它的作用是清宣郁熱,兼以益氣。甘草是補氣的,用的是灸甘草,為什麽不用人參呢,因為人參它是熱證,用人參怕助熱,所以用甘草來補氣。“若嘔者,桅子生姜豉湯主之。”這個嘔吐,是火熱擾胃,導致了胃氣上逆,所以加一味生姜,兼以和胃降逆止嘔。所以在桅子豉湯清宣郁熱的基礎上加一味生姜,兼以和胃降逆止嘔。
  現在我們往後翻看這個桅子豉湯、桅子甘草豉湯、桅子生姜豉湯。桅子豉湯,我們在講中藥的時候講過,在講方劑學的時候肯定也講過,我們現在又遇到過,你看“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所以桅子豉湯用十四個桅子,四合豆豉,二四得八,八十毫升的豆豉,這是兩次的治療量。“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這個“得吐者止後服”其實就是《傷寒論》的原文,其實不應該加逗號。後面的桅子甘草豉湯,在桅子豉湯中加上甘草二兩,也是分兩服,所以甘草也是一次用的一兩,也是十五克。桅子生姜豉湯是在桅子豉湯上加上生姜五兩,生姜加的量比較多的,也是兩次服,那麽一次就是二兩半,也是三十多毫升的量。方後還有一個“得吐者止後服。”所以如果我們按照發汗方“得汗者止後服”,按照瀉下方“得下者止後服”這樣的邏輯來推測的話,當我們看到桅子豉湯後面有“得吐者止後服”的話,很容易讓我們誤解為桅子豉湯有催吐作用。會不會這樣誤解呢?你看得汗者止後服,那說明那是發汗的方子,“得下者止後服“,那說明那個藥是瀉下用的,用這個邏輯很容易推斷出來“得吐者止後服”是指桅子豉湯有催吐作用,事實上桅子、豆豉並沒有催吐作用。為什麽吃完這個方子會嘔吐呢?這主要是熱郁胸膈的時候,用了桅子豆豉這類的方子宣散了心中的郁熱,使這個郁熱得了一定的松解,然後正氣驅邪外出的時候,常常有一鼓作氣,一吐而把邪熱驅逐出體外的這種機轉,這是正氣的一種作用,而不是藥物的作用。
  這個中醫是一個很仁慈的醫學,邪氣在體表的時候,我們用皮膚這個半透膜來通過發汗的方式把體表的邪氣、體表的毒素排出體外,什麽叫半透膜?我們的皮膚能夠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我們的皮膚能夠出汗,能夠排泄代謝產物,但是我們人體內的營養物質、我們人體內的血液不會通過皮膚透出體外,所以這個就叫半透膜。保留了人體有用的東西,排泄了人體代謝的產物,這就叫半透膜。如果邪氣在體一表、毒素在體表,我們就因勢利導,對邪氣出路是用發汗的方式,是利用皮膚這個半透膜把邪氣排出體外。所以當郁熱流擾胸膈的時候,吃了藥了,這個郁熱得到松解,這個正氣要驅邪外出,它也得有一種方式,什麽方式?它就把胃內容物排出體外,然後就把胸膈中的毒素、胸膈中的這種熱邪帶出體外,所以這個就是吃了桅子豉湯可能會出現嘔吐的原因,是機體排除毒素的一種反應。因為的胸膈中,你要在想通過胸膈中的哪一個半透膜才能夠和外界相通呀?食道的粘膜,胃的粘膜這是偏於上部的,通過食道的粘膜,胃的粘膜來分泌一些代謝的產物,然後把胸膈中的郁熱給帶出去了。一吐它不帶走一些熱量嗎?像我們有一些小夥子,他告訴我說“老師,我為什麽撒完尿以後,全身有一個寒顫?”我說“你的尿裏面它帶走一些熱量,所以你的陽氣一時有點不足,所以你會打一個機靈,有一個寒顫的過程”。所以胸膈中的郁熱,靠什麽方式能夠一下子排泄出去?就是靠的是把胃中的內容物給吐除出來,這樣就把熱量、把邪氣、把毒素給帶走了,所以這裏的“得吐者止後服”,是吃藥以後的一種反應,熱郁得越嚴重,出現嘔吐機轉越多,心煩越嚴重,出現嘔吐的情況也越多見,當然這個熱郁得不嚴重,吃完藥以後也就是平平靜靜的。不會出現嘔吐,所以盡管是吃了桅子生姜豉湯,生姜是止吐的,和胃降逆止嘔的,但是畢竟吃完這個方子以後,它調動了人體的正氣,如果驅邪以外出的話,它仍然有嘔吐的這種機轉。吃完桅子生姜豉湯,這個嘔吐是驅邪外出的表現,在吃藥之前的這個嘔吐,是火熱擾胃的表現。所以這一點大家應當分清楚,桅子豉湯本身沒有治療的時候,兼有嘔吐的,那是火熱擾胃,這個嘔吐是病理性的,它不能把毒邪、熱邪帶出體外。吃完桅子生姜豉湯,正氣驅邪外出,一鼓作氣出現的這個嘔吐是驅邪外出的表現,它是把邪氣帶出了體外,所以吐出來以後,原來的那個心煩的證候,原來的那個嘔吐的證候就會得到緩解。這就和桂枝湯證本身用藥之前它就有“自汗出”,這個“自汗出“它是病理性的,有吃了桂枝湯以後,喝上熱稀粥,蓋上被子保溫發汗,那麽使它發汗,這種發汗叫藥汗,是驅邪外出的。病理性的自汗出和用藥之以後的汗出,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道理,在桅子生姜豉湯中原來的這個這個嘔吐是病理性的,吃了這個藥後,正氣驅邪外出,一鼓作氣的這個嘔吐是驅邪外出的表現,它和原來那個嘔吐是不同的。
  接著我們看第77 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桅子豉湯主之。”用過汗法,用過下法,結果導致了余熱留擾胸膈,出現了煩熱,心煩是余熱擾心的表證,這個熱是余熱未盡的特征,胸中窒是火郁胸中氣機,出現了煩熱這種表現,這個熱是郁熱內陷的表證,胸中熱,是胸中郁熱氣機,他感到胸中窒悶不利,火郁胸中氣機,胸中窒悶不利,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用桅子豉湯清宣心中郁熱,而不用加行氣的藥,你把火郁得到了宣泄,氣機自然暢達。
  第七十八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桅子豉湯主之”。這裏他寫到了具體病例,實際上《傷寒論》裏的原文都是一條一條的病例。一個外感病五六天的時候,用了大的瀉下的方法,“身熱不去”是余邪未盡,“心中結痛”這是火郁心中氣機,由氣及血,然後導致了血脈不和或者說血絡不和,所以就出現了心中結痛這樣的臨床表現,“未欲解”病沒有好,那麽治療上怎麽辦呢?那是火郁氣機,是留氣積血所造成的,當然還是解決火郁,用桅子豉湯來治療。所以在這裏,既不用加行氣的藥,也不用加活血的藥,就可以解決火郁心中的這種“心中結痛”的問題,所以我們今天遇到某些心絞痛的病人,如果遇到他他主訴胸膈中種疼痛而且有一種灼熱的感覺的話,我們經常在這個方子裏面加桅子,豆豉不怎麽用,經常加桅子。桅子本身就有一種止痛的效果。所以在外傷科中,在燙傷中也經常用到桅子這個藥,它有清熱、止痛的效果。
  接著往下看第79 條,“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桅子厚樸湯主之。”這個“心煩”是余熱流擾胸膈,郁熱擾心。這個“腹滿”是火熱下擾,使腹部氣機不暢。上面有心煩,下面有肚子脹,這兩件事情都使病人感到難受,所以“臥起不安”,心煩也是碾轉反側、坐臥難寧,肚子脹也是使他碾轉反側、坐臥難寧,所以“心煩、腹滿,臥起不安”這個時候仲景用了什麽方法呢?桅子厚樸湯。用桅子來清心中的郁熱,用厚樸和枳實來行氣消滿。我們註意到一個什麽問題呢?這張方子裏沒有用豆豉。為什麽沒有用豆豉?豆豉是宣散的,是走上的。現在火熱已經下擾,使腹部氣機不暢了,所以他不用上行的,宣散的豆豉,用桅子來清熱,用厚樸、枳實來行氣消滿。
  以上我們談到的是桅子豉湯的適應證的一部分內容,由於時間關系,我們虛煩證候這組證候還沒有談完,我們下次課再接著講。我們下次課再給虛煩證做小結。
  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