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歸來看吉林-情係黑土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10:54
南行歸來看吉林

  ( 編者按〕新華社吉林分社農村記者王景和同志前個時期參加新華總社組織的農村調研小分隊,先後走訪了天津、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河南六個省市。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吉林人,南行的一些見聞同他對吉林的了解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他感觸頗深,並產生許多聯想,故而寫下這篇《南行歸來看吉林》。作為記者,他對這些年吉林省發展農村經濟的新進展、新成就、新經驗,甚為感奮,並且盡可能隨時進行內部和公開報道,此文旨在提出一些供人思考的問題。文章比較尖刻,但用心良苦,意在促進。  


  作為一個吉林人,常常情不自禁地為吉林的一些東西而驕傲。比如,吉林盛產糧食,人均向國家貢獻糧食全國第一;吉林森林茂密,每年為國家提供了大量木材;吉林礦產資源豐富,有大量的煤、鐵和有色金屬可供開採;還有,吉林人熱情豪爽,老實忠厚,等等。

坐在家裏看吉林,越看越可愛。可是走出家門,到南方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轉上一圈以後,就發現,我們和南方一些地方的差異相當之大。現在還說不清差異的雙方誰對誰錯,暫且記錄下來以供評析。

         吉林的玉米和廣東的飼料

  我們津津樂道,吉林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幅員是全國的1/50,耕地是全國的1/25,但糧食定購量卻佔全國的1/10,專儲糧佔全國的1/5,玉米出口量佔全國的1/2。每個勞動力生產的糧食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1倍,全省每年可向國家和社會提供商品糧120億公斤。1986年以來,糧食人均佔有量、商品量、玉米出口量和糧食商品率四項指標已連續9年居全國首位。黨和國家多次表揚我們,我們也常常因此而自豪。

  玉米給吉林帶來了榮耀,玉米成為吉林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在玉米的利用上,我們卻差了許多。

  廣東省每年需要糧食500億斤,其中自產不過330億斤左右,另外170億斤要靠從省外和國外調入,不像吉林每年要調出200多億斤糧。但這裏的經濟卻發展得比吉林快得多,農民生活比吉林富得多。廣東每年從吉林等地調進玉米60多億斤,加工成飼料後,有30─40%銷往外省,還有一部分銷到國外。他們每年還調進玉米二三十億斤加工成啤酒、飲料、餅幹之類,也有相當部分銷到省外。這件事會不會讓一些吉林人感到不公:吉林低價輸出原料,讓廣東加工賺錢,難道吉林就不會加工,直接向外省輸出飼料和肉蛋奶嗎?

  目前,吉林省正在建設百萬噸玉米深加工工程,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從玉米資源的豐厚來看,百萬噸即20億斤也還僅僅是開始。

         沿海忙賺錢,吉林忙種田

  從浙江、廣東再回到吉林,內心涌出一種強烈的感受就是,沿海農民在拼命地抓錢,吉林農民在辛勤地種田。

  在浙江和廣東,農民的來錢道兒多的是,撿破爛也能成“萬元戶”,人們不大願意種田。在吉林農村,雇一個工一天也就10元錢,而在浙江和廣東,50元也雇不到人,給100元也沒人願意幹。浙江的種糧大戶倪長興,承包耕地1783畝,去年打糧16萬多斤,純收入4萬多元,但他也不願種地,認為種地收入比不上辦企業。他說:“不過,‘紅帽子’已經戴上了,沒辦法!”

  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我們先乘火車到深圳,又從珠海乘汽車回廣州,一路上很少見到成片的糧田,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又一片的魚塘、花圃、果園、荒地以及大大小小的開發區。在這裏,種一畝水稻,年收入不過幾百元,而養一畝鰻魚,純收入最低1萬元,有的農戶自己不養魚,把地轉包給養魚戶,僅轉包費一畝就1700元,比自己種水稻強得多。在順德市的一個鎮,我們想看看農民都在幹什麼。鎮裏一位幹部開車領我們到了公路邊的一個村。我們在這裏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有看到一片莊稼,看到的都是一片接一片的魚池。鎮幹部催我們走,我說得找種田的農民談談。他說:“這裏沒有,要找,得到偏僻的地方去。”

   在產糧大省河南,盡管糧食價格猛漲,但幹部抓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去年年末全省實有耕地面積比年初減少62.04萬畝,是近年減少最多的一年。據省農調隊對3000個農戶的調查推算,今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去年減少118萬畝,其中已播夏糧減少43萬畝,秋糧將減少75萬畝。

  而在吉林,人們看到,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投入增多,高產作物面積擴大。大家明知道單靠種糧實現不了小康但還這樣熱衷于種糧,為什麼?是吉林農民覺悟高,還是其它產業不發達,農民沒有別的路?

  去年由于糧食漲價,吉林農民實際收入比上年增長9%(扣除物價因素)。今年糧食固然還要漲價,但定購部分不漲,生產資料卻猛漲不止,農民的收入還能再比去年增長9%嗎?吉林每年糧食定購任務高達874億斤,目前定購價與市場價每市斤已相差一倍左右,國家不提價,省裏補貼又很少,僅此一項,農民就將少收30多億元。按1500萬農業人口算,人均少收入200多元。這樣大量減少的收入拿什麼去補?哪一級政府能對此負責?

         南方的快速突進與吉林的老牛拉車

  吉林人早就看到,單抓糧食不行,要摘掉“高產窮省”的帽子,必須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全面發展農村商品經濟。但吉林的結構調整得怎麼樣了呢?你說沒抓吧,事實上有變化;你說真抓了吧,又有哪一個部門能說清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情況呢?

  吉林的產業結構調整,近10多年來最起碼有兩次機遇。第一次是1984年,在全國農業大豐收的形勢下,中央決定在農村實行第二步改革,其主要內容就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第二次是1990年,又是全國豐收,吉林糧食產量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達到409億斤。

  在機遇面前,南方行動得特別快,特別是最近四五年,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調整的步伐相當之大,農民得了大實惠,地方財政也受益非淺。而在吉林,產業結構調整簡直象老牛拉車,不慌不忙,有時甚至是搖搖擺擺,基本格局沒有大的變化。在南方,高效農業的典型隨處可見,有些地方調整得甚至過了頭,致使糧田面積銳減,糧食產量下滑。而在吉林,要看高效農業的典型,你得驅車幾十公裏、幾百公裏去找。

  在山東,農業的產業化已基本成形,糧沒少打,錢沒少掙。我們也喊產業化,而且喊了多年,可現在也沒看出哪個產業真正“化”了。這方面的差距,我們是否也該認真反思一下?

         南方的“狹隘”與吉林的“大度”

  在南方有的省,人們特別關心如何把本地經濟搞上去,似乎很少管你國家如何,外地如何。情況不願介紹,經驗不願外傳,甚至連政府領導在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也不願讓外地人看。基層幹部和農民也是這樣。在廣東某縣一個鎮,盡管中央一再強調抓糧,盡管省裏實行了“米袋子”分級負責制,層層下達面積、產量、定購等指標,要求擴大水稻面積,但農民依然我行我素,什麼賺錢幹什麼,鎮裏領導則睜只眼閉只眼,不想壓農民種糧。

   而在吉林,許多人似乎更關注國家利益。記者回到吉林不久,產糧大縣公主嶺市即特約參加他們的農業生產大檢查。這次檢查主要是看產業結構調整。兩天的檢查中,記者多次聽到有的縣鄉幹部說:“調整結構農民可以增加收入,但是這麼大的國家沒有糧食不行,13億人口,哪個國家也解決不了中國的吃飯問題。”一位市裏幹部對我說:“你看,咱們現在有不少人憂國憂民,有些是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總是在為國家著想,而不憂本地經濟能不能搞上去,不憂農民何時能夠富裕起來。和南方比,這是不是一種差異?”

   中國是個統一的國家,只顧地方利益,不顧國家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作為地方領導,如果不把主要精力用在發展地方經濟上,整個國家又怎麼能富強起來呢?這裏,恐怕也有個如何辯證地看待國家和地方利益關係的問題。

   公主嶺是我們省最有名的產糧大縣,直到現在,它向國家交售的定購糧仍居全國第一位。但貢獻雖大,農民卻沒富起來。在浙江和廣東的農民爭相蓋別墅的時候,這裏的農民還以能住上三間大瓦房為榮耀。縣財政也困難的要命,機關幹部經常不能按月開支。在這種情況下,市委、市政府再三號令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民種菜種果,養牛養豬。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有人居然向上級告狀,說這是“破壞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人們不禁要問:“愛國家就不能先愛公主嶺嗎!多打糧多交糧是貢獻,在完成國家糧食定購任務的前提下,向社會多輸出一些蔬菜、水果和肉蛋奶是不是貢獻?結構調整好了,國家不少得,農民又增收,兩全其美,有什麼不好!” (1996年7月26日《協商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