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7:18
    留得住春天,留不住匆匆的脚步

孩子们还沉浸春节一家人团聚的幸福里,父母便匆匆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储满泪水的眼睛闪烁着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可是,纵使他们留得住春天,也留不住父母匆匆的脚步。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有近2000万名这样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共同生活,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种种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是由有经验的调查员分地区到农村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对象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的儿童,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价值100%。

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留守儿童的原因——父母必须外出打工。

因为农村经济落后,许多家庭只能解决温饱,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配其他开支,比如:子女的学费,为了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及更好的生活,父母不得不走上打工之路。在我们的调查中孩子认为父母可以不去打工的只有4%。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我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所带来的“附属产物”。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分析:

(一)心理问题
据我们调查只有30%的留守儿童和母亲一起生活,而有60%的孩子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加上父母与孩子半年或一年才能见面,有的甚至几年才能见一次,因此,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从而出现  

1、  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据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觉得自己的性格形成会因留守的程度约40%的 认为有一定影响;父母不在家,觉得自己不很安全的小学生约占55%,初中生约占54%,这种不安全感严重影响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对周围人不信任。

2、  被“遗弃”的感觉
 由于父母在外,有的几年不归,有的音讯渺茫,只有几封信或几个电话,久而久之留守儿童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在我们的调查中“你认为你的出生”不太受欢迎的小学生约占20%,中学生约占17%,认为自己是个负担的小学生约占7.8%,中学生约占20%,认为自己是个很重负担的约占7.8%,中学生约占8.5%,具体如下表:

表-1

你认为你的出生

小学生

小学生

初中生

初中生

受欢迎的

58.3%

78%

50%

30%

不太受欢迎的

25%

14%

14%

20%

是个负担

0

7%

22%

20%

很重的负担

8.3%

0

0

20%

多余的人

0

0

14%

10%

通过以上数据及其变化图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越来越会认为自己是个负担是个多余的人,这种被遗弃的感觉有可能让留守儿童产生叛逆心理和仇视态度,出现小偷小摸、打架、抽烟、上网、喝酒等不良行为。

3、时间和距离导致交流困难,父母孩子感情危机。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正处于身心成长最重要阶段的留守儿童普通存在与父母沟通困难问题(据我们的调查孩子与父母交流有点困难的约占45%),时间一长,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认为一个幸福的家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小学生约占73%,中学生约占46%,但是另外两组数据却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在你认为最开心的事情是和父母见面的比例小学生约占23%,中学生约占30%,具体见表:

表-2

你认为最开心的事情

看电视

和父母见面

有零用钱

购物

上网

一个人在家

和朋友玩

小学生男

16.9%

16.7%

8.3%

16.7%

8.3%

33.3%

0

7%

29%

7%

0

0

57%

0

初中生男

0

36%

0

7%

0

7%

50%

1%

20%

20%

10%

10%

10%

3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最开心的事并不是和父母见面,而是一个人玩或和朋友一起玩,这数据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慢慢的会让他们感觉生活中缺乏爱(有约31%的学生认为生活中最缺的就是爱)。

 

二、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教导,但他们父母远在他们无法给予他们所需求的,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落后,因此会出现一系列教育问题。

1、  隔代教育成长,学习不知道问谁
在留守儿童临时抚养比例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占很大比例,由于祖辈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只能管温饱,不能进行深度沟通,从而导致孩子有心事不知向谁诉说,调查数据显示,孩子有心事自己对自己说的占20%,写信写日记的占22.5%,没人诉说占20%,因为精神和心灵沟通很少,教育自然也谈不上,或多或少使孩子们心理、生活得不到满足。

2、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因为不知道请谁
请爸爸妈妈又隔的很远(一般在广东沿海地区),请祖辈,他们文化水平太低,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另外看到其他同学父母来了,更觉得父母不关爱自己。 

3、  错误的爱的方式

A、 溺爱,现在农村多是一个孩子,祖辈们把孩子当宝,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对孩子的需要不管合不合理,有求必应,这势必导致孩子任性、骄纵,蛮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无法自理。

B、 打骂教育。祖辈们文化低且一直奉行旧式的棍棒教育,所以孩子一犯错,不分情况就用暴力来教训人,这很容易伤害孩子年幼的心灵,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4、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父母不在,有很有时候是祖辈在管孩子,因祖辈们大多有重男轻女思想,故对许多女童造成不公平现象:要求女童做过多家务,影响身体发育和学习,或过早让女童辍学,帮忙补贴家用。

5、  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犯甚至越轨。

6、  早恋。因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会寻找另一种情感来取代对亲情的渴望,容易走向另一个感情误区——早恋。(这多发生在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

7、  价值观的定位影响。
留守儿童已清楚认识到导致他们与父母的隔离是因为贫困,所以很早地形成他们以拥有金钱为目标的价值观

8、上学年龄偏大。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初中生年龄在15-18岁,相当于城市里的高中生了。

9、不想读书,不愿读书。由于老辈人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关怀教育和更好的思想教育,很容易萌发厌学情绪。

三、解决方法

 留守儿童的出现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所以我个人认为:

1、政府等有关部门努力让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水平提高了,农民增收幅度更大一点,才能真正这一问题,同时进一步改革城市管理制度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纳入城市教育整体布局和规划中,让留守儿童可以留在父母身边。

2、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省城地区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制,更多地关心和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成长。

3、成为父母,应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降低母亲“外出率”。

4、作为学校,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承担更多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A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活动。B 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利用同伴友谊弥补家庭缺失的亲情。C老师应增加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母亲。

5、留守儿童自身能力的培养:A、学会自己调试心理,比如:阅读有益书籍,参加娱乐活动; B、学会坚强,自理 ; C、学会自信 ,孩子你永远是父母心理最爱的宝贝; D 、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有困难就说出来,相信周围的人会帮助你的;E、多与父母交流,多写信给父母,告诉他们你的生活、感情和想法。

因为此次调查是分地区的,调查内容有些不适当,其结果不同,特点不同,有明显的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