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才:一支笔守望宛梆2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01:33
徐清才:一支笔守望宛梆20年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李强

  

  在河南戏曲界,徐清才是个传奇。

  他文化程度不高,50岁时还是个农民。但他痴迷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戏剧创作,日出下地劳作养家糊口,日落灯下创作不止……1989年,徐清才被内乡宛梆剧团作为创作人才引进,成为一名专业编剧,开始为弘扬宛梆这一稀有剧种奉献着积蓄多年的才情和激情。《一方热土》、《大山之子》、《医圣张仲景》等20多个剧目相继推出,《三院禁约碑》更成为内乡宛梆剧团新时期的代表剧目,也成为宛梆发展历程上一座醒目的里程碑。

  业内人士称,徐清才的剧本创作,虽然起步晚,但收获丰实喜人。今天,年过七旬的他仍然在为宛梆笔耕不辍。

  

  当了50多年农民

  

  昨天,在城区白河南的一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徐清才。74岁的他看起来依然像个农民,简单、朴素、乐观。谈到戏曲谈到宛梆,他滔滔不绝,从青年时对戏曲的痴迷,到当农民时的生活积累、再到创作的剧本……

  他说,1989年以前,虽然已编写过《南阳县戏曲志》并写出多个剧本,但他的身份一直都是农民。

  他当过兵,教过学,在宛城区黄台岗一个村的村支书位置上一干就是18年。那是一段曲折坎坷的岁月,他日出则下地劳作养家糊口,日落则在灯下笔耕不辍,身心双役非常人可比,虽然没有“大作”出来,但在当地人的眼里,他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了。

  1984年,原南阳县文化局请他编写《南阳县戏曲志》,这一写就是4年。其间,神话戏《香怨》和现代戏《酷情》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尤其是他以邻村“三子不养一母”的真人真事改编的现代戏《酷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1986年被搬上舞台轰动一时,全国近百家表演团体改编移植,形成了名噪一时的“酷情”现象,至今,《酷情》还是河南省曲剧团的保留剧目。《酷情》之所以久演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贴近生活,关注了普通老百姓关注的事情,是个“叫好”又“叫座”的剧目。

  

  创作《三院禁约碑》

  

  1989年,徐清才作为创作人被内乡宛梆剧团才引进,从此与宛梆结下了二十多年的不解之缘,为弘扬宛梆这个稀有剧种奉献了积蓄多年的才情和激情。

  与现代戏《酷情》一样,徐清才的许多剧作,都继承了中国戏曲高台劝化、言志载道、寓教于乐的传统,他直面现实,关注社会诉求,每出戏都与百姓息息相通,展示着正义、明朗的格调。

  在内乡县衙门口有一通石碑——三院禁约碑,这是古代为规范官吏行为而立的禁约碑。元好问曾在内乡任职深得民心。徐清才对元好问的为官之道深为叹服,1997年他创作出历史剧《三院禁约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官为民仆”的思想,刻画了一个“不为百姓,为官何用”的古代清官形象。

  《三院禁约碑》充分展示了徐清才的语言功力。在剧中,元好问如是唱道:“这乌纱呀,多少人为戴它十年寒窗盼惊雷,多少人为戴它结党行贿胡作非为,多少人为戴它倾家荡产不思悔,多少人为戴它碧血染红沙一堆……愧只愧擦不干百姓脸上泪,叹只叹断不明人间是与非……”他用内乡县衙的著名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来表现元好问一心为民的情操。徐清才说,他写这些的时候,心是震憾的,手是颤动的,他的震憾和颤动也“传染”给了观众。1997年,《三院禁约碑》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人们说,《三院禁约碑》唱出了百姓的心里话,是让百姓过瘾的好戏文。

  1998年,《三院禁约碑》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并夺取金奖。如今,《三院禁约碑》成为内乡宛梆剧团的代表剧目,成为这一稀有剧种发展历程上一座醒目的里程碑。

  

  执着追求终不悔

  

  当编剧不易,当一个有成就的编剧更非易事。徐清才凭着良好的戏曲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让观众在好看、好听的审美愉悦中,领略“戏如人生”的意趣,并为家乡戏曲之河的不息流淌注入一脉活水。

  如今,徐先生已从内乡宛梆剧团退休数年。在徐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书桌上仍然摆放着一撂一撂的手稿,原来,他正进行着《内乡文化丛书》——《宛梆专集》卷一、卷二、卷三的编写整理工作。徐清才说,他的后半生与宛梆捆在了一起,宛梆、南阳戏曲的生存越是艰难,他越是不忍放下手中之笔。

  徐先生是真正的为理想而追求,为艺术而生活。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