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亨:广场需正名(2005-12-01 南方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28:56
广场需正名
2005-12-01 09:33:59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谭元亨
目前,广场的概念已弄得很混乱了,连一个商业场所,也都称之为广场,其实那只是一栋大楼,或是一处集市,连一小块隙地都没有,“广场”从何而来?前一篇《广场效应》讲的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可谓当务之急,这一篇,则对广场来个“正名”好了。
真正的广场,当是指天安门广场、人民广场(上海)等,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国外,则有莫斯科的红场、巴黎的协和广场、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纽约的时代广场,相信也有不少人熟悉。这些,都是本意或原意上的广场,即英文中的Square。中文的“广”字,有宏大、宽阔、旷远的意思,广场者,也就是宏大、宽阔、空旷的场所,这也都不难理解,也毋须咬文嚼字。这样说开去,把商场、楼宇说成为广场,也就明显不通了。
八九年前,曾有威尼斯一行,那里的圣马可广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当是最符合广场本意的一个去处,那里不可以泊车,更不用说通车了。你可以用一小包玉米,吸引白鸽落满肩头与手臂,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万物的和平共处。我在那里流连忘返。其实,这个广场,比起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广场,可谓“小巫见大巫”,我们动辄是数百上千米的长与宽,可它东西长仅170多米,东宽80米,西宽更只有55米,大致是个梯形状态。当年,拿破仑曾称它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广场也是一样的,并不在其大小,而在于它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内涵。圣马可广场位于水城威尼斯当中,亚得里亚海近在咫尺,和风细雨中,能感受到海水的腥味;鸽哨声声,更是一片平和的景象。圣马可大教堂与巴西尼加钟楼在一侧伫立着,另一侧则是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可谓标志鲜明,特色凸出。而教堂边上,还有一座博物馆。周遭则是几家颇有名气的精品店、咖啡馆,并不乏商业意味,尤其是附近的小巷中,也有各类小商品的特色店。噢,别忘了,这里还有两根高大的圆柱屹立着,一根上面是城徽飞狮的雕塑,另一根上面则是拜占庭时代的保护神狄奥多尔。当年,我在那里还买了几样纪念品,其中一件是饰金的小艇,很有意大利风格——不少艺术家,都在这个广场留下过他们的不朽之作,这包括建筑在内。
圣马可广场的历史演变,几可代替西方广场的发展轨迹。今天,它可以说是相当世俗化的了,是一个休闲场所,也是每年嘉年华的主要场地,意大利众多的社交、联谊活动,也都在这个广场上进行,可谓日日狂欢,夜夜笙歌,没有空场的时刻。但刚开始,它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宗教场所,人们不难看出,教堂与教堂广场,是当日教权的显示,是宗教中心的象征符号,广场亦具有相应的封闭格局——这与中世纪的情势是相一致的。然而,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这种教权的显示,封闭性的格局,则渐渐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了,在宗教一方,宗教广场的精心设置,是为了渲染天堂上的极乐世界,可对于日益强化的世俗社会而言,则是扩大了市民的交往、协商,走向民主。
说到民主,又当追溯到了古希腊时代了。那时的广场,倒是不乏商业市场的意味,但其最大的功能,则是公共交往,尤其是让市民共同参与决策。商品经济带来的平等、民主意识,就这么在广场上体现出来了,这我们可以在众多的古希腊典籍中读到。所以说,从教堂广场演进到市民公共广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回归,这也正是“文艺复兴”的功绩之一,从而使之形成或创造出新的、美好的文化环境。
对比一下西方广场的变化,中国的广场,虽说没有宗教意义上的,可过去,不也一样包含有集权乃至专制色彩么?而现在,则在走向开放、平等、民主与和谐。这正是历史进步之足音。这里,为广场“正名”,当是不无意义的呀。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