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蓬勃发展――教育技术50年(上)-中国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1:37
一、五十年历程
●中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
1949年11月在文化部科技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领导全国教育技术工作。
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讲座,后又改为俄语广播学校。每年参加学习的学员达5000人,到1960年,累计招生19万多人。
1958年前后,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1960年起,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开办电视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化教育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甚至在倒退。
●中国教育技术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
1.国家重视为教育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78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时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
2.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2253个县(区)建立了电教机构,占全国区县的95%左右,全国8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许多中小学都先后建立了电教中心与电教室。
3.远距离教育的发展
1978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到90年代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学校。
198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创建。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经建立教育电视台、收转台940多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万多座,放像点6.6万多个。
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教育软件发展迅猛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981年,我国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辅助教学管理系统。
为了抵制大量进口国外教育微机,国家于1986年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和工厂研制生产“中华学习机”。1987年,作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了一批中华学习机教育软件。
进入90年代后,PC系列计算机相继进入学校和家庭,多媒体PC机开始应用于教育。中国的教育软件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到1995年,中国的教育软件市场已基本形成。产品已不仅仅限于教育管理软件,也开始向家庭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社会教育等领域进军。
1996年9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6~2000年),明确地提出了我国“九五”期间计算机教育软件研制开发的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主要措施。1996年国家计委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首期投资1500万元,该项目已于1999年7月结题。
二、研究内容与组织机构
研究内容
90年代是信息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冲击。大量的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确实已经叩响了我们的门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呈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媒体技术方面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如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育,多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等。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必须更新教育技术观念,树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改变那种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媒体,甚至只有视听媒体的狭隘观念,以适应教育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为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从1989~1994年历时5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最后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研究指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策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施、评价和修正的过程。这里特别强调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特征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设计(信息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是指对教学设计结果的“物化”或“产品化”和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目前主要强调印刷出版技术、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利用指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结果的实施和与应用有关的制度、政策、法规。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教育技术中更强调标准参照评价??即以行为目标为基础,重视为学习者本人提供有关学习进步的情况,而不是以与其他学习者的比较为主要目的,认为评价(甚至教学)应以事先确定的目标为依据。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具体包括教学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开发项目的管理等。
组织机构
中国作为一个技术基础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短期内能够在教育技术方面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完善的教育技术组织机构。中国教育技术的组织机构可以从行政、业务管理和学术社团两方面来说明。
首先,从中国教育技术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开展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技术系统是由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学校教育技术系统和商品化的教育资源开发系统四大主要领域组成,主体由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各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和为教育技术发展服务的企业组成。
其次,从中国教育技术的学术社团组织机构来看,中国教育技术的主要学术社团组织就是中国电化教育协会(CAET),它是促进全国电教单位、专家协作,推动电教科研进步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目前,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设有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外语、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广播电视教育、中小学、教育电视台(站)、金融、教材等多个专业委员会。目前协会有新老团体会员101个,基本上覆盖了广播电视教育、学校教育技术机构和教育卫星电视传输系统三大主要领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中国教育技术社团组织框架体系,是中国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对转变电教队伍的传统思想观念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对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技术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了研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才培养和学术成就
由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据统计,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到1979年底就猛增至19400多人,增加了近13倍之多。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从1983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三个单位创办了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
到1999年,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已有近3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近10所高等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从而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门人才队伍。据1995年的调查,我国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还有数十万兼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
从教育技术的研究方面来说,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成绩斐然,对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创办了一批教育技术方面的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传播与技术》、《外语电化教学》、《中小学电教》等,它们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园地。出版了一批教育技术学方面的专著,如《电化教育概论》(萧树滋主编)、《电化教育学》(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导论》(李运林、李克东编著)、《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现代教育技术学》(万嘉若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主编)、《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张祖忻等编著)、《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计算机辅助教育》(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等,这些都为实际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较好的理论准备。
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从90年代以前的视听教育媒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转向了对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和学习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获得1989年原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河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项目。
获得1993年原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华南师范大学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项目。
由中央电教馆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原国家教委重点科研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原国家教委重点科研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联合国援助项目北京朝阳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项目。
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持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
这些研究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反映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由媒体对比、专题为主的研究进入到整体、综合为主的更高层次。
(1)研究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重视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4)研究方法和过程日益规范化。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现任北京科利华公司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