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 本科教育 -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52:32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内容编辑:郭小东 /网上发布; 2007-7-2 /已经查看:1454次   [摘要] 本文根据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改革方案及落实改革方案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矩阵结构;改革方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中介,也是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改革方案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

(1)明确定向与宽口径相结合的原则;

(2)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层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2.培养目标的改革思路

(1)关于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课教师”目标定位的改革思路

   从总体上说,应培养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强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具体来说:

①立足中师,提高层次,为高师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技术师资;

②扩大范围,面向全社会,为各行各业培养教育技术培训师资;

③降低重心,直接为中小学培养相近学科的师资。

(2)关于培养“电教教材制作人员”目标定位的改革思路

①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背景,拓宽定位面;

②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教育技术人才。

  根据对现行培养目标定位的分析,并结合上述原则和改革思路,我们认为,当前应将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对现代教育媒体环境下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的、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模式的改革

①科学性原则: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②一致性原则: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直接服务于培养目标;

③可行性原则:有可操作性,具有“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④多样性原则: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应根据地域特点、院校类型、办学层次、专业特色,体现多样性。

⑤灵添生原则:在坚持统一性、加强整体性的同时,应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⑥实践性原则:要经过实践检验。

2.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①在专业设置模式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使所培养的人才由窄深专家型向广适通才型;

②在课程体系模式上,将教学与非教学培养形式相结合,建立结构优化、综合化程度高、基础宽厚、适应性强,能体现因村施教和分流培养原则的弹性开放的课程体系;

③在教学计划模式上,将基本计划与组合计划相结合,在基本计划方面,以学年制为基础,逐渐向选课制和学分制过渡。在组合计划方面,以“主辅修制”、“双学位制”为基础,试行“4+3本硕连读制”。

④在课程安排上,现行学年制采用“2+1+1”模式,即前两年学习共同基础,第三年分流培养,第四年反馈强化。在条件成熟时,向弹性学制过渡。

⑤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教学为基础,广泛采用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发挥的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⑥在教学模式上,应改变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新模式。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1.改革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③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④共性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⑦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⑧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2.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1)构建横向三模块、纵向两系列的矩阵结构课程体系

①横向模块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在保持其传统继承性的基础上,拟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特色课”模块。

A.“通识教育课”模块

  据调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该类课程平均占总课时的24.17%,参照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改革经验,该类课程的比重至小应提高到35%。另外,在课程门类上应体现多样化,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具方法科学及艺术素养、体能教育、公民教育等课程作为其主要内容。

B、“专业课”模块

  针对现行课程体系中将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分层弊端,我们主伙,新建的课程体系应将该两类课程作炽一个知识模块,组成“专业课”模块。据调查,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该类课程平均占总课时的75.83%,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该类课程所占比重应压缩到40%左右。其次,将专业课分为“工具与技术基础类课”子模块、“教育与教育技术理论类课”子模块、“常规电教媒体与教育应用类课”子模块、“计算机媒体与教育应用类课”子模块,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再对各子模块内全部课程的教学内容逐一进行个别优化,以实现课程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别的优化。

C、“特色课”模块

  在课程体系中单独构建“特色课”模块,是打破“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满足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规格多样化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特色课”模块应包括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后续课程为主的“专业特色”课程;以教育技术理论向教育技术实践转换为主的“应用特色”课程和以地方人才特殊需求为主的“地方特色”课程等。该模块课程所占比重应以25%为宜。

②纵向系列

  从纵向来看,课程体系可以按必修与选修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在必修与先修课的处理上,应首先压缩必修课。其次,应大量增加先修课,提高学生先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将先修课分为限选、任选和备选课,限选课应体现分流培养的原则,任选课和备选课应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第三,必修课应控制在2-2.5年内学完,后续的1.5-2年应主要以开设选修课为主。第四,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比例应以7:2:1为宜。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删除各门课程中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就充分发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开展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用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提倡并督促教师采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

(3)加强隐性课程建设,使其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补充、延伸和拓宽、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显性课程所不有替代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隐生课程应按系外隐性课程和系内隐性课程两部分分别进行构建,并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3.课程调协

(1)通识教育课模块(占34.79%,详见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计划)

(2)专业课模块(占41.08%,未计入备选课学时)

工具与技术基础类课:

必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选修:电路分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概论、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专业英语。

教育与教育技术理论类课:

必修:教育学、心理学、学与教的理论、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现代远距离教育;

选修:电化教育管理、视听心理学、系统科学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知心理学、电化教育发展史教育技术政策与法规。

常规电教媒体与教育应用类课:

必修:艺术基础、摄影基础、电视原理、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编制;

选修:投影媒体与教学、教育电声系统、影视文学与写作、电视灯光与照明、广播电视概论、电视画面造型、解说词写作、电视新闻采编。

计算机媒体与教育应用类课:

必修: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

选修: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接口技术、计算机图形学。

(3)特色课模块(占24.13%,未计入备选课学时)

专业特色类课:

必修:(暂缺)

选修:比较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开发、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传播心理学、数字电视技术与设备、课程论与课程开发、媒传理论研究、计算机与视频技术、现代教育哲学、教学模式研究、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知识经济与教育技术、教学过程系统分析、教育技术与教育环境。

应用特色类课:

必修: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教学系统设计;

先修:教育信息处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统计与评价、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评价、电教设备维修、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电教教材评价、电化教育学教材教法、毕业论文写作、多媒体开发工具与课件制作、网络教育应用、非线性编辑、电教建筑设计、电教设备配置与投资效益分析、文检索。

地方特色类课:

必修:(提缺)

选修:民族教育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电化教育专题、现代教育工程(讲座)、电工学、电视节目制作设备配置、全数字化制作环境的设计、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数字化节目制作、多媒体应用软件制作、电脑美术与音乐、影视伤口赏析、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家用电器、视盘技术、卫星接收与有线电视系统、广告摄影、数字音响、录音技术。

二、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①稳定现有的师资队伍,按照“国内与国外在岗培训为主,脱产与在职进修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改善其知识结构。

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及高级职称的教师,充实师次队伍,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满足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需要。

③建立教育工作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教学在教师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2.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①首先,通过对现有实验室的调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备,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其次,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建多功有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更新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为新课程体系的全面落实提供物质保障。

②建立与实习单位、地方主管部门三方“共建分管”的稳固的实习基地。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的双重实习模式。

③按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原则,建立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3.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的过程实持上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只有将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调动志来,有组织’吸计划地开展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改革研究,才能使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层次的改革落到实处。

三、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1.大幅度压缩了总教学时数,为“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第二课堂教育”等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向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创造了条件。据统计,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平均总教学时数为3142.59学时,我系原教学计划的总教学时数为2789学时,根据新课程体系制定的教学计划的总教学时数为2535学时,与全国平均水平和我系原有情况相比,调减幅度分别为19.33%和9.1%,由于大幅度压缩了总教学时数,因而为实现组合教学计划和向以自学为主、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转变创造了条件。

2.大幅度增加了先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更趋合理。据统计,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平均比例为5.92:1,我系原教学计划的比例为9.24:1-13.81:1,根据新课程体系制定的教学计划,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3.74:1-2.86:1。另外,从选修课的门数来盾,我系原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选修门数为5门,而新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选修门数为16门。从选课的方式来看,新教学计划中规定了两种选课方式,一种是主选一个系列,并在其他系列中任选若干门;另一种是在几个系列中平均选择若干门。前一种在注重分流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后一种主要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

任选课中除可在系开课程中选修外,还可跨专业、跨系、跨校选修。

3.加强了实验和实践课教学。我系原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均小于其相应的理论课学时,而新教学计划中部分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实验课学时已大于理论课学时,个别课程只有实验,没有理论廛授学时。从总体来看,新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平均学时比为3.7:1,而原教学计划的比例为5.3:1。另外,在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中,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的双重实习模式”和“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等改革思路。

4.采用“通识教育课”、“专业课”、“特色课”、的三模块的构建方法,宝剑摒弃了“三层楼”结构模式,因而可克服“三层楼”结构模式所特有的“封闭性”、“排他性”、“课程目标的模糊性”、“课程类型和课程形成在逻辑上的相互交叉和相互包容”等缺陷。

5.将同一模块贯穿在所有系列,同一系列贯穿在所有模块的思想,既符合逻辑原则,也有利于克服目前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片面性。

6.将专业课分为“工具与技术基础类课”等四个子模块,既体现了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学科的跨学科性和综合合性的特点,又突出了以计算机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考虑了落后地区对常规电教媒体教育应用类人才的需求。

7.在加强基础与广泛通识的基础上,将特色课分为“专业特色课”、“应用特色课”和“地主特色课”三个系列,既考虑了学科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专业后续课程,也突出了教育技术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效地缩短了所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周期。同时也体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专我能型”人才的特点。

8.对部分传统课程的修习类型作大幅度的调整。在现行课程体系中,幻灯投影、电声技术、电教管理等课程往往是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来开设的,在本次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将该类课程从专业必修课移到专业限选课,作为一个分流培养的方向供学生选修。

9.将隐性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现行课程体系中将显性课程作为其惟一组成部分的局面。

10.增加了诸如计算机与视频技术、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传播心理学等综合性课程。在选修课中增设了备选系列,不仅为学生的选课提供了指导,而且使其选课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

11.新课程体系中各模块、各系列的组成要素均可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重组、更新和扩充,其各模块之间、各系列这间亦可有机地组合而构建出新的综合课程,这种无限的扩充能力使其具备了开放性、弹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