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代的龙究竟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8:39
中国上古时代的龙究竟是什么? « 于: 十二月 15, 2009, 13:10:31 »
[摘要]:龙的原型学术界认知分歧主要集中在图腾说和鳄鱼说两派。先秦史书和甲骨文中关于龙的记载非常明确。我的见解是:龙的原型是一种自然天象,就是那个时代经常肆虐的龙卷风。龙卷风的形成。古史志上和龙卷风有关的雨异的记载。龙卷风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北宋以前它叫龙(陆地的龙卷风)或者蛟龙(水中的龙卷风)。龙和龙卷风的民俗关联。用龙卷风可以系统、有效地解释先秦有关龙的记载。上古时代人类对龙原始恐惧的原因。

[关键词]    龙 原型 图腾 黄帝 龙卷风

[正文]  中国人总是爱把龙和凤并提。比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盘凤逸,龙章凤姿等。其实最早的龙凤的自然界原型相差很大。本文将具体考证龙的原型。
有关龙的研究我国学者一直在探讨,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龙的原型到底是什么?至今为止学术界认知分歧主要集中在图腾说和鳄鱼说两派:
图腾说:这一派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闻一多先生。他在《伏羲考》中系统地提出了龙是图腾的见解:“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他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注1]图腾说力图弥合先秦古籍中各种龙的记载,意在用一个固定的图腾统一所有龙的意象。闻一多先生的这一推测并没有得到考古学证据的支持。而且,从三皇五帝时期的战争记录表明,在一个氏族打败或消灭另一个氏族之后,战败者的图腾是消失而不是“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图腾说的矛盾在于和图腾定义相忤逆。追根寻源,我们在佛罗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书里,找到了法国人类学家雷诺在1900年提出的图腾信仰的十二教条,所谓教条就是研究图腾现象时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正是这个教条规定了图腾物必须是动物,所以我国的研究者,总是陷在动物的框框里。有关龙的原型有十几中动物原形之多。的确,龙本身在远古也一直是被中国人认为是一种动物的。《辞海》对龙作了两条比较具有科学性的解释也依然不脱动物的窠臼:“(1)古代传说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2)古生物学上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兼有翼的爬虫。”(现在看来这个定义是有缺陷的,因为远古时代记载的龙,没有一条是在地上爬的“爬虫”,中国龙从来就是站立的、战斗的龙。)
鳄鱼说:最早提出龙的原形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现代学者何新也认为:“云,以及云和雨的功能性关系,就是产生龙的意象的基础。““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何新在《龙:神话与真相》专著中持“龙的生物原型是上古存在于中国古陆的鳄类或鲸类动物”[注2]这一观点。持这一观点的还有王大有、刘城淮、王明达、祁庆福等人。这一观点的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在于:古陆的鲸类或爬行类都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生物,而古籍中记载的龙象多数是一种千变万化的天象,起于地,达于天的。
此外,有关龙的原型尚有“闪电说”(朱大顺)“龙为虹说”(胡昌健)“ 树神说”(尹荣方)“恐龙记忆说”( 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但是多属于个人意见,没有形成学术气候。
我的见解是:龙的原型是一种自然天象,就是那个时代经常肆虐的龙卷风。
一,先秦历史文献里关于龙的记载:
龙在自然界活动是有季节性的,大约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间。这点可以从《说文》中找到依据。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注3]
可是这种鳞虫之长很奇怪,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它是长条的动物,变幻能力很强。“欲小则化为虫蝎,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管子•水地》[注4]
龙出现的时候一定伴随着云,而且是乌云。“云气多黑润者,其下有蟠龙。”《通卦验》“龙举而景云属”《淮南子》注意这里景作影解释,意思是当龙向上升腾的时候,有云气如影随形。
更奇怪的是,龙在中国各地出现的时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易•系辞》里总结了这种现象:
“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
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
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
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
玄龙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为玄云。”[注5]
    比较一下《辞海》给龙卷风下的定义:“范围小而时间短的猛烈旋风。直径约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中心气压很低。……常出现在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下,云形呈漏斗状下垂。如达地面,破坏力极大,人、畜、器物常被卷至空中带往他处;经过水面时,常吸水上升如柱。龙卷风移动速度每小时约数十公里,所经路程,短的只几十米,长的可超过一百公里。”实际上,龙所具有的不同颜色是由于龙卷风发生地的地面地理情况决定的。黄龙发生于黄土地带,赤龙和黑龙也是由其裹挟的土壤的颜色决定的。青龙则是水生龙卷(蛟龙),阴霾下显示青色。而白龙也是水龙卷,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白色。
黄帝升天就乘的一条黄色龙卷风,升天的地点在今天关中地区岐山和黄河之间的荆山。注意,这里的土壤颜色也是黄土。由于这里在今天看来不是龙卷风多发区,所以引起的恐慌就更震惊更广泛,更何况是黄龙将黄帝卷上了天。我们来看《史记•封禅书》集解记载的详情: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 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 [注6]
文中“有龙垂胡髯”很显然就是《辞海》定义中的“云形呈漏斗状下垂”。这件事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黄帝的被神话与此事关系甚大,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吕思勉先生就认为“明明极不经之语,偏能引地理以实之”,这恰从一个侧面证明,事件发生的地点是真实的。东汉的纬谶之学也借此附会:“中宫大帝,其尊北极星,含元出气,流精生一”《春秋纬文耀钩•史记索隐引》。甲骨文“龙”字就直接脱胎于这个事件。在董作宾《殷墟文字乙编》中龙字(见下图甲乙)的象形最初就是上达于天的龙卷风。同样的意思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还有很多。殷商周三代龙字的演变有力证明龙的原型就是龙卷风,见附图:
   
                甲    乙   丙   丁         戊 《甲金篆隶大字典》徐无闻[注7]     有关甲骨文字和图片发在新手灌水区

图中甲和乙是殷代的甲骨文的龙字,是龙卷风上天的象形。丙是龙卷风的夜像象形,它上达北斗七星。北斗属紫微垣,古人十分重视北斗,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史记五帝本纪》郑玄注:“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说明了黄帝和这个龙字以及北斗七星之间的联系。东汉纬谶学也是借此而生发的。注意第四个龙字,它就是黄帝被龙卷风卷上天的象形,文字下半部是龙卷风象形,上半部是个“帝”字。图戊是周朝尊母龙金文,从中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一事件的历史痕迹。从这个事件的意义上说繁体字龙的左半边应该是个“帝”字。在西汉汉印徴中这种结构的龙字还常常被使用。《汉语大字典》中至今也还保留着这个龙的异体字。其实它才是正宗的龙的繁体。上面的分析使我们得知,龙字的发展进化的过程也是古人对龙卷风渐进的观察和认识的过程。
在秦汉以前古籍中龙的名目繁多,长相各异。有有鳞的,有无鳞的;有长角的,有不长角的;有半透明的,也有带不同色彩的;有垂髯的,有流漦的。仅名称就有龙 螭龙、虬龙、蛟龙、蟠龙、虺龙、夔龙、应龙、螣蛇等等。这恰恰说明龙的形象是变幻不定的,非常符合龙卷风千姿百态的运动特点。上古时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观察到的龙卷风形象姿态各不相同,这是古籍和传说中龙没有一个标准原型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先秦史实和文献的佐证
据先秦史籍记载,龙从来就没有被捉住过,最有力的证明见于《左传•昭二十九年》里另有一则关于龙的纪载,也指的是这个时代: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对曰:‘……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
   蔡墨把捉不住龙归结于水官一职被废除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此前设立水官的历代王朝也没有关于水中捉住龙的历史记载。而凤凰就大不相同,从晚商卜辞中就有方国向商王猎获凤的记载:“甲寅卜,呼鸣网,获凤。丙辰,获五。”(甲3112)金文《中鼎》有"归生凤于王"。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罗列的引自史书的中国各地发现凤的记载更是达到42条之多。
   在历史上不仅没有活龙被捉住过,连一例静止的(死去的)龙的形象也不曾见过。龙在先秦史籍中总是以战斗的形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是出双入对的,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残陶器上就曾发现有龙一首双身。此外见于史籍的记载还有很多,《左传》里就记录了郑国发生的两次龙斗,一次称龙,另一次称蛇。再试举四例:
   “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国语•郑语》
   “腾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而化成形,精之至也。”《淮南子•泰族》
   “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注17】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经》
    值得一提的是应龙和蚩尤这一对龙斗在《山海经》中一共有三段记载,是历史上确实发生的现象应该不是虚构的: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①,杀蚩尤与夸父②,不得复上,故下数旱③。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
     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应龙和蚩尤是双双同时出现的;当蚩尤战败的同时应龙消失在南方,随后数年在应龙和蚩尤的交战地区会出现大旱。正如《商子•农战》中所记载“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把龙(螣)和螟蚼蠋等虫灾相提并论,这样的“一出而民数年不食”的危害恐怕只有龙卷风才能够产生类似的破坏性。而每当应龙再次出现时,又会伴随大雨。说明蚩尤和应龙之间的战斗也是一场龙卷风之战。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一件《楚帛书》,其中所绘的蚩尤的形象就是两条龙纵向纠缠在一起的搏击形象(见附图)  这种纵向的搏击形象应该不会是蛇神吧。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佐证是:龙的形象是从原始的垂直造型逐渐向横造型演变的。我们从甲骨文的龙字造型(见上文)到先秦以前的著作如《左传》《史记》中描写的龙的造型可以看到龙在远古以来一直是垂直造型。蚌埠双墩一号墓出土的春秋时代古钟离国的铜鑸,其龙的造型为自肩附耳的纵向造型。已经出土的晚商青铜器上,龙的造型都是竖直的。说明在春秋以前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都是自下而上的。但是从春秋晚期开始到战国时代的龙出现了横向的双龙回首造型、龙凤同体和双龙相对的造型。研究古玉的人都知道,这种起源于战国晚期的龙的横造型多用于装饰性的玉器,始于楚国,到西汉时才流行全国。例如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龙形玉佩就是横的造型。佩戴龙珮在人的身上美学原理是借助龙威用以增强主人的威慑力量。
三、用龙卷风解释先秦古籍中龙的概念:
下面我们试着用龙的原型是龙卷风的结论去解释有关上古龙的神话传说,来印证这个推论的可信性和正确性。先看《史记•封禅书》,这里要确定一个前提,写入《史记》的事件应该被看作是曾经发生的历史事实。
“后十四世,至帝孔甲,淫德好神,神渎,二龙去之。”[注17]
解作:(禹)往后十四代,到了孔甲为帝,孔甲有淫德,好神祀,神被亵渎,有二龙离去。就是说孔甲之世,先后有两次龙卷风。龙的出现则被视为德行的象征。龙卷风原是“潜龙在渊”的,是祥瑞。因为孔甲亵渎了神,所以龙不再庇佑他,先后离开。这两次龙卷风应该是没什么破坏性的,所以仅仅是“天象示警”否则就不是“二龙去之”了。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皇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注18]这里的黄色和青色龙卷风都是祥瑞,“止于郊”是龙卷风来了止步于城外。这里的木德是因为青龙的显现而被定义的。如果青龙对祭坛和城乡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那就是“天象示警”,就不是“夏得木德”了。
再来看《易经》涉及到龙的乾坤二卦。
乾,天也。所以乾卦六爻以龙为意象。“初九:潜龙勿用”。龙在自然界活动的季节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间。初九时间范围是农历正月二月,是龙的蛰伏期。所以大人也是深居简出的。同样到了农历十月以后再见到龙也是不利的。所以有“上九:亢龙有悔”之说。龙在冬天的蛰伏地是地下,亢龙升腾过高所以有悔。此爻为了劝戒为人君者不可将事情发展的到极端,所谓“物极必反”。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凡是遇见龙的季节(农历三月到十月)都是利见大人的。其中渊字当解释为“回水”,是呈回旋状的水面,也就是龙卷风的初生之地。
坤卦中仅有一句涉及龙“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注19]这里引发一个疑问:龙是和谁在战斗?坤卦的上六,“龙战于野”是阴发展到了极至与阳相搏的状况。这里暗含了古人对龙卷风的一种理解,是阴阳二气相搏形成的。“其血玄黄”玄是乌云的黑色,黄是土地的颜色。所以龙的“血液”是玄黄色。
这样对乾坤二卦的解释是不是比目前形形色色的注解要贴切一些呢?
四、作为天气现象的龙卷风
龙卷风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鳞虫,在海上裹挟的着水时它是半透明的(明),在陆地裹挟土的时候,它是各地不同土壤的颜色(幽),初起时细而短,升腾时巨而长,它总是伴随云的出现,尤其是乌云的出现。它的活动季节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间的农历二月下旬到十月下旬。这些和上面古籍里所记录的龙都十分贴切。
黄帝是在黄土高原上被龙卷风卷走的,所以有黄龙“垂胡须下迎”,这黄龙就是裹挟着黄土的一条龙卷风。和皇帝站在一起的群臣后宫等人位于龙卷风中心,所以从上而去。所谓龙髯不是黄帝的胡髯而是龙卷风的尾巴正在离地而去,所以“余小臣不得上”。黄帝上天以后,人们长时间以为他只是仙去并没有死。 晋代张华《博物志•史补》云:黄帝登仙,其臣左彻者,削木像黄帝,帅诸侯以朝之. 七年不还,左彻乃立颛顼.为新帝。
另一个例子见于《庄子•逍遥游》的记载: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注8]
中国的神话研究者常常把神话和史实混为一谈,把上古时代的图腾和自然现象混为一谈。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神话,问题其实没有那么深奥玄妙。
而列子也是被龙卷风裹挟到很远的地方,以致走了十五天才回到家。.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郑国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中部一带,都城在现在的河南新郑,是龙卷风多发地。你看庄子把列子写得神乎其神,其实连龙卷风漩涡中的列子自己也不知道原因所在。
在我国先民早就发现,龙卷风分为两种,这就是发生于江河湖海上的水龙卷和发生在陆地上的陆龙卷。其多发地在我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关于陆龙卷。最早的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入云中。……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注9]
沈括以后,北宋的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将龙卷风称为龙挂,见《辞源•龙挂》条:
“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日为龙日,故五、六月间,雷起云簇,忽然而雨。浓云中远见若尾垂地,蜿蜒曲伸者,谓之龙挂。”[注10]其中“若尾垂地”正是《史记》中所说的“有龙垂胡髯”。民间形象地叫它龙挂。
其实在我国民间更普遍的龙节还有端午节。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用来投水祭奠屈原的粽子,其实是用来“贿赂”水中蛟龙的,请它不要侵扰屈原的灵魂。而吴越一带纹身以象龙子的习俗以及将船身刻成龙形,在龙舟上“挂龙子幡也无非是龙子的信号。为的是让蛟龙容易辨别,不致误加伤害”。而蛟龙就是水龙卷。
《管子•形势》“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注11]这里管子更进一步认识到龙卷风无水不立的道理,但是管子所见只是蛟龙,即水龙卷。
《说苑•奉使篇》“诸发曰‘彼越……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蛟龙其实就是民间称为“龙吸水”的水龙卷。而“以象龙子”,这大概就是后来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这一说法的滥觞吧。
虽然两种龙卷风分别有记载,却一直没有被联系起来思考过。直至元代龙卷风作为一种并不罕见的天象一直没有公认的名称。此前古籍中类似的天象能够统一的名称就是:龙或者蛟龙。例如:
《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龙卷风仍然被称作龙。[注12]

《说文》“蛟,龙属,无角曰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而飞。置笱水中,即蛟去。”[注13]
为什么笱能够驱蛟呢?这就要从龙卷风的形成原因探究:龙卷风是一种气旋:空气绕龙卷的中心竖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空气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被强化为绕轴心向上的更大的涡流。《说文》中所说的笱是一种用竹丝编制的捕雨篓,呈长圆柱体。由于横放在水中破坏了水的旋转,池水很难形成漩涡,对龙卷风的形成起破坏作用。所以说可以使“蛟去”,这里也透露出古人对龙卷风的认识,通过破坏水涡的切变力来阻止龙卷风的形成。同时也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龙卷风是风和水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为什么在亚洲地质情况和大气状况没有出现剧变的情况下,中国的龙卷风突然出现在北宋的史籍中?它以前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在史书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答案是:它应该叫龙(陆地的龙卷风)或者蛟龙(水面的龙卷风)。这里罗列八例古史志上和龙卷风有关的雨异的记载,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各地的省志、县志中还有很多。现代气象学认为这类雨异现象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龙卷风所致(参见上文《辞海》龙卷风定义),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龙卷风在我国绝不只是在先秦卷走了黄帝和列子:
周成王三十四年,雨金於咸阳。(竹书纪年)
汉惠帝二年,宫中雨黄金、黑锡。(陕西通志)
汉成帝鸿嘉四年秋,雨鱼於信都,长五寸以下。(汉书)
宋太宗至道二年四月,福建县廨雨黄黑豆;又长乐、太平二乡雨黑豆,皆坚实异常。(八闽县志)
宋高宗绍兴二年,宣州天雨钱。(江南通志)
元英宗至治元年,雨铁,民舍山石皆穿,人物值之多毙。(云南通志)
明武宗正德八年六月,代州八角等地雨鱼,皆黑,小者寸许,大者二、三尺。(山西通志)
顺治十六年三月十九日,汀州寧化雨麦,拾者呼为铁米。(福建通志)
四、朝野对龙的敌视态度:
奇怪的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对于龙的态度古今大不相同。《礼记》中记载了各种祭祀种类和方式,却没有对龙的祭祀,甚至祈祷禳灾的例子也很少。在《礼记正义》卷16中甚至有这样的记载“季夏之月……命渔人伐蛟”。[注14]可见蛟龙与统治者之间敌意也颇深。这个记载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先秦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蛟龙是一种水中生物,能够危害百姓,必欲驱之。第二,每年选择在季夏,就是风季以前命渔师讨伐蛟龙,证明蛟龙为害人类的季节确实在农历5月开始进入猖獗期。
又例:“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后三岁,黄龙见成纪。文帝乃……下诏曰‘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祈郊上帝诸神……’”《史记•封阐书》[注15]这是巧合,因为成纪在六盘山附近正好是黄色土壤,所以出现黄色龙卷风。其实在三年中可能有很多次龙卷风,但是汉文帝知道的只有这次黄龙。而且这次郊祈不是因为龙卷风为害百姓,而是“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汉文帝是特地来感谢龙卷风这个“异物”的。(关于龙分五色参见本文注5)
东汉一代,纬谶盛行,龙被视为不祥。民间就更奇怪了,每年阴历二月二民俗为龙抬头,据说是龙的生日。其实这正是“见龙在田”即龙卷风开始活动的时间。小孩们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这是要吃掉龙,使灾害消弭于无形,也就是防患于未然的做法。这种习俗远古就有了,据《风俗通》记载夏至煮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为什么吃的是龟而不是龙呢?因为一、自古龙不可生得,就是人们从来没有抓住过龙;二龟被视为龙物即龙的同属。《淮南子•要略》记载“操舍开塞,各有龙忌”许慎注解说“中国以鬼神之事曰忌,北胡南越皆谓‘请龙’” [注16]许慎的见解是精辟的,中国人对龙的态度正是“敬鬼神而远之”。从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上至统治者下至百姓对龙(陆龙卷)和蛟龙(水龙卷)的态度也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从先秦到唐代之间,龙的词义多出了一个义项,这也可能后世对龙的认识产生混乱的原因。《尔雅》“马,八尺以上为駥”。由于古音中駥龙相通,在《礼记正义•月令第六》疏里就变成了“马八尺以上为龙”, 马变成了龙,在很多秦汉的著作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如:
帝赐之(孔甲)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左传•昭二十九年》
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后汉书•南蛮传》
今王四年,碧阳君之诸御产二龙。《开元占经》引《纪年》
东汉时出了一个龙马说,大意是伏羲画八卦有龙马负图,把马和龙嫁接在了一起。顾颉刚先生就疑心这是刘歆伪造的。其实根据此前的文献记载,五帝都是乘云的,因为云的形象多变,时常幻为龙形或马形,故有此演变。此后一直到唐代,仙游文学盛行,龙被普遍作为神仙之御入诗。我们在建安文学和李白的诗歌中就经常看到这种描写。龙终于成了天上神仙界的一员。从潜龙在渊、藏于深泉到位列仙班。
六、对龙的原始恐惧的原因和结论:
上古之人为什么对龙卷风如此崇拜并畏惧呢?
首先,龙的客观存在是上古时代人类常见的历史事实。在《山海经》《史记•封禅书》等先秦古籍中有大量遭遇龙的历史记载,龙被认为可能是某种动物或某几种已知或未知的生物。后世史书不断有记载强化了对龙的存在的坚信不移。
其次,一条浑浊的玄黄的巨龙拔地而起上达于天,这样奇怪而恐惧的天象就令古人不能理解,这种壮美的景观给人的震慑力可想而知。这是那个历史年代的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所以上古的人们普遍认为龙是一种动物,一种比鳄鱼和虎豹熊罴更凶暴的野兽。从本文开始引用的古籍记载中可以鲜明地看到这一点。很多神话学者也在孜孜不倦地寻找龙的动物原型。有关研究龙的动物原型的著作比比皆是。
第三,龙卷风难以抗拒的破坏力确实给上古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它引发的“一出而民数年不食”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深远的创伤。从而龙逐渐被视作一种超自然力量对上古民众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恐惧。
第四,当黄帝及随臣七十多人被龙卷风裹挟上天以后,龙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皇权和上天之间的联系纽带,从此被赋予了一重神秘的皇权色彩和天的意志。继而成为氏族的崇拜对象,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口口相传成为一种神话。又经过千百年文人的以讹传讹的渲染演变成为今天整个中华民族的龙的文化。
龙的原型不是某种动物,也没有史料证明它是一个图腾。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就是上古时代的龙卷风。有关龙的传说从一开始就不是神话而是一种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事实。

注释:
[注1]《伏羲考》                                   上海古籍 2006版
[注2]《龙:神话与真相》              何新          时事出版社2002
[注3] [注13]《说文解字段注》         段玉裁(清)   成都古籍书店1981版
[注4][注8] [注11] [注16]《诸子集成》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版
[注5] [注14] [注19]《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1980版
[注6] [注12][注15] [注17-18]《二十五史》            上海古籍上海书店 1986版
[注7]《甲金篆隶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版
     有关甲骨文龙字的上半部是帝字学界有共识,考证参见上海古籍2008版美国汉学家班大为《中国上古史实揭秘》之帝字溯源,但是班文认为下半部分龙尾为天蝎座象形的意见显然牵强。在甲骨文中这条龙的尾巴是姿态各异的。
[注9]《梦溪笔谈选读》(自然科学部分)               科学出版社1975版 
[注10]《辞源》                                     商务印书馆1979版

[其余史料参见]
《辞海》                                           上海辞书            1980版
《诸神的起源》                        何新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版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顾颉刚        中华书局1988版
《先秦史》                           吕思勉        上海古籍2005版
《古代神话选译》                     袁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山海经》                                         上海古籍 1989版
《楚辞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 1979版
《图腾与禁忌》                   佛罗伊德(奥地利)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版
[有关雨异的八个例子系百度搜索所得,部分内容已经过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