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维和大队“红一连”:非洲大地创佳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56:39
赴苏维和大队“红一连”:非洲大地创佳绩
2010-04-12 17:51:24 来源:中国军网

中国军网4月12日电 段传洲、王进朝报道:“嘟嘟嘟嘟”,大队防卫演练紧急号吹响了。
4月8日上午在超级营地,笔者目睹了“红一连”官兵一幕幕演练的场景:
——非洲大地,骄阳似火,室外平均温度高达50度,官兵们迅速的穿防弹衣、戴头盔、领武器、分发弹药、向装甲车飞奔过去,登车、发动车辆。所有的动作一起喝成,没有一点失误,都是那么的完美。从听到哨音到车辆出发仅仅用了2分10秒……
——铁甲轰鸣,烟尘卷地。在听到大队首长出发的命令后,“红一连”官兵驾着装甲车,机动灵活,动作勇猛,势如破竹,不到7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到达防卫区域,一辆辆装甲车如同战鹰一样,用犀利的眼睛注视着前方……
英雄“红一连”,维和大队的“好标杆”。大队长李华亮高兴地告诉笔者,在“红一连”的带动下,维和大队官兵掀起了学传统、履使命,尽职责、当先锋的热潮。
在苏丹联非达团超级营地警卫中队板房内,该中队官兵集合在俱乐部里进行传统教育。在俱乐部正面墙壁上,赫然写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支部建在连上,传统代代相传”十二个大字,后面墙壁上镶着中英文字体的红一连连旗。魏中队长指着墙壁上的字告诉笔者,这是在一排长的负责下,全队官兵出主意想办法用废弃泡沫制作的杰作,他带着我出来又指着走廊两边墙壁上“秋收起义点燃革命圣火,维和征程再创铁军辉煌”的标语说这就是我们的“板房文化”。我们又到各个班排房间转了转,各个房间的标语内容都不相同,每个人床头都有自己的励志格言。魏队长告诉我大队首长已经把这一好的做法在全大队推广,并在“板房文化”评比中拿了第一。警卫中队是某红军团红一连组建的。该连从“三湾改编”走来,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亲自到这个连队发展了6名党员,并成立了连队党支部,“红一连”由此成为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第一个连队。
“红一连的兵,红一连的枪,红一连的历史远又长,秋收起义举红旗,支部首先建连上、建连上,毛委员在我们连吃过饭,红菜盘精神放光芒……”“敢为人先,敢于牺牲,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红菜盘”精神,始终激励着“红一连”官兵奋勇前进。自建连以来,该连先后涌现出了英雄连长王寿松、盘肠战斗英雄姜东海等英模人物,新的历史时期先后有9人荣立二等功。2007年,指导员张雄飞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班长曹升文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战士陈晨旭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战士李勤龙当选为共青团十六大代表,班长张兵参加“5.12”汶川抗震救灾荣立一等功。连队年年立功、年年被评为先进。军委江主席、徐副主席、郭副主席、国防部梁部长先后视察连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去年7月底,“红一连”奉命组建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警卫中队。从国内维和集训到国外执行维和任务七个月时间里,得到了大队首长的一致好评,处处给兄弟中队做示范当样板。在大队多项评比中勇夺第一。该连从建连到现在从没有执行国际维和这样的新任务,从没履行过这样的新使命。谈及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经验时,该中队长魏剑感慨地说:“主要经验就一条,那就是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用坚强的意志攻克难关。”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为了胜任维和任务需要,在国内集训期间全队官兵白天参加正常训练,晚饭后加班加点学习维和常识和英语,官兵们四处搜集资料,认真研究推演防卫预案,虚心向第二批的领导和同志们请教,经过无数个通宵达旦,无数回伏案而睡,他和骨干们一起研究制定了16套营区防卫预案、施工途中防卫预案、施工地点防卫预案和反恐预案。在国外任务区,官兵们根据现地实际进行多种情况下的防卫演练。安全顺利的完成了机场施工、萨达姆警察社区中心、科尔阿拜奇钻井等大项警卫任务,保证了大队施工的安全进行。正如道桥中队战士宋亚所说“有警卫兄弟给我们担任警戒,我们心里踏实,干起活来更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