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三国古战场浅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21:44
 

□  耿松林

    三国时期,今巢湖市域成为魏吴交兵的前沿阵地,无为县是三国古战场之一。其理由如下:

    首先,相关史书记载,无为地区曾是三国古战场。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十八年(213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据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二十一年,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黄武元年(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藏霸出洞口(今和县西南临江地区),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黄武二年,三月,曹仁遣将军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水中沙洲)。仁子泰因引军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雕等。是月,魏军皆退。”由此可知,不论曹操生前还是死后(曹操逝于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魏吴多次在古居巢尤其在濡须口一带接战。《太平寰宇记》载:“无为军本庐州巢县之无为镇。”《方舆胜览》载:(宋)“皇朝太平兴国间析旧庐州庐江县为巢县,以无为镇为军。”明嘉靖七年(1528年)《无为州志》载:“隋以襄安省入巢县,置无为镇。”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巢县志·沿革志》: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九江郡,以居巢县隶之。汉高帝更为淮南国。景帝置庐江郡,以居巢、临湖、襄安三县隶焉。…唐武德中,以居巢为巢州,统领无为镇地。”其《沿革志·古事》:“及春秋之世, ……遂属于楚。其时,巢滨江控湖,带以长河, …又,自赤乌未陷以前,巢城尚在巢河以西,无为、襄安、临湖一带皆为巢境。”清嘉庆八年(1803年)《无为州志》:(隋)“开皇元年辛丑(581年)置无为镇。”这些材料说明,无为建军、建县前,曾长期存在无为镇的建置,隶属于居巢或巢县。三国时魏吴对阵居巢,即是对阵于今巢湖市居巢区、无为县等地,尤其是集中在濡须口一带。”

    那么,濡须口的具体位置又在何处呢?清嘉庆《无为州志》载:“吴据其东(濡须山)筑坞以拒魏,谓之东关;魏据其西(七宝山)立栅以拒吴,谓之西关。是谓吴魏相持之所。”《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拒江东》记载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在濡须山上筑城立关,即今含山县东关镇,在七宝山上建西关,两关对峙,中有石梁,凿石通水,为险关津道,并筑形似偃月形濡须坞,史称偃月城,以加强军事防务。1993年版《无为县志》写道:“巢湖水向东南流,经七宝、濡须两山对峙间,以‘口’名之, 即 ‘濡须口’。”综上所述,濡须口当在今东关镇古濡须坞处。前面引文中的“江西郝溪”,1962年版缪钺编注的《三国志选》解释为:“长江自今九江市以下东北流,至南京市,折而东流。隋以前,习惯称这一段长江以西地区(即今安徽长江以北淮水以南)为江西。郝溪,在居巢东,濡凌凌碎碎须之西。”  由此可知,郝溪指的是从今巢湖闸到今东关镇的这一段裕溪河(俗称天河)河段。

    对濡须口所在,也有误指。《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刊登了宁业高、杨福生、王心源的署名文章《无为考释》,称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亲率40万步骑兵进军濡须,展开激战,至翌年正月,才攻破孙权的军垒,进军濡须口(今裕溪口),遭到孙权所率7万士兵的抵抗,…。为什么误指今裕溪口为濡须口呢? 估计是对古濡须水的流向和今裕溪河的流向不能等同有所不知。《无为大堤志》载:“宋代之前,裕溪河尚未形成,巢湖下游的通江河道为濡须水。濡须水从东关的古巢湖口开始,沿今裕溪河河道东下,至今黄雒河镇折南,经今仓头镇至马口闸进入上、下九连圩之间的马口河,于古栅港口(即今神塘河口)通江。裕溪河仅有作为古濡须水上段的东关至今黄雒河镇一截河段。黄雒河镇以下则为大小不一的天然河沟。至宋代,在对沿江滩地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垦开发中,对黄雒河镇上下的天然河沟进行了整治,人工开挖了黄雒河经三汊河直下雍家镇的河段,形成了今裕溪河的雏形。”三国时代裕溪河尚未形成,今裕溪口尚不是巢湖通江出口,故今裕溪口不可能即为濡须口。

    还有将濡须口指称为古栅港口(今无为神塘河口)的,如《中国历史地图集》就这样认为。这也毫不奇怪。因为古栅港口是当时巢湖湖水经濡须河河道、今马口河河道通江的唯一出口,从这个意义上称古栅港口为濡须口,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三国志》等史书中,指称魏吴多次接战的濡须口,当是七宝山、濡须山对峙处的濡须河河道。

    其次,无为县境内的一些地名,类似化石作用,揭示了无为地区当年作为三国古战场的秘密。

    笔者2007年6月16日,和县地方志的数名同志一道,赴无为县原仓头镇(现并入无城镇)采风,先后采访了多名有文化的年长者,了解仓头一带的历史情况。在二轮修志过程中,当时仓头镇提供的资料,也与我们采风中得到的情况相互印证。仓头地处三闸圩腹地,一马平川,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补给粮草的好地方。传说三国时曹操部将张辽,率骑兵驻扎在马闸河(今仓头新街一带),今马公圩一带作为牧马场,三墩王(今圣嘴村)附近作为粮草仓库,故名仓头。圣嘴村碾头自然村是碾米的地方,后称碾头;张广村的军田自然村,驻军在此屯田,后称军田;东营村因驻扎军营,有东营、西营自然村,后称东营村、西营村。明朝初年,地处三墩王的仓头老街因年年大火而损失惨重,故由三墩王迁至今仓头集镇处。今仓头职中、北汰寺等仓头集镇北端,曾叫火龙街,应与明初的大火有关。

    无为县城南边十里墩乡境内的一处地名,也揭示了三国时期吴国的遗迹。清嘉庆八年(1803年)《无为州志》卷四“古迹”有“新附城”词条:“在州南十五里。吴诸葛恪筑, 以居新附之人。今其地为新附桥,俗为息夫桥。”诸葛恪作为东吴的守将,在此筑城,目的是招纳新近归附的人。  因为当时连年战争,人口稀少。而人口的多少,往往体现出国力的强弱,招纳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十里墩乡军(铺)二(坝)路上,确有俗称为“息夫桥”的,估计应当是“新附桥”音转而成的。今当地群众又称此桥为“息气桥”,传说有兄弟二人交恶,相随进城打官司路过此桥,正巧洪水冲跨了桥面,兄弟中的一人涉水时遇险,另一人舍身相救。结果兄弟和好,息气息诉回家。笔者推测,此“息气桥”的称呼,也是“新附桥’’称呼中音转讹误而成的。

    该词条接着解释道:“《邑考》云:地有诸葛公庙,祀恪。今遗址失考。”诸葛恪(203—253),字元逊,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载:因战功,诸葛恪先后被吴封为威北将军、都乡侯。《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介绍,吴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任吴国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嘉禾六年(237年)冬,“平山越事毕,北屯庐江”。无为十里墩乡境内的“新附城”,当是此时期建立的。

    第三,种种蛛丝马迹,透露了在无为的三国古战场为什么处于今无为县的北部地区。

    《无为大堤志》第二章“河道演变”一开始就写道:“无为大堤滨临的长江河段地处无为凹陷区,河谷的一般宽度在2 0公里以上。河谷左岸的谷坡在今无为县的襄安、沈马、虹桥、檀树、福路以及东关、铜城闸一线。历史早期,长江河床宽阔,沙洲罗列。随着泥沙长年淤积,江心洲不断发育、合并、靠岸,沿江滩地逐步扩大,河床相应缩窄。从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以后,人们在沿江滩地上大兴圈圩筑堤,更加快了河床缩窄的进度,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今巢湖流域大面积的沿江圩区。”这段文字表明:(一)历史早期长江无为段河谷宽阔,谷坡呈东北走向,从襄安斜向十里墩、石涧至东关一线,丰水季节今无为襄安、刘渡、十里墩及至整个上、下九连圩大片地区没入水中。(二)宋代以后,沿江滩地被大规模地圈圩,随着圩口的不断联并和堤防的不断巩固,无为县的陆地耕作面积大大向东南方向推进扩大,人居也随着农耕向东南地区迁移,而长江无为段河道,总体上呈束窄南移状态。1993年版《无为县志》也印证了这一点:无为县总体地貌特征是“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大体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平原区。其中低山丘陵区自北部县界延伸至西南,海拔高程在40—200m之间,面积514km2,占全县总面积2413km2的21.3%;平原区又分为沿江州地、低圩平原和低岗平畈,高程分别为9m左右、10m左右和12—14m之间,面积分别为392 km2、980 km2、527 km2,占全县总面积分别为16.2%、40.6%、21.8%。即使是低山丘陵区和低岗平畈面积相加,也不过1 041 km2,尚不及全县面积的一半。无为东南部地势低洼,应为长江北岸原来的河漫滩。在历史早期如三国时期,一遇丰水季节,便是水乡泽国。

    能够印证长江南移的,还有无为县襄安镇白鹤观遗址。从该遗址留下来的遗物来看,当地的商周先民是以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当时襄安濒水滨江,也与史志记载一致。据史志记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在此建襄安县。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改襄安县为庐江亭。东汉初恢复襄安县。晋时属庐江郡。南朝时撤县。在存续期间,县治即在今襄安镇,当时濒临长江,舟楫便利。而今日长江,已在距离襄安集镇7—8公里之外的刘渡镇了。

    2007年12月出版的《无为文艺》,有倪劲松君的《太湖山上思“太湖” 》一文,作者登临含山县太湖山,查到志书记载“古代江流泛滥,洼潴为涌,山临湖上,以此为名。后江徙而南,湖化而田,而山依旧。”面对山脚下一片无际的良田,作者想象如果没有长江大堤挡水,“和含无三县临江地域和长江相连,将是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碧波万顷,其面积比巢湖还要大。”“比大更大为‘太’,以巢湖为参照,命名比巢湖更大的湖为‘太湖’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因此,太湖山是以太湖命名而来的。”尽管太湖山得名没有确凿证据由“太湖”而来,但山脚下的大片土地,昔日是长江河谷滩地的可能性极大。这些地区丰水期一片汪洋,从侧面说明了三国魏吴交兵的古战场,为什么在今天的东关、仓头一带了。而枯水季节随着长江河道的缩窄南移,在今无为北部地区驻兵就为便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