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检索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41:39
中国档案检索学科风雨八十年

  我国档案检索学科比较系统地研究,大抵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当时的一批档案学者,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大致归纳为点收、登记、分类、编目、装订、排列、庋藏、调阅等诸环节,并对档案检索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编目问题进行了探讨。如1936年程长源在其所编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档案的编目与目录的标排。1938年何鲁成在其所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一书中,批评了只重档案分类而不对档案进行编目的错误做法,强调了档案编目的必要性,在对比分析了书本式和卡片式两种目录形式各自的优劣之后,提出分类目录理想上应采用活页书本式(相对于固定书本式而言),并对其著录格式进行了讨论。至于标题目录,作者认为它虽与我国档案管理之旧习不合,制作也不易,但实际上比分类目录更为有用,可考虑采用卡片式,并对标题目录编制中的两大难点即标题的选择和检字问题以及目录卡片的著录格式进行了研究。1947年周连宽在其所编著的《档案管理法》一书中,亦介绍了档案编目的意义、档案目录的种类和分类目录与字典式目录的编制方法。总的说来,在民国时期所出版的各有关档案管理的旧著中,大都对档案编目作了相应阐述,只是受时代背景的局限,其研究水平一般不是很高,而且明显受到了欧美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

  1962年,由陈兆祦主编的《档案管理学》一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的内部教材面世。书中吸收了中国历史上有关档案管理的成果,借鉴了外国特别是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第一次提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整套原理和方法,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科学地概括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将档案整理按其作业的性质划分为系统化和编目两大部分,认为从编目的对象和形式来看,档案编目工作的内容和种类极为丰富,其中以案卷的编目和案卷目录的编制,为最基本的编目工作。它是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反映和固定档案系统化的状况,又是其他各种编目工作的起点,为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以及进行档案的统计、保管、鉴定等工作,提供一定的条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作者将各种卡片式和书本式参考工具的编制纳入了利用工作的范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传统的“环节论”由60年代的六个环节,充实发展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编研和统计八个环节。实际上是将原来六个环节中的利用工作裂变为检索、提供利用和编研三个环节,这反映了历史档案开放和新中国首次开展编史修志以来利用工作的迅猛发展。从此,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从重档案保管转移到了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上来。这一变化在和宝荣、陈兆祦1982年编著的《档案工作基本知识》一书中较早得到了体现,检索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独立环节很快为界内人士所公认。与此同时,随着《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档案主题标引规则》等一系列标准的相继制(修)订和出(再)版,将档案检索工作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著作先后不断涌现,档案检索学科作为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横向性学科开始从档案管理学母体中分化出来。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当属198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邓绍兴编著的《档案检索》一书。该书在档案检索学科形成过程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首次将档案检索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检索工作的内容包括检索系统的建立(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档案编目)和档案的查寻(也就是狭义上的档案检索)两个部分。这一观点后经作者进一步完善,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以“档案检索”为词条收录,成为档案学界对档案检索概念的权威解释和后来档案检索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二是作为《档案著录规则》主要起草人之一的他在书中适时融入了有关档案著录的最新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档案检索学科的研究内容。因此,尽管书中对档案查寻的研究略显单薄了些,对档案计算机检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档案检索语言、档案标引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检索等尚未涉及,但该书仍不失为档案检索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冯惠玲、李宪在其编著的《档案检索的原理与方法》一书中,更加系统地探讨了档案检索的全过程。该书兼顾手工检索和自动化检索的多种检索手段,介绍了运用不同检索手段的方法和特点,内容广泛涉及档案检索原理和检索效率、档案检索系统的构成及评价、各种检索语言的性能和特点、档案著录标引的原则与方法、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及其体系构造、档案机读数据库的建立、检索策略、检索手段、利用者与档案检索系统的交互等,是一部体系完善、内容全面、理论深入、方法实用、特色突出的优秀档案检索学科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档案检索学科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1991年,中央档案馆的孙钢在其所著的《档案目录学》一书中,将目录学的原理引入档案检索学科研究之中,其切入角度较为独特,拓展了档案学界对档案检索学科研究的视域。该书对档案目录学与档案整理理论关系的交代和对档案目录体系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特别是对档案目录信息网络概念的解释十分精辟,为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档案目录这一事物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将档案目录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研究成果理应受到档案学界的重视。1993年,空军政治学院(后更名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的张琪玉主编了《档案检索》一书。该书分为上、下编两部分。其中上编为档案检索系统,在此部分的研究中,作者不但沿袭了邓绍兴、冯惠玲、李宪将档案检索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既研究档案手工检索又研究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一贯思路,而且还根据当时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研究了特种检索工具(如照片档案检索工具、录音档案检索工具等)和特殊形式检索工具(如活页式检索工具、缩微式检索工具等)的编制方法,并对档案检索法、档案检索工作组织和档案资源共享中的检索进行了有益地探讨。下编为情报检索语言,此部分的研究对以《中国档案分类法》为代表的体系分类法和以《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为代表的叙词(主题词)法在我国档案界的推广运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对引证关系追溯法和自然语言检索法在档案检索中应用可能性的探讨则是作者将情报语言学原理运用于档案检索学科研究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1998年,云南大学的周铭编著了《档案著录标引与检索》一书。该书是作者在总结了长期从事档案检索教学和研究心得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档案学界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的诸多研究成果而完成的。同年,武汉大学的洪漪编著了《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一书。该书汲取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中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两门学科研究的合理成分,其研究内容与冯惠玲、李宪编著的《档案检索的原理与方法》和张琪玉主编的《档案检索》基本一致,但在对档案检索语言发展趋势、档案自由标引与自动标引、档案检索技术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检索等方面的探讨上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1999年,冯惠玲主编的《档案文献检索》一书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在全国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学中被广为采用。该书虽然是在1990年版《档案检索的原理与方法》一书的基础修订而成,但其研究水平较之以往出版的任何一部档案检索学科著作显然更为透彻,对推动档案检索学科尽快走向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堪称现有档案检索学科著作中的扛鼎之作。

  2001年,上海大学的王向明主编的《档案文献检索》一书出版,该书在档案文献检索服务工作等方面有所创新,曾获中国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04年,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的张琪玉主编的《档案信息检索》一书作为军队档案管理学研究丛书正式出版,是书系1993年版《档案检索》的修订版,具有鲜明的军队档案工作特色。作者力求站在档案学研究的前沿地带,注意跟踪相关国际最新标准,深入分析了传统档案著录和现代档案著录概念的区别,对《国际标准——档案著录规则(总则)》和《国际标准——团体、个人和家族档案规范记录著录规则》,以及档案数据库著录的机读目录格式和全文格式作了全面介绍,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检索也做了进一步研究。2010年,四川大学的陈丽主编的《档案信息检索》一书被列入四川大学重点资助教材出版。该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除了上述几部综合研究档案检索的著作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界还出现了一系列就档案检索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专著。主要有:邓绍兴编著的《档案著录规则讲话》、孙钢编著的《档案著录与标引手册》、来长治主编的《公文与档案主题标引》、汤道銮主编的《档案检索自动化基础》、张正强编著的《<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研究与使用精要》、邹步英等编著的《<中国档案分类法>使用手册》、张正强主编的《现代计算机档案著录标准化精要》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档案学界在对档案检索学科进行研究时,大体上遵循着以下基本思路:首先,将档案检索的全过程,即档案著录、标引、目录组织和检索系统的建立以及档案的查询作为研究对象加以系统研究,从档案检索系统的整体结构、运行方式到其中各个因素的构成与特点分别予以分解、说明,不仅研究档案检索的理论,同时也研究其方法和技术,力求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不仅研究传统的手工档案检索,同时还要研究档案计算机检索和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检索;第三,在研究一个档案馆(室)检索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档案资源共享中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