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识今_老几说_凤凰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38:26

知古识今

近日,在网上看到有文字说一位杨姓老师,要求所带博士毕业生答辩前能背诵《论语》、《道德经》,方可合格过关。此话题引来无数网友议论,各样说法皆有,老几也顺便在此说上几句。老几近期一直着力编写这两本古典著作的“今读、说注、说评”,还写了借古通今阅古道今学古思今等相关老几说文,从不同角度谈及老几对这两本书及相关话题的想法,也算是时逢恰当了。

关于经典著作的内容,老几在这里不多谈及,有兴趣的博友可以阅读老几读《论语》俗读《道德经》等老几说文,那里有具体的、细节的介绍。杨姓老师提到的《古兰经》(学点《古兰经》),老几也已经开始说了,还有《圣经》(初定题目为“读点《圣经》”)等经典著作,老几亦会在适当时候,陆续作文说说自己的具体看法。

本文取名“知古识今”,其本意是说:人文思维不同于应用学科或谋生技能,具有明显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后世的人们,只要精力允许,可以在任何年龄段从零开始,直接学习任何一门或数门用于谋生、创业的应用学科与劳动技能,学的程度不同,可以从事不同要求的相关工作。也就是说,任何技能都可以根据谋生、就业、职业、事业的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干某行学某行,才有现实学习意义。至于学习结果如何,往往是教学方法与谋生需要的问题,而不是学习者自身的人性修养问题。

但是,有关人文思维方面的学习,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第一,人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体会的总结与灵感;第二,人的思维也不是当代人从零起步的,而是由一代人又一代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再传承给后人的;第三,前人已经总结了的人文思维,如有关人性修养方面的(比如《论语》、《道德经》等)、有关个体和群体修炼方面的(比如佛经)、有关社会秩序调整方面的(比如《古兰经》、《圣经》)等,后人既不会抛弃,也没有必要且没有能力“从零开始总结”,只能在借鉴前人思维结果的基础上,直接择善运用之,再适当发展之、完善之;第四,只有通过学习且掌握前人的思维走势,才更容易、也更有能力理解人类的主观动向,因而才更有可能发展新的人文思维。事实上,随着时势推进与岁月积累,为人做事的“道理”必然会越来越丰富深厚,后人要想创造点滴有价值的“新的人文思维”,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能把前人已经总结的东西学得一二,也就相当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求人们多读书、多读好书、甚至费力背诵经典文章的原因了。

从宏观来讲,作为当时代人,学点先人的东西,特别是学点有关人文思维方面的东西,是推动人文思想、人类文明继续向前的直接动力。直白一点说:拥有应用技能知识,可以获得谋生的资源与财富,可以获得暂时的成就与利益,但却不一定能提升人文思维能力与精神境界。比如,拥有核技术和核武器的专业人员,也许可以打赢敌人,但不一定能代表人类社会进步走向。再比如,同样是电脑专家,但不一定都是心善之人;同样是优秀职员,但不一定是好公民;同样是好司机,但不一定是守法之士……。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有钱、有权、有谋、有技的人,却不定有德、有义、有诚、有信,也不一定懂得顾全大局、关怀弱者,这样的人,其实是典型的“高级劳动工具与谋生专家”。可以这样说,掌握了某种先进的谋生就业、创造财富的技能,如果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提炼自己的人文思维,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性修养,其实就是“简单劳动工具(如同低级物种一般,所有的努力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生存资源,为了满足随时变更的生存欲望)”。作为个人,需要劳动,需要为自己、也为其他相关人员创造物质财富,维持自己和相关人员的生存与发展,但不能把全部努力、评价标准、人生品质、价值取向用在“谋生”方面,而应当考虑到自己是在“大众队伍”里谋生,是应当兼顾“大众利益”的前提下再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的。这种“兼顾”思维,其实是人文思维的精髓,其中包括抑制自己的欲望,理解他人的欲望,爱护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这些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道德、社会法则、社会规范、社会规则……等为人处事的实质体现。是“君子”也罢,是“小人”也罢,能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均是值得称道的,也是经典文章中所赞同的。这里的意思,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人要努力活着,但不应当为了活着而活着。

结合杨姓老师的教学方法,就具体个人来说,在还有一些学习精力和兴趣的时候,应当如何“知古识今”呢?老几个人认为,至少以下几点,是值得自己好好推敲的:

一、需要读懂经典,但未必要背诵。读懂是学习的关键与目的,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背诵主要是给未成人或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施加的一种学习压力与学习任务。对于多数人来说,自觉性通常是不很高的,需要采用强制手法,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就教师来讲,要求学生背诵,不过是一种教学方法与风格而已。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因此不同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总是不一样的,故没有必要为此作过多的是非之论。

二、能够背诵固然好,运用好经典之道更重要。就一般学生(包括成年人)来说,想读懂旧文,不仅需要自己努力,更需要有良好的引导与讲解。能够背诵的人,未必能够理解,但背诵多了,生活经历丰富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肯定可以达到“洗脑”的目的,因此便能在实际生活中随时随地引用所背的内容,并通过一次又一次恰当或不恰当的引用,促使自己提高理解能力。也就是说,无论背诵与否,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在恰当的时候用好“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既不能让学生成为书呆子,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对一时还不理解的“道理”过分敏感与较真。运用好“经典文章”,实质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领悟经典内容本身,二是借鉴经典文章为何能够以及怎样成为经典。

三、能背诵者,总比不能背诵者强。人有差异,各有各的聪慧之处,在同一教学平台上,在同一要求下,能够背诵者肯定更容易吸收更多的知识,在运用“知识”的时候,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提取,免去“查阅资料”之误。但是,人世漫长,人生有限;世事纷繁,谋生有限;人情冷暖,得道有限,就人文思维特性与传承方式来讲,一个人一生只需要掌握某几点人文思维之精髓,并且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切实、恰当的体现,也就足够了。所谓的各种各样的“为人做事”之道,一个人一生也许只需要谨守一条或几条就够了,知道得越多,越容易使人迷糊,甚至无所适从。

四、需要读古书,更需要灵活思考。人生在世应当多读书,多读好书(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可读的)。读好书的目的,既能多晓人间的经典思维,也能多知人世间的思维信息,还能知晓某事某人某理行进的历程与现状,从而在丰富自己思维信息与思考元素的同时,帮助自己扩展新的思维,使自己拥有“创造思维”的能力。事实上,所有的创造既来源于自己的丰富联想,也来源于自己有了丰富信息和联想之后的“思维灵感突破”。如果自己终生都没有“思维灵感突破”,甚至没有一点思维灵感突破的欲望,不仅说明自己只能吃力地跟随在“先人思维”之后,而且说明自己除了有能力“觅食”之外,基本不能感受“复杂的新生活”了。

五、需要国学,但不只是几本书。国学的本义,不论其他人如何定义,在老几看来,应当是有关本民族及其地域上展现出来的、有整体民众意义的民族(源于原始时期共同部落或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群体)精神、人文思维(当然会有一些代表人物、各式各样的或认为是民族思维体系代表的文字或文化载体),而不是仅限于某几本经典文书或几个代表人物,更不是某个或某几个远古的朝代或人们的旧气。尽管曾经的很多东西是值得传承的,但所有的细节都只是国学中的一分子或一元素而已。因此,不能把学习古文、学习旧习、学习历史当作“国学全部(即不应随便扣上国学大帽)”,而应当把总结、整理、传授、传播整个民族文化体系、本民族的所有精神领域的、且积极向上、有进化意义的东西,作为国学的完整构成体系。

六、书读得好坏,取决于各人悟性。童年上学,少年求学,青年钻研,中年再学,老年总结,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既不必因为是国学才要学,也不必因为不是国学而不学。常人求学,第一要务是为了谋生,学得谋生技能之后,才能有精力、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学习。从学习的规律上来讲,真正值得自己潜心学习的东西,既要求自己有浓厚的兴趣,也需要有足够的条件。这种条件不一定是家财万贯,而是可以从生计负担中抽出适当的时间、精力、思维、心态,用于学习。虽然可以提倡“乐在学习中,学习中求乐”,但真正有意义、有效果、有价值的学习,常常是寂寞孤灯下的事情。因此,对于天赋性情各异、生存状况有别的人来说,学习方法不必要求一律。背诵是保证弟子“学好”的有效办法,但背诵的流畅与否,与学习质量、理解到位并没有直接关系,若是采用过于机械的教学方法,必然压抑弟子的创新思维,使弟子经过“强化洗脑”之后,不能做到读进去,跳出来,就有可能使弟子成为老师或经典的“书箱子(只知有先人,不知有来者)”了。

 

知古识今_老几说_凤凰博报 总理说:请媒体给政府一些时间_诗哲魂的个人空间_凤凰博报 请不要轻易对送孩子上大学说不_有题待解 有题无解_凤凰博报 转载-日本,请你听我说(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写)_娘娘看人间_凤凰博报 壮哉,蜀中人!_黄海波_凤凰博报 情定爱之韵_《紫雨轩》夕雨_凤凰博报 北岛的散文_离思风少_凤凰博报 小蘇打 好好玩_唐城紀事_凤凰博报 李敖评说毛泽东_正大光明_凤凰博报 人的自救?_王志成_凤凰博报 情定爱之韵_《紫雨轩》夕雨_凤凰博报 別辜負了連勝文挨這一槍_悠遊七海_凤凰博报 许知远:中国要重构知识分子传统_凤凰博报访谈的博客_凤凰博报 央视为何要用排比句痛批郭德纲_凤凰博报:秦建中_凤凰博报 蒋经国的政治遗产(二)_《凤凰周刊》郑东阳_凤凰博报 蒋经国的政治遗产(二)_《凤凰周刊》郑东阳_凤凰博报 红楼梦中最隐秘的一处性描写_刘秉光的凤凰博客_凤凰博报 新中国妓女改造纪实及感悟_小姜的凤凰巢_凤凰博报 高检举报网站被挤瘫是件幸事_吴逢旭的博客_凤凰博报 许知远:我们内心被一种“受害者情结”左右_凤凰博报访谈的博客_凤凰博报 “贫有二代”究竟是谁的错?_凤凰博报:秦建中_凤凰博报 一个不明真相的印度群众说:中国人比我们印度苦的多了_徐玉涛的博客_凤凰博报 蒋经国的政治遗产《凤凰周刊》郑东阳_凤凰博报 从世博展览看美国人的精神_许锡良的博客_凤凰博报